|
诗人评传 》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十四章 劍聖竜泉授劍法 詩仙荊門賦別離(1)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朝霞東方涌起,太陽照着大江,江面瀲灧,江水悠悠。李白、桃紅、丹砂、吳南諸人,與吳南衛府十餘兵士,分乘兩衹帆船,沿江而下。
船出豐都,衆人頓覺輕鬆。李白、桃紅斜倚船舷,極目遠方:江面鋪金,溢光流彩;江風和煦,鷗鳥翔起;江岸楊柳吐蕊,嫩緑如洗;青山浮動,幽美如畫。李白不由胸臆大暢,詩思涌動: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挂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吳南手舉酒杯,與李白相對。聞詩贊道:“此詩巧用‘布帆無恙’、‘張翰東去’之典故,短短四句,寫景、敘事、議論各具形象,語如己出,活潑自然,暗中含志,昂揚奮發,令為兄感慨!今置於江上,憂煩俱忘,又讓我想起益州最美時光。小妹吳姬與月圓益州學綉之時,常於我處戲耍。月圓聰慧,吟詩撫琴,令人癡迷。不知月圓可好?”
李白聞言,本欲將月圓之詩相轉,又恐大敵當前,吳南心有旁騖,衹好隱忍道:“月圓居傢安好。待緝拿巫教賊首,可隨我同回青蓮若何?”吳南笑道:“焉不從命?”
李白擡首船外,見江岸山巔有採藥之人出沒,不由岔開話題道:“昔日我於峨眉山時,遠隔白雲紅葉,與道中纔俊元丹丘相逢,其醉心道傢法術,已得仙傢大道。我聞其曾以葦葉為舟,泛於江波,令人神往。不日前,元丹丘傳書於我,已自天台山歸金陵,欲邀太白同去廬山尋仙,共求大道。”
“我知此人,乃白雲子之高足,與當朝玉真公主同出茅山,品行高潔,法術純正。”吳南接道,“說起仙傢之事,忽然想起一人:此人曾於三年前拜望程大人,道學深厚,頗有計謀。言其於匡山妙虛觀學藝經年,想必太白熟識。”
“可知其名?”
“嚴莊。”
“與之匡山一別,數年不得相見。亦不知可好?”李白笑道,“昔於匡山學藝之時,嚴莊自稱無影子。常攜數衹面具,以不同面目示人。為師每每尋他不着,遂以一鳥嗅其味,棲於其肩,自此,以真面示人矣!辭山之時,嚴莊以數丈青竹為撐,自山頂扶搖而下,長衫飛舞,飄飄若仙,落於山下深潭,濺水數丈,從此不見蹤影。”
“原來如此。程大人與其論道之後,私下告我:嚴莊為人陰冷,雖有經天緯地之才,衛府不敢相納。程大人乃厚賜路資,着他去了幽州。此人曾言:‘大丈夫不能濟世,而求一人之清淨,淡泊無為,吾不願也!’”吳南敘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道兄嚴莊雖文韜武略,然其性情非純,不可與元丹丘並論。元丹丘長年尋仙名山,遍嘗百草,以求常生之道,此小道也!又聞其常於仙捨熬藥,合煉真丹,分賜患疾之衆,普救衆生,此大道也!為天下蒼生,捨小我而成大我,太白羨慕久矣!若有異日,我願隨其修道。”
桃紅笑看李白,口中喃喃道:“我不羨仙,我衹願這小船靜靜而去,永不停下;沒有朝廷,沒有衛府,沒有巫教,沒有刀劍……衹有我們好好活着,草木、花鳥、走獸……所有生命,好好活着,相親相愛;高山大江、電閃雷鳴所有自然之音,為我們歌唱。我衹想這小船靜靜而去……就像現在!”桃紅如在夢中。
李白、吳南聞之大笑,繼而深思不語。
船行數日,已至荊門山下。泊船望去,青山相峙,高聳入雲;蒼藤古木,野花羅織;山溪自山頂而下,宛若素帶飛舞;峭壁自江底拔出,疑是鬼斧神工。果然是蜀楚咽喉之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
|
|
前言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 | 楔子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 |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