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50节:逍遥东海,尊王攘夷成霸业(14)      刘绪义 Liu Xuyi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对管仲的"器局"的评价.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一方面孔子认为管仲的器具小,又不懂得节俭,但对于管仲有三归、有反坫,与国君同制,齐国人当时并不认为是侈,就是说管仲的做法在齐国是行得通的,而鲁国的孔子却称管仲"不知礼",这里面反映了齐鲁两国对待有功之臣上存在不同的社会风气。后世学者认为,齐鲁两国在确定治国方略时就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齐国是以工商立国,采取尊贤尚功的政策,而鲁国则是农业立国,尊尊亲亲;工商立国当然允许甚至鼓励消费,农业立国一般则鼓励节俭;尊贤尚功则允许有德有才之人的地位超越贵族,即允许"贱临贵"、"疏制亲","管仲富拟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陈寿《三国志》)
  那么管仲是不是真的"不知礼"呢?有这么几个例子可以说明,管仲其实是懂礼的.第一,在管仲平戎有功于周室,并且周天子嘉奖管仲,让他享受上卿规格的礼仪,一般人就会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僭臣也就会据以为合法了,但管仲还是牢守自己陪臣的身份,不肯做出有违等级的事,拒绝了周天子的好意。
  其次,管仲认为"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国语·齐语》)。终管仲一生也未见他有任何犯上、僭越的行为.那么孔子为什么又责他不知礼呢?这似乎同样是齐鲁两种文化的不同所致.所以,管仲的"不知礼"就不能简单地按照鲁国(也即后世儒家)的思想观念来理解。
  管仲被鲍叔牙从鲁国"骗"回,要桓公拜其为相.管仲说了三件事,要桓公依了才答应为相.其一曰:"臣有宠矣,然而臣卑。"桓公曰:"使之列高、国之上。"(高即高子,国即国子,当时齐国两大正卿,不仅有功于桓公,而且与桓公关系甚密.)其二曰:"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古代女子出嫁曰归。三归,就是答应让管仲娶三姓女子。其三曰:"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韩非子·难一》)所以韩非子说:"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韩非子·难一》
  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这一点为时人所称道,但后来孟子却对他的霸道提出了批评,并且不愿意人们把他和管仲并提。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之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不肯与管仲并列反映了二人在治国思想上王道与霸道的根本分歧。
  孟子认为管仲是霸道,是以力服人;自己则是王道,是以德服人,根本方向不同,并且认为王道高于霸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可以看出管仲和孟子虽然对待君主的态度并不完全相同.孔子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在此基础上走得更进一步了: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对管仲的改革后人一直津津乐道,特别是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管仲改革有一点别出心裁之处,在国都设"七市",置"女闾"七百,服务于达官贵人,四海商贾,征其"夜合之资",以佐军国。因此也就成为娼妓业的祖师爷,俗称"老郎神","女闾"也就成了后世妓院的代称。这大概是最早的招商引资了。
  司马迁认为,管仲的改革政策是:"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这种做法,在后世儒家看来是不值得提倡的,当时人似乎也对此颇有非议,所以管仲有过解释,《管子.牧民》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这也就是"与俗同好恶".由此也可见,管仲的改革是有特定土壤作支持的,倘若管仲在鲁国为相,这样的措施只怕是行不通的.。
  不过,历史上,人们总体上还都肯定管仲的功绩。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就"每自比管仲、乐毅"。连诸葛亮那样的非凡人物也以之自比,管仲之名因而更着。那么,我们不禁想问:诸葛亮为什么要拿他来自比呢?历史上比管仲厉害的人多了去了。我们思考,诸葛亮自比管仲,有这么几个原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