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50節:大風大浪的預感      王蒙 Wang Meng

  這個讀書會上當然有濃厚的政治空氣,大傢都講學習,講政治,講鬥爭,講思想改造。衹有一位地方的歌舞團創作員說了幾句笑話,說是他們那裏的俏皮話是: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條條在手,何愁不受批評……"
  衆人一笑,沒有人認真。
  也是在這個讀書會上,我第一次閱讀了作為反面教材印發的《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我不覺得他寫得多麽深刻,但很真實,其中寫到捨不得很快將午餐吃下去,因為一天衹有吃飯這一會兒屬於自己一節,特別真實。連連的躍進加班中,我有過類似的體驗。作品還寫到被流放者用"小鬍子爸爸"稱呼斯大林,則是到了新疆纔明白的,維吾爾族有這種稱呼,布魯特大大,撒卡拉阿卡(小鬍子爸爸,大鬍子大哥)都是很普通的、有時帶有反諷意味,有時又是很親切的說法。
  全世界的兩極對立的冷戰格局確實驚心動魄。一邊是美帝、蘇修、各國反動派,一邊是毛主席、中國、阿爾巴尼亞、還有一些國傢的加括弧、括弧裏另加註"馬剋思列寧主義"的共産主義政黨。你能掉以輕心嗎?伊姆雷·納吉原來是匈牙利的領導人之一,他最後被槍决了,與他混到一起的著名馬剋思主義文藝理論傢盧卡契則衹是因為他是個書生,勉強保住了性命,何去何從,能大意嗎?我當時常說的一句話是,對於一切教訓,王蒙不敢忘記,不能忘記,也不會忘記。
  那時候經常自收音機裏聽到對於修正主義的批判,從一評蘇共中央公開信到九評,當讀到蘇共言論的引文時,廣播員用一種特殊的,不屑的,平板的,反諷的,幹脆說是陰陽怪氣的調子,一聽到這種調子,你不由得産生出你臺面上端上了一盤紅燒蒼蠅的感覺。
  而集中學習是一項美差,把旅遊、療養、學習、轉彎子、改造思想舒舒服服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學習一開頭,就註定了是分之百的圓滿成功。
  三十、大風大浪的預感
  不久前中國文聯開了一次全國委員會擴大會議,在西山讀書會上放了周總理與周揚在此會上的講話錄音。總理講話中提到,是周揚翻譯介紹了《安娜·卡列尼娜》到中國來(文本有一部分是謝素臺譯的),周揚立即表示這是他的一個失誤。總理說,介紹這些名著,要有一個好的序言或後記,引導讀者正確理解閱讀名著。周揚也提出一個著名的論點:越是精華,越要批判,因為遺産中的精華,纔被衆人接觸,而即使是精華中也難免有毒素,如不批判,危害更大。這樣的雄辯,確實高明,令人怵惕。
  那時的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大特點就是動不動搞當頭棒喝,擊一猛掌,令人時時如大夢初醒,一頭霧水,一身冷汗。
  周揚的講話中提到了王蒙的名字,他說:"王蒙,搞了個右派嘍,現在,帽子去掉了,他還是有才華的,我們對他,要幫助。"
  黃秋耘早就告訴了我周揚講到我的話,並說這樣講對我是有好處的。
  周總理講話的中心意思是要迎接階級鬥爭的大風大浪。他講到他愛唱"洪湖水,浪打浪",說有一張照片是他與演員們一起唱這首歌的情景,照片上衹有一個習慣於洋嗓子的歌唱傢圓張着口,與大傢不協調。他講用交響樂隊在臺上伴奏,使人聽不清唱詞,他衹好躲到離舞臺遠遠的地方。我想他的意思還是提倡音樂演出的民族風格民族形式,也屬於端正文藝工作的方向範疇,但火藥味兒不算濃。
  他講到,有了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啦,為什麽還要搞一個小提琴協奏麯呢?這時中央樂團的指揮李德倫遞了一個條子,講到協奏麯的成功與受群衆歡迎的狀況,周總理當場讀了李的條子,而且說感謝李使他增加了對情況的瞭解與有關知識。周總理的虛懷若𠔌感動了我。
  周總理講話的核心不是這些具體問題,而是階級鬥爭。總理要文藝界做好準備,要在階級大風大浪中接受考驗,在這樣的大風大浪中受到教育,增長才幹,提高覺悟,剋服弱點,等等。
  總理講得語重心長,苦口婆心,乃至憂心忡忡。到底是什麽風什麽浪呢?他沒有具體講,我甚至於想也許這個問題當時他也弄不清。反正是風浪要來了,非同一般的大風浪要來了,他看出了趨勢,他預感到了前面的考驗非同小可。他要告訴朋友們,我是愛你們的,你們要準備啊!
  文藝界人也愛他,據說他早在重慶就與一批左翼文藝傢建立了良好的友誼。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演員在演出完畢,卸裝以後的午夜時分,吃夜宵時會驚喜地發現,周總理與他們在一起,總理為他們的演出成功而幹杯,一次喝光一玻璃茶杯茅臺酒。而當演員們勸總理早點去休息的時候,總理會略帶煩惱地說:"你們怎麽不懂,我現在就是休息嘛。"
  我想起許多這樣的徵兆。韋君宜說過,她參加一次教育界的會,說到防修防變質的事,大傢舉了許多例子,說明現在青年的思想問題有多麽嚴重。
  從韋君宜的敘述中,你看不到她本人的看法。是真的要變修了嗎?是真的如臨大敵了嗎?是緊張過度了嗎?她似乎也弄不清,她似乎也滿為難,滿緊張。
  不要說黃秋耘了,他說到陳翔鶴的《陶淵明輓歌》與《廣陵散》找了大麻煩,由於後一篇作品的後記中寫到,如果嵇康在今天,也會是一個什麽文藝傢協會的負責人,被康生指責為藉古喻今。說是康生還指出,田漢的戲《謝瑤環》中姦臣采用的酷刑中有一種叫做"猿猴戴冠",那就是指"戴帽子"。聯繫到同一個時期郭沫若的歷史劇《武則天》,內中有上官婉兒私通謀反者一節,武後因惜纔饒恕了上官,但在上官婉兒額頭上刺了一朵梅花,以示片懲戒。黃說這樣的細節,他看了覺得極不舒服。黃秋耘說起來,十分保秘,而且嘆息不止,還能說什麽呢?不久,他的歷史小說《杜子美還傢》與《魯亮儕摘印》也都被揪出來批上了。他一直是搖頭,嘆息,緊張,小心翼翼而又不以為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第2節:做詩與失眠第3節:精神危機第4節:我要革命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第6節:老捨的話劇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第9節:思想赤化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第11節:中央團校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第13節:秋天的發現第14節:充滿陽光第15節:走嚮勝利第16節:終於離異
第17節:家庭主男第18節:初戀第19節:藝術生活第20節:戰鬥的時候
第21節:愛戀和永恆第22節:苦難與升華第23節:青年作傢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