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金庸傳 》
第50節:第二十七章 參觀金門 盼兩岸一統江山
冷夏 Leng Xia
辛磊 Xin Lei
第二十七章 參觀金門 盼兩岸一統江山
查良鏞在金門看到:地底的坑道縱橫全島,大卡車和坦剋車通行無阻,地上、地下,到處都是炮位和機關槍陣地……“我這一生能親眼見到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出現,實在是畢生最大的願望。”
在臺灣,查良鏞訪問了蔣經國、嚴傢滏等政要人物,還到了不少地方走走看看。查良鏞在臺所接觸的除了官方人士外,其餘親戚、報界同行、小說作者等等,都是中上收入階層。他們的生活不錯,但查良鏞深知,這不足以表示農民、工人等占最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情況。
倒是在查良鏞離開高雄時的大清早,他看見成千人坐電單車在馬路上迎面而來,頗為壯觀。一問,原來是一傢大工廠的工人去上工。查良鏞心想:至少,大工廠工人的生活水準不算低。
此外,在桃園和新竹,查良鏞隨意去看了幾戶農民家庭。衹在門口張望,沒有作采訪。看上去,房屋很簡陋,傢具也有些破爛。但一傢有電視機和電單車,另一傢客廳有一個小電冰箱。查良鏞也看到,在田地裏操作的農民很多人穿膠靴,鄉下姑娘電發、穿花裙子、戴勞作手套,田邊還有收音機,就像香港新界的農傢姑娘一樣。
去臺灣,金門總是要去的。查良鏞此行也安排了去金門。
金門島事實上是個大要塞,地底的坑道縱橫全島,大卡車和坦剋車通行無阻,地面上和地底下,到處都是炮位和機關槍陣地。金門的防守副司令接待了查良鏞一行,並帶他到各處參觀。一路,查良鏞邊看邊問。“共産黨如果打金門,是不是能拿下來?”副司令答道:“世界上沒有絶對攻不陷的要塞,問題是代價。”
他說,要攻就必須有重大犧牲,而他們要考慮到是否值得冒險。
副司令又告訴查良鏞:現在的隔日炮轟金門衹是形式上的,偶爾打幾發空炮,送些宣傳品過來。雙方的心理戰、喊話、廣播、空飄和海飄也都降級了。副司令說:“金門老百姓6萬餘人,一律參加軍事訓練,人人發槍發子彈。”
金門的清潔讓查良鏞十分難忘,他相信這裏是全世界最清潔的地方之一。
雖短短幾天,但查良鏞一直細心觀察。他感到,臺灣人很有禮貌,待人親切和藹。商店的店員、餐廳的侍者、的士司機、開電梯的人,幾乎個個笑臉迎人。臺灣人對客人的熱情,令查良鏞自然地聯想到香港人。香港人往往做了幾十年鄰居卻從來不含笑招呼。
對治安良好感受也很深切。在酒店,查良鏞偶遇幾位香港來的熟人,於是約了一起到一個朋友傢玩“沙蟹”。這是查良鏞十分喜歡的一種遊戲。幾人一直玩到深夜,3點多鐘出來在街上走,沒有人覺得害怕。而在香港,這樣的“安全”則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當然,這同時查良鏞也發現許多不足和弊端。
臺灣人情味濃,大傢做事不免要講情面。衹要有熟人,什麽事情都方便些,大大小小的特權階層自然由此産生。查良鏞註意到:甚至買一張對號火車票、訂一傢酒店房間,往往也要講交情和面子。這反不如香港那樣一切直率爽快、公事公辦的好。
此外,查良鏞覺得臺灣人工作效率有大大提高的必要。臺灣人做事不大緊張,這頗有東方社會中那一份閑散。
還見到一些人很愛擺架子、打官腔,那通常是較低級的公務人員,事情辦不好,先把一切責任推到別人頭上再說。對查良鏞來說,這種作風已有20多年沒見到了,香港和新加坡極少有,臺灣卻相當普遍。但不管怎樣,這第一次的臺灣行,終於使查良鏞了卻了多年來的一樁心願——到臺灣走走看看。
10天的時間很短暫,但此行仍讓他感慨良多。
回到香港後不足兩個月,查良鏞便於1973年6月7日起在《明報》連載了長達數萬言的訪臺紀行。這便是他著名的《在臺所見·所聞·所思》。連載後,文章受到廣泛註意,接着又出版了單行本,在報攤廣為發行。後來,又應海外讀者要求,在《明報月刊》分期刊出。
《在臺所見·所聞·所思》一文更多記錄了查良鏞臺灣行的“所思”,其中既有對臺灣的建言,更有他多年積纍的對中國人、中國社會發展的深刻思考。——不論三民主義、共産主義、民主自由、中華文化的傳統等等,其中可能有合理的部分,也可能有不合時宜的部分。在臺灣而言,應當采用最能為臺灣人民謀幸福的辦法,最受臺灣人民歡迎的辦法,使得最大多數臺灣人生活得最快樂。——我相信中國最大多數人民所盼望的,就是這樣一個政府,希望大陸和臺灣將來終於能和平統一,組成一個獨立、民主的民族和睦政府。——我這一生如能親眼見到這樣的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出現,實在是畢生最大的願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1) | 第3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2) | 第4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3) | 第5節:第二章 與書為伍 八歲開始讀武俠 | 第6節:第三章 文章惹禍 被聯合高中開除 | 第7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1) | 第8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2) | 第9節:第五章 進大公報 身無分文走香江 | 第10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1) | 第11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2) | 第12節:第七章 新晚報裏 常與梁羽生對弈 | 第13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1) | 第14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2) | 第15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1) | 第16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2) | 第17節:第十章 雪山驚天 射雕奠宗師地位 | 第18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1) | 第19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2) | 第20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1) | 第21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2) | 第22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1) | 第23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2) | 第24節:第十四章 傾力報道 逃亡潮帶旺《明報》(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