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50節:逍遙東海,尊王攘夷成霸業(14)      劉緒義 Liu Xuyi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對管仲的"器局"的評價.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一方面孔子認為管仲的器具小,又不懂得節儉,但對於管仲有三歸、有反坫,與國君同製,齊國人當時並不認為是侈,就是說管仲的做法在齊國是行得通的,而魯國的孔子卻稱管仲"不知禮",這裏面反映了齊魯兩國對待有功之臣上存在不同的社會風氣。後世學者認為,齊魯兩國在確定治國方略時就已經表現出了很大的不同。齊國是以工商立國,采取尊賢尚功的政策,而魯國則是農業立國,尊尊親親;工商立國當然允許甚至鼓勵消費,農業立國一般則鼓勵節儉;尊賢尚功則允許有德有纔之人的地位超越貴族,即允許"賤臨貴"、"疏製親","管仲富擬與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陳壽《三國志》)
  那麽管仲是不是真的"不知禮"呢?有這麽幾個例子可以說明,管仲其實是懂禮的.第一,在管仲平戎有功於周室,並且周天子嘉奬管仲,讓他享受上卿規格的禮儀,一般人就會理所當然的接受了,僭臣也就會據以為合法了,但管仲還是牢守自己陪臣的身份,不肯做出有違等級的事,拒絶了周天子的好意。
  其次,管仲認為"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國語·齊語》)。終管仲一生也未見他有任何犯上、僭越的行為.那麽孔子為什麽又責他不知禮呢?這似乎同樣是齊魯兩種文化的不同所致.所以,管仲的"不知禮"就不能簡單地按照魯國(也即後世儒傢)的思想觀念來理解。
  管仲被鮑叔牙從魯國"騙",要桓公拜其為相.管仲說了三件事,要桓公依了纔答應為相.其一曰:"臣有寵矣,然而臣卑。"桓公曰:"使之列高、國之上。"(高即高子,國即國子,當時齊國兩大正卿,不僅有功於桓公,而且與桓公關係甚密.)其二曰:"臣貴矣,然而臣貧。"公曰:"使子有三歸之傢。"古代女子出嫁曰歸。三歸,就是答應讓管仲娶三姓女子。其三曰:"臣富矣,然而臣疏。"於是立以為仲父。(《韓非子·難一》)所以韓非子說:"管仲之賢,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韓非子·難一》
  管仲輔佐桓公成就霸業,這一點為時人所稱道,但後來孟子卻對他的霸道提出了批評,並且不願意人們把他和管仲並提。
  公孫醜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之卑也。爾何曾比予於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孟子·公孫醜上》)孟子不肯與管仲並列反映了二人在治國思想上王道與霸道的根本分歧。
  孟子認為管仲是霸道,是以力服人;自己則是王道,是以德服人,根本方向不同,並且認為王道高於霸道,"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可以看出管仲和孟子雖然對待君主的態度並不完全相同.孔子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孟子在此基礎上走得更進一步了: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對管仲的改革後人一直津津樂道,特別是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管仲改革有一點別出心裁之處,在國都設"七市",置"女閭"七百,服務於達官貴人,四海商賈,徵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因此也就成為娼妓業的祖師爺,俗稱"老郎神","女閭"也就成了後世妓院的代稱。這大概是最早的招商引資了。
  司馬遷認為,管仲的改革政策是:"與俗同好惡。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這種做法,在後世儒傢看來是不值得提倡的,當時人似乎也對此頗有非議,所以管仲有過解釋,《管子.牧民》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絶,我生育之。"這也就是"與俗同好惡".由此也可見,管仲的改革是有特定土壤作支持的,倘若管仲在魯國為相,這樣的措施衹怕是行不通的.。
  不過,歷史上,人們總體上還都肯定管仲的功績。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就"每自比管仲、樂毅"。連諸葛亮那樣的非凡人物也以之自比,管仲之名因而更着。那麽,我們不禁想問:諸葛亮為什麽要拿他來自比呢?歷史上比管仲厲害的人多了去了。我們思考,諸葛亮自比管仲,有這麽幾個原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