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类 》 張其成講讀《老子》:大道之門 》
第50節:第二十九章 聖人三去
張其成 Zhang Jicheng
第二十九章 聖人三去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聖人去甚、去奢(shē)、去泰。
【語譯】
如果想要奪取天下而治理它,我看他是不能成功的。天下這個神聖的東西不可以人為統治,也不可以強力把持。人為統治就會失敗,強力把持就會喪失。
所以一切事物(尤其是人),有的走前,有的隨後;有的緩慢,有的急切;有的剛強,有的瘦弱;有的安坐,有的墮落。
因此聖人要去掉極端,去掉奢侈,去掉過度。
【感悟】
得天下與治天下無外乎兩種方法,一種是"無為"的方法,一種是"有為"的方法。所謂"有為"的方法就是"取天下而為之""執天下而用之",就是用強力、暴力去奪取天下,用強政、暴政去控製天下、指使百姓,表面看這種方法是有利的、有效的。然而老子卻提出了嚴峻的警告,用這種方法得天下與治天下,一定會很快滅亡。為什麽呢?因為天下是個"神器",是個神聖的器物,它是極為貴重的,又是最容易破碎的,一不小心它就會被打碎了。它有自己的一套結構方式、運動方式,千萬不能人為地去改變它,也不可以人為地去支配它。它是一個整體,所以不能分割它,不能強行加入人為的想法、人為的觀念。
我們現代人治理一個企業,往往覺得這個企業就是我們打拼出來的,當然是屬於我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它,支配它。這和古代的一些帝王的想法是一樣的,以為這個國傢是我打下來的,當然是我的"傢天下",我可以隨意地控製它。自古以來有多少暴政、暴力,結果怎麽樣?"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有哪一個朝代能夠永世長存?
也許你會說,我創建的這個企業和那些強行奪取來的國傢不同,我是打拼出來的,沒有去偷去搶,我為什麽不能掌控它?雖然如此,但一定要明白,企業也是一個"神器",同樣是脆弱的,你創建的不等於就是你的,這叫"生而不有"。你想一想,辦一個企業一開始有多少你的傢人、你的朋友、你的合作夥伴在支持你、幫助你,後來有你的副手、你的下級、你的員工在為你管理、為你這個企業工作,所以一個企業絶對不是一兩個人的。
或許你會進一步說,我知道這個道理,但照老子"無為"的意思,難道我就不管不問、任由我的企業自生自滅嗎?當然這並不是老子"無為"的真正意思,老子衹是說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地去支配它,也就是說不要違背生態平衡規律、市場規律,不要違背員工、消費者的本性和最基本的利益,而不是說要在傢睡大覺,什麽事也不幹。
老子接着描述了"物"的各種特性,這個"物"其實指的就是人。物性是不同的,人性也是有差異的。老子用了八個"或"。"或",有的。其中"或噓或吹","噓"是緩慢出氣,"吹"是急切吹氣。"或強或羸","羸"是瘦弱的意思。"或挫或隳","挫",河上公本寫作"載",安坐在車上;"隳"就是墮、墜。這八個"或"是四種相對的人性寫照。我們要承認這種人性差異的合理性,一個領導尤其要明白這一點,千萬不要去消除它。要知道世界就是因為差異纔顯得豐富多彩,自然就是因為有差異才能保持動態有序、生態平衡,社會就是因為有差異才能保持動態穩定、整體和諧,一個部門、一個企業也是因為有差異,纔顯得有活力、不偏激、不片面。然而,古往今來不少當政者往往以自己的主觀意志作為標準,來消除人的差異性,結果導致怨聲載道、自取滅亡。
所以老子由衷地提出"三去":去甚、去奢、去泰。漢代河上公本解釋"甚"是指貪淫聲音,"奢"是指服飾飲食,"泰"是指宮室臺榭。這樣一一對應,可能過於機械了,其實就是指日常生活、為人謀事的各個方面太過度了、太極端了,違背自然常態了,因此一定要拋棄掉,恢復到自然清靜的本來狀態中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 | 第2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2) | 第3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3) | 第4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4) | 第5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5) | 第6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6) | 第7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7) | 第8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8) | 第9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9) | 第10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0) | 第11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1) | 第12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 | 第13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3) | 第14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4) | 第15節: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1) | 第16節: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2) | 第17節:第三章 不尚賢 | 第18節:第四章 道沖不盈 | 第19節:第五章 天地不仁 | 第20節:第六章 𠔌神不死 | 第21節:第七章 天長地久 | 第22節:第八章 上善若水(1) | 第23節:第八章 上善若水(2) | 第24節:第九章 功成身退(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