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悟 青春长征路   》 第50节:第十四章:穿越水草地(5)      郑昱 Zheng Yu

  2.陈赓的三怕
  陈赓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大英雄,但是听说他也有三怕。长征胜利后,在延安有同志问他:“老陈,听说你一生有两怕,在国民党怕廖仲恺,在共产党怕彭德怀,是真的吗?”
  陈赓平静地点头默认着。站在一旁的贺炳炎同志说:“老陈还有第三怕呢……”
  陈赓给贺炳炎一拳,人们都静下来了。陈赓同志心情特别激动,眼圈发红,大家也就不便往下问了。直到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同志逝世的那个晚上,陈赓同志道出了他的第三“怕”。原来陈赓还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快出草地了,但许多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难,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嘛!”陈赓同志深情地回顾着往事,他说一生中,只是那时承认过“难”字。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他感到十分疲惫,掉下队来,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这就是陈赓同志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
  长征小百科
  松潘草地
  大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的川西北草原,是我国著名的沼泽地带。在历史上一直被松潘所管辖,所以又有松潘草地之称。
  松潘草地纵横300千米,面积大概有15200平方千米,海拔在3500米以上。草地上河叉、曲流横生,暗河密布,中部的分水岭是江南江北的自然分界,以南是长江水系,以北是黄河水系。
  松潘处在岷山中段,地域非常辽阔,是历史上重要的边塞军事重镇,有“高原古城”之称。1990年8月25日,雄伟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在松潘县的元宝山落成,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非常恢宏。
  毛泽东: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就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
  史沫特莱:大草地位于康藏交界地区的高地上,一望无垠,广袤达数百英里,全是没有路的沼泽地。走了一天又一天,极目四顾,红军所看到的,除了无边无际的野草以外,没有别的东西,而野草下面则是浑水深达数英尺的沼泽。死草堆上又长出了大片野草,谁也说不上是不是几百年来就是如此。大树小树一概没有,看不到鸟类飞翔,听不到虫声唧唧,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找不到。这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无边无际的野草,夏天任凭狂风暴雨冲打,冬天任凭大雪覆盖。天空永远密布乌云,把大地衬托成灰暗而阴沉的地狱。
  姬鹏飞:过草地比爬雪山损失的人还要多。每天早上,我们不得不点一下人数,看看还剩下多少人。我们发现有些人并没有死,他们的眼睛还睁着,可是他们爬不起来了,也不能说话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扶起来,可他们又瘫倒在沼泽里,默默地死去。
  长征诗词
  雪山草地
  白皑皑的雪山哟,
  蓝蓝的天,
  苍茫茫的草地哟,
  清清的泉,
  红军走过这雪山草地,
  留下美丽的景色哟,到永远。
  那一片片的洁白,
  也有鲜红来点染,
  这一片片的翠绿,
  更有生命在繁衍,
  我们去饱览,我们常思念,常思念……
  过草地的时候,谢觉哉作诗称赞徐特立:
  漠漠沮洳地,峨峨暴冻冈。
  是谁皆果腹,赠我竟倾囊。
  攀石如猿上,趋蓬似鸟藏。
  衣冠自缝缀,莫怪太郎当。
  按:沮洳——由腐烂的植物埋在地下形成的泥沼。
  女战士李坚真写诗称颂林伯渠:
  年过半百老英雄,又是部长又是兵。
  山高水深何足惧,高举马灯照万人。
  草地行
  朱兆林(1986年9月)
  一
  茫茫草地渺无烟,烁烁红星耀人间。
  方跨党岭终年雪,又迈泥泞沼泽险。
  二
  断炊断粮忍饥难,牛皮野菜赛美餐。
  青稞青黄不相连,搓毛双手胜磨盘。
  三
  薄衣难御夜风寒,草地赤夜篝火燃。
  风中露营头枕雪,相依驱凛温心暖。
  四
  风尘万里皆坡坎,浴血征途战险关。
  古来世人谁一页?惟我红军英雄汉。
  长征大事记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举行会议,统一战略方针,实现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主张。张国焘主张依托懋功地区向西南地区发展,他认为北面有雪山、草地和胡宗南部二十余团兵力,北上“站不住脚”。张国焘还利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攻击中央,要求改组中央和中革军委。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致坚持北上方针。
  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越过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到达马尔康的卓克基。
  7月10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毛尔盖,俘虏胡宗南部三百多人,缴获轻重机枪三十六挺和电台一部。
  7月中旬红二十五军北出终南山,转到外线作战,前锋直达西安南面之王曲、杜曲、引驾回、子午镇一带。
  8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主持。参加沙窝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张国焘、陈昌浩、刘伯承、傅钟、凯丰、邓发等。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毛儿盖召开会议。
  8月26日右路军先头部队穿过草地,到达班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1节:序言第2节:目录第3节:第一章:离开瑞金(1)
第4节:第一章:离开瑞金(2)第5节:第一章:离开瑞金(3)第6节:第一章:离开瑞金(4)
第7节:第二章:血战湘江(1)第8节:第二章:血战湘江(2)第9节:第二章:血战湘江(3)
第10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1)第11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2)第12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3)
第13节:第四章:黎平会议(1)第14节:第四章:黎平会议(2)第15节:第五章:红小鬼的故事(1)
第16节:第五章:红小鬼的故事(2)第17节:第五章:红小鬼的故事(3)第18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1)
第19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2)第20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3)第21节:第七章:遵义会议(1)
第22节:第七章:遵义会议(2)第23节:第七章:遵义会议(3)第24节:第七章:遵义会议(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