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 》
假仁義包藏禍心--移漢祚王莽登基(5)
張惠誠 Zhang Huicheng
次年九月,東郡(治今河南濮陽南)太守翟義起兵,擁立嚴鄉侯劉信(漢宣帝玄孫)為皇帝,自稱“大司馬、柱天大將軍”,嚮全國發出號召說:“王莽毒死平帝,欲奪漢傢天下。如今天子已立,希望大傢起兵,共同討伐王莽1他們很快便發動了十幾萬人,浩浩蕩蕩嚮京城長安進軍。長安附近槐裏(今陝西興平)地方的平民趙明、霍鴻也起兵響應,聚衆十萬,進攻長安,一時天下大震。
王莽聞訊,惶恐不安,食不下咽。他抱着孺子嬰四處禱告,並模仿《尚書。大誥》發表宣言,聲稱自己衹是暫時攝位,將來一定將政權交還給孺子嬰,並派官員到各地宣講。同時調動大軍,分頭迎擊翟義和趙明、霍鴻,京城宮殿也派兵晝夜巡行。
始初元年(公元8年)春,翟義等全都失敗。王莽大喜過望,在白虎殿設宴犒師,大封功臣。這時,王莽大權在握,權傾天下,宣告他應該作真皇帝的符命也接踵而來。廣饒侯劉京報告說,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一夜之間連做了好幾個夢,夢見天使告訴他:“攝皇帝應當作真皇帝”;車騎將軍扈雲報告說,巴郡地方出現一隻石牛,上面也刻有王莽應當作皇帝的字樣。這年鼕天,有個叫哀章的儒生,身穿黃衣,來到漢高祖劉邦的神廟,將一個銅匣交給管理神廟的官員。銅匣中裝有兩捲圖書,一捲標題為:“天帝行璽金匱圖”,一捲標題為“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其中稱劉邦為赤帝,王莽為黃帝之後;又說劉邦傳位王莽為真天子,這是天命,王太後應當照天命行事。書中寫明輔佐王莽的大臣有十一位,並一一列其姓名。其中八人是王莽的親信大臣,還有王興、王盛兩個杜撰的名字,另一個當然就是哀章本人了。管理神廟的官員不敢怠慢,急忙報告上來。一嚮“謙讓”的王莽,這次卻不客氣,興高采烈地率群臣到神廟去拜領這稱為“金匱”的銅匣。然後,他前去拜謁王太後,說明自己當服從天意,受禪為帝。王太後一聽,瞠目結舌,正想駁詰,王莽已趨之而去。他改穿上天子的冠服,來到未央宮前殿,神聖莊嚴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宣佈接受赤帝劉邦的禪讓,即真天子位。一班趨炎附勢的官僚,立即拜伏在地,嚮王莽朝賀。王莽立命左右寫好詔紙,頒布天下,改國號為“新”,以次年為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
王莽登基,封孺子嬰為“定安公”。封曾為漢平帝皇后的女兒為“定安太後”。封賞完畢,他親自拉着孺子嬰的手,留着眼淚說:“古時周公攝位,最後把王權又還給周成王。我本打算也這樣做,無奈天命難違,不能按自己的心願再把皇位交給你了。”說罷,嘆息很久。孺子嬰年方五歲,能懂得什麽呢?衹是愣愣地瞅着他。文武百官看着這個場面,也紛紛落淚。是為王莽的行動所感動?還是哀嘆漢傢天下的衰亡?個中原委,誰能說得清?!
小皇帝被廢以後,就被軟禁起來,連乳母都不許和他交談,以至長大以後,連六畜都不能辨認。劉氏宗室也全被從郡守等職位上撤下來,調入京中作有職無權的諫議大夫。不過,“漢傢子弟幽囚在,王莽猶非極惡人”。(清鄭燮:《詠史》)和後世那些亡國之君相比,這還是幸運的。
王莽又按金匱所列名單,封了十一個輔佐大臣。王舜、劉欣等親信大臣自不必說,那素行無賴的落魄文人哀章,衹因獻了一個銅匣子,便被封為“國將”,名列“四輔”之一。更可笑的是,哀章隨意杜撰的王興、王盛兩個人,後來都在長安城中找到了,也被封為將軍。名列“四將”。王興原是把守長安城門的下級官吏,王盛原是賣餅的小販,衹因上應“天命”,便一步登天,拜將封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王莽當了皇帝,派王舜嚮王太後索要傳國玉璽。王太後得知王莽篡位,早已氣得七竅生煙,此時一見王舜,便破口大駡:“你們父子兄弟,蒙漢傢厚恩,享了幾世富貴,不但不圖報答,反而乘受人托孤之機,篡權奪位。如此行事,連豬狗都不如!況且王莽托言得金匱符命,自作新皇帝,盡可自製玉璽,還要這亡國玉璽何用?我是漢傢老寡婦,死在旦夕,欲與此璽同葬,你們休得妄想1說着,涕泣不止。兩旁的侍女也都跟着流淚。王舜也陪着掉了幾滴眼淚,過了半晌,纔仰頭說道:“事已至此,臣等無可輓回。王莽如硬要玉璽,太後能始終不給麽?”王太後無奈,取出玉璽,狠命地摔在地上,大駡道:“我是將死之人,也知道你們兄弟必遭滅族之禍1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目錄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1)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2)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3) | 毒美人禍亂邦國(1) | 毒美人禍亂邦國(2) | 毒美人禍亂邦國(3) | 毒美人禍亂邦國(4)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1)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2)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3)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1)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2)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3)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5)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6)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1)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2)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3) | 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