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50節: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4)
納蘭秋 Na Lanqiu
對於詩歌的苦吟,能使他忘懷人生的失意。人生有得有失。仕途不稱人意,詩歌上的造詣卻獨步當時,自成風格。這得益於失意後的閑居生活。他一門心思的研究詩歌,尋求創作靈感,以其獨特的方式--騎着瘦驢,背着古囊,到郊外野遊,成就了煥發着獨特異彩的李賀風格,奇峭冷豔。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談到李賀的詩歌,曾有精闢的敘述:雲煙綿聯,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陊殿,梗莽丘壠,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苟如其言,李賀亦得知音之賞。
辭去奉禮朗後,李賀由長安返回昌𠔌,途經洛陽。
在洛陽,李賀寫下了這首大名鼎鼎的《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在詩的開始,敘述了寫作的因由和動機。
魏明帝青竜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這首詩牽涉到三國時期的一段往事。
金銅仙人是漢武帝時所造,矗立在神明臺上,"高二十丈,大十圍",異常雄偉。漢武帝建造金銅仙人的目的是為了祈求長生不老。傳說,金銅仙人掌心嚮上,手中擎着托盤,為了承接露水,以便漢武帝服用金丹時飲用。
魏明帝曹睿景初元年,金銅仙人被拆離漢宮,運往洛陽,後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習鑿齒《漢晉春秋》說:"帝徙盤,盤拆,聲聞數十裏,金狄或泣,因留霸城。"金狄就是金銅仙人。金狄或泣,就是李賀在序中所說的"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金銅仙人為什麽會流淚呢?主要是亡國之慟引發悲淚。它是劉漢王朝由盛到衰的"見證人",眼前發生的滄桑巨變早已使它感慨萬千,神色凄慘。而今自己又被魏明帝強行拆離漢宮,興亡之感和離別之痛一齊涌上心頭,怎不讓人落淚。
金銅仙人寄托了李賀的凝重的傷感。金銅仙人拆遷時表現出來的"思悠悠,恨悠悠","乃潸然淚下"的情狀,正是詩人仕途無望、被迫離開長安時的心境。其時,詩人"百感交並,故作非非想,寄其悲於金銅仙人耳"。
金銅仙人的淚就是李賀的淚。憶君清淚如鉛水。好凝重的淚!
淚水涔涔,擲地有聲。每一滴都包含着詩人的艱辛苦痛。
詩人的遭際十足堪悲。急盼着建立功業,中興李唐,同時光耀門楣,重振宗室的地位。卻不料進京以後,到處碰壁,仕途絶望,報國無門,最後不得不含憤離去。《金銅仙人辭漢歌》正包含了詩人的傢國之痛和身世之悲。
詩人途經洛陽,念及歷史上的一段故事,感懷自己蹭蹬的遭際,不免潸然淚下。
悲淚始終伴隨詩人的餘生。
廿七歲那年,李賀的淚水流幹,年輕的生命隨風隕落。傳說,彌留之際李賀受到感召,天帝新建成白玉樓,特招他撰寫碑記。為詩人的死增添了一層浪漫色彩。
僅此而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 | 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 | 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 | 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 | 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 | 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 | 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 | 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 | 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 | 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 | 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 | 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 | 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