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東漢演義傳   》 第五十回 馮異兵臨天水破 岑彭師震蜀川驚      謝詔 Xie Zhao

  卻說囂死,其將王元、周宗等復立子純為王,徙居雁門。
  帝召徵西將軍馮異往伐。異即引軍五萬,上馬往前,望西行進發。數日方至,令人報知吳漢、杜貌、來歙、王霸等,合兵共進。四將聞報,急出迎接。禮畢,即起軍行,共合二十餘萬。
  至天水,分兵開陣。令小卒叫純搦戰。純知恐懼,急召大將王元計議。元曰:“大王勿慮,安坐城中,小臣等願死當先斬首來獻。”言罷,飛身上馬,與趙恢、周宗、行巡、苟宇等勒兵十萬,分作兩門而去。王元、周宗、行巡引軍五萬,先從南門出戰。令趙恢、荀宇分兵五萬,從後西門勦殺。言訖,各依計行。
  王元等出城與漢兵對陣,馮異出馬謂元曰:“鼠賊,尚不知死!隗囂千謀萬計,未能成就,憤氣死於軍中。今汝一微塵耳,豈足為望。”元曰:“鵲在深林而笑孤鳳。吾先王雖喪,後主猶勝天下。國傢世承相繼,豈能長於漢哉!汝今早罷戰,不失功名之望。倘若抗頑,分屍碎首。”馮異大怒,掠刀躍馬,直取王元。二人交馬,約戰數合,王元抵敵不住,走回本陣。
  馮異躍馬趕上,宗周、行巡飛出截住,兩下夾攻。王霸望見,忙衝入陣,撞遇周宗,共戰十合,周宗敗走。王元舉旗一招,趙恢、荀宇從西殺入。吳漢見其兵助,急催杜貌、來歙,一齊躍馬而出。兩邊混戰,喊殺連天,隗兵大敗。趙恢欲撞陣走,被杜貌當胸一箭,射落馬下。荀宇望見,飛躍走近,挾上馬去。
  王元見勢不利,忙急鳴金收軍,入城而去。馮異分兵,四面圍祝卻說公孫述知純危迫,急遣大將趙匡,引軍五萬來救。至城已近,趙匡先令一將報知城內出兵迎接。其將領命,躍馬飛行。見西門五軍把守,走至城下,叫卒開門,言西蜀起兵來救。
  把守吏卒未知真假,不敢妄開,忙入府內報王元。元自登城問曰:“汝既蜀兵,有書來否?”答曰:“有。”遂將來書帶於箭上,射入城去。王元接見,果然,叫謂曰:“吾準會應。”
  其將遂別而去。正欲出走,被漢巡軍趕上拿住,綁送馮異帳下。
  異問曰:“汝何將士,敢來打聽消息?以實告說,免受重刑。”其將答曰:“公孫述知將軍圍城,特遣趙匡引軍五萬來救,故令小人報知王元。小人罪該萬死,乞將軍姑恕,願隨將軍提挈鞭鐙。”異聞笑曰:“子陽癡心虛謀想大。”言罷,令將監候,曉諭衆軍,嚴兵待戰。
  忽人報曰:“蜀兵來至。”馮異收軍分作五隊而入。兩軍相遇,趙匡出馬,頭頂鳳尾盔,身披青鎖甲,手執大桿刀,坐下紅鬃馬,立於陣前,大叫漢軍搦戰。馮異出馬曰:“吾徵隴右,與汝無幹,今何故速兵來至,欲討死乎?”趙匡駡曰:“匹夫村寇!不禁三合,敢出大言,若拿到手,粉屍碎骨。”馮異大怒,令卒擂鼓,展開陣勢,躍馬相交。共持十合,趙匡氣力不禁,忙回敗走。馮異趕上,趙匡撥馬又戰三合,被馮異一刀砍為兩段。王元登城望見,急放軍出,兩下協攻。吳漢、王霸、杜貌、來歙見其兵助,四路一齊進發,掩兵混戰,塵土遮天,王元大敗。殺得屍橫山積,血漲河流,溝塹傷軍,聲號地震。隗純見勢危迫,急自鳴金收軍入守。馮異收軍,四面圍祝王元走入城中,點收兵數,傷折大半。隗純甚是憂切。周宗進謂純曰:“大王休罪,容臣所告。”純曰:“將軍何事?”宗曰:“漢將部下人馬精強,先王屢與爭鋒,未能取勝。今大王兵微將寡,上陣者少,豈能敵勝彼哉?臣聞劉秀寬仁待士,卑禮迎賢,大王莫若獻降,保全金體。一則功名不失,二則民士得安,大王若何?”純曰:“吾父屢與交兵,恐懷舊恨,何如?”宗曰:“岑彭先事王莽,除授宛城。劉秀起兵,與彭交鋒半載,殺秀軍士不可勝言。後彭拜降,反得加封重用,並無憎恨之心。大王放心休慮,臣保萬全。”隗純許之。宗遂登城,謂漢將曰:“吾主隗純,今願獻城納降,將軍肯休容否?”馮異答曰:“若肯歸義漢傢,保封原職。”宗曰:“恐帝心懷舊恨,將軍若何?”異曰:“若有差池,是吾之過。叫彼放心無疑,保全重用。”宗遂回報,具說所事,隗純大喜。王元知之,殺入蜀中而去。
  十年鼕月,純令卒獻開東門,自引大軍出接,跪伏道旁告曰:“小將有萬罪之愆,百千之過,乞將軍憐宥孤獨,泉下不忘大恩。”馮異下馬,攜起謂曰,“公子今能歸義,名節永垂,豈有懷舊恨哉!”言罷,同入城衙,安撫百姓。
  十一年春月,異攻落門平服,病薨於軍中,敕賜葬於洛陽。
  謚曰:“節侯”。長子彰嗣。帝思異功,復封幼子訝為祈鄉侯。
  卻說公孫述遣大將任滿、田戎、程泛等引數萬人,乘舫排下江關,擊破夷陵道,因據荊門。漢徵南將軍岑彭發兵拒敵,屢戰不剋。帝知,遣大司馬吳漢,發荊州兵助彭夾擊。吳漢即起大軍十萬,上馬前行。數日方至,合兵二十餘萬。彭遂傳令軍中,令裝戰船千衹,各載火炮於內,逆流而上。衆將整集齊備,報知岑彭。彭與吳漢分兵上船,直衝浮橋而進。
  田戎等知,亦架小舟五百餘衹,擺陣對敵。兩軍相遇,岑彭、吳漢各立船頭之上。田戎叫曰:“小將降否?”岑彭駡曰:“隴右如山之勢,一掃平除。汝乃一微煙耳,豈勝大焰!”言罷,催櫓亟進,衝船混戰。是時天風狂疾,令軍務放火炮。風怒火衝,彭、漢順風並進,蜀兵大亂,火燒水溺,死者無算。
  任滿令軍搖船欲汩東走,吳漢兜弓趕上,望滿腦後一箭,射入咽喉,溺水而死。程泛亦走,岑彭截住,生擒斬首。田戎走保江州而去。
  岑彭、吳漢率臧宮、劉歆等一齊上岸,長驅人下江關。傳令軍中毋得擄掠民財。所過地方百姓,皆奉羊酒迎勞。彭謂諸耆老曰:“大漢皇帝,哀憐巴蜀人民,久遭軍掠,故興師遠伐為除害,豈傷汝等財哉。”毫末不受。百姓大喜悅,爭開門降。
  彭遂安撫城中士庶,即下江州。見田戎食多城固,一時難取,乃留部將馮駿,分兵五萬守之。自引兵乘利進攻平麯。
  卻說中郎將來歙,與蓋延、馬成等進攻述,述將王元、環安趕至河池下,大破之,乘勝再進。蜀人大懼。公孫述一日升帳,召請將議曰:“漢兵勢大,人人驍勇,州縣悉被攻破,如之奈何?”衆將默然無計。忽帳下一小卒,名曰烏鑽,進曰:“大王勿慮,小人一計,可殺漢將來歙。”述曰:“汝有何計?”鑽曰:“小人學為刺客,夜藏短刀,潛入帳下,刺殺來歙,則蓋延易破矣。”述大喜,曰:“我兒若能建功,封賞不輕。”烏鑽遂潛入,往至其帳前,以身藏於榻下。待夜三更,聽得來歙睡濃,潛步扯刀,望歙肚上一刺,飛奔出營而去。來歙痛覺,刀刺入肚,不能拔出。乃叫蓋延,延至,見歙傷,放聲哀哭,不能仰視。歙張目叱延曰:“虎牙何得此耶?吾中刺客所傷,無以報國,故呼將軍囑托軍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刀雖在身,還欲勒兵破賊,以復仇恨,何足懼哉!”延強收淚,以聽所誡。歙奮然起榻,修表申聞,表曰:臣歙夜宿軍中,更闌靜後,為賊人潛刺,傷中臣身。臣不自惜,誡恨奉職不稱,以為朝廷羞。夫理國以得賢為本,大中大夫叚襄,骨鯁可任,願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終恐獲罪,陛下哀憐,數賜教督……表未寫終,投筆抽刃而絶。蓋延哀悼甚切,不自止已。見歙所修之表,雖未完就,亦將封下,遣人先報朝廷,以表其意。
  後令王良護送喪還。
  使者領命飛奔至京,入朝見帝,呈上歙表。帝覽畢,大驚,涕泣不已。軍報喪還洛陽,帝親披孝,素車白馬,使傳敕葬,謚曰“節侯”。子衰嗣。帝思來歙忠節,復封其弟田為宜西侯。
  卻說岑彭攻破平麯,收其𠔌數十萬石。公孫述恐懼勢大,盡入其手,急使大將延岑、呂鮪、王元及弟公孫恢,發兵十萬拒廣。及資中,又遣侯丹率兵二萬,守拒黃石。彭知,使護軍楊翕與臧宮分兵十萬往拒延岑等。自引大軍十萬襲擊侯丹。兵至黃石,兩軍相對,侯丹出馬。岑彭不與答話,提刀直齲二人交馬,約戰十合,侯丹敗走。岑彭趕上,大喝一聲,斬於馬下。衆將俱各走散。彭遂收軍,星夜倍道,兼行二百餘裏,徑拔武陽。及使精騎馳擊廣都,去成都十裏,勢若風雨。所至皆奔逃散。
  初,述聞漢兵在乎麯,故遣大兵逆之。及彭至武陽,繞出延岑軍後,蜀地震駭。述大驚,以杖擊地,曰:“是何神也?”時彭所立營寨之地名曰彭亡,岑彭聞而惡之,欲改其名。至日暮,蜀將環安刺客,詐為亡奴降彭,彭遂納之。至夜二更,亡奴身藏短劍,潛入岑彭帳下。聽其睡熟,遂拔劍脅下一刺,岑彭痛醒,叫喊一聲而薨。衆將知覺,急起拿住亡奴,斬為八段。有詩為證:
  如山號令想英雄,志掃羶腥屢建功。
  何事身懼姦計害,令人景仰嘆西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姦計圖王侵寶位 忠言駡賊死金鑾第二回 仗劍金階扶寇主 提兵入禁斬嬌娥
第三回 假帝沽名圖社稷 全忠硬節老風塵第四回 乘威據賊侵英主 假製施仁斂小民
第五回 三諫不從應至敗 千金和議可為癡第六回 肆兇王莽人民怨 叛國蘇成將卒驚
第七回 鄧辰薦傑扶新主 光武求賢會故人第八回 嚴光卦卜知真主 王莽科場選俊英
第九回 王莽選纔嗔武醜 崔亭揭榜報蘇獻第十回 蘇獻百端讒烈士 竇融屢奏拯明君
第十一回 古廟潛逢擎國柱 平坡暫別棟梁材第十二回 別逢共訴情難已 配合應知分所為
第十三回 少翁預卜聖君臨 訪推命運何時泰第十四回 故假威名即日興 光武中興恢漢業
第十五回 堅譚一戰復劉基 聚兵白水屯營寨第十六回 遇將長安脫睏籠 勢危馬死罹兵睏
第十七回 運泰牛生出敵圍 歌聲來已明君至第十八回 話國纔終義母亡 李君陣上擒王將
第十九回 韓宰城中卻漢兵 無計脫姦全叔命第二十回 施謀殺賊解君愁 新野兩軍開僕偃
第二十一回 棘陽二將顯威名 岑彭設計偷營寨第二十二回 鄧禹圖謀進棘陽 軍排巨鹿戰蛟竜
第二十三回 為國捨生全大義 興邦求士復深仇第二十四回 碎膽姦雄歸馬武 畏名賊子立劉玄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