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追忆繁华京城过往烟云:图说北京三千年   》 老北京的理发业      Ge Zhongyu

  在古代,中国人本不剃头,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于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没有理发业。中国古代的男子一般都束发留须,即使需要梳理,也是自己动手。女子则或挽发髻,或绾于头上,不需理发。佛教和尚和比丘尼剃光头,都切是由寺里八大执事之一的“维那”负责的,但并未形成行业。
  清入关后,颁布使汉人满化的“薙发令”,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薙发令规定:凡大清军所到之处,汉民限于十日之内,尽弃明朝衣冠,尽行薙发改装,服饰仪节,皆遵满制。清朝廷在北京东四、西四、地安门与正阳门前搭建席棚,勒令过往行人入内剃头,违者斩首,这便是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京城地面广阔,这四处地方并不能很快地给北京人剃去头发,于是,朝廷又批准军中伙夫在各处街巷建棚或担挑子串户剃头,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发业。
  老北京理发业当时在大街上有门脸的叫剃头棚儿,同时也有挑挑走街串巷的。他们大都手里拿有一铁器,当时人称为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当时,他们除剃头刮脸外,还为客人掏耳朵,按摩、推拿、正骨。有的上年纪的老人理发剃头时爱睡着,这个时候剃头师傅就会顺式给你按摩一阵儿。有的胳膊腿脚不舒服的,他还给你推拿。他们的剃头挑更是有讲究,有句俗话“剃头挑子一头儿热”,是因一头是专为客人洗热水头的地方。上边是一铜盆,下盆架为放热水的小火炉,而圆笼边立一旗杆,旗杆上有青丝穗,其下边有一寸斗。
  民国初年,人们思想落后守旧,妇女不敢进理发店理发,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理发行当,一些原是在大都市替富宦人家的太太、小姐梳妆打扮的妇女开始为北京妇女理发,大家叫这些人为“梳头婆”。1926年有了专门为女子理发的理发店,或在理发店里专设女部。店铺设备、匠师技艺、所用器具和材料都逐渐西化,改用推子、剪子、洋刀、沙发转椅和厚玻璃长镜。
  解放初期,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傅仍是只会理男发,女发要到理发馆去理。这些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给小孩剃头都功夫了得,他们能在小孩的哭闹乱动中给孩子把头剃好,那锋利的剃刀还不伤着小孩子的娇嫩的皮肤。北京人有为婴儿剃胎毛的习惯,因那时的孩子太小,不少家长不愿抱着孩子跑到理发馆去理发,当听到门口传来“唤头”的声音后,便会把理发师傅请来为孩子剃胎毛。
  在公私合营、合作化以后,小手工业者和手艺人都加入了合作社,理发师傅也大都加入到了理发馆中,这样在北京的街巷中便很少听到那“噌、噌”响的唤头声了。理发馆一般在店外设立一个红蓝相间、不停旋转的灯作为幌子,告诉来往的行人这里是理发馆,请大家来理发。改革开放前,京城理发店都属国有,可等级不同。王府井的“四联”、西单的“第一理发店”等老字号名店,是考究的顾客的去处。而小街道、小胡同等居民聚居之处那不大起眼的小理发店,却是北京普通市民经常光顾的场所。如今京城已很少能够见到国营理发店,代之而起的是星罗棋布的各类私营美容美发店。
  那些目睹过剃头师傅下街剃头的老北京们,或许仍记得“唤头”清脆悠扬的“呛啷”声在寂寥悠长的小胡同里回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黄山书社
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中轴倾斜:京城中轴线之谜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古城的“双龙”布局
中南海的历史沧桑北海九龙壁的传说什刹海的由来之谜
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天安门城楼设计者之谜前门大栅栏之谜
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社稷坛的五色土景山坐像之谜
北京城的“后门”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宫门:解读故宫之谜的钥匙
揭秘皇城三大殿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
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元代皇帝为何没有陵墓神秘的明代皇帝葬仪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