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季羨林談人生   》 第50節:論正義(3)      季羨林 Ji Xianlin

  對政府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我非常佩服。但我更佩服的是政府諸公的固執。我自己現在卻似乎比以前聰明點了,我現在已經確切知道了,世界上,除了在中國人的心裏以外,並沒有"正義"這一種東西,我仿佛學佛的人驀地悟到最高的智慧,心裏的快樂沒有法子形容。讓我得到這樣一個奇跡似的"頓悟"的,就是上面說的那一件小事情。
  那一件小事情雖然發生在德國,但從那裏抽繹出來的教訓卻對歐美各國都適用。說明白點就是,歐美各國所崇拜的都是強者,他們衹對強者有同情,物質方面的強同精神方面的強都一樣,而且他們也不管這"強"是怎樣造成的。譬如上面說到的那兩個孩子,大孩子明明比小孩子大很多歲,身體也高得多,力量當然也強。相形之下,小孩子當然是弱小者,而且對這弱小他自己一點都不能負責任;但德國人卻不管這許多。衹要大孩子能把小孩子打倒,在他們眼裏,大孩子就成了英雄。他們能容許一個大孩子打一個小孩子;但卻不容許小孩子利用武器,這是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倘用武器就不算好漢?或者認為這樣就不fairplay?這一點我還不十分清楚。
  我不是哲學家,但我卻想這樣談一個有點近於哲學的問題,我想把上面說的話引申一下,來談一談歐洲文明的特點。據我看歐洲文明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力的崇拜,身體的力和智慧的力都在內。這當然不自今日始,在很早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了這個傾嚮,所以他們要徵服自然,要到各處去探險,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在中世紀的時候,一個法官判决一個罪犯,倘若罪犯不服,他不必像現在這樣麻煩,要請律師上訴,他衹要求同法官决鬥,倘若他勝了,一切判决就都失掉了效用。現在罪犯雖然不允許同法官决鬥了;但决鬥的風氣仍然流行在民間。一提到决鬥,他們千餘年來製定的很完整的法律就再沒有說話的權利,代替法律的是手槍利劍。另外還可以從一件小事情上看出這種傾嚮。在德國駡人,倘若應用我們的"國駡",即便是從媽開始一直駡到三十六代的祖宗,他們也衹搖搖頭,一點不瞭解。倘若駡他們是豬、是狗,他們也許會紅臉。但倘若駡他們是懦夫(Feigline),他們立刻就會跳起來同你拼命。可見他們認為沒有勇氣,沒有力量是最可恥的事情。反過來說,無論誰,衹要有勇氣,有力量,他們就崇拜,根本不問這勇氣這力量用得是不是合理。誰有力量,"正義"就在誰那裏。力量就等於"正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第2節:人生第3節:再談人生
第4節:三論人生第5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第6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2)
第7節:不完滿纔是人生(1)第8節:不完滿纔是人生(2)第9節:緣分與命運
第10節:謙虛與虛偽第11節:做人與處世第12節:走運與倒黴
第13節:牽就與適應第14節:知足知不足第15節:有為有不為(1)
第16節:有為有不為(2)第17節:三思而行第18節:論壓力
第19節:論朋友第20節:論恐懼(1)第21節:論恐懼(2)
第22節:愛情(1)第23節:愛情(2)第24節:愛情(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