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是出于对一个弱小国家的同情或是为了维护正义,而是出于美国自身的考虑。美国不能把加勒比海这个地盘让给欧洲,更不能让欧洲得势,门罗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让美国成为"世界警察",维护全世界的安全秩序。
老罗斯福曾经说过,为了维护拉丁美洲的安全,美国实行的干涉是十分必要,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按照老罗斯福的逻辑,拉丁美洲就是一个混乱、软弱、背离文明的地方,当政府无力改变这一现象的时候,就必须有个像美国这样高度文明的国家出面干涉。当然,老罗斯福表示,干涉是最后的手段,除非这个国家政府没有能力继续维护正义,而且受到了他国侵略,否则美国是不会轻易出手的。老罗斯福要让"门罗主义"看起来尽量的正义凛然一些,也多给美国制造一些借口来干涉他国内政。
慢慢地,美国开始光明正大的对外干涉,而且都是一副正义使者的模样。在"门罗主义"的趋势下,美国派本国官员控制了圣多明各,也就是现在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关,目的是要帮助其偿还外债。
这是美国所谓的和平与稳定,就是靠几个文明国家去对其他"不文明"国家实行干涉,帮助其维护秩序。就像美国认为日本对朝鲜,英国对埃及和印度的所作所为,是正义和有爱心的表现。他一直认为,大国之间沆瀣一气对小国的侮辱,是在对世界和平做贡献。
显然,那都是列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对于那些主权被干涉的国家来说,那不是赤裸裸的侵略是什么?事实证明,在国际造成动荡的不是那些美国眼中的"不文明"国家,而是实力强大的欧洲国家。欧洲各大国之间瓜分不均,而实力又相当,彼此之间冲突不断。
德国、英国、法国、俄国,这些国家都有野心重新统治欧洲,特别是德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身养性之后,便卷土重来向英国发出战书。在挑衅之下,英国与法、俄建立同盟准备打击德国的嚣张气焰。这还只是列强争夺战中的一个部分,亚洲地区也在被战火吞噬,日本和俄国为了朝鲜本岛和中国的东北地区剑拔弩张。欧洲局面的平衡已经被打破,而且也威胁到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老罗斯福为了保护美国利益,在国际上当起了和事佬,在各个怒火中烧的国家之间斡旋。欧洲上空被战争阴霾笼罩,一场战争势在必行。
对于爆发在日俄之间的战争,老罗斯福本来想隔岸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可是,日本却在英国的支持下,一路势如破竹,打的沙俄接连败退。这出乎美国的意料,老罗斯福在此之前几乎很少关注日本,这个国家跟美国远隔重洋,而且是后起之秀。但是,老罗斯福也明白,日本一旦在这次战争中尝到了甜头就势必会把目标放在菲律宾和夏威夷,而这两个地方是美国重要的海外市场。于是老罗斯福开始在日、俄之间调和,扮演了一次"和平斗士"的角色。
其实和谈对于俄、日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沙俄惨败,日本也消耗了大量的经费,让国家陷入了财政危机。老罗斯福调和的意向没多久就得到了双方的同意。和谈被安排在了朴茨茅斯,老罗斯福充当见证人。
一番周折之后,日俄终于签订了停火条约《朴茨茅斯和约》。根据和约规定,库页岛的南部、旅顺港和南满铁路归日本所有;北满和西伯利亚则在俄国的控制范围内。讽刺的是,这场划分中国的和谈,竟然没有中国人参加,而老罗斯福因为这次出色的调停,被授予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