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盐与文明   》 8.盐商鹾贾(7)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主人扬州卖盐叟,重楼丹青照窗牖。
  斗帐香凝画阁深,红日满江犹酒病。
  这首诗是一位扬州老盐商醉生梦死的生活写照。对于盐商来说,扬州确是个好地方,好得他们都忘了自己的故乡。又如元代马祖常也有这样的诗句: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莲子青复青。
  楚船祠龙来买酒,十幅蒲帆上洞庭。
  罗衣熏香钱满箧,身是扬州贩盐客。
  明年载米入长安,妻封县君身有官。
  —《元诗别裁集》之《湖北驿中偶成》
  诗中说的是远行两湖的扬州盐商,不仅发了财,而且还买了官,那滋味真个是好生了得。还有元代郭钰的一首诗,写了一位新发迹的盐商:
  西家少年茆屋里,床拥牛衣瓶贮米。
  一朝贩盐多白银,妻学宫妆儿学跪。
  瓮头新酒鹅儿黄,无时杀猪宴邻里。
  —《元诗选初集·辛集》之《少年行》
  有了银子的盐商,还没有忘记穷乡亲,常常要买酒杀猪宴请邻里。当然并不是所有盐商都如此慷慨,马祖常还有一诗就写了盐商另外的一面:
  西江画舸贩盐郎,白轻衫两袖长。
  不肯一钱遗贫士,却弃双玉买歌娼。
  —《石田文集》之《绝句十六首》之一
  这是说的那些吝啬的盐商,自己穿金戴银买歌妓,却不肯拔一毛接济旁人。
  盐商的富有,当然会有人羡慕,这也成了许多人的追求。明代杨维桢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
  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舶。
  大农课盐折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
  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有人就是这样在想,人生做官也好,富贵也罢,那都远不如自在盐商。盐商尽管出身卑贱,却可以与为官者斗富。杨维桢为进士出身,他当过盐场的小官,对盐利对盐商自然是了如指掌。
  追求财富,是盐商的人生目标。有了财富,极尽享乐之能事,也是盐商的追求。
  扬州的徽州盐商
  江南素有“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镇”之说。历史上徽商以经营盐、当铺、茶、木为四大主业,其中以盐业为最。徽人自己常说:“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经商以盐为主,徽商对盐业非常重视。所谓“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银子)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虽然挣了二三十万两银子,也还入不了富商大贾的行列。
  徽商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三百余年的辉煌,也是古代商界的一个奇迹。
  明初实行“开中制”,由于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徽商要输粟边境,长途跋涉非常不便,所以此时两淮盐业控制在山、陕商人手中。
  这个局面后来有了改变。由于官吏豪强利用特权占有盐业,优先支盐,而商人手中的盐引却不能按时支给,造成商引壅滞而怨声载道。于是明弘治间户部尚书叶淇变“开中制”为“开中折色”,将原来的输粟边境改为纳银以领取盐引。
  “开中折色”的实行,为徽商打开了进军两淮的方便之门。由于徽州地近两淮,这自然为徽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从那以后徽商经营盐业的人也因此愈来愈多。两淮盐场产盐最多,盐利最大,因而也就成了徽商逐利的首选之地。
  徽商除了将本地的竹、木、瓷土和生漆、茶叶等土产运销外,也经营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产品。看准了盐中的大利,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愈来愈多,直到将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陕盐商集团击败。当时在扬州的徽州盐商,或为场商,或为运商,各有其生财之道。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那时的湖广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
  嘉靖、万历时,徽州的黄、汪、吴诸族在扬州业盐致富的人很多。他们拥资多达数十万以至百万,所谓“盐策祭酒甲天下”,名闻海内。这时山陕商人虽也纷纷改边商为内商,奔赴扬州与徽人争利,但他们远离故土,力不从心,不得不屈居于徽商之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卤(1)2.穿井取卤(2)2.穿井取卤(3)2.穿井取卤(4)
2.穿井取卤(5)2.穿井取卤(6)2.穿井取卤(7)2.穿井取卤(8)
2.穿井取卤(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阳光产品(1)4.阳光产品(2)4.阳光产品(3)5.造盐者:盐丁(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