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
第50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12)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于丹 Yu Dan
我们真正没看到的东西还太多太多,为什么看不到呢?是因为我们太匆忙了,没有那个心情去看。
如果做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那么就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这样的生命不浩荡吗?所以儒家教我们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去担承重任,但道家教我们的是如何举重若轻。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夸奖一些仁人志士如何忍辱负重。
其实对一个欢乐与健康的人来讲,人生未必要忍辱,而要举重若轻,轻盈地去承担重任,这是我们现代文明应该提倡的一种健康人格。
我们不奢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的人格。
其实人生不应该有那么多牵绊,不要为"褒义词"活着,不要为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最后累积起一个辉煌的墓碑而活着。
人要的是当下的真实。
真实应该是一种蓬勃的生机;应该一方面在做事,另一方面有"心游万仞"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样我们就会少很多"计较"。
如果人人都出世的话,谁来承担社会责任呢?但如果过于入世,功利之心太重,我们又会活得多么局促呢?人应该如何去完成这样一种超越?《论语》里说,一个知识分子人格的成长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每一个人开始都会有志于天地大道,要立志,然后建设道德体系;"据于德",自己要有道德根据;第三句话叫"依于仁",在社会上做事的时候,依托于仁爱。
那这个时候已经进入社会很深了,但是完成了吗?没有,所以有第四句话"游于艺",还要从世界穿行出去,找到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审美境界的心灵遨游。
每个人既要在世界做事,又要穿行、拥有天空。
我们从大地出发,让梦想飞扬在天际,我们的生命就不仅有崇高,而且还有欢乐;我们不仅能做社会道德下的磊落君子,更能做个人心灵下的快乐生命。
走过岁月,我们终于成为自己"三十而立",什么是"立"呢?一张名片上的头衔,买什么房、什么车,都可以说是"立",都很容易,但"立心"很难,一个人的心在三十岁时还没有立起来的话,他人生的格局、气象就太寂寞了。
那怎么"立心"呢?我认为在三十岁以前的生活应该是以"加法"为主的,就是不断地积累知识,积累财富,积累各种社会资源,积累各式各样的情感,把自己堆得更丰富。
在三十岁以后,人应该学会用"减法"生活,就是对不想要的东西可以优雅而坚决地说"不",优雅是对生活的态度,坚决是对自己内心的忠诚。
你不想违心地去挣这笔钱,你可以不去挣;你不想结交的酒肉朋友,你可以远离他们。
你可以对世界"舍"的时候,你才真正可以"得",舍得的道理,是先舍而后得,小舍而小得,大舍而大得。
人在三十岁后还不懂得"舍",那么他的心是无法"立"的。
宋人张载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今天的我们缺少这样一种磊落气象。
"为天地立心",一颗心是在天地之间的,所以他能够与天地气象融通起来,而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生活,也要知道有古今的历史。
"为生民立命",天下有那么多老百姓、普通人,能够为别人做点什么事,这是人生使命。
"为往圣继绝学",像《论语》这样的书,大概两千五六百年前的典籍,在今天有没有人能读懂?我们能够站在当下用自己的生命重新感知它吗?"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件事,它都能够对后人有用,我们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有"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思想蕴涵其中。
这是一个而立之年的人心中应该想到的,如果一个人只看到眼前的话,那就是人生格局太小。
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时做到了"立心",从"而立之年"往上走,他就应该去仁爱天下。
孔子说"仁者不忧",一个有仁爱在心的人,他是没有那么多忧思、忧伤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言 | 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 第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2) | 第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3) |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 | 第6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5) | 第7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6) | 第8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7) | 第9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8) | 第10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9) | 第11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0) | 第1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1) | 第1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2) | 第1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3) | 第15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 | 第16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2) | 第17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3) | 第18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4) | 第19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5) | 第20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6) | 第21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7) | 第22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8) | 第23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9) | 第24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