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雙重生命   》 第50節:結語(2)      安內特·因斯多夫 Annette Insdorf

  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有組織的宗教從沒有太多的興趣,並且也從未公開表示過這方面的興趣,但從他後期作品中卻能看出一種對於精神力量的信仰。1994年戛納電影節上有人稱他為“道德傢”,但他拒絶了這一標簽;於是對方又問他能否算是“形而上學者”,他聳了聳肩,回答道:“隨你說吧。”我們很多人都覺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其實並未真正離開,之所以有這種感覺,可能便是因為他也有可能信奉的那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狀態——正如他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說》中所說的,那種“我們眼睛所見之外一定還有更多東西”的觀點。
  具體來說,基耶斯洛夫斯基死後留下的是一個尚未開拍的三部麯計劃,以及一個以他命名的法國青年電影人奬。他生前已和彼埃西維奇一同開始了《天堂》《地獄》《煉獄》三部麯的劇本工作。《天堂》的故事以意大利為背景,劇本由彼埃西維奇完成(他在1998年8月還告訴過我,他當時手裏還在寫着《信仰》《愛情》這兩個劇本)。哈維·溫斯坦說,基耶斯洛夫斯基曾告訴他:“我有個關於天堂、地獄、煉獄三部麯的想法,分設在三個不同的城市。天堂和煉獄我還不確定會放在哪兒,但地獄應該會是洛杉磯。”[3]
  在巴黎,馬林·卡米茲的MK2電影製作公司在1997年設立了一年一頒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大奬,面嚮16歲至26歲的年輕電影人。候選人需要遞交三個長度在五頁之內的劇本,主題分別是“公民權”、“尊重”和“正義”。根據最終勝出的劇本,MK2會投資拍攝三部短片,並在自己的院綫安排放映。1998年的比賽又有了三個新的主題:“給予”、“獲得”、“分享”。
  如果基耶斯洛夫斯基泉下有知,可能會為這一奬項的設立感到欣慰,他自己當初也為教授電影學生而耗費心力。他不僅在母校洛茲電影學院教導演和編劇課,還在卡托維茲、柏林、赫爾辛基、瑞士等地授課。1995年在波士頓召開的一次記者見面會上,他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一列火車開往某地,電影車廂十分擁擠。為了能讓別人也上車,必須有人下去,給大傢騰出地來。”但是,對於電影世界來說,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離去並非騰出空地,而是留下了一片永遠都無法被填補的空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第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2)第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3)
第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4)第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5)第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6)
第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7)第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8)第9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9)
第10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0)第11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1)第12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2)
第13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3)第14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4)第15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5)
第16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6)第17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7)第18節:個人背景 早期短片(18)
第19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1)第20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2)第21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3)
第22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4)第23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5)第24節: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