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Funeral home dog   》 孔子对宰予破口大骂(4)      Li Ling

  “子张”,孔门三期的学生,他和孔子谈话,当在孔子的晚年。
  “令尹子文”,斗谷於菟,字子文,楚成王的令尹,先孔子。他三次为令尹,三次被解职,这一说法也见于《国语?楚语下》。
  “陈文子”,齐大夫,名须无,陈完曾孙,先后事齐灵、庄、景三公,与孔子同时。
  “崔子”即齐大夫崔杼。崔杼弑齐庄公,陈文子流亡在外,到过两个国家,其他古书没提到。“违之”,是离开的意思。原文是说,陈文子对所到国家的大臣不满,觉得他们和崔子一样坏。
  令尹子文可上可下,忠于职守,可以称得上“忠”;陈文子谴责乱臣贼子,不合作,可以称得上“清”。孔子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错,人是好人,但孔子认为,他们还够不上“仁”。
  看来,“忠”和“清”都低于“仁”。(令尹子文、陈文子)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文子之子为武子宿(或夙),武子之子为悼子意如,悼子之子为季平子,平子之子为季桓子,桓子之子为季康子。此人也先于孔子。
  季文子慎行,行动之前总要考虑三遍。孔子认为,两遍也就够了。
  想两遍是什么意思?可能是正面想一遍,反面想一遍,即从有利的方面想一遍,再从不利的方面想一遍。《孙子?九变》:“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季文子)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卫国世卿,名俞,其父为宁庄子(名速),先孔子。
  邦有道就聪明,邦无道就糊涂,这是韬晦之计。孔子说,宁武子会这一套。他是聪明好学,糊涂难学。“愚不可及”,后世演变为成语,意思是傻得不得了,含义有变化。(宁武子)
  5.22子在陈,曰:“归与(欤)!归与(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
  以裁之。”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仕陈湣公时(前491—前489年)讲的话。司马迁把这段话放在季康子召冉求,冉求将行的当天(《史记?孔子世家》),时在前491年。
  “狂简”,孔注训简为大,朱注训简为略,是形容志大。
  “斐然成章”,是形容有文彩。
  孔子说,该回家了,该回家了,我家乡的年轻人志气很高,又有文彩,真不知道怎么指导他们。(回家的喜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李零简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为什么我要读《论语》(1)为什么我要读《论语》(2)孔子获罪的原因(1)
孔子获罪的原因(2)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1)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2)孔子喜欢木讷之人
在守信守时上中国不如西方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人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样做调查研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礼之用,和为贵(1)礼之用,和为贵(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吗?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2)怎么消灭无耻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