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宗鏡錄略講   》 第五集      南懷瑾 Na Huaijin

  第四十一章 大化不曾留一人
  第四十二章 龜跡能卜空有迷
  第四十三章 身是泡沫心同海
  第四十四章 夢醒夢還真
  第四十五章 天地一耳聽無盡
  第四十六章 帝都繁華猶𠔌響
  第四十七章 心海潮屏音回吼
  第四十八章 萬籟還天觀音耳
  第四十九章 夜來千詩由病禪
  第五十章 尋物多害喪心病
  
  第四十一章 大化不曾留一人
  
  註重做功夫、註重實證的特別註意與唯識有關的這一段,這個問題還沒有討論完。我們在這裏引用六祖 “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的說明,正好與這問題配合參究,而且重點在求證。像修淨土念佛的,念到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無念怎麽念? “無念 ”,三際托空,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當體自性空,唯心的淨土呈現了。這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在因上呈現了。一切修法都是如此,必須修到三際托空。
  三際指前面、中間、後面三段,過去已經過去,當然沒有;未來還沒有來,一來就變成現在;現在又成為過去,永遠不會停留,它是生滅法。有些人一輩子做功夫,討厭自己妄念、煩惱多,那叫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當你覺得妄念多,妄念早跑了,你想請它吃最好的素宴留它,都留不住的。這世上什麽都留不住,人的生命也留不住,何況念頭。本來三際不停留。然而問題是,理上知道三際不留,中間托空做不到。大傢求的是不讓後念上來,因此用許多方法壓住後面的念頭,不讓它起來,實際上壓也壓不住。
  念頭這個東西,正如白居易的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野草是春風吹又生,阿賴耶識的現量永遠把你的雜念呈現出來,這是阿賴耶識自性當然的功能,沒有什麽稀奇。但是你知道這個現象不留、不住,所以《金剛經》叫你 “無住 ”,無所住,你為什麽要在中間這一段求空?住在這裏早已著了一個念。
  古人 “三際托空 ”這名詞用得好,手托之托。大傢學佛,尤其中國人學佛,很容易搞錯,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哪裏不懂中文?三際托空嘛!下意識認為是三際 “按 ”空,硬把它 “按 ”下去,你要硬求一個空,不是 “按 ”空嗎?!古人用字用得好,是我們自己讀書不留意!
    忘我不等於無我
  那麽,真用功,也懂得這個理,一點都不吃力,很自然的,在空性自在的境界上,你求個什麽空?空者不是你去空它,你去空它是壓它,它自然空。也不是它來空你,本空嘛。那麽,你讓它自然來去,生滅去來,一切不管。這個時候, “生滅中有不生滅性 ”,你知道念頭來去的這個並沒有動過,它本來不動。那麽,這個本來不動慢慢澄清久了呢? “我相 ”忘去了,衹能夠說忘去了 “我相 ”,我的一切現象忘了, “人我 ”沒有忘喔!你坐在這裏打坐,雖然坐到三際托空,我相慢慢沒有,可是我還是我,尤其兩腳,酸還是照酸,麻還是照麻,真正的 “人我 ”沒有去掉,衹是在意識上的我相比較薄了。
  所以,大傢做功夫,必須要研究佛經教理,不通理,功夫一做,就走到外道路上去了。你衹能說你的相、一切貪瞋癡慢疑的觀念比較薄了!不過這已經了不起了!比如脾氣壞的變柔和了;性子急的慢慢變得不急了。但是性子慢的人,更慢就完蛋了!他要轉的,你註意 “轉 ”。慢的人反而變得靈敏了;笨的人變聰明;聰明人變笨了嗎?(衆笑)聰明人是變笨一點。聰明人思想跳得太快太急,他慢慢會柔和起來。這些都可以馬上測驗出來的。
  所以大傢問自己學佛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功夫?你在這個地方特別註意自己就知道了。什麽叫學佛?我經常告訴你們,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地反省自己、管理自己就是學佛。不要求自己、不反省自己,光拿兩衹眼睛看別人,這個不合佛法、那個不對,這不是修行人 ……,那是入魔了!要完全徹底地反省自己,纔是真實地學佛。
  由這個因上轉,六七識在這個清淨面的現量上,慢慢轉了什麽呢?脾氣壞的變柔和了!脾氣太懦弱的變得有勇氣了!這個就是轉。一切習氣自然會轉,不要你去轉它,衹要在第六意識清明現量上,這些習氣會慢慢轉。所以中國文化到唐宋以後認為: “學問之大在變化氣質 ”,內在氣質一變化,外在也變化了,人傢一看,喲!滿面祥光(滿面紅光就不對了!也許是喝酒、也許是高血壓,修道修到滿面紅光相當嚴重,那靠不住的),怎麽樣叫祥光?祥到什麽樣子?那要有經驗的人看。外在氣質變化,身體裏面也自然轉。
  像修道傢的希望打通任督脈、奇經八脈;或者修密宗的人打通三脈七輪,拼命做功夫。其實,六七因地一轉清明,一定久了以後,沒有不轉的,甚至生死也有轉機。所謂奇經八脈、三脈七輪就是生死嘛!但是轉得很慢,有多慢呢?六七因上轉了以後,五八難了!五八要果上圓。
  六七因上轉了以後,氣質真變化,連肉體也轉了!有許多朋友碰到這種狀況問題來了,做功夫清淨面境界都有,但是感覺到我還是凡夫境界,我沒有辦法解脫開,我還是我,原因何在?沒有證果,求果可難了!比如前五識,眼識怎麽轉?不管你修道傢、天台宗、止觀、淨土 ……哪一宗哪一派,都有個共同現象,大傢打起坐來,閉眼垂簾,半開半閉,看見了嗎?老實講都看見,迷迷茫茫看見前面一點點,張開眼睛更看見。雖然閉眼坐了兩個鐘頭,在裏面看了兩個鐘頭,我和諸位一樣都有這個經驗。
  所以,心理意識上儘管清明,前五識的眼識轉不了。耳朵也一樣,雖然兩條腿可以盤四個鐘頭,人來人往聽見沒有?當然聽見,不過沒管而已!如果有人駡你,少駡兩句,你有點修養,馬馬虎虎可以不理。若是大駡你一頓,老子不坐了,先打一架再說,你還是聽見,耳識轉不了。鼻識更轉不了,呼吸照樣呼呀吸的。舌識也沒有轉,嘴裏口水有點甜甜的、口水太多了。身識更厲害了,腰酸背痛,兩腿發麻。沒錯!你意識清明,清明了兩個鐘頭,前五識可受罪啊!這五位兄弟陪你痛苦了兩個鐘頭。大傢用功是不是這樣?良心話,一點也不假。什麽道理呢?你想把五識都轉得了的話,非要證果不可!所以叫做 “五八果上圓 ”。
  那麽,瞭解這個理論,大傢回去可以安心念佛打坐了。現在搞了半天,原來沒有證果,自然地會難過,慢慢等吧!等到因位轉了,因就是纍積,比如賺錢,偷雞要把米,沒有本錢先要偷米可難了!有了一塊錢,慢慢纍積變兩塊錢,兩塊變三塊。一億美金是從一塊錢來的,所有的果都從因位上慢慢來,這個就沒有辦法了,非要時間不可。所以教理告訴我們,一個凡夫從初修到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過,禪宗、密宗講即生或即身成就。禪宗、密宗當年在教理上辯論得很激烈。禪宗說: “即生成就 ”,密宗叫 “即身成就 ”,這一生帶着肉體報身也圓滿了。在教理認為不可能,非要三大阿僧祇劫不可。不過,禪宗、密宗有個理論:你怎麽知道我不是三大阿僧祇劫的最後一劫呢?這就很難說了!誰也不敢說我是最後一劫,所以教理與宗下在這裏的看法有極大的出入。
  然而禪宗、密宗註重因上轉到果上,是不是也有劫數的問題呢?有,大傢研究經典,不要被瞞過去,它不叫 “三大阿僧祇劫 ”,它叫 “時節因緣 ”,時節因緣不到不行,時間因緣到了就成就了。諸位懂得此理,有許多懶惰用功的人,就可以派上用場啦!許多同學這兩天被我駡得好像受罪似的跑來說: “老師你別駡了,我時節因緣沒有到,到了,頓悟了,一下就成功了! ”唉!你說我有什麽辦法。
  我們瞭解了五八是果上圓的道理,那麽,由因位轉到果上的過程呢?比方像賺錢一樣,慢慢纍積、擴充,中間修持需要什麽呢?需要方便般若,各種對治的方法。各種對治的修法極重要。比如在座有很多人都有經驗,偶然用功用到心境清淨,瞎貓撞到死老鼠,很高興。一下座,這一下死老鼠吃光了,第二回腿一盤,再也不會來個清淨。什麽理由,知道嗎?你們都不在這些地方研究,這就要研究經教懂得方便般若。
  意識在清淨面久了,停留一段時間,唯識有一句話講得很清楚: “境風起識浪 ”。什麽道理?不要忘了!雖然心境偶然到達意識清淨面,你前五識四大業力的肉體整個沒有轉耶!沒有轉,靜極了氣動,氣動就是風動,境風一起,識浪變了,一點都不稀奇。所以有許多同學報告,上一堂坐得好,一點雜念都沒有,清明極了!我問下一堂呢?沒有了!當然沒有了,當你碰到清明時,你知道,下一個境界來,識浪動,精神更健旺,妄念剎不住、停不掉。那麽,你懂得這個理,曉得下一幕一定是這個境界,根本就無所謂,這個時候,境風起了,識浪動了。
  所以禪宗臨濟祖師就叫我們認得真主,為什麽?前五識生理功能爆發的氣動是 “賓 ”,主人退回,請客人當幾天傢,不過主人要看着,否則,隨便招房客進來,算不定連房子都拆掉。主人退開,坐在那裏靜靜地看它。動極必靜,下一個境界就來了。這些道理都是方便。
  學佛用功並不難,難還是明理難!真明了理,智慧知道,每個境界來,你自己認識得很清楚,這是個什麽東西?這是老大,這是老二,這是魔,這是鬼。魔鬼你都認識了還怕什麽?魔鬼是你朋友,魔來了請坐!你愛魔哪裏你去魔吧!我找個地方給你魔,很簡單!就怕你不認識,被客氣作主。中國人常講 “客氣 ”,客氣二字從《楞嚴經》 “客塵煩惱 ”而有客氣二字,這是唐朝至宋朝間的新名詞。客氣不是主氣,後來的演變,一個人太講禮,我們說不要客氣、不要客氣。這個東西要不要?不好意思,實際上心理要不要?要啊! “主氣 ”要,客氣的人說不要,這個東西就是 “客塵煩惱 ”。
  那麽,我們認清楚以後呢?在這個時候認識賓主,不曉得反復多少次,看起來好像自己功夫在配合。你把理認清楚了,不斷在進步。所以古人說,修道不怕魔障,經過一番魔障,增加一分道力,道理在此。
  好,現在我們曉得前五識、六七識是這種情形,那麽我們再回轉到《宗鏡錄》上,永明壽禪師提出的看法:
   又如衆生八識之中,前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識,俱緣現量。
  這裏沒有講五識,讀書不要馬虎,五根,都是現量的境界,在生命範圍來講,這叫真現量。至於唯識學上說的第六識,意識的分別,現代心理學有一個很好的名稱叫 “第六感 ”,實際上也不過是唯識學第六意識的一部分的作用,西方心理學將之抽出謂之 “第六感 ”。對現代青年講第六感,他容易接受。你說這是唯識,他說你落伍了!千萬不能那麽講。再不然,講 “第六能 ”,告訴他這是最新的科學,他一定去研究。
  第六識、第七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一樣,不大容易翻譯,衹好以數字代表。第七識的譯名是 “末那識 ”,也就是 “我執 ”,又叫 “俱生我執 ”,與生命同在,衹要一有生命, “我 ”的作用就在,生命中有這麽一個意識,也叫做 “數取趣 ”,連續性的生命永遠在抓。人生就如猴子偷玉米(包𠔌),永遠要抓住一個生命。 “數取 ”,很多次地抓, “趣 ”,進入那個地方,嚮那條路上走。這就是我們的生命。所以, “末那識 ”包含很多意義,不管怎麽翻譯都不能概括全意,衹好翻成 “末那識 ”,它屬於心的第七個部分,這部分就是 “我 ”。
  年輕人大概沒有看過,猴子偷玉米的景象很有意思,有時我們故意逗它讓它摘,幫我們做工。他抓一個右腋下一挾,再抓一個左腋下一挾,再抓一個右腋下一挾 ……就那麽左挾右挾挾了半天,聽到人一叫,它拼命跑,以為帶走很多,其實一個也沒有帶走,這在山上看是很妙的一個鏡頭。
  我們的生命就像猴子偷包𠔌一樣。現在在座的同我一樣,都抓一個 “這個 ”,用了幾十年,也跟猴子一樣,走到民權東路的時候,把 “這個 ”丟掉又去抓一個新的,這是第七識。
  六、七兩個識,在一般唯識學上講,第六意識思想感覺的作用,屬於比量、非量的境界;第七識也屬於非量境界,立場不同。拿本體來講屬於非量,本來無我,他當成有一個我,本來這個身體不屬於我,暫時租來藉用的,他把這個身體當成我,看得很牢,所以是非量境界,認的是假我。永明壽禪師提出 “若 ”字,假使、假定。假使我們認為的第六識、第七識這兩個識,落在比量、非量兩個境界上,以及計算、推度、隨念分別這個現象上,那麽,它就是念念常在生滅,它本來變化無常。念念生滅是理論,歸納而言叫無常,不永恆存在,這個生了,那個滅了。
  好,這個理論,大師講,也是 “於生滅中有不生滅性 ”。我們不要搞錯,這裏講五根;生理的整個機能,包括每一個細胞,以及第八識, “俱緣現量 ”。
  今天與某同學研究第八阿賴耶識,他建議換個現代化名詞使人比較能接受。我說就叫 “生命能 ”好了。我們這個生命能都是現量境,即本體功能呈現出來的作用。所以修行求證,不但要把整個心理念頭轉清淨,連同此身非要轉清淨不可。這其中就有很多修持的方法。他說我們認識了這個以後:
     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又無二種計度分別、隨念分別,即現前不生滅。若六七二識落在比非二量,及具計度隨念分別,即念念常生滅,亦是於生滅中有不生滅性。已上經文,此是因闍王示疑,寄破外道斷見,有此方便,分別生滅不生滅二性。
  永明壽禪師講到這裏,引用波斯匿王與佛辯論的問題來加以說明。
  前五識,就是我們生命的能,現在活着動的機器 ——身體,眼耳鼻舌身。第六識、第七識屬於比量非量的境界,但是沒有交待清楚。在一切生滅的境界中,它自然還有一個不生滅的境界在,不生滅的那個功能,就在生滅的作用上。
   “已上經文 ”,這是永明壽禪師的話,上面所引《楞嚴經》佛與波斯匿王辯論的話,引用這些是因為波斯匿王示疑,波斯匿王過去跟着外道大師學過,具有外道斷見,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有再來一個生命的道理。所謂斷見就是切斷。因此佛告訴他用眼睛看,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明暗有代謝,能見明見暗的是不生不滅的。他說這是教育上的一個誘導法,先拿一個道理來誘導你認識這個道理。 “有此方便 ”,因此《楞嚴經》上産生這樣一個教育的方法,分別指示出生滅的作用,現象有生滅,你能見與能聽的功能是不生滅的。
    宗教哲學的兩種爭執
   若不執斷常見性之人,則八識心王同一真性,皆是實相無有生滅。
  結論來了。他說假使此人智慧特別高,不執斷見,也不執常見,斷常二見,以現代話說,就是兩種思想、觀念。拿佛學觀點看世界一切學問,譬如偏於唯物的哲學,認為人的生命根本沒有靈魂,就是機械作用,死了就沒有了,幹脆燒成灰做肥料。若說死後有來生,那你見鬼了;死後上天堂,誰看見了?那是宗教傢哄人的,唯物思想多半是斷見。常見呢?死了以後躺在那裏睡覺,還是存在,睡了很久,有一天你會醒過來,接受上帝審判。認為生命永遠存在屬於常見,有許多宗教哲學屬常見。常見的人是固定的了!上帝永遠是上帝,老南就永遠是老南,老李永遠是老李,女的永遠是女的,男的永遠是男的。常見認為生命永遠是一個形態。有些哲學、有些外道是這個理論。中國有 “七世夫妻 ”的小說著作,怎麽那麽倒黴!那個男的永遠是男的,女的永遠是女的,七世如此。歷史上說,宋徽宗詩、書、文學造詣深,是李後主變的。李後主何苦受這個罪?沒有這個事。像這一類認為生命有固定形態的,都屬於常見。
  人類思想對生命來源的看法,大體歸納為這兩類,不屬於斷見即屬常見。無神論者即屬斷見,佛教界的同學尤其要註意,你們在佛教界少碰到,我與各個宗教有接觸,其他宗教大師問我,佛學究竟是不是無神論?我說你聽他們亂扯。外面一般學術界、哲學家也認為佛學是無神論,無神論談空嘛!尤其是佛法不承認有個主宰。所以被一般人批駁為無神論,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你們大傢在宗教團體中,一天到晚阿彌陀佛,看不到聽不見沒有關係,在學術思想界颳起一股大風,外界已經把佛教打入無神論的範圍,這是很嚴重的。我們關起門來當皇帝,自己天大、地大、我大,我就有這樣偉大。你關起門來儘管玩,開門一看,外界對你的看法誤解太深了!
  無神論是斷見。那麽,有神論是常見。常見與斷見在佛法的五見中都屬邪見。所以研究佛學的同學們,比如比較宗教,要把各個宗教的哲學理論搞清楚。很多哲學基本理論都屬於斷常二見。那麽,中國民間社會流行的宗教屬於多神教,也可以說是萬神教,厠所有茅神、床有床神、竈有竈神、搖籃有搖籃神,每一個都去送紅包,全都送總歸對了吧!這些都是民間的觀念,也是常見的一種,對與不對,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在此不贅。
  人的思想,不執斷見即執常見,總要抓一個東西。好比一個人精神好、萬事得意,絶不燒香拜佛。如果看相算命,學心理學的知道,此人有問題。心思不定,看相算命。心思定了,忙都來不及,那有時間問命!如果我是算命的,有人來找我算命,我一定說:先生什麽都好,衹是最近有一點不如意,要不要算?要算,告訴你要失點小財,一定靈,給我五十塊錢算命失點小財,不應驗了嗎?這個人如果沒有問題,他便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什麽都不信。有的人說,人都靠自己,算命卜卦是迷信。一旦他受了打擊,他比誰都迷信,看到佛像,表面上跪不下來,怕人傢笑,心裏早已經拜了,這是一般人的心理。
  所以,人天生都要抓一個東西,就是執著,不執斷見就執常見。執是由第七識的我而來。真正的佛法,明心見性的本體是 “非斷非常 ”的。註意!一般人聽到非斷非常,就認為佛學是無神論,他把 “非 ”字,下意識下了一個斷語,認為 “非 ”是 “沒有 ”。佛法說不是斷也不是常,在因明方法就是 “破 ”。
  世界上的事,不落在斷見就落在常見。他告訴你,不是斷見也不是常見,那是個什麽見呢?他沒有講,如果他講我這個是 “中見 ”已經不對了!中見也可以說是常見,也可以說是斷見。所以佛法有許多邏輯,其因明用得真是高明, “離四句絶百非 ”、 “即空即有 ”、 “非空非有 ”,你說這是什麽? “即空 ”就是空嘛! “即有 ”就是有,他又來個 “非空非有 ”,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就是能破。
  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邏輯,能破(把一切不對的掃蕩)以後,就是對的,對的在哪裏?你自己去看。當然一切不對的拿完後,那個就是對的了。
  所以他說,假使一個人不執斷、常,已經明心見性了,那麽也沒有什麽八識、七識、九識,什麽識都不識。認得本體, “八識心王同一真性,皆是實相 ”。實相是無相,假名叫它實相,這個纔是不生不滅的真性。
  第四十二章 龜跡能卜空有迷
  
  《宗鏡錄》第四十四捲,從這裏開始,講到生滅與不生滅的道理。生滅,一切法有生有滅、有斷有常,是跳動性、間隔性的。不生不滅,是講宇宙萬有形而上的本體,是永恆的,然而它不同於普通物質,不能以物質的概念來認識它,也不是我們平常意識的心。
  這個道理在理解上並不睏難,但要實證卻太難太不容易。因為一提到不生不滅、永恆存在,人的下意識觀念就會想象一個物體擺在那裏不動。
  比如說一座大山,幾百年、幾千年好像都是那一座山。又好比一塊石頭,好像永遠沒有變動過。事實上,一座山也好、一塊石頭也好,隨時都在變化中,山不斷有塵土加上而變大,或其它原因而變小。如果把形而上的本體當成一個物體擺在那裏不動,這在佛學上犯了觀念上的錯誤,即所謂 “常見 ”。
  常見認為永遠存在,像許多宗教講宇宙萬有的主宰,永遠都是主宰、永遠存在。有些宗教說人死了是休息,等到世界末日來臨,人要復活接受主宰最後的審判,這種認為生命永遠存在的看法就是 “常見 ”。
  另一種不屬於宗教的觀念,是科學上唯物哲學的論調,即佛學所謂的 “斷見 ”,這類論點認為人死了就沒有了,一切事情過去就是過去,昨天一件事過去了就沒有了;今天同樣的事,不是昨天那件事,是兩回事;明天的更不是今天的。 “斷見 ”認為沒有一個永恆存在的東西,所謂 “見 ”就是觀念,一般講到生滅的觀念,研究佛學也好、哲學也好,或者講普通做人的觀念,我們自己反省,不斷在斷見或常見中爭執,把思想攪亂了!
  前兩次提到釋迦牟尼佛與阿難 “七處徵心 ”、 “八還辯見 ”的論辯。他們拿眼睛做比方,開眼見明,閉眼見暗,能見明見暗的並沒有跟着明暗而變化,說明了能見之性真實不變,變化、生滅的衹是現象;能使你生滅的那個並沒有生滅。根據釋迦牟尼佛與阿難二人辯論的事實,開眼見明、閉眼見暗,不錯;能見明見暗的沒有變動,也不錯。然而我們可以提出一問題:這屬於現有生命活着時候的情形,假定我們這個現有生命死了,眼睛也壞了,這個時候,它這個見性怎麽樣永恆存在?理論上有,事實上求證非常睏難。我們上次討論到此,現在還在這個範圍,永明壽禪師繼續引用解釋:
   如大智度論雲: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色滅時但是空滅。
  永明壽禪師著作《宗鏡錄》為了說明八還辯見,能見與所見、生滅與不生滅的功能,他強調一個不生滅性,因此引用比佛晚七百年的竜樹菩薩所著的《大智度論》。佛所說的記載謂之經;後世諸大菩薩的說法與文字記錄謂之論。《大智度論》屬於大般若宗,即所謂性宗,是有名的一部大論,大傢念《心經》或《金剛經》,甚至於談明心見性的理論,非讀這本經典不可。我們先解釋其原文。
   “當知 ”,我們應當知道。 “色 ”,一般的瞭解是顔色,除了佛法以外,世俗中各種亂七八糟的書籍,差不多都用色代表男色或女色,指男人或女人的漂亮,這個說法太籠統狹隘。佛法所說的色有四個重點:顯色、形色、有表色、無表色。顯色指顔色,紅黃藍白黑等。形色:長短、方圓、大小。有表色:指事物的伸屈、旋轉等現象。無表色:沒有辦法表達,比如物理學所說的電子、原子分析到最後,它真有物質可以拿到嗎?沒有,但是它有這個作用,科學上叫功能,它接近於抽象,沒有形態的,甚至我們的思想觀念,也有這麽一個作用,這都屬於無表色,沒有辦法用一個實際的東西表示出來。紅黃藍赤黑、長短、方圓可以表示出來,無表色則沒有辦法表示。學科學的知道,能量可以用數據、數理表達,實際上卻很難說出一個具體的東西。
  以上是簡單的分析,歸納起來都謂之色,嚴格分析的話還有很多。以現代觀念來說,色代表了物質的東西,很多物理學研究的對象都屬於這個色。好了,這個觀念我們瞭解了,現在再把它簡化,什麽是色?就是有一個東西,不管是具體或抽象的東西,你不要再分析什麽是東西?說東是東、西是西、南是南、北是北,那就糟了!
  《大智度論》告訴我們,當我們知道有一個東西産生, “但是空生 ”,衹是空生。 “但書 ”在古文有時當否定詞,例如法律條文有 “但書 ”規定。《大智度論》的 “但是 ”並非 “但書 ”之意。當知色生時,衹是空的生;當知色滅時,衹是空的滅。這裏有個問題,稍後討論。我們先瞭解文字。 “色滅時 ”,外面的東西,死亡、過去、沒有了,也是空的滅。《大智度論》講這四句話,以現代觀念來說,當我們看一個東西 “有 ”,是空的生出來, “沒有 ”並不是真的沒有,衹是空的沒有。這樣解釋不知瞭解了嗎?似乎沒有懂!
  剛纔說這裏有個問題,一般看佛經,看到 “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色滅時,但是空滅。 ”認為佛法講一切是空的,空生空滅。在座有許多初學佛者,也有不少研究佛學多年者,我們反省,當看到佛經這類說法時,把這個 “空 ”當成什麽?我可以武斷地說(也許並不武斷),一般人下意識觀念都把 “空 ”當成沒有,這是第一個錯誤觀念。第二個錯誤,把 “空 ”構成一個本體,有個空擺在那裏。不管哪一種錯誤觀念,把空當成沒有,等於唯物論者的斷見;下意識有個空的觀念擺在那裏,則落於常見。研究佛學或念佛經,儘管一天到晚空啊空地念,甚至民間流傳的濟公傳,唱 “天也空,地也空,生也空,死也空 ”,什麽都空,一邊念,一邊講對,很高興!其實你根本不空,因為你很高興,還是抓着一個東西。
  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瞭解,佛經翻成中國文字非常睏難。古代翻譯與現代不同,現代人學了八、九年乃至十年的英文,以為自己懂了英文,或者外國人到中國學三、五年中文,就認為自己懂了中文,其實不然。文字的瞭解同語言一樣,很難!我們與最親近的父母,彼此在言語溝通上都會産生誤會,更何況又有文字語言的阻礙,想瞭解文字語言的本意太難了!因此,當初翻譯佛經,非一人之力而為,而是集中數百人、數千人,討論數月後纔確定句子,可是還是出了毛病。出什麽毛病? “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 ”,對這個 “空 ”字,我們看佛經就容易發生前述的兩個問題。
  現在提醒青年同學研究佛學的註意,《大智度論》這四句話是講 “色 ”與 “空 ”的分析,換句話說,是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問題,當我們看到一粒種子從土地冒芽生長, “但是空生 ”,這個空不是物理世界虛空的空。佛經上對 “空 ”字運用大致有三種觀念:有時指物理世界虛空的空;有時代表形而上、抽象的、絶對的空無;有時代表本體的無中生有,有了以後,回到無的境界,本體的空。在某一種經典、某一詞句上用法不同,理念理解就有不同。如果衹以一個觀念看佛經所有的空,同時理解成沒有,那真變成閩南話 “空空 ”了!
  費了半天功夫,使大傢一步步瞭解《大智度論》這幾句話。當我們知道物質世界的物質生起存在時, “但是空生 ”。比如一粒種子,發芽、抽枝、開花、結果、果落,沒有了嗎?並非沒有,因為種子還存在。 “但是空滅 ”衹是在虛空的境界中看到好像沒有,這個後面則代表另一個生命的有。這就說明色相、一切境界的生滅變化,衹是現象的變化,能使色相生滅變化的那個形而上的本體沒有動過。《大智度論》與佛經的高明在何處?它衹告訴你,這一切的生滅都是空花,變化無常,它使我們瞭解這個,體會求證到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實體存在。但是佛經上絶不那麽說,說一切變化生滅是空花,而就在這空花以外,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實體存在,這不是佛法。為什麽不是佛法,佛法不會那麽差勁,因為這種說法,容易使人在觀念上,走入另一個狹𠔌,鑽入牛角尖,認為有個東西,誘導有佛可成。
  所以印度的因明(邏輯)除講究能立外,更重能破,各種認識上的盲點都要破除。後來禪宗的教育法也是這樣,你問一個問題,認為這樣,他說不是的;你認為那樣,他又說不是的;都把你破,四面八方都不是, “是的 ”在哪裏? “是的 ”你去找!告訴你一個 “是的 ”又變成 “不是的 ”。這是他在教育上最高明的邏輯方法。所以能破,自然能建立一個東西。人的知識、智慧,建立一個東西,馬上被建立的東西粘住了。佛法基本上叫你不執著,因為人喜歡去抓一個東西,認為有佛可成,有道可修。 “如果說這裏面進去什麽都沒有,那我進去幹什麽?用不着! ”人會犯這樣錯誤的觀念。因此佛的教育法就是能破了,你去求證,這個不生滅你去找。
  有一本書《中論》,也是竜樹菩薩著的。又叫《中觀論》,由佛法辯證空有的問題,而提出 “中 ”,由因為空有相對落於一邊。可是,建立一個中,中也變成邊了,大傢又死死抓住一個中觀。後世修行批評人傢修的不對,問他修什麽?他說修中觀的,中觀對了嗎?有中就落邊了!比如一個東西有兩邊,兩邊都不對,那麽中纔對嗎?有邊與中,又是相對。所以建立一個名相很難!禪宗祖師有一句話: “一句合頭語,千古係驢橛 ”,一個人如果說一句很對頭的話,建立一個宗旨,完了! “千古係驢橛 ”,等於搭一個石椿子或木椿子。過去農業社會長途旅行,騎馬或騎驢,途中休息,怕馬跑掉,就搭個石椿或木椿拴馬,從此以後,凡是經過此處休息的人,就把馬拴在椿子上。所以,建立一個東西後,大傢的觀念就嚮那裏頭抓。等於剛纔講佛法談空,大傢學佛打坐拼命找空,這在理論上多冤枉!問他: “幹什麽打坐? ”“想證空性。 ”“那你坐在這裏幹嘛? ”“求空啊! ”聰明人衹好對他笑一笑!這不是背道而馳嗎?空就是空,用那麽大一個力量去找一個空,結果坐了半天都不空。中觀的道理也是一樣。
    緣非緣 物非物
   中觀論偈雲:無物從緣起,無物從緣滅,起唯諸緣起,滅唯諸緣滅。故知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這些邏輯觀念真要命!據我幾十年經驗,中國人的個性對這種用邏輯方法說明的論述,不大歡迎,因為太費腦筋。如唯識、法相不容易發達,而《金剛經》、《阿彌陀經》因簡單明了,很容易流傳。
   “無物從緣起,無物從緣滅 ”,佛經講形而下的世界萬有的現象,皆是因緣和合而來。像我們聚在這裏也是緣起,因為諸位都是緣,很多緣湊攏,我也湊這個緣上來吹牛。換句話說,你們想找一個人亂吹,像我這樣肯吹的這個緣也很難啊!必須要有我這個緣,大傢湊在一塊聽我吹,這都是緣起。一幢房子的建築,鋼筋、水泥、砂子、木料、木工,統統是緣起和合。佛法不承認有一個萬物之主,世界上沒有一個主宰,萬物皆是因緣所生。但這個因緣怎麽來?不是自然來。如果自然來的話,泥土裏自然生出稻穀,𠔌子自然裂開跳進我們嘴巴,這是不可能的。必須把米磨去糠,合水、火、電鍋而煮成飯。所以,沒有一個東西不是因緣生。
  佛法講一切都是因緣,但是到了《中論》,他叫我們進一步認識,不但沒有主宰,不是自然來,連 “緣生 ”這個道理也是方便,沒有一樣東西真的從緣生。比如十個指頭是十個因,十指合併是一個形狀;八指合併又是一個形狀,這個形狀是從因緣來,但是衹要變動一個因緣,隨時沒有,一因緣湊攏的東西,非散、非變去不可,從生滅中,我們瞭解 “無物從緣起 ”,那麽你說沒有了嗎?沒有不是唯物論的沒有,它又有因緣所生的假象。
   “起唯諸緣起 ”,一切萬有生起是靠因緣湊合而生。
   “滅唯諸緣滅 ”,一個物質構成後,也不大容易滅,要一切的緣都散掉纔滅,不是一下子就完了。茶杯因各種因緣物質而製成,摔破後完整的杯形雖沒有,玻璃碴子還存在,從破玻璃渣磨成粉,變成空,還要經過許多階段,等一切緣散盡了纔滅掉,這個道理很清楚。
   “故知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有一年打七,提到《楞嚴經》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非因緣也非自然,有幾位大居士,年齡老大、資歷也久一點,所謂老大就是老化。當然,他們對我客氣,當面不講,背後說我講錯了, “既非因緣又非自然 ”那是什麽東西?人傢問我,我也忙,懶得理,錯了就錯了,反正我一天到晚說錯話,已經把它說錯了嘛!沒有關係,說錯就好了嘛!後來這位問的同學緊跟着屁股後面轉,我說你怎麽那麽笨?自己不去找《楞嚴經》看看,又不是我講的,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說錯了,佛也說錯了?!
  誰知道佛有時講因緣所生,為什麽在這些經典上,又把因緣的理論推翻了?因為講因緣所生,是指現象界而言,形而下萬有的存在與生滅都是緣生緣滅。形而上的本體,不是因緣能生,也不是因緣能滅,所以叫 “不生不滅 ”。所以說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很自然的道理。可是這些老大,腦子一下子轉不過來,教育上很痛苦。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我說人生有三苦,得天下笨纔而教育之,一苦也。
    龜跡能卜空有迷
  萬法既不從緣生,不是因緣能生萬法,這句話已經令人摸不着頭腦,跟着又說 “亦不非緣生 ”。佛經的說法,能建能離,建立一個東西,馬上就掃掉,所以禪宗有一個比方: “靈龜掃跡 ”。通靈的烏龜在地上爬,爬過的地方留下印子,烏龜尾巴立即把印子掃掉,使你找不到。等於高明的小偷戴上手套、套上塑膠襪,偷完東西後,連手印都不留。
  因緣不能生法,如果因緣能生法,生出應該永遠存在,但是生出馬上就不存在,所以說 “既不從緣生 ”,說了 “既不從緣生 ”,馬上又說不對, “亦不非緣生 ”,也不能說不是緣生,也是緣生,即生即滅,即滅即生,不知講些什麽?其實已經把形而上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了。
  那麽,永明壽禪師已經引用了兩段經文,一段是《大智度論》,一段是《中觀論》的偈,說明生滅與不生滅的理由,還沒有說完。
   又不空亦不生,空亦不生。
  諸位做功夫,求證佛法的人更要註意了!永明壽禪師告訴我們 “不空亦不生 ”,真正的形而上、至性的本體不是空。那麽,不是空就是有嗎?也不是有。 “生而不生 ”、 “空而不空 ”、 “有而非有 ”。有,不是世俗的有一個東西。有,硬是有,大傢看到有;我說現在這裏有一枝筆,大傢看到沒有筆,可是在觀念裏有,這個觀念是空的。所以不空也不生。雖然生出萬有,生而不生等於沒有生。
  第二句話更要註意! “空亦不生 ”,如果有一個空的存在,生出一個空來,那不對的。學佛修道的人,打坐修了半天, “唔!今天很有進步,坐到空了。 ”那應該說: “恭喜你,你像生小孩生出一個空了。 ”你看這不是犯了錯誤!既然空,怎麽還有個境界?空也不生,連空也沒有,空也空。
  第四十三章 身是泡沫心同海
  
     何者?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無有生,以無自性空故,方能隨緣成諸幻有;若一切法是空者,亦無有生,以無自體故,無有生相,既無有生,亦無有滅。
  要解釋這些理論很麻煩,這些理論都是高度的邏輯思考論辯,透過智慧的正思惟,瞭解本體的道理,真正瞭解透徹、明心見性了,就見道了,不是眼睛見到,而是心眼開明、豁然開朗。因為理就是事,事也就是功夫。換言之,理就是學問;學問就是功夫,功夫也就是學問。
  現在繼續申訴理由。 “何者 ”,什麽理由?
   “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無有生 ”,一個實在的東西就不能化生其它的東西,由於它是空靈的,不是死的,所以能化生一切。
   “以無自性空故 ”,因為任何東西都無自性,這句話是嚴重的問題。唯識學經常提到 “無自性 ”,一般研究佛學的就搞錯了!認為禪宗或其它般若經典,講 “自性 ”都是錯的。佛經講 “無自性 ”,怎麽又有一個 “自性 ”呢?這是中國文字古代翻譯詞彙不夠的毛病。 “無自性 ”是說一切法沒有自己永恆存在的性能或性質。譬如毛巾無自性,它是由於因緣而生,當毛巾製成成品那一天,就是毀壞的開始,毛巾沒有固定的自性,不可能在幾萬億年以後還是毛巾,它一定要變去。所以說一切法本身沒有自性,沒有自己永遠存在的性質。 “無自性 ”指的是這種無自性,與明心見性的 “自性 ”——見性不見性的詞不相幹。可是後世許多著作把不相幹的關係,一看到 “無自性 ”就扯到 “見性 ”上了!如果要扯的話,光拿一個性字就有得扯呢!此即說明,研究佛學要有絶對智慧的頭腦,而且絶對要註重邏輯推理的清楚。當然,讀佛經更要非常淵博,三藏十二部融通後,還要正思惟、去參透。
    空與有的奧秘
  所以說: “一切法以無自性空故,方能隨緣成諸幻有 ”,譬如毛巾因沒有固定的性質,才能隨緣,隨什麽緣?現在有人需要一條帶子救命,找不到帶子,用剪刀把毛巾裁成幾段結成帶子,這條毛巾不叫毛巾,而叫帶子,它隨緣成諸幻有,這條帶子是假藉毛巾、剪刀、人工剪接等因緣變化而成。諸法如此,人也如此,為什麽?無有生。當嬰兒一出娘胎 “哇 ”一聲,大傢高興地說好,男孩子,實際上好嗎?今天第一天生,換言之,今天就開始死亡,明天死一點,後天又死一點,如果活一百年,剛好死一百歲,最後由有歸到沒有,它無自性,不能永恆存在。
  我們這個生命存在,也是隨緣成諸幻有。我們一般人的緣是什麽?每天白米飯、面包、青菜、蘿蔔、牛肉、豆腐、魚加進去,然後新陳代謝,維係此生。有些人頭髮變化一點花樣,嘴巴抹點口紅,再換些衣服,幻有成這麽一個人。把外緣一脫,像我,再把皮、肉一剝,就變成白骨,一副骷髏。一切法成諸幻有。
  那麽,照上面所說,一切法就空了嗎?本來沒有,何有空來?
   “一切法是空者,亦無有生 ”,空就是空的嘛,永遠不會變出個什麽來!我們到殯儀館天天看到哭哭啼啼地擡進去,再過兩天,婦産科醫院一個一個抱出來。空,就不會再生;卻又再生。 “以無自體故,無有生相 ”,因為它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體存在,萬有衹是一種虛幻的現象而已!所以叫 “無有生相 ”,生而不生,生了以後沒有了!開天闢地到現在,我們講五千年歷史太少了,不曉得幾百萬億年,生了多少人。它不存在。現在生到我們這一代,我們在這裏也在做客人,做了幾十年再見了!不過走得沒那麽痛快,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還捨不得再見,最後哦 ……幾聲嘆息!拉倒!本來沒有, “無有生相 ”。
   “既無有生,亦無有滅 ”,一切本來無生,生而不生。所以死亡、滅,也是不滅,生生不已!中國文化從生生不已這一頭看,永遠看到它是生出來的。我常講,衹有中國文化從生生不已的立場看生命,它永遠站在婦産科醫院門口看;其他的文化,尤其是宗教性文化,永遠站在殯儀館門口看,可憐啊!悲痛啊!完了啊!站在婦産科門口看,有什麽可憐!又出來一個,男的、女的,忙得很。這兩者所站立場不同,看法兩樣。實際上,從這兩頭看的都落邊見。形而上本體是中觀,既非生又非有,能生能有,反正就是亂忙一氣。那個本來無生也無有,比方像天空一樣,太陽落下叫夜晚,傷心人看到夜色非常悲哀,高興的人看到夜景很美。夜晚與白天,衹是兩種不同的現象,與虛空不相幹。夜晚是虛空,白天也是虛空。
     如論偈雲,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滅,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滅,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滅,但隨心現,畢竟無生。
  後世悟道證道的大師著論說, “果 ”,果位,修行證果難,學佛修行要求證果,得到成果。比如念佛的人,南無阿彌陀佛,後世叫淨土宗,實則念佛包括十方三世諸佛。後世所講淨土宗念阿彌陀佛,現生活着有成果,必須念到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至於死後,起碼要能往生西方,其中階級很多。西方極樂世界九品九生。那麽,生西方就算得果位嗎?也算一個果,蘋果是果、芒果也是果、庵摩羅果也是果,西瓜是果、南瓜是果、鼕瓜也是果。真正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證果,要八地以上不退轉,甚至阿彌陀佛也是果,最後花開見佛,自己與阿彌陀佛一樣成佛,證得大果。拿淨土宗來講,學佛要求成果,當然做人也求成果,例如讀書求學,畢業拿張文憑,辛苦多年不過一張紙,這個成果叫可惜憐哉!果也是虛空,但是虛空又是真的。果是不生不滅的,證到了不生不滅那個果,你就成就了!學佛的目的如此。因為果不空,不是什麽都沒有,它的存在不是那生生滅滅的現象,所以不生也不滅。
   “果不空,不生 ”,反面理論,佛法的果的本身就是空,因為空,所以不生也不滅,所以叫 “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 ”。
   “以果是空故 ”,因為果本身的體就是空,這個空不是虛空的空,虛空也有形相,眼睛所見太空有形相。佛法所講形而上的空,無形相可得,不生也不滅。講了半天理論,最後怎麽辦?假使現在釋迦牟尼佛在這裏,我們跟他老人傢說:老師啊!您說的理我都懂,那您叫我怎麽辦呢?說了半天都是您說的對,四面八方,我怎麽說怎麽不對,都給您駁完了,怎麽求證呢?
    業隨心現
   “但隨心現,畢竟無生 ”一切唯心,此即《楞嚴經》佛所提出幾句重要的話。研究科學、哲學或各種宗教的要註意!《楞嚴經》第四捲中間,講物質世界構成與精神世界關聯,也就是心物一元論的地方,有幾句話: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佛在《楞嚴經》所說的這幾句話,正好說明 “但隨心現,畢竟無生 ”。這是佛法 “唯心 ”的基本道理。這個 “心 ”不是西方哲學所講唯心的心。西方哲學所翻譯的唯心,是把意識思想的心當成本體的心。佛法 “畢竟唯心 ”,是本體形而上的那個東西。例如《楞嚴經》所言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比方一個空空洞洞的房間,沒有任何人、物,每個進來的人都有不同的觀念。某人進來說可以放電影,某人進來說可以打跆拳,畫傢一進來說可以擺兩張桌子畫畫,我們這一班人說,這地方好,可以打坐,有人說念佛好,各人不同,隨一切衆生的心。同樣一個空間,隨個人觀念、需要不同而有不同作用。等於一塊布,不做抹布做襯衫,頭痛的正好做包頭。一切東西隨衆生的心,這個心講的是現有意識的心,不是本體的心。 “應 ”,感應,就是現代科學的話,電感交流。 “知 ”,知道,每個人知識範圍的力量有多大就有多大。等於方纔比方的這個房間,有人進來說太大了,隔成三間就好了,一間當睡房,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客廳。有人說太小了,隔兩間就夠用了,我要擺一套什麽東西。每個人心量不同,認識有別,此謂 “循業發現 ”。由於個人心念業力不同,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你看某人難看得很,有人看卻漂亮極了。到百貨公司一看就懂得佛法,買成衣的人東挑西挑,這一件不好,那一件不好,結果不好的都選走了。 “循業發現 ”。等於鄉下人喜歡拜拜,買豬肉拜豬頭,肉攤最後衹剩下一個臭豬頭,我小時候看到這個場面,跟老闆熟,問老闆豬頭賣得出去嗎?他說少爺你不要擔心,等一下就賣出去,我問怎麽呢?他說臭豬頭有爛鼻子的菩薩吃,他聞不到臭味的!哈,我那時聽了好好笑,臭豬頭有爛鼻子的菩薩吃,拿去拜拜,不曉得哪個菩薩的鼻子是爛的?這個道理簡單明了,就是 “循業發現 ”。
  所以,有些青年男女同學說不結婚,要修道,我聽了衹好笑!這叫沒有碰到冤傢,碰到冤傢自己都昏了頭,老師在後面叫回來打坐,他說等一等,過二十年再回來,好多朋友跟我講過,我告訴他,好吧,我會等你,因為我想不死慢慢等,這就叫 “循業發現 ”。
  大傢註意這幾句話: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在古書莊子衹用一句話就把這幾句話的意思表達完了!
   “萬竅怒號 ”。臺風本身沒有聲音,碰到東西纔發出聲音,觸物大則音大,觸物小則音小,風本身無聲。不過有人說曠野有聲音,非也!因曠野有泥沙灰塵,積聚多即發出聲音,真空地帶沒有風當然沒有聲音。所以莊子說 “萬竅怒號 ”,竅即有洞之處,這些聲音從哪裏來? “閑即自取 ”。大洞接受風力大,聲音大。小洞本身力量小,發出的聲音就小。莊子早悟此理,都是自己搞的毛病。一切衆生煩惱哪裏來?大傢打坐不是要去煩惱嗎?修道打坐最怕妄想煩惱,妄想是你去除得掉的嗎?妄想我給你,你去得掉,佛給你,你也去得掉,任何人給你妄想,你都去得掉,為什麽妄想去不掉?因為你自己找的,自找煩惱,自己給自己去掉,所以統統是 “閑即自取 ”。聽到臺風來嚇死了!仿佛天地發脾氣,哪有個上帝、如來在發脾氣?都是 “閑即自取 ”,此即《楞嚴經》所言 “循業發現 ”,業力全是個人自己所造。
  接着他又引用《楞嚴經》。
   如首楞嚴經云,佛言,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這一節很重要!大傢想求真正的佛法,《楞嚴經》這一段都說完了!不管你修淨土、密宗、止觀、參禪 ……都在其內了!佛在這裏講 “心物一元 ”的道理,上面引用了那麽多,現在引用《楞嚴經》。
  佛說,善男子,我常常告訴你們 “色心諸緣 ”。 “色 ”是物質, “心 ”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心。以現代話講,我們這個身體、心理、思想、感情等等作用,以及物質世界的作用,就是 “色心諸緣 ”。
   “及心所使 ”,所使,使者使用,在佛學上也叫心所。由我們意識這個心所使的心。我們思想、知覺、感覺的習慣、習氣,佛學名詞叫 “結使 ”,像打了結一樣堅固。譬如有人愛發脾氣,有些人愛小心眼、愛多心,有些人愛自卑,有些人愛貢高我慢、狂妄自大,這是每一個人心理、結使的習氣。結使就是習氣,習氣結使的作用就叫業,業是一股力量。愛發脾氣的人,看這個也不對、看那個也不對,自己有時思想,何苦嘛?心裏理智那麽想,脾氣照發不誤,因他的習氣、結使形成一股力量,業力循業發現。
  佛說,我常常告訴你們, “色心 ”,物質世界乃至心理思想,諸緣一切、心理意識等等所發生結使的作用, “諸所緣法 ”,乃至世界,一切精神世界、物理世界,皆是唯心所現。剛纔講過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都是本體心的功能所呈現。換言之,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是這個欲界衆生共同的心理、觀念這股業力所形成的。
  這麽說還不大清楚,比方這裏二十多年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高樓林立。當年來此,到處一片荒田,為什麽會變成今天的情景?二十年前建三層樓還要擔心地震、臺風,哪敢建高樓!現在再蓋三層的樓,人傢說這個傢夥落伍、神經。你看物質世界的變化,是一切衆生共同心理唯心所造成,大傢認為這樣纔對,恢復到以前不對,此即心理結使共同的業力所造成。這是地層表面的世界。那麽,我們心理、精神背面那個功能,因為欲界中的蕓蕓衆生共同業力而構成這個地球,這一層就更深了!研究起來包含的學問就太大太大了!所以佛說這一切是唯心所現。
    失心自欺
  接下來佛吩咐:
   “汝身 ”,你要知道你的身體。 “汝心 ”,你的腦子那些會思想、有知覺、有感覺、有妄想的那個心。
  身跟心看起來好像是兩個東西,實際上是一個。五個指頭實際上根根就是一隻手。所以你的身體、心理作用,統統是一個真心的作用。我們把那個心另給一個名叫真心,而把感覺、知覺、妄想的心叫假心。
   “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你的身心就是真心(本體心)變出來的。這幾個字翻譯成中文,個個字都有作用。
   “妙 ”,不可思議。
   “明 ”,永遠是光明、明白的。
   “真 ”,真實不變的。
   “精 ”,不能當成精華、精神、精蟲的精。此精無法言喻,好得很!
   “真精妙心 ”這個心的作用之大,有神通、有智慧,我們大傢都有。
  我們現在這個生命存在,有身體、有思想,不算什麽!都是 “真精妙心 ”中所呈現的東西而已!
  佛吩咐我們要認識清楚。這麽一來,我們仔細一想,上當了!怎麽上當!大傢閉眼打坐,坐在那裏又念佛、又轉圈子、又練呼吸、又聽聲音 ……,在黑桶子裏亂搞。佛告訴我們 “這一桶 ”以及你心裏與腦子裏的思想,不過是一個大本體心裏的一點東西,是大本體的心的功能所變現。
  所以佛駡我們:
   雲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昧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决定惑為色身之內。
  這一段佛把我們駡得很厲害,如果變成白話,當時他一定瞪着眼睛闢裏叭啦一連串駡下來,整個就是一句: “你們都是昏頭 ”。他怎麽說?
  首先,我們的身心不過是本性本體功能所呈現的一點。
   “雲何汝等遺失 ”,為什麽你們那麽笨!把自己本來妙不可思議,又圓又妙又明的本心丟掉!佛用各種好話來贊嘆這個本心,又是寶貝、又是光明、又妙不可思議。這個本心你們掉了!
   “認悟中迷 ”,一切衆生本來開悟,哪裏還另外有個開悟!結果自己自找煩惱,本來開悟不明白。 “悟中迷 ”,個個是佛,現在變成凡夫,就是悟了以後的迷。
   “晦昧為空 ”,這一句話形容得好極了!一提到空,下意識觀念就呈現一個虛空,黑洞洞的,早晨或晚上的天空灰濛濛的, “晦昧為空 ”,念頭清淨,證得空了,很舒服!這個時候很對!都空了!其實都在 “晦昧為空 ”。
  晦者看不清楚,昧者黑黑的莫名其妙。禪宗祖師駡人兩衹眼睛一閉掉入黑漆桶,像關在黑暗的房間裏一樣。許多人把這個當成空,然後閉起眼睛在裏面搞鬼。所以我經常問你們在這裏幹什麽?兩腿一盤,鎖眉閉眼,端起肩,好像在那裏修行的樣子!實際上在幹什麽? “晦昧為空 ”,在空空洞洞、黑黑暗暗、莫名其妙當中 “結暗為色 ”,然後覺得氣動了,任督二脈通了!實際上哪有什麽氣什麽鬼! “結暗為色 ”,在黑暗中配合下意識幻想的境界,造出黑暗、閉着眼睛,看到亮光。老師啊!我已經發現光,什麽光?黃光?白光?還不是 “結暗為色 ”!那是什麽?告訴你,坐久了,身體裏的血液仍在周流,呼吸還在循環,四大還在動,心念想靜,四大在動,動與靜摩擦久了而發光。好多人說這是菩薩的光,你問我,我說是啊!你相信觀音菩薩?這叫 “結暗為色 ”,也叫 “色雜妄想 ”。把生理上色法的變化加上自己下意識的妄想,看到影子,喲!老師啊!不好也!包他要進精神病院。都在那裏自己搞鬼,佛經駡你 “色雜妄想 ”,在四大的色法上,加雜上你下意識的妄想。
   “想相為身 ”,下意識妄想的念頭, “相 ”生出了生理變化許多現象,然後感覺身體任督二脈、奇經八脈通了,結果檢查這裏瘤、那裏癌,通吧!通個什麽? “想相為身 ”。
  因此 “聚緣內搖 ”,打起坐來在那裏,佛用 “聚緣內搖 ”駡透了這一班用功的人,耳朵不嚮外聽,聽自己裏頭,喲!震動、打雷。心髒本來就呼咚呼咚,靜的地方就聽到。再不然眼睛閉了個把鐘頭,偶然發亮,動一下就放光,這很容易嘛!你現在揉兩下閉起來也放光,這有什麽!此皆 “聚緣內搖 ”,就像賣棉花糖的搖啊搖。我們坐在這裏打坐,外表看是在那裏打坐,實際上妄念沒有斷,坐在那裏 “聚緣內搖 ”。
   “趣外奔逸 ”, “趣 ”就是跑步,人是坐在那裏,心裏想外面,有時想我坐了半天還沒有得菩提,不如回到山上找師父,再不然找個茅棚,就這樣坐在那裏 “趣外 ”。 “奔逸 ”,嚮外面跑。
   “昏擾擾相 ”,鎖眉閉眼打坐,裏面是昏沉沉的,昏君一個。
   “以為心性 ”,認為自己在那裏修明心見性。還有些人告訴我已經開悟了!我說你早 “誤 ”了!
  你看佛一連串駡下來駡得好吧!每一句話的份量都很重,駡得好極了! “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這是我們一般衆生的現象。
   “一迷為心,决定惑為色身之內 ”,一般衆生,閉起眼睛認為自己清清淨淨很有進步,飯也吃得較少,實際上肚子餓了,沒得力氣打妄想。吃飽了營養好,活力大,妄想多,餓昏了以為自己有進步,清淨了!然後說心定了! “一迷為心 ”,自己迷惑了這個心。有許多朋友年紀輕輕跑到山上修行數個月,下來跟我講,老師啊!現在想回到那個境界不容易啦!我問怎麽講?他說那個時候感覺一天都是定,心清淨,現在不清淨。當然,到都市中營養又好,事情又忙。那個時候一天到晚, “晦昧為空 ”,自己在那裏頭搞, “决定惑為色身之內 ”,自己迷惑了還當究竟。我看天下人,憑我做人數十年經驗,可以下一個結論:人最大的本事是欺騙自己。欺騙人誰都騙不了,尤其現在的時代,一個個高明得很!人第一等的本事就是會欺騙自己,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裏會笑起來!我很了不起,懂了很多。這就是人的可憐!
     身是泡沫心同海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他說可憐啊!釋迦牟尼佛把我們人的可憐形容得淋漓盡致!但是他老人傢慈悲,告訴我們真話。衆生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 ”由這個身體為單位開始放大,外洎無量無邊的山、河、大地,整個地球,地球不算數,整個太陽、月亮、無量大的宇宙,不過是我們本體裏的一點東西而已!一點什麽東西?
  他說為什麽我們用功不上路不能證得菩提?可憐啊!兩腿一盤閉起眼睛就在裏頭搗鬼。他叫我們放開、放掉、放掉,整個宇宙不過是我們本心本性的一個水泡而已!可是這一切衆生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 ”,與本體相比,總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一切海洋,也不過是一小池而已!《華嚴經》把本體稱為 “華嚴性海 ”,海是形容詞,本性無量大,結果一切衆生把無量大本性的性海丟掉了,衹認水面上一個小水泡。我們這個身體衹是水面上一個浮漚,在大海上一個水泡算什麽東西?可是我們看得很牢,你不要碰我這個水泡,碰我揍你,我這個水泡多重要,你的水泡不重要。而且把自己這一點小水泡當成宇宙,站在那裏,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然後合個掌,你們都要拜我,我最大!好可憐!
  所以佛說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我們個個本來是佛,自己認不清大的,專看小的,迷掉了!現在你們在迷中又來打坐,在迷中找,迷中加迷,加倍地迷。
   “如我垂手,等無差別 ”,就像我的手自然垂下、舉起都是我的手。佛問阿難垂下的叫什麽?舉起的叫什麽?拿起放下都是我的手。但是顛倒衆生就是這樣,隨便我手一指,你就迷糊了!
   第四十四章 夢醒夢還真
  
  上次《宗鏡錄》正式介紹到《楞嚴經》 “七處徵心 ”,講到明心見性的最高原理。佛的說法是,心物一元的心性之體,涵蓋乾坤、包括整個宇宙。 “宇宙 ”是科學上的名詞,在觀念上可以說是無量無邊的;但也可以說是有量有邊的,因為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觀念還是有限量的。此處是藉用宇宙一詞來說明無量無邊的大宇宙,不過是本體心中的一點浮塵而已!
    隨時反照 ——境惑不牽
  所以,我們不需要閉眼打坐,守着屍體般的身體,在那裏做許多幻想,而把這個認為是自己的心性,大的不認,反倒看牢小的。比如,面粉是麥磨成的,在麥尚未變成面粉以前,它的能既無形象又不拘於一處,結果我們沒有從這個立場去想,就把一個饅頭當成面粉或麥子,而且坐在饅頭當中,自己覺得是蓋天蓋地,不知天高地厚,洋洋得意。釋迦牟尼佛提示到這裏,最後他說了一句話: “如來說為可憐憫者 ”,一切衆生認不清這個原理是最可憐的。
   如上所說,見性周遍湛然似鏡常明,如空不動,萬象自分出沒,一性未曾往還。
  《楞嚴經》上佛明白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一切衆生的能見之性無所不在,周遍圓滿如大圓鏡一樣,永遠是清淨、光明的。好比在高山頂上或飛機上看太空一樣,萬裏無雲。
   “如空不動 ”,這句話是比喻,像虛空一樣不動。大傢看佛經,往往在這個地方上當,虛空在動,整個宇宙都在輪轉,不過動得太大,眼睛的感覺能達的範圍好像不動。讀經典讀到此處要特別留意!比如翻譯 “真如 ”,往往把真如當成死板的東西, “如空不動 ”, “如 ”是藉用詞,告訴我們這是個比喻,不要上當。
   “萬象自分出沒,一性未曾往還 ”,萬有的現象出沒,即生死、生滅,好像這一下生、那一下死了。所謂百千萬念在一瞬之間,它衹是時間、空間中的萬象變化。萬象的本身無自性,它自己分別出沒、生滅,至於能生萬象的自性並沒有離開。生固然不帶來,死也沒有散滅,它是如如不動在那裏。永明壽禪師要我們體會這一點。
   但隨生滅之緣,遺此妙明之性,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見性識心,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把萬象之體與用分辨清楚以後,他 以告訴我們,一切萬有之起用依他起, “隨生滅之緣 ”,生滅是輪轉不停,所以叫輪回,永遠不停地變化。佛學講因緣是言其現象,在中國文化《易經》的觀念叫變化,萬物皆是變化。他說我們被生死迷惑,跟着生死的現象跑,忘記回來找自己,因此拋棄妙明的本性。
   “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見性識心 ”,所以一切祖師教育的方法,衹是指出要我們如何見自己生命本來的本性,認清楚此心起心動念的作用。那麽,如何叫悟道、成道、了道呢?以教理言,兩句話:
  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在座學佛修道做功夫的要特別註意這兩句話。一般人坐下來做功夫,下意識都是求 “生因之所生 ”。比如有些朋友這兩天多用了點功,有時多坐一點,好像又多生出一個道了。
  我們在心理上總認為多用點功夫,道就來了,此謂 “生因之所生 ”,如果真如自性能修得成功,那就跟世間的房子一樣,蓋好要修,不修就壞,那怎能叫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呢?那豈不是有增有減!所以此是現象界之事,做功夫今日做得好、明日做得不好,是境界變化、是生滅,而能使你做好與做不好的那個本體沒有動過,那個本體不是 “從生因之所生 ”,衹是 “從了因之所了 ”,一切完了,一切瞭瞭,了不是沒有,講個了字早已不了!換言之,所謂一切空,不是你去空它。你說你坐得很好,心境很空,那是意識、境界,是假空,你那個意識是 “生因之所生 ”,非 “了因之所了 ”,自性本空。千千萬萬記住 “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
   相粗易辯,性密難明,隨轉處而莫知,在照時而方了。
  現在講到 “了因之所了 ”。要怎麽樣去了它呢?註意哦!
   “相粗易辯 ”,相是外在境界的現象, “相 ”是現象、境界,是很粗的,一般人學佛修道喜歡被現象所騙。比如昨天有位朋友來辭行,他說在國外講這個東西非常睏難,他現在六、七十歲,看了幾十年,多數人學這個東西有兩個目的:一是想身體健康,求長生不老;二嘴裏說求真理,不要神通,結果衹要一玩神通就高興,個個在追求神通,這都是在 “生因 ”、 “相粗 ”這方面走,因為 “相粗易辯 ”,容易搞得清楚。
   “性密難明 ”,明心見性,了因了道,這形而上的本性是怎麽樣?是非常奧秘的,但不是秘密,人的智慧不夠,也懶得去推究它,搞了半天頭大不搞了!所以說 “性密難明 ”。
   “隨轉處而莫知 ”,一般人跟着現象轉。例如普通人一天到晚跟着自己的思想、情緒轉,或者今天有點感冒,身體不舒服,脾氣大,佛法也變成大脾氣。你講他,他說怎麽不好,金剛怒目也是佛法。他是跟着轉處而莫知,隨境而轉。有時候肚子餓一點,胃腸消化係統清理了一點,精神也舒服一點,心境很清淨,頓覺大有進步,菩薩加被,再不然是功夫用得好。這些都是跟着現象而轉,自己沒有智慧搞不清楚,一般人也懶得用智慧,衹要境界好、現象好就認為是道了,等到一生病,上了氧氣,境界全垮,跟着氧氣去轉了,雙淚悲啼,一下掉在害怕中,前路茫茫,此皆隨境而轉。
  那麽,怎麽去了呢?
   “在照時而方了 ”,隨時反照自己,也就是反省自己。我經常跟大傢講,隨時要反省自己的境界,是生理影響還是心理影響?有時生理幫忙,影響你這兩天精神愉快、飽滿,然後覺得自己儼然有道之士。其實那是那兩天生理比較健康一點,使得心境好一點。有時心理上偶然瞎貓撞到死老鼠,撞到一點道理,影響生理也輕鬆一點,如此而已!並非真見道。所以,學佛要隨時反照自己, “在照時而方了 ”。《心經》講到用功的關鍵, “觀自在菩薩 ”,告訴你 “照見五藴皆空 ”,是智慧的朗照,不是把兩衹眼睛閉起來,拼命往裏面照,照到五藴皆空,你在那裏很吃力地玩,玩纍了以後照樣起煩惱,這不是照。
   如今不見者,皆被三惑心牽,六塵境換,不知境元是我,翻成主被客迷,但能隨流得性之時,自然無惑。
  永明壽禪師寫這本《宗鏡錄》時是在宋朝,那時同現在一樣,一般人為何不能明心見性成道呢?
   “皆被三惑心牽,六塵境換 ”,統統被貪瞋癡三毒的心理作用牽着跑,雖然用功修道,沒有反省自己為什麽搞這個玩意?或者年輕人好奇,好奇屬貪瞋癡的癡,愚癡;有些人對這個世界恨透了跑來修道,這屬瞋;有些人為神通、長生不老修道,貪。我們要反省自己的動機,究竟為什麽?要檢查清楚,這就是照。
  他說現在一般人為何不能明心見性成道?在動機上,其來因就不正, “皆被三惑心牽 ”。
  其次被 “六塵境換 ”,有些人坐得好好的,功夫境界,看到光,那不是跟張開眼睛看電燈光一樣嗎?那是境,是外相,都被外面的境界轉變了自己,換言之,都在著相中,被現實的現象所牽引。
  在理上不透徹, “不知境元是我 ”,一切境界都是你變的。譬如曾有位同學很誠懇謙虛討論這一件事,因為他知道,現在打坐境界都有,比方念頭轉一下,轉到菩薩界馬上見到菩薩,如果菩薩相是黑的,他知道這個很嚴重。也就是說,生理有障礙,會發生這種現象;或者在心理方面,有無始以來憤怒的心情,或很不好的心理形成,憤怒過重,自我過多,就發生這類境界。
  有些人打起坐來看到紅光,當心你身體內部有炎癥;看到緑光那更要留意有大問題。這些紅光、緑光、黑光 ……等等都是生理內部反應,我常常告訴大傢不要稀奇這些。看到光,以為自己有眼通、神通,我看到很多人,這個也有通,那個也有通,最後都通到沒有了,通到某一個地方,死亡了!當然每一個人都要死亡,但被迷惑死亡太可怕了!何必去玩這個東西!
  其實那些境界 “境元是我 ”,都是因為心理與生理互相蹭磨而來。譬如靜坐,心裏想靜,但是身體內血液的循環、氣機的變化、心肝脾肺腎的毛病照樣在。心裏靜,而身體內部本能有變化,血液流動,甚至流得更好,因為平常用心,血液被思想障礙;不大用思想時,血液流得更順暢,當它通過身體某一部分時,或者腦細胞、腦神經,或心髒某部分有毛病,血液像水管的水流到該處,通一下通一下,心裏意識感覺此處摩擦而發光。
  還有些人覺得神妙,沒有點香,卻聞到香味,這些在宗教的教育上也有好處,可以鼓勵人。 “唔!很好,了不起!你好好去修,菩薩有感應 ”。實際上香味何處來?人體內部有香、有臭,以醫學道理來講,如果人體不太有病,當然沒有一個人是絶對健康的,真健康的人體不臭,是香的。口水也是香的,因為張口接觸空氣中的細菌而變臭。汗也不一定臭,與空氣中的細菌接觸而發臭。所以人體內部,像胃、脾髒慢慢修養好了,到了某一段時間,反聞到內部香氣。人體本來很香。所以,如果講人體臭,也滿髒的,並不高明,其中道理很多。
  我們費了那麽大的勁說明 “境元是我 ”,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己的變化。
  剛剛講過,一般人學佛用功,喜歡被境界欺騙,境界一來,認為自己有道,好啊!清淨啊!好好保留。下午再來,掉了!東西掉了去找回來就是,可是並不簡單!大傢學佛修道都有此經驗,不要自己被自己騙了!那都是瞎貓撞到死老鼠,喲!這是道!不是的。但是在教育方法的誘導上可以用,我們告訴他對啊!好啊!努力下去,那是教育上的誘導,慢慢把你哄進來,再跑兩步、跑三步 ……那等於驢子吃鬍蘿蔔。在北方趕驢子長途跑路,驢子喜歡吃紅蘿蔔,趕驢人就用竿子把紅蘿蔔吊在驢子前面。這是教育的誘導法,不要被境界騙走。
  如果被境界所騙呢?
   “翻成主被客迷 ”,主觀的被客觀的轟跑了,把客觀的境界當成主觀的,大傢都是在這樣瞎搞。那麽,要如何呢?
   “但能隨流得性之時,自然無惑 ”,順其人性而之天性,順其天之性,而之諸佛自性,一切衆生的自性,順流明心見性的時候,徹底地大徹大悟,纔算是大智慧的成就沒有迷惑了!否則都在迷惑中,修道被道迷惑。
    密顯本不分
   復有雲,般若唯以心神契會,以心傳心方成密付,不可以言跡事相而求者,此是為未入人顯宗破執,恐取相背心,情求意解,故有是說。
  也許有人講,大智慧的成就 “悟道 ”唯以 “心神契會 ”。以中文形容悟道,中國先輩、鳩摩羅什等的著作怎麽說?
   “心神契會 ”。中文的神字有好幾種解釋,以哲學解釋就是本性、明心見性的 “性 ”。心與神 “契 ”,所謂契,是一點也不差,完全合攏。心與神二者妙會、融會,沒有一點缺陷、缺漏,所以古人說得道時 “以心傳心 ”,衹有心傳心。心與心怎麽傳?不用嘴巴。有個榜樣,釋迦牟尼佛拈花示衆,迦葉尊者破顔而笑,長相莊嚴,臉破了還得了!這是說把臉鬆開一下,那裏沒有講話,彼此心裏瞭解,此謂以心傳心。他說古人悟道時, “以心傳心方成密付 ”,這個就是秘訣,道傢等有些外道師父傳道,六耳不同傳,即三人不同傳,兩個徒弟在一起就不傳,這叫以心傳心,真不曉得講些什麽鬼話?真正的密,顯教也是密,佛經這些就是密,都告訴我們心是那麽大!說了半天,我們還是認得那麽小,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我們悟不到,這是無上的大秘密,所以說 “以心傳心方成密付 ”。
   “不可以言跡事相而求者 ”,你怎麽寫此文字講說佛法?
   “此是為未入人顯宗破執 ”,這些文字是為沒有悟道、初學佛者,姑且表達佛法的宗旨是什麽。破除他的執著,恐怕他把現象、境界當成佛法,違背了心性之體。
   “情求意解,故有是說 ”,因為一般初學佛者,乃至求學,都在 “情求意解 ”,感情化地,不是理性化地追求一個東西,而且一聽到道,想盡辦法把他想通。想得通的是意解,不是證道,此仍是意識境界,佛法變成思想的範圍。一般人學佛都犯了 “情求意解 ”的錯誤。那麽,宗教徒們,宗教徒是指廣義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包括我的 “睡覺 ”。人問我信什麽教?我說什麽教都不信,我信我的 “睡覺 ”。宗教牽涉到情緒,你的教、我的教 ……,然後在那裏生煩惱,宗教徒煩惱多,為什麽?情感化。情感化太恐怖。任何宗教,廣義地說,是智慧地求真理,不是鬧情緒,尤其佛法,是無上智慧成就。可是一般人犯的毛病是 “情求意解 ”。為了這些普通人 “故有是說 ”,需要解釋得很清楚。
   若融會而論,則隨緣體妙,即相恆真。且如正見相時,是誰見相,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真的悟了道的人,那就不然了;或者沒有悟道,能把學理融會貫通,那也不同,那就達到 “隨緣體妙 ”的境相,乃至不看佛經佛法就懂了,對一切人事一看就懂了。譬如宋代無名比丘尼參禪幾十年,怎麽都悟不了,突然悟道後寫了首偈子:
  竟日尋春不見其,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就是這個道理,看到梅花也可以悟道,但是不一定要看梅花,看到狗屎也會悟道。 “隨緣體妙 ”,跟着一切外緣,哪裏都可悟道。
   “即相恆真 ”,真明白悟了道的人,假的也就是真的。數十年前紅學流行,一般年輕同學見面,不隨口念出兩句《紅樓夢》的詞句,好像現在不講兩句英文不時髦的味道一樣,比如: “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物質世界一切萬事萬象,你說是假的嗎?等於做夢;你說夢是假的嗎?夢中清楚得很!叫醒了纔知是夢,纔覺是假。要註意!我們現在活着,瞪着眼睛做夢,算不定有一天不做這個夢了,那幾十年在那個世界上做夢,還夢到有個傢夥在樓上亂吹,你們覺得那是自己以前在做夢,蠻好玩!然而究竟夢是假夢、醒是真醒嗎?很難講,假假真真,假處是真,真處亦假。
   “且如正見相時,是誰見相,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現在,我們要體會了!此是哲學中的科學。 “正見相時 ”,我們現在張開眼睛,我見的相,跟你們見的不同。我看到滿堂菩薩,男女老幼在我前面;你們相反,看到有一個瘋子穿着長袍,不今不古、不老不少、不男不女、不高不矮,站在那裏亂說一頓。你們看的相和我看的相不同, “正見相時 ”。註意第二句話: “是誰見相? ”眼睛瞪着,心裏回轉,誰在看?眼睛看到了嗎?把意識拿掉,想到後面,眼睛看不到了,睜開眼都看不到。所以我說這是哲學中的科學,做實驗的。
   “正見相時 ”,你要找一下是誰見相?比如有些同學是張着眼睛睡覺,其中有一位外交官,當年在大學時,一位女同學準備嫁給他,帶他來看我。那位同學一直看我,談話兩個鐘頭沒有眨過眼睛,走之後我又找女同學和她的父親談。我跟她父親說,你那位女婿樣子看起來蠻有前途,奇怪他的眼睛 ……?
  哈!老師您發現啦!我說我很註意他的眼睛,我素來認為自己的眼睛很有定力,看到東西不動,那是功夫,難道他的 “夫功 ”比我好嗎?我是功夫,他是 “夫功 ”嘍!那女同學說: “老師!他連睡覺都不眨眼睛。 ”
  怪不得小說上寫張飛是開着眼睛睡覺的,真有這種人!這種人很好,當他要睡覺,觀念一拿,眼睛還是張着,睡覺 “照相機 ”從來不關的。你們把照相機後面的意識拿掉看看,當我們見相之時,要找一下自己,這就是真功夫哦!這就是學佛。那麽永明壽禪師告訴我們,閉起眼睛看不大好找,閉起眼睛再嚮後找,永遠在黑漆桶中,找不到的。接着講理由:
   “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 ”,什麽叫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光、聲音、氣味,法即是思想、感情、情緒。即物質世界與吾人關聯的、相對的,大概歸納為六種與我們有密切關係的作用,佛學名詞叫六塵。換了名詞,以現代觀念言,物質世界,與我們生理、心理一切相關的作用,大概歸納為六種。
  我們生命的工具就叫六根,佛學的說法是眼、耳、鼻、舌、身、意,以現代語言來說,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感覺、思想。如果你跟學佛久的人這麽說,他說你不懂佛學。
  六根本身是物質、物理的變化,沒有靈性,很遲鈍。譬如光的本身沒有思想、沒有靈性,它衹是功能作用。人是利的,很鋒利,一看到光,感想就來了,此光柔和不柔和,再添點緑的,氣氛就更好了!如果把燈一關,這個道場點一千支蠟燭,那纔有點青燈古剎的味道,這就是人的根利。
  他說 “六塵鈍故,名不自立 ”,光不會說自己的名字叫 “老光 ”,它沒有建立一個名詞;聲音也不會說它的名字叫 “老聲 ”,它衹是個作用而已!沒有思想、沒有觀念,它本身無有性,因此說 “六塵鈍故,名不自立。 ”
   “相不自施 ”,另一個理由,光不自動,多半是物理作用,再不然是人為的。現在燈開着是亮的,關了變黑暗,黑暗也是相。光的本身不自施,即不起作用,作用是人為地施,設施。施即現在所說的設計,所以說 “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
   以六根利故,強自建立,而為緣對。
   “以六根利故 ”,我們的六根反應非常利,因為人有智慧。 “強自建立,而為緣對 ”,剛纔我叫大傢看兩方面,看的相不同,學佛用功夫就是這樣用,不一定盤腿,你碰到一切,馬上反省一下,或者看到一個人非常生氣,你把自己生氣的觀念拿掉,心裏的思想拿掉後,你瞪着眼睛看看,看不見人,無所謂生氣不生氣了!所以一切唯心造。
  由於人勉強建立這些現象, “而為緣對 ”,因此産生因緣相對,這個因緣産生也是唯心所造,自心在那裏冤枉地造作,冤枉生氣,我相信大傢都有經驗。有一次有位同學氣另一個同學,氣了三天,忍不住告訴我對方駡他。我說:沒有啊!這個同學我保證不會駡你的!我問:他怎麽駡你?他說:他駡我是混蛋!我問生氣的同學那天有沒有戴眼鏡?他想了想說:好像沒有。我說:我記得那天你一早起來沒戴眼鏡,你進來,人傢在拿掃把打貓!嘴裏念着: “你這個混蛋 ”,你剛剛跑進來,以為在駡你。他說:這樣啊!白氣了三天,氣得幾乎要吐血。人都是 “強自建立,而為緣對 ”,一切都是唯心自己造的。
   第四十五章 天地一耳聽無盡
  
   若能了境本寂,識自無生,則入平等真空,方稱究竟見性耳。故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前面徹底告訴我們 “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的道理,所以假如能了境本寂,徹底地 “ ”了,了怎麽了?無法解釋,了就是了。真的此心一了,瞭瞭一切境界的本身本來清淨,換句話說,我們對境起念的這個本身也本來清淨。我們及一切境(外物)都是本自清淨,所以古人說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意指一切法本來都是清淨的。鬧就是亂,一切的亂象都是人為的。因此了境本來就是清淨,不要你去空它,認識了自己起心動念一切處本自無生,生而不生。
  舉個例子來說:自從母胎出生以來,我們思想感情的念頭生生滅滅不知有多少次,其實生過了就消失,本自無生。幾十年如一日,我們儘管長大了,變老了,但是和當年孩提時的童心是一樣的。衹是一般人怕人傢笑他不懂事,所以添加了一些修飾,反而使生活變得更復雜、更麻煩。體會了我們生命各種情緒的生滅變化,用過了就沒有,生而不生,本來如此。所以說: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了境本寂,識自無生 ”,這八個字是學佛法的要點,假如智慧的理解及修養的功夫能切實進入這個情況,在佛經的學理上稱之為 “平等真空 ”。 “方稱究竟見性 ”,可以說是明心見性了,見了佛性。雖然這些道理都懂了,假如心仍在發狂,還是生生不已,還在生滅中,那就不是本來清淨,本自無生了。
   “故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這是引用《楞嚴經》的原文,佛告阿難:所以說能見之性無所不在,這就是你的本性呀!
    一聞圓通千萬門
   聞性者,即今聞性具三真實。文殊簡出,現證可知。觀音入門,圓通立驗。非從行得,不墮有為,豈假功成,本來如是。首楞嚴經偈雲: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這一節引用了《楞嚴經》上說明修行觀音法門的殊勝處。 “聞性者 ”,前面從眼根下手,這裏則從耳根入門。 “即今聞性具三真實 ”,耳朵能聽聲音的功能具備了三種真實法門。 “文殊簡出,現證可知 ”,楞嚴會上二十五種圓通法門,文殊菩薩一一做了評判,特別推薦最適合這個世界衆生的是觀音菩薩的修行法門。 “觀音入門,圓通立驗 ”,觀音菩薩從耳根來修持的法門,很容易進入圓滿而無所不通達的自性境界。 “非從行得,不墮有為 ”,此法門不同於一般靠點點滴滴的善行,積功纍德而成的有為法,它乃是清淨無為之道。 “豈假功成,本來如是 ”,假就是藉的意思,此觀音法門不但不是靠有為的用功而成就的,而且很現成,個個都能修到。
   “首楞嚴經偈雲 ”,這裏引用楞嚴會上文殊菩薩稱贊觀音法門的偈頌。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例如一個人很寧靜地待在某一處,此時十方八面一起敲鼓的話,他能同時聽到這些鼓聲,這證明了我們聽聞的能力是圓滿而真實的。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我們的眼睛衹有正前方的東西才能看得清楚,左右兩側面就不太清楚了,至於背後根本不知道有什麽東西存在。而且前方一旦遇到障礙物就看不過去,不能看到障礙物後面的東西,嘴巴和鼻子也同眼睛一樣,受到許多的限製。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身體要接觸到纔有感覺,有距離就不行。至於我們的思想心猿意馬,把握不住。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雖然隔着一道墻,遠近的聲音依然聽得到。其它眼、鼻、舌、身、意五根,則各有缺陷。衹有耳根最好,不會受到阻隔及距離的限製,所以是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聲響叫動,無聲響叫靜。相對於能聞的功能而言,聽到聲響稱為有,聽不到聲響稱為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雖然有時聽不到聲響,然而能聞的本性卻永遠存在。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有聽到是生,沒有聽到是滅。換句話說,有聽到是動相,沒有聽到是靜相,把動靜二相拿開了,能聞的本性還是擺在那裏,它永遠不變,所以叫常真實。上面引用《楞嚴經》的原文說明聞性具有圓、通、常三真實性。
   釋曰:此是直說,如今一切衆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非待證聖,方有斯事。故法華經偈雲: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釋曰 ”,從這裏開始是永明壽禪師說明觀音法門的殊勝。 “此是直說 ”,觀音菩薩用耳根聞、思、修而證果,衹有這個法門是直截了當的。 “如今一切衆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 ”就是一般凡夫,日常生活中一天到晚誰不用到耳朵。現代科技昌明,噪音特別多,是噪音的圓真實、通真實、常真實。因此之故,身心不得安寧。如果真懂了觀音法門的修持要領,第一,耳朵就不再受到噪音的影響,耳朵不會聾;第二,無論是如何恐怖的聲音都不會怕;第三,就是整個地球爆炸了,心念也不會動。
   “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 ”,所謂圓真實者,因為我們能聞之性無處不在。 “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 ”,十方八面的音聲一響,立刻同時聽到。 “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 ”,能聽聞十方有聲響,是依自性而起的作用,就好像水上起了波浪一般,波浪本是水變的,所以波不離水。 “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 ”。由此可知,聲音來它完全聽得到,除了能聽的聞性之外沒有第二個東西了。 “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 ”,以人來講,能聞之性的本身具備了圓通的功能。 “非待證聖,方有斯事 ”,並不是要等做功夫證到聖人的果位了纔有這個本事。
   “故法華經偈雲: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 ”佛在法華會上說,父母所生給我們的耳朵,自性生來本自清淨而沒有雜質。 “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 ”,如果人的心能夠寧靜下來,把定力功夫訓練好了,就憑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音聲。
   “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真依《法華經》來修持佛法而進入法華境界的人,雖然尚未得到天耳通,就憑我們現有的耳朵就有那麽大的功力,可以聽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音聲。換句話說,可見我們的生命原本具有這個功能。但是這個生命無限的功能一輩子都沒有發起來過,衹有靠修佛、打坐靜定到極點的境界,與生俱來的功能纔會復活起來。
   二通真實者,且眼根見性雖即洞然,能觀前而不觀後。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緣不定,念念遷移,故五根所不齊,唯耳根圓通無礙。聽響之際,任隔礙而遠近俱聞。妙應之時,無揀擇而大小鹹備。故高城和尚歌雲:應耳時,若幽𠔌,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鐘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則處凡身而不減,居聖體而非增。常現常通,塵勞不能匿其神彩;非間非斷,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壞緣生之耳根,圓具一靈之妙性。
  這一段是永明壽禪師說明耳根聞性具通真實的部分,內容大部分我們在前頭已解說了,就不再贅述,請大傢自己看。至於高城和尚則是宋代以前的禪師。
    萬法如𠔌響
   三常真實者,音聲性動靜者,動靜是音聲之體,性於聞中似有似無。若無聲時號無聞,非實聞無性。以聞性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聲塵自有,聞性非生。又非唯聞性無生。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如華嚴論雲:一切諸法,猶如𠔌響。
  我們選重要部分再做一次說明。 “以聞性常在 ”,耳朵聽到外來的聲響時叫動,沒有聽到時叫靜。無論是否聽到外來的聲響,聞性的功能常在。 “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 ”假如我們認為外來的聲響沒有了,耳朵聽聞的功能也就消失了。那麽在前面聲響消失後,我們就不應該會聽到後來的聲響。這就說明了我們耳朵聽覺的功能是永恆的存在。 “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 ”,由此,我們應該能瞭解,聲音來了耳朵反應就聽見了;聲音沒有了,耳朵還是聽見了,聽見沒有聲音的境界。所以聲塵本身沒有自性,而我們能聽聲音的功能 ——聞性,並沒有隨着聲音的生滅而起變化。 “聲塵自有,聞性非生 ”,聲音的本身沒有自性,生是自有,滅是自滅;而耳朵能聽的功能則生而不生,應而不應。
   “又非唯聞性無生 ”,再說並非能聽的聞性本身不起作用。 “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 ”我們進一步地來觀察聲音的本身,聲音從有到無本身並無生滅,衹是能量的轉換而已。這個原理現代的物理科學探討得很清楚。聲音的産生是由因緣和合而有,因此它沒有實質的本體存在宇宙間。 “如華嚴論雲:一切諸法,猶如𠔌響 ”,由音聲的道理推而廣之,來看宇宙萬有一切現象的産生都和聲音一樣。好像深山的幽𠔌中循環振蕩而起的回音,雖然有現象,有作用,但是卻沒有真實的本體存在。
   第四十六章 帝都繁華猶𠔌響
  
  在說明觀音法門的修持之前,我們必須瞭解一個前提,那就是假如想超凡入聖,換句話說,一個普通人想訓練自己變成一個特殊的超人,必須要有一個訓練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在佛學的名詞叫做修持,而中國道傢稱之為修煉。
  今天的主題是利用音聲來修持的觀音法門。談到利用音聲的修持就牽涉到念咒,如中國寺廟早晚課誦的唱念。我們研究寺廟的早晚課誦本,其內容自唐宋以後有大半是顯教的經典,有一半則是密宗的咒語。在經典上咒語又稱為陀羅尼,陀羅尼的意思是總持,總持就是可以做為中心領導的。例如,扇子的頭部或是衣服的領子,換句話說,就是指衹要抓住它就可掌握全體。
  所謂修煉,就是把普通的材料訓練成特殊的東西。這個訓練的過程必須給它一個工具,這個修持的工具哪裏找呢?不是靠外來的,而是我們現有身體的眼、耳、鼻、舌、身、意,佛學上的名詞就叫做六根。例如:淨土宗的念佛及密宗的念咒,就是利用意根及耳根來修持的;而道傢的許多修法中,感覺有氣機發動打通任、督二脈及奇經八脈是利用意根及生理來修持的。六根配合起來産生了許多方法,佛說有八萬四千。
    全纔好修行
  反觀現在的社會,在七十年初,密宗念咒的修行方法特別流行,尤其是在國外。由於印度教文化的復興,現在有些印度教的人師專拿咒語來教打坐,在歐美一帶很流行,傳到中國叫做超覺靜坐。但是要註意,咒語念久的人,耳朵裏自己會聽到聲音或者聽到菩薩或佛跟你講話。很多朋友就是因這樣而慢慢導致精神崩潰,其實咒語本身沒有問題,而是學的人不通教理。
  修學佛法必須要通因明,所謂因明即是辨析宇宙現象存在的真理,它相仿於現代哲學邏輯論辯的精神,而真正發心修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更要懂得五明:一、內明:即明心見性。二、因明:要懂得邏輯推理;換句話說,即要懂得東西方文化的哲學思想。三、聲明:即音韻學或是任何一種的外國語文。四、工巧明:泛指一切的科學技術。五、醫方明:指一切的醫藥都要懂得。所以,真正學佛好難啊!不要自以為會念經、會念咒就是學佛了,不通五明就不夠資格稱為學佛。這五明相當於中國孔子所建立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換句話說,一個人要全纔,纔有資格說學佛。
  有一次,我和幾位學密宗咒語的朋友聊天,大傢都有同感開玩笑說,看到兩眼直直的,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這個人一定是學佛的,一天到晚神秘兮兮、小偷不像小偷、大盜不像大盜、神經不像神經,這一類一定是學密的。把外形塑造成這樣是嚴重錯誤的路子,要自我好好反省。我們看看佛,那種超凡入聖,胸襟是何其偉大、態度是何其開朗,那真是如道傢陳摶老祖所說的: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竜。 ”
  曾經有位常來這裏的朋友,他老兄一天到晚都在求咒語。我逗他說,你下個星期來我傳你咒語,不過你現在要先買一本因明的書來看。買來了,我要他看某一節的某一段。下星期他來了,他說:你要我看的,就是 “聲音是無常 ”這一段嗎?我告訴他,這句是佛說的,是最高的咒語。不是一天到晚 “嗡嘛呢叭咪吽 ”就是佛法,那是在玩弄音聲。一切音聲都是無常,是靠不住的,這是第一等咒,但他不太信。我要他再找一部密宗的大經典《大日經》,這部經告訴我們 “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 ”。很多人學咒語,好像上百貨公司買東西一樣,千挑萬選看哪一個咒子,修了以後,第一能發財、第二能長壽。這種發心與見地早是背道而馳了,又如何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呢?
  我說這些,就是要提醒學過靜坐的青年朋友,如果教理不通,如《金剛經》所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的話不體會,沒有不變神經的。至於念咒或喜歡學音樂的人,耳朵裏很容易聽到音聲,這是什麽道理呢?這是個大科學,因為我們講話發音時的振動,耳通氣海的原因。例如,老年人耳聾,是因為元氣的地方阻塞了,不是腎虧。如果因為耳聾而吃補藥,那就要早死了,會聾得更厲害。因為裏面已經閉塞了,進補下去更是把那個地方給封閉了,更難辦。普通念咒,耳朵聽聲音把元氣提上,慢慢把某部位的聽覺神經給震裂開了。因為聽覺神經被破壞了,再加上潛意識的作用,就會聽到講話或是念佛的聲音。這是個病態或是元氣失了,如果要詳細研究還很多。所以千萬註意,佛法是真正科學的,不可盲目去搞,否則非糟糕不可。
    帝都繁華如𠔌響
  因為要講觀音法門,所以先把前面的道理跟大傢探討清楚。而且在《宗鏡錄》,永明壽禪師所引用的,也跟我剛纔所提的一樣,有個前提的文章放在這裏。
  現在我們看原文一如《華嚴論》雲: “一切諸法猶如𠔌響。 ”我剛剛所講的,等於在解釋這一句話。這個意思是說一切事、一切理都像空𠔌的回音是空的。例如,我一拍手就發出聲響,因為空,一拍纔發聲猶如𠔌響,假如是實的就拍不出聲了。雖然産生了聲音,但它存在嗎?聲是無常,它本來是空的。不衹是聲音的本質如此,就是天地萬物人間諸事,儘管百態繁華,都如聲音一樣,猶如𠔌響、本來空。
   楞嚴疏鈔雲。如𠔌中無聲。無聲即無響。法界中皆無聲。一切聲皆是妄心。妄心不動時。皆無妄想。以有差別心,執受即有聲,四大如枯木,即本無聲。皆緣執故。諸大菩薩。不以音聲聽法。是知聲塵本無。皆因執有。情消執喪。萬法本虛。有無既虛。生滅何有。則知我性與如來性無異。一切世間法即是佛法。
   “𠔌中無聲 ”,山𠔌中本來沒有聲音,除非有人喊一聲,空𠔌中纔會産生回音,因此山𠔌中的聲音是我們人為的。 “無聲即無響 ”,既然無聲就不會産生音響。 “法界中皆無聲 ”,實際上,法界中本來是沒有聲音的。舉例來說,臺風來了,雖然風很大,但沒有聲音。臺風來時的聲響,是因為氣流碰到了東西,有阻礙摩擦而産生的。所以,學佛做工夫若覺得菩薩在跟你講話,那就糟了。因為法界中本來無聲,又哪裏來菩薩的聲音,跟你講話呢?那你說有沒有菩薩?有呀!但是菩薩是如我們人一樣的方式跟你講話。 “一切聲皆是妄心,妄心不動時,皆無妄想。 ”例如,我們大傢都睡過覺,但睡覺不能說是不動心,而是昏沉。昏沉 也是不動心。不動心時沒有妄想,妄心一動纔有妄想,動了妄想音聲就來了。 “以有差別心執受,即有聲四大 ”,一起分別心執著了,就有地的聲、水的聲、火的聲及風的聲,四大類。 “如枯木即本無聲 ”,如果心如枯木的話,一切音聲就起不來。 “皆緣執故 ”,所以一切的聲音還是起因於你心裏的執著。
   “諸大菩薩,不以音聲聽法 ”,因此一個學佛的人不著聲塵,不以音聲來聽佛法,而是掌握說法者所傳達的義理。 “是知聲塵本無,皆因執有 ”,一切的聲音是外塵,它是本空的,因為執著了纔會覺得它是有。 “情消執喪,萬法本虛 ”,學佛若能做到情消執喪,那就表示成功了。此時一切心境的妄想、情感都空了,自然一切都不執著。萬法都不執著,就不要再求個空了,因為它本來就空了,所以說萬法本虛。 “有無既虛,生滅何有,則知我性與如來性無異,一切世間法即是佛法。 ”這個時候不管它是空或是有,就是 “有無既虛 ”。到了這個境界,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
   故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如僑陳那因聲悟道。妙音密圓。
  這是《法華經》的要點,而《法華經》是上上乘的法門。尤其自隋唐以後,《法華經》與《金剛經》和中國文化就已經結合為一體了。曾有多少文學歌頌了《法華經》,但平常我們去讀它、去研究它,會覺得沒有味道,好像它都在說些神話故事。但是歷代修學佛法的大師為何對它如此尊崇呢?因為這部經有好幾個地方是畫竜點睛,把佛法的要領給點出來。如這兩句話就是點睛的地方: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 “是法 ”,指這個法。這個佛法在哪裏呢?就在佛法的本位上。翻成白話衹能這麽翻譯,但是你會覺得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因為一般人學佛總希望找到希奇的、奇特的,其實世間一切都是佛法。記得年輕時,我們常到四川青城山山腳下的靈泉寺,這座寺廟是佛的弟子阿逸多尊者所建的。寺廟後面有個大岩石,在那岩石上不知是哪個朝代的人留字在上頭,寫得真好!上面的字是這樣寫的: “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 ”。這是世間法,也是佛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佛法。所以佛法在哪裏呢?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因此,正法是永遠都存在的,除非世間萬有都沒有了,佛法纔會消失;否則它永遠在這裏。六祖也告訴我們: “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 ”。
   “如僑陳那因聲悟道,妙音密圓 ”,僑陳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早期的五大弟子之一,是修聲聞乘的。何謂聲聞乘呢?那就是一天到晚跟着佛一步也不離開,喜歡聽佛說法。靠着聽佛說法來修行用功,聽了就懂一點,不聽就不懂,所以僑陳那尊者由於聽了佛說法而悟道, “妙音密圓 ”,由於懂得音聲的奧秘而達到圓滿的境界。
   第四十七章 心海潮屏音回吼
  
   古釋雲。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諦理。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始覺智心亦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一切衆生依此觀亦得解脫。
  這段開始是中國古代大德所說的內容,說明了由小乘的修法,因聲悟道而跳上大乘的境界,其內容是要我們修佛法的人一定要認清能所的道理。實際上,能所的關係從哲學、邏輯的道理可知。譬如說,不管你是念佛、參禪或是修止觀,當你寧靜到一個念頭都不起,非常清淨時,這是什麽境界呢?也是心所所呈現的意識境界上的清淨狀態。在學理上來講,這也是心所境界。用功修持到這個境界,不屬悟道,但也沒有走錯路,能修持到有這個功夫是很不錯的。
  然而悟道是智慧,當你修到心所呈現清淨的意識境界時,你那個知道現在清淨的,不著於清淨境界上,而你知道這個清淨是心所呈現的境界,那個 “知 ”即屬於般若,屬於悟道的悟。進一步再去找能使意識呈現清淨的能,在什麽地方?當你在找時你會發現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它無在無不在。找到了那個能,就知道這個清淨衹是個變相。雖然它衹是變相,但是不管你是在傢、出傢或是什麽職位,以什麽方式謀生,假如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的修持功夫能隨時隨地心境念念都在清淨上,自然可以證果。
   “若有能所,未得名密 ”,假如不瞭解能所的問題,就不能瞭解真正佛法的奧秘。
   “悟四諦理 ”,聲聞衆跟着佛聽聞佛法,而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人世間一切皆苦,人為什麽那麽苦?那是人甘願的,自己去 “集 ”,抓來許多的苦,把它當成人生,一天不抓些苦,就好像活得沒有意思,活得不起勁。這個苦、集就是凡夫的境界。什麽是道呢?一切的苦痛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滅了一切苦、滅了一切集,這就是道的境界。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苦。尤其這二十幾年來佛教雜志大量發行,幾乎都是繞着這個四諦、八苦的主題在討論。許多人往往都在理上搞,從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去切實反省,改正心行。
  依我看越是學佛的人,越是巴不得求這個苦給自己受,所以這 “八苦 ”就變成 “巴苦 ”。就好比曾經有個讀書人所說的:
  四十年來公與侯,縱使是夢也風流。
  就是這股味道。明知道人生如夢,但是能做做這個夢也不錯呀!這就是人,這是很糟糕的。其實你知道是苦,衹要不求就無苦,這是很簡單的,這中間並沒有什麽方法。雖然講起來那麽簡單,但是常常有學生來問我說; “老師呀!我打坐什麽都好,就是妄想去不掉,有什麽方法可以使我不妄想? ”其實,妄想也沒什麽難辦,衹要你不會八苦,巴望着苦,不去自找煩惱,妄想自然不生。由此可知,四諦理也不好懂。
    本覺與始覺
  這個懂了以後呢? “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 ”,然後你用智慧去推理,心裏頭平靜下來了,再進一步用邏輯去分析這平靜的意境,知道它不是究竟。假如你認為它是究竟,這又掉入 “八苦 ”裏頭去了。因為這個平靜的意境會隨着生理的變化而變化,到時候,你又煩惱,你的佛法掉了。其實這個平靜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間都會碰到。尤其是體力勞動者或是愛運動的人,在纍到極點時隨便坐在一塊石頭上喘口氣,當下馬上清淨。所以,中國古人說: “勞者善心生 ”,一個人體能上的勞動很重要,一勞動善心就起來了,社會風氣就可以得到改善。像現在生活在城市的人,營養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傢舒服得很,因此壞事就多了。
  假如你知道了這個意境的清淨不是道,而衹是境界、衹是功夫;你就會 “推 ”,就是分析。 “能聞及所聞 ”,就修觀音法門而言。 “皆是自心 ”,就會發現能分析、能呈現清淨意境的能與所都是本體的心所造的。你衹要一認清這個本心就悟道了。
   “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 ”,這裏的本覺光明,圓照法界,衹是文學上的形容詞。它的意思是,心就是道,心就是佛。在教理上,這時的悟境叫做 “始覺智心 ”。與始覺相對的另一名詞是 “本覺 ”,即指衆生本有的佛性。意指衆生本來都是佛,都是清淨的,一迷了纔成凡夫,所以我們的自性是 “本覺智心 ”。什麽情形叫始覺呢?禪宗常講: “他開悟了!這下子他明心見性、悟道了。 ”悟了就是開始覺悟了。所以,諸佛菩薩剛開悟時叫做始覺菩薩。始覺,覺個什麽?就是覺本覺。所以,悟到底悟個什麽?就是悟到本覺智心。今天剛剛明白就叫始覺。
   “亦圓照法界 ”,這個始覺智心亦無所不在,所以說圓照法界。 “即是因聲得悟 ”,這是由於修觀音法門而開悟的。 “一切衆生依此觀亦得解脫 ”,這個 “觀 ”不是你打起坐閉起眼睛在裏頭看來看去的觀,而是指觀念。一切衆生衹要這個理到了,就可以得到解脫。所以,佛法很容易,你明白了就得到解脫。
    心聲之辨與觀音法門
   若聞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但觀心海中是聲出處。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
   “若聞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 ”,比如拿耳朵聽聲音來講,假如聽到合己意的生貪愛心,不合己意的生討厭心,就被聲音給綁住了。這個時候如何求解脫呢? “但觀心海中是聲出處 ”,我們要曉得聲音也是心理行為的一種作用,因此回轉來返觀念頭的出處。 “以心海元無有相 ”,因人心的本身就是空的,其實也無所謂空,也無所謂有。 “心雖含聲,聲亦無相 ”,心裏頭雖然有聲音的影像留下來,實際上聲音的本身是無相、本來就是空的。 “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 ”,你懂得聲音是無常、無相以後,就不會再讓聲音給騙去了,自然在聲音中而得解脫。
   故知無法不心。無心不法。如是明達。則於一切諸法。不合不散。無縛無脫矣。
  由此道理,我們就知道 “無法不心 ”,這是由外而影響內,也就是一切的客觀環境會影響你而形成主觀的心理行為。 “無心不法 ”,你自己主觀的觀念隨時會影響你客觀的環境。 “如是明達 ”,人要是懂得這個,通達了, “則於一切諸法,不合不散,無縛無脫矣。 ”這是佛法修持的重點了。 “則於一切諸法 ”,你的修持已能對於一切萬法,聲音也好、色相也好, “不合不散 ”,不會被粘縛住,也不需要解開它。因此不要入世、也不必出世。 “無縛無脫矣 ”,根本就沒有受束縛,何須再求個解脫,本來就在解脫中。理論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真要達到這個境界是很睏難的,真能做到這樣就不是人,而是佛了。
   故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宗鏡錄》到這裏又引用《楞嚴經》的原文,還是佛跟阿難的辯論。
  當時佛跟阿難講,你隨我出傢那麽多年, “汝學多聞 ”,阿難學問非常淵博,而且記憶力超強,是衆生中的第一人。當時沒有錄音機,但是佛每次說的話,阿難每個字都記得,所以叫多聞第一。 “未盡諸漏 ”,雖然學問淵博,但是在妄想尚未清淨之前都是有漏的。
   “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 ”,雖然藉由聞法你知道了顛倒的道理,然而在生活上、行為上卻無處不顛倒。 “實未能識 ”,而你卻不知道。 “恐汝誠心猶未信伏 ”,我現在就怕你誠心不夠,因為理上雖然懂了,然而在功夫上、行為上還沒有到,這不是佛法。 “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我現在把普通世間的道理跟你做個試驗,使你在佛法上能建立正信而不再起懷疑。
   即時如來敕羅候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衆俱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衆俱言不聞。時羅候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衆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阿難大衆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消,音響雙絶,則名無聞。
   “即時如來敕羅候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 ”,佛命令羅候羅去撞一下鐘,鐘響後佛問阿難,你現在有聽到嗎? “阿難大衆俱言我聞 ”,大傢都說有聽到。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過了很久不再有鐘聲時,佛又問:現在你們有聽到嗎? “阿難大衆俱言不聞 ”,大傢都說沒有哇! “時羅候羅又擊一聲 ”,當時羅候羅跟佛很有默契,不需佛的指示又撞了一下鐘。 “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佛又問說:現在你們聽得到嗎? “阿難大衆又言俱聞 ”,大傢都說我們聽到啦!
   “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 ”,佛問阿難:怎樣你叫做聽到,怎樣你叫做聽不到呢? “阿難大衆俱白佛言 ”,文字上雖然是大傢一起講,但在當時應該是阿難代表大衆起來回話的。 “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消,音響雙絶,則名無聞。 ”阿難說:這個道理很簡單嘛!鐘敲時,我就聽到了。等音波散開後。 “音 ”是鐘所發出來的聲。 “響 ”,是我們所聽到的鐘聲。這個音跟響都沒有了,就叫做聽不到。
   如來又敕羅候羅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言聲。少選聲消。佛又問言:汝今聲不?阿難大衆答言:無聲。又頃羅候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衆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阿難大衆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消。音響雙絶。則名無聲。
  佛又命令羅候羅撞一下鐘,問阿難說:現在有聲音嗎?阿難回答:有聲音。 “少選聲消 ”,過一陣子聲音消失了。佛又問說:現在有聲音嗎?阿難和大衆回答:沒有聲音。 “頃羅候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衆俱言有聲。 ”佛又命令羅候羅撞鐘,再一次地問:現在有聲音嗎?阿難回答說:有聲音。 “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阿難大衆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消,音響雙絶,則名無聲 ”。佛問阿難:怎麽樣叫做有聲音?怎麽樣叫做沒有聲音?阿難回答:撞鐘時就有聲音;過一陣子,鐘不打了就沒有聲音。
   佛語阿難及諸大衆。汝今雲何自語矯亂。大衆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佛語阿難及諸大衆:汝今雲何自語矯亂! ”佛就說:真奇怪!你們簡直在亂說話,不合邏輯嘛! “大衆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 ”阿難就說:我們剛纔講的話沒有錯哇!怎麽會是亂說話呢? “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
  佛說:在第一次、第二次敲鐘時,我問你們聽到嗎?你們就說聽到了。沒有撞鐘時,問你們聽到嗎?你們說沒有聽到。在第三次。第四次撞鐘時,問你們有聲音嗎?你們說有聲音。沒撞鐘時,問你們有聲音嗎?你們說沒有聲音。我問什麽,你們就跟着我的嘴上轉什麽,這不是亂說話嗎?拿現在話來講,就是一點頭腦都沒有,不合邏輯。
    主客之間
   阿難。聲消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幹枯木。鐘聲更擊,汝雲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
  阿難!聲音消失沒有音響了,你把它叫做聽不見。假如真的聽不見。 “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雲何知 ”,假如聽的功能隨着聲音的消失而喪滅。那就像一根幹木頭一樣的沒有生機,起不了作用了。鐘聲再打時,你為何又聽到呢?可見你那能聽的功能並沒有隨着聲音的消失而喪滅。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 ”,有時聽到有鐘聲,有時聽不到鐘聲,那是客觀環境有的時候有聲音,有的時候沒有聲音而引起的。 “豈彼聞性為汝有無 ”,那個能聽聞的功能,不屬於有聲或無聲,而是本來就存在的。 “聞實雲無,誰知無者 ”,那能聽的功能,如你剛纔的回答: “沒有了 ”。假如真的沒有了,斷滅了,你怎麽曉得沒有了。因為曉得沒有了這個功能和那能聽到的功能是同一個作用。佛用各種教育的手法,衹是要告訴人們,無始劫來我們本覺的自性從來未曾變動過,個個都是佛,衹要你找到了生命功能的本性,你就成佛了。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佛在這裏繼續跟阿難講。在聞性的功能中,聲音的現象是客觀的,它有生滅,而我們自性的主體並不在聲音的生滅上,所以不能說它是空或是有。因為這個道理你搞不清楚,所以修行起來不能進步。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 ”,你現在最嚴重的錯誤便是把現象界的聲音抓得牢牢的,當成真實。這八個字很重要,尤其是修淨土宗念佛或密宗念咒的朋友。有的人迷信咒語的力量大得很,其實咒子本身是對的,音聲也有無比力量的作用,但它仍是心所,是物理的,客觀的現象,不是主體。
   “何怪昏迷,以常為斷 ”,因為你不懂這個道理,所以現在迷了。其實我們的本性永遠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清淨的,而你卻把它當成隨着聲塵的消失而斷滅。比如:年紀大的人,老化了,記憶力差了,其實你的本性一點也沒有差,衹不過是由於腦神經老化,因此記憶力變差了。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做人而成佛或做鬼,那時所有或許多記憶力都會恢復,因為那時不會受到生理機能的限製。
  由此可知,若修定得力把生理機能轉化過來,記憶力和悟性都會大大恢復。因此,要求智慧,求博學多聞,需要修定,有了定力生理機能一轉,智慧的現象就開了。 “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拿聲音來講,聽到聲音叫動相;聽不到聲音叫靜相。 “閉塞 ”,例如加了隔音設備使音聲不得傳遞。 “開通 ”,撤掉了隔音設備,使聲音流暢。不要以為離開了動靜、閉塞,開通這些作用,就找不到聞性的功能。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傢有人。於彼睡時搗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復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傢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消滅。
  佛為了說明聞性永恆存在,不會因為離了動靜、閉塞、開通而失去它的功能。在這裏做個比方:有一個人睡着了,他的傢人在他睡時舂米,那個睡覺的人在夢中把舂米聲誤以為是打鼓或敲鐘。 “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傢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 ”醒過來時,纔知道是杵舂米的聲音,於是告訴他的傢人,原來是你們在舂米喲!我剛纔在夢中還以為是擊鼓的聲響哩!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
  這些故事暫不管它,重點在於當我們在睡覺時,旁邊有人做事(真熟睡時有時聽不見)萬一聽到了我們會做夢,而把聲音當錯了。雖然聽錯,但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人的形體雖然睡着了,但是能聽的功能卻是始終存在的。 “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消滅 ”,佛說:就是死了、肉都爛了,變成白骨頭了,然後化成灰了,形體消失,那個能聞的本性卻沒有生滅。這說明本性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學佛修道就是在於如何找到這個本性。
  第四十八章 萬籟還天觀音耳
  
   楞嚴疏雲。擊鐘以辨真妄者。即聞性而可真。舉聲塵而辨妄。若因聲有聞。此聞不離聲。若離聲有聞。此是真聞。汝今但執隨聲之聞。此聞不離於聲。衹合是聲。不合是聞。若真聞性如水不滅。聲塵如風。鼓水成波,故有聞相。聲塵不起。聞相即無而聞性不滅。以性不滅。聲塵若來還有聞相。如水不滅。若風動時,即有波相。如色真性遍十方界。隨心感現。則有色相。此之聞性。亦復如是。
  這段《楞嚴經》的註解提出,佛指示羅候羅擊鐘為阿難辨別真妄的方法。這個方法 “即聞性而可真 ”,就在能聽到聲音的這個地方,體會自己能聞的作用與所聞的聲音之間的自性功能,在這個地方可以辯證出來而參透能聞本性的真實作用。 “舉聲塵而辨妄 ”,聲音就和我們心中的妄念一樣.它本身衹是個現象,這個現象是無常、不實在的,至於能聽到聲音的功能,自己要找出來。 “若因聲有聞,此聞不離聲,若離聲有聞,此是真聞。 ”我們能聞的自性要如何去找呢?如果因為有聲音而聽見,這是外在現象的作用,要離開聲音找出自己能聞的功能,那麽 “此是真聞 ”,這裏的 “真 ”字,不是指明心見性的那個真;而是耳根能聽聲音的那個 “能 ”的作用。
   “汝今但執隨聲之聞 ”,他說,我們一般人聽到聲音的時候 “執隨聲之聞 ”,聽到有聲響就以為自己聽到了。 “此聞不離於聲 ”,這個聽到的作用不離於現象。因此沒有聲音你就會覺得沒有聽到。 “衹合是聲,不合是聞 ”,這種情形之下,你所知道的是所聽的現象,不是能聽的真聞。
   “若真聞性如水不滅,聲塵如風,鼓水成波 ”能聽的作用像清淨無波的水一樣 “不滅 ”,它永恆存在。 “聲塵如風,鼓水成波 ”聲音是外界的現象所以叫做塵,它猶如風吹一樣,使平靜的水變成了波浪。因為外界的音聲來時,我們依他而起,因此有聽見的作用。
   “故有聞相 ”,因此我們聽到。 “聲塵不起聞相即無 ”,如果沒有外界的音聲,我們能聽的功能不起作用,就沒有聽見的那個現象。 “而聞性不滅 ”,可是能聽的功能本身存在。 “以性不滅 ”,透過能聞後面,一切衆生的那個本性始終是不生不滅的。 “聲塵若來還有聞相 ”,再打一聲鐘還是有聽到的現象。 “如水不滅,若風動時即有波相 ”,就好像水不起波浪時,水還是水,風一吹它又可以起波浪。
  由這些道理反復地說明聲音及我們能聽的作用。由此而推究到一切物理的色塵也是一樣。 “如色真性,遍十方界,隨心感現則有色相,此之聞性亦復如是 ”,如我們眼根所看到一切物理現象的作用,當眼睛沒有看到時,這個能見的本性還是無所不在的。聞性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下面是永明壽禪師所下的一個結論。
   故知不認自體恆常之聞性。卻徇聲塵生滅之聞相。遂乃聞贊而生喜。聞毀而起嗔。以迷本聞。故隨聲流轉。
  由此道理,我們知道一般人平常的生活習慣,並沒有體認 “自體恆常之聞性 ”,即沒有返回來尋找生命最初的那個本源。 “卻徇聲塵生滅之聞相 ”,卻跟着外界音聲的生滅在流轉。因此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上就形成了 “聞贊而生喜 ”,別人恭維你就高興。 “聞毀而起嗔 ”,聽到別人說我們的不是,就恨不得想殺掉他。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都跟着現象在轉,這就是凡夫。 “以迷本聞 ”,迷失了本性能聞的作用。 “故隨聲流轉 ”,因此聽到外界的音聲,心就跟着跑掉了,這是一般人。
    還源去!
   故文殊雲:衆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又云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這裏又引用《楞嚴經》的原文。衆生因為迷失了能聽後面的本性, “循聲故流轉 ”,而跟着聲音的現象輪回。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興趣廣泛什麽東西都看叫 “博聞 ”;真有頭腦把看過的東西都能記得住叫 “強記 ”。但是博聞強記還不是學問,衹能說是學識不錯,這在中國古文叫做 “記問之學 ”。在中國文化裏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充其量不過衹是個書櫃;其次就是辭章之學,這是文章寫得好;還有一種是義理之學,等於哲學,這是真正的理透過修養應用在待人處世上。拿中國文化來講,義理之學的完成也就是內在修養的成功,還必須辭章也好,又能博聞強記,纔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知識分子或稱為一個儒者。
  阿難雖然強記,學問淵博,文殊菩薩仍把它許為邪思。因此學問越好修道越不容易成功,因為執著名相多,因此妄想多,這在佛法就叫做 “所知障 ”。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不管學密、修禪或念佛,坐在那裏總是打妄想。因此第一個睏難就是妄想不能去。這是什麽道理?就因為不能 “旋流獲無妄 ”,我們的思想習慣就像電風扇開了一樣,這個旋動的流轉太快了。修道的道理就是把這個流轉先緩慢下來;然後再返回來,回到本位上不動了,達到真如不妄想的程度。這個過程就叫做 “旋流獲無妄。 ”
   “又云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
  這裏文殊菩薩下了結論,說明了修觀音法門如何悟道成佛。 “旋汝倒聞機 ”,假如修觀音法門把耳朵都塞起來,還是聽到心跳及血液流動的聲音,仍然在能所對待的境界。要把心靜下來聽,聽到內在及外在的聲音都與你毫不相幹,等於沒有聽見一般,就是 “倒聞機 ”。
  例如,明朝的《憨山大師年譜》記載,當年他在五臺山住茅蓬時不能入定。於是他就找到底是什麽原因?原來是五臺山的積雪融化成水流到溪流嗡嗡作響。他想想沒辦法,於是他拿起蒲團在那橋上一擺,索性坐在最吵鬧的地方讓它去吵。忽然什麽都聽不見,等他一出定已經過了七天了。什麽都聽不見,這是功夫,不能說是他悟了道,這就是 “旋汝倒聞機 ”。那個能聞的作用不聽聲音了而回到能的本位上。
  進一步要 “返聞聞自性 ”,什麽都不知道也是一個定的境界,有了這個基礎後,能夠在入定以前、出定以後或是功力再深在那什麽都聽不見時,再用靈敏的智慧推究:這個現象是如何變來的,後面是個什麽東西?這就叫做 “返聞聞自性 ”。在這個地方一悟,悟道了就 “性成無上道 ”,也就是明心見性,證得菩提。因此,隨時隨地六根六塵要關閉就能關閉纔可以談 “定 ”,有了定以後,纔由定生慧而開悟。所以 “返聞聞自性 ”的 “聞 ”不做耳朵聽聞的聞來解釋,我們勉強把它換個字叫 “返聞追自性 ”,即一直追究下去看看自性在哪裏?見到了自性纔是性成無上道,就證到了耳根圓通。 “圓通實如是 ”,耳根圓通的道理在這個地方。
    混元與圓通
   如今以聲為聞。背心循境。豈不是倒聞之機。若能旋聲塵之有流。復本聞之無妄。則是返聞自性。得本歸原。內滅翳根。外消塵境。能所既脫。本覺道成。寂照圓通。真實如是。
  這裏永明壽禪師自己再做結論:他說現在我們聽到的聲音是所聞的現象,如果跟着聲音走就 “背心循境 ”,違背了你的本心。有許多年輕同學告訴我:老師,我打坐時聽念佛的錄音帶好不好?我說:為什麽?他說:聽念佛錄音帶越聽越清淨。這裏就告訴你,那就是完全跟着聲塵在流轉。你覺得有點清淨,我是承認,但那是你心影裏頭的假象,是妄覺。例如,聽到高雅的音樂情緒會被引到有些飄飄然,這是意境的境界,是大妄想境界。對普通人來說是對的,但對修道求證的人來講則是錯的,這就是 “背心循境 ”。因為你的心已經動了,跟着音聲的現象在跑了。
   “豈不是倒聞之機 ”,這個機關開顛倒了,不但沒有關閉反而打開了跟着流轉了。
   “若能旋聲塵之有流 ”,打坐起來聽錄音帶好不好呢?好呀!要能做到旋聲塵之有流,開始聽得很悠雅,聽到後來什麽都沒有。乃至打雷或原子彈的爆炸都不受動搖。
   “復本聞之無妄 ”,能聞的功能回轉來,回到本位上,這個境界上沒有妄想也無所謂能聞。道傢的思想就用 “混元一體 ”來形容它。是人與宇宙混然一體,心跟物來混然一體, “是返聞自性 ”,這個時候,你那靈敏的作用自然回轉來聽那個能聽的自性。
   “翳 ”,就是眼睛得了白內障的毛病,好像有一層薄薄的紗把眼睛給障住了。 “內滅翳根 ”,表示能聞的翳還障在那裏,要把它拿掉。 “外消塵境 ”,一切外境都不相幹了。 “能所既脫 ”,所聞的聲塵及能聞的作用,這兩種都解脫開了。 “本覺道成 ”,本來是佛的本性就現前了。 “寂照圓通 ”,這四個字是形容詞,形容自己的本性是永遠寂滅的,如果到達了這個境界就是到最熱鬧的西門町或是最吵鬧的地方,他的身心內在的感覺都是寂滅的。雖然寂滅,然而一樣能照見一切,不但自己起心動念的絲毫習氣都知道,乃至外界一切衆生的心理行為也都清楚。 “圓 ”,就是圓滿。 “通 ”就是通達。不能把這四個字看成一個概念就帶過去了。 “真實如是 ”,真如自性就是這樣或是真實的佛法就是這樣,到這裏又是一節。
    法眼清淨時
   所以佛告阿難。以諸衆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消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是以若了聞性。即成正覺。於是心境雙融。動靜俱認。
  這裏又引用了《楞嚴經》的原文。佛對阿難講,一切衆生從無始劫以來眼睛看到外色、耳朵聽外聲,念頭都跟着外界在跑。 “流轉 ”這兩個字形容得非常好,流就像流水那麽流, “轉 ”就是輪回。有許多人問有沒有輪回?這個道理就好比課堂天花板上吊着的電風扇;剛啓動時慢慢動,轉到後來就分辨不出扇葉而衹看到中間的那一點。還有,我們的地球也在轉動,但是我們並不覺得;習氣也一樣,因為每天都以這種模式生活,習慣了,因此不覺得它在動。所以輪回的道理你怎麽能體察得出來?因為轉得太快了。
  要在什麽時候纔知道呢?在開始啓動時就知道。
  因此,諸佛菩薩起心動念,念念分明、觀照自在,無明一啓動,習氣一上來,覺察到了就馬上把它關掉。所以說,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有一天把電源關掉了,解脫時纔知道自己的心念轉得那麽快。因為電風扇把電關掉以後,要慢慢地轉半天才會停下來。看了電風扇你就會懂得用功淨化習氣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曾不開悟,性淨妙常 ”,因此永遠不能開悟,證入妙不可言、不生不滅、幹幹淨淨的本性。 “不循所常,逐諸生滅 ”,可是一切衆生不跟着自己不生不滅的自性走,反而跟着外面的生滅法在轉。 “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因此生生世世就在摻雜了後天壞的習氣,染污了壞的心住在輪回裏滾。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 ”,假如有一天,我們能夠拋棄了生滅法,安住於不生不滅的境界。 “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消落 ”,靈光一現前,六根都起不了作用,外界的色、聲、香、味、觸都與你不相幹了、意識不起了、妄念也不動了。 “消 ”,猶如把油滴在大火上頓時化去一樣。 “根塵識心,應時消落 ”,這句話是形容禪宗頓悟的境界。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 ”,然後返過來告訴我們,凡夫衆生被思想模式所構成的意識形態給睏住了,因此老是看別人不順眼、不合己意。就是這個看不到的灰塵(想相即意識形態)把我們給障住了。第二種是意識所變成的感情作用,這種情緒會影響到生理作用,這就是垢。例如,衣服穿了好久不洗它就會髒得變成衣垢。一個內嚮、憂鬱、多煩惱,一點事情就想不開的人,要小心肝病、小心癌癥。因為他幾十年積下來就會變成這種垢。照中國的醫理,病都是由心理來的。
   “二俱遠離 ”,修行的人想相與識情這兩種都要遠離。 “則汝法眼、應時清明 ”,那麽你的法眼就開了。所以一個人要得到智慧的法眼,必須具備上述的條件,想相的塵勞沒有了、識情的污垢去掉了,這時才能法眼清明、把智慧的眼睛打開。此時雖然能認識佛法修持的路,哪一條是對,哪一條是不對,但還沒有悟道。 “雲何不成無上知覺 ”,法眼有了知道該走哪一條路,慢慢去修一定成功。
  接着又是永明壽禪師自己的說明。 “是以若了聞性即成正覺 ”,所以說,由觀音圓通法門的返聞自性進入,一定可以成佛。 “於是心境雙融 ”,到達了返聞聞自性的程度,由於心平等而歸到真心,真心也空了,一切的音聲也空。音聲空了,一切境界跟着皆空,此時心與境自然相互圓融。 “動靜俱泯 ”,因此,聽到音聲的動相與沒有聽到音聲的靜相,這兩種相都平靜了。
  第四十九章 夜來千詩由病禪
  
   如觀音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
  觀音菩薩報告他當年修持的經驗是走這個路綫進來的。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聞,是返回來聽自己念佛的音聲。且一邊參究,這是思,晝夜二六時中如此修去,這是修,就這樣進入了最高定慧等持的三昧境界。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比如,修念佛法門的人,每一字、每一句自己都聽得清清楚楚;乃至不出聲地念,自己回轉來聽意識境界念佛的音聲,一字不漏都聽得清清楚楚。如此持續下去念一百句、一千句都一直不亂,就差不多要 “入流 ”了,進入法性之流,順流而去。久而久之就 “亡所 ”,外界的音聲聽不見了乃至念佛的音聲也沒有了,自己就安住在那個境界上,這個就是 “入流亡所 ”。
  因此,修淨土法門的道友也應該這樣走纔比較確實,你心中在念佛,一直回轉來聽聽聽,自然不聽外界的音聲,即使外面有人駡你,你也不理他,慢慢地就聽不見了,衹有心中這個念佛的聲音;或者是聽外界的音聲來修也可以,古人喜歡在水邊林下修道,依我的經驗,在松樹林最好,風一吹那個聲音特別美,你慢慢地聽聽聽就入流了,接着就可 “亡所 ”。由此自然就可進入到下個境界。
  如果說這個境界你無法保任,又迷糊了,那又變成凡夫了。好比天天求黃金,有一天黃金到手了偏偏又把它搞丟,那有什麽辦法呢?因此,你依舊照着原先用功的方法用功下去,若幹時或是剎那間 “所入既寂 ”,那個時候我們修持的境界會更進一步地深入到寂滅的狀態。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到了這時候外界的一切音聲都瞭然清楚,但對你毫無妨礙。此心如如不動、生而不生,一切都清楚,哪怕是風吹草動,甚至此時,有一隻螞蟻爬過,你也能聽到。因此,當年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時 “聞蟻鬥如雷鳴 ”,聽到了螞蟻在地上打架的聲音,就像我們聽到的打雷聲一樣大。修到這個程度時動相、靜相都瞭然,如果不瞭然就不算數,這個了是明明瞭瞭之了。在這個時候你想找妄念也找不到,所以說,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這個樣子到傢了沒有?還沒有。 “如是漸增 ”,再求進步。 “聞所聞盡 ”,能聞與所聞都沒有了。 “盡聞不住 ”,什麽都聽不見,連聽不見的也聽不見;一切聽見、聽不見及動靜瞭然的那個境界也不住。就如《金剛經》所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雖然有那麽好的境也不住、不理,順其自然。
  接下來的就不是由音聲來的聞;而是知了覺性的覺,禪宗的說法就是悟了。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開悟了,那個 “悟 ”就變成耽誤的 “誤 ”。 “覺所覺空 ”,悟到了覺性,能覺的與所覺的也空了。 “空覺極圓 ”,空了以後有空的境界,空與悟境都不住,悟了以後當然是空,真空了以後自然就悟,無論是空也好,悟也好,都不住,這個時候就圓融了。 “空所空滅 ”,所以能空與所空都沒有了,談不上空不空。因為空而自性自然起妙有,因此能空與所空都滅了。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一切生滅輪回也自然地解脫。此時寂滅的自性現前,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在寂滅自性中。觀音菩薩把修持的功夫境界都切切實實的告訴了我們。如果我們還不懂那就衹好慢慢地持誦觀音菩薩的聖號,求他老人傢的加被。不要認為這是迷信,因為你虔誠持誦佛號的關係,使得你的心與菩薩的心越來越接近而相應,他一定會來度你。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 “忽然 ”即頓悟了道理,突然之間你自己悟了,不但跳脫了世間也跳脫了出世間,無所謂在傢或出傢。 “十方圓明 ”,在這個時候也無所謂空間及時間的觀念,圓滿清淨,在一片的智慧光明中。 “獲二殊勝 ”,獲得兩種特殊的、講不出來的好處。
  是哪兩種好處呢?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修持到了這個境界依禪宗祖師的說法是,與三世十方一切佛同一鼻孔出氣,即你已修證到了佛果與諸佛合流了。合什麽流呢?慈力,即法界慈悲的心願;就像觀音菩薩一樣對一切衆生無比地慈愛。慈下面還有一個力,有這個力量;我們凡夫發慈悲心沒有這個力量,心力發不出來。修持到傢的人,那個力量發出來有影響力,他坐在那裏無形中就把你給影響了,可以使你的心念都平靜下來。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 ”有人開悟了,到了這個境界,心裏有無比的悲心自然流露,慚悔自己以前為何如此愚蠢。再看看一切衆生都是在解脫的境界裏自找煩惱,真是好可憐!因此,與未成就的衆生同一悲仰,這裏不用悲力而用悲仰,意指仰慕悟道的人是多麽解脫、平靜,而發出了無比的悲感。
    離妄法眼淨
   是以初從聞性入時,先亡動靜聲塵之境,次亡能聞所聞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無心境,及能覺所覺之智,則覺智俱空。此空亦空,方成圓覺。故云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始盡生滅之原,到寂滅本妙覺心之地。
  到這裏又是永明壽禪師所下的結論: “是以初從聞性入時,先亡動靜聲塵之境,次亡能聞所聞之心。 ”
  從聞性進入的觀音法門,第一步先亡去動相、靜相的聲塵境界。第二步再亡能聞及所聞之心。 “既心境俱亡,又不住無心境 ”, “心 ”,此心念的體相, “境 ”是外面空的境界, “俱亡 ”,都沒有了。但是他不住在無心的境界。所以古人說: “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若到了無心境界便要當做是道,將來會變成白癡。 “及能覺所覺之智 ”,翻過了無心境界,你的智慧會突然開發,即使從來沒有讀過書的人也會變成什麽都懂。
  例如,《憨山大師的年譜》記載他年輕時修行經驗,在他用功的過程中,有一天夜裏,突然文字智慧的境界打開了,就在半夜之間毫無思考地寫下一千首好詩,想停卻停不下來,此時纔知道是禪病來了(楞嚴經裏的五十種陰魔都是禪病)。
  他回想起曾經參訪過一位老前輩談到禪病的問題,那位老前輩告訴他,得了禪病衹有靠睡才能治好;睡不着就得靠喝酒把自己醉倒大睡一番。後來他老人傢大睡一覺纔把它給脫開。所以修道用功到這裏,智慧爆發開來無所不通,有時候好像整個地球都被你看透了,好是好,但若著了相就會落入魔障。所以永明壽禪師告訴你 “則覺智俱空 ”,連悟道的智慧境界都要空掉。 “此空亦空 ”,連這個空的境界也要丟掉。 “方成圓覺 ”,才能到達圓滿覺性的境界。
   “故云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始盡生滅之原 ”,到了這個時候纔不起生滅心,所以大傢在問:如何才能不妄想?你若修到這個時候自然沒有妄想,生滅心不動了。生滅心不動了,不是什麽事都不知道,而是什麽事都更清楚。什麽是我們心理現狀的生滅心?我們衆生為一片無明所障蓋,猶如身處黑暗。我們修行用功的人就仿佛拿了一把手電筒在找,有時候好境界來了,亮了一下境界又掉了,那是因為電池用幹了嘛!這就是生生滅滅的狀態,當然不是圓覺。
  無生滅是什麽?就好比陽光出現普照大地一樣,即使你不用力,也是無所不照。因此,這個時候你不起生滅心的作用,但是天地萬物你無所不知、無所不照。 “到寂滅本妙覺心之地 ”,這是菩薩成道的境界,在這個時候寂滅自性現前,到了本性妙不可思議的覺心地位。這是永明壽禪師所加上的結論。
   如起信論雲。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沉。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瞭然頓現。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
  下面他又引用馬鳴菩薩所著的《大乘起信論》來說明這個道理。 “如起信論雲: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 ”,這句話的意思,即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 “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沉,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瞭然頓現 ”。妄念空了以後六根與外塵自然清淨了,自然對境心不起,業識所造的妄想消滅了,則身心內外的塵垢都會消失,擇法眼立刻就清楚了,這個時候智慧之光頓現,不加任何力量豁然開朗。 “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 ”。話說回來,這段話是說明觀音菩薩從耳根為工具聽聲音入手修行,返回到聞性的結果。其實不衹是觀音法門,用任何一根來修行,如眼根或是鼻根呼吸來修止觀,最後到達的境界都是一樣的。
    眼前三千界 猶如一夜夢
   故經云。六自在王。常清淨故。又首楞嚴經偈雲。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但以未覺悟前,於染淨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纔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
   “故經云:六自在王常清淨故 ”,我們凡夫六根被外塵牽着鼻子走不能稱為自在王,要六根都清淨了才能自在。因此《心經》一開始就是觀自在三個字,要我們回頭來找自己的那個東西得到自在,六根都非常自在自然在清淨中。 “又楞嚴經偈雲: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 ”《楞嚴經》上也說,一根修成功了,六根同轉自然就解脫。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 ”。這個時候眼睛所看到、耳朵能聽到的作用,猶如清淨自性的澄清虛空中所起的像一層薄膜一樣的幻翳。看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虛無縹緲。
   “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 ”返聞聞自性,本性找到了,那一層薄膜的障礙就沒有了。一切外境的六根、六塵消失了,本覺自性圓滿清淨、真正的淨土現前。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真正悟了 由自性的定,不用到西方,西方淨土就現在眼前。這個時候淨極的心光通達了,寂照遍含虛空,三千大千世界如在目前,再回轉來看世間的一切就好像是夢境一樣。
   “但以未覺悟前,於染淨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 ”。這個夢和上一個夢不同,這幾句話是永明壽禪師加的,他說一般人在未悟道以前,自以為的淨不是真淨,因此染淨二法都是染污。假如有一毫的分別這是染法、這是淨法而有取捨,老實講都還在三界無明中,在長夜生死的大夢當中。
   “纔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 ”,反過來說,假如從人生的大夢中覺醒成佛了,還是在做夢,這個夢是瞪起眼睛故意做的夢,這是佛夢。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衹要你能見性,心光顯現時即同諸佛。雖然尚未達到古佛的程度,但是這一見性和古佛成佛的第一步完全相同。這時菩薩發心了,自覺以後覺他,弘法利生,這個樣子就叫做佛。
   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非獨見聞。或意消香界而入圓通。或心開塵境而證法忍。或入水觀而達性。或審風力而悟宗。或刺足疼痛而純覺遺身。或了心無際而入佛知見。或觀暖觸而成火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當此大悟之時。終不見有一境可生。一言可執。
   “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非獨見聞。 ”
  這是永明壽禪師對《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法門的歸納。再說此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不是衹有在眼睛或耳朵上玩。 “或意消香界而入圓通 ”。如,香嚴菩薩聞到沉水香味就開悟。 “或心開塵境而證法忍 ”,有的衹在思想念頭上觀心,心一打開也到達這個境界。 “或入水觀而達性 ”,有的則修水觀而悟道。 “或審風力而悟宗 ”,有些是聽呼吸修止觀,呼吸是依風大而修也可悟道。
   “或刺足疼痛而純覺遺身 ”,有的因為光着腳走路被刺流血,痛的要命!他想痛因哪裏來?腳痛?大腦痛?還是心在痛?就這樣一參悟道了,疼痛不見了,身體也沒有了。 “或了心無際而入佛知見 ”,直接由觀心法門,瞭解心是本空的也可以悟入。 “或觀暖觸而成火光三昧 ”,有一位火頭金剛修氣脈而覺得全身發暖,得暖相而後進入火光三昧。 “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 ”,有些菩薩就走弘法利生的路子,為人解說佛理的同時,自己也悟道了。
   “當此大悟之時,終不見有一境可生、一言可執。 ”開悟的時候沒有一個境界可談,若有一個境界早被這個境界束縛而耽誤了,也不再執著任何經典的一言一句。
  例如:雲門祖師開悟了以後,把八十八佛的名字都貼在褲頭上,表示都不需要了。可是別人跟他學,雲門祖師嚇死了!有人看到雲門祖師可以把諸佛的名字貼在褲頭上,他也想學學開悟人的樣子,於是把諸佛的名字也貼在褲頭上,結果全身都爛了。雲門祖師把諸佛的名字貼在褲頭上是恭敬及無上的慈悲,告訴我們修到這個時候就無一境可生、無一言可執,你沒有到這個境界而學這種狂態,果報就立刻呈現。
   今衹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假以言說指歸自心,從此一嚮內觀。捨詮究理。斯則豈不是因言悟道。籍教明宗。為此之人。不無利益。遂使初心學者。信有所歸。便能息外馳求。回光反照。頓見自己。瞭瞭明心。如正飲醍醐。親開寶藏。方悟隨言之失。深慚背己之愆。
  永明壽禪師寫這部大作是在宋朝,當時全國都籠罩在學佛的氣氛之下,佛學是那麽興盛,然而修行求證卻慢慢衰落,他看到佛法的機運下去了,所以作了這部書。 “今衹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 ”,一般人衹知道研究佛學跟着文字在轉而不懂得修證。 “假以言說指歸自心 ”,你們念了佛學以為自己通道理,但是我們現在用的方法就是把佛經上有關修證道理的要點抓出來,使大傢能回轉來求證。 “從此一嚮內觀 ”,你懂了佛法的文字、學問好有什麽用?學問好了以後要把學問吃進去,嚮內去觀心。 “捨詮究理 ”,拋棄了理解,參究真理的境界。 “斯則豈不是因言悟道,藉教明宗 ”,所以我寫這部書的目的是藉此懂得佛經的理,你來求證而有所悟入,真正懂得佛法的宗旨。 “為此之人不無利益 ”,我作這本書就是沒有悟的人看了也會得到利益喲! “遂使初心學者信有所歸 ”,初學的人看了將來會成就。 “便能息外馳求,回光反照 ”,能放棄嚮外追求稀奇古怪的心理,不會讓你精神的光明嚮外浪費而走上真正用功的路。 “頓見自己,瞭瞭明心 ”,立刻可以悟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明心見性。 “如正飲醍醐,親開寶藏,方悟隨言之失,深慚背己之愆 ”,讀了這本書好像是喝了無上的醍醐妙品,打開了佛法全部的寶藏。那個時候纔知道跟着佛法的文字跑,而不知修證返回自己的本地風光是錯誤的。
   故阿難等。因世尊開示自性之後。發自慶言。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故能不動塵勞。現身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力。為是廣大無邊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語為證。雲何反有背己之言論文之誚乎。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
   “故阿難等,因世尊開示自性之後,發自慶言 ”,阿難因為佛給他講了這個法門以後很高興,就說了一個偈子來說明《楞嚴經》的偉大。 “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使我無始劫來顛倒妄想的觀念沒有了,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就可悟道而獲得法身。
   “故能不動塵勞現身成佛 ”,懂了這個法以後,不論在傢或出傢就是在塵勞煩惱中也可成佛。 “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力 ”,永明壽禪師此時語重心長地說,佛經祖師的話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力量,大傢為什麽不看佛經。
   “為是廣大無邊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語為證 ”,因為佛經有如此廣大無邊的法利,所以我具體地把佛經裏有關修證的部分整個給抽出來。 “雲何反有背己之言、論文之誚乎 ”,結果你們還譏笑我,說我不懂還當文抄公抄了一大堆。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 ”不管是講經的法師、講戒的律師或是打坐的禪師,如果沒有真正地用功就有十種毛病。
   第五十章 尋物多害喪心病
  
  上次我們談到有關於永明壽禪師的評論。首先我們要知道,他所提的是中國唐宋以來佛教界裏宗教與學術爭論的重大問題。如果往上推,這個問題自從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就一直存在着,因為佛涅槃以後他的弟子們對於佛法的修持與見解就分了很多派別,而且彼此間爭論得很厲害,經過大約一千年的演變,就成了般若宗的談空與法相唯識宗的說有,這兩傢在爭論。當佛法傳到中國時與中國的固有文化儒傢、道傢又發生了爭論,到了隋唐間十個宗派的興起,彼此間又是爭論!唐宋以後又有出傢人與在傢居士的爭論。
  如果推開了宗教立場,光是從人類文化的立場來看,不論東方或西方都有以爭論為尚的情形,學術界千古以來都是爭論不息,這也是人類的一大弱點、一大醜陋面。因此使我想起了古人的幾句話,在明朝時有人在南嶽衡山上刻石碑,人生衹有三條路,千古來所有的人都陷在這裏,是哪三條路呢?那就是自欺、欺人、被人欺。另外在寫字方面,古人說剛開始寫字時 “恨自己不入貼 ”,就是恨不得能寫得像字帖一樣;然而書法寫得高明的,則 “恨自己不能出帖 ”,不能自創一格,永遠睏在裏頭。我們學佛也一樣,剛開始學佛就怕自己不入佛,學了佛以後則拿了一宗一派的方法,看別人都不對,就好像拿了雞毛當令箭,而不能出佛,跳出這個範圍。要能出入自由才能成佛。這是今天這堂課開始前的序言。
    自心不明是己大敵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象法决疑經云。三師破壞佛法。略各有十過。一法師十過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雲。有論而無慧。所說不應受。二、不融經息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見心苦集。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五、法本無說。說破貪求。名利弘宣。寧會聖旨。六、貴耳入口出。何利於己。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七、無行而宣。何利於他。八、又多加水乳,無道之教。教誤後生。九、四衆失真法利。轉就澆灕。十、非但不能光顯佛法。亦乃破於佛法也。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 ”,永明壽禪師是極力地提倡真正地學佛,一個學佛的人不管在傢或是出傢,目的都在求證佛法,自己要悟道、證道成佛。要想悟道、證道成佛衹有四個字—— “觀心內證 ”。不管是哪一種法門都要力求觀心內證,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沒有達到觀心內證,不管他是法師、禪師或律師都會産生十種毛病。永明壽禪師的批評是很客觀的,他引用了釋迦牟尼佛在《象法决疑經》的話來批評。 “三師破壞佛法,略各有十過 ”,法師、禪師、律師破壞佛法,簡單地說各有十種過患。
  這個問題不但是宗教,就個人的事業而言也是如此,你的事業成功了,最後失敗的因素是什麽人?嚴格反省起來還是你自己。外來的宗教或其他力量想來打擊一個宗教,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破壞的是自己內部;一個政治、社會、企業,甚至一個家庭也是如此。所以中國文化有句名言, “物必自腐,然後蟲生 ”。一個水果擺在那裏是不會生蟲的,除非內部爛了,蟲就出來了。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 ”。一個人一定是先把自己搞失敗了,然後纔會招來外界的侮辱。所以,佛在臨死前問已經皈依的魔王,我走了以後你怎麽來破壞佛法,魔王說:穿你的袈裟、讀你的經、吃你的飯,然後在裏頭破壞你。佛說,你真偉大,我鬥不過你,這樣做我一點辦法也沒有。因此佛講了一句名言: “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 ”獅子是百獸之王,誰都對它沒辦法,但是獅子本身生病生了蟲,蟲便會把獅子給慢慢吃死。將來佛教也是這樣,這是佛在《涅槃經》上所說的話。因此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將來做事業時不需去防範別人,你真正的敵人很可能就是你最親信的左右手,而且最嚴重的是,你自己的心破壞了你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自己的欲望,最可怕。法師、禪師、律師是佛教最主要的臺柱,但是一不小心很容易破壞佛法,簡單地說各有十種過患。
    法師弘法的歧路
   “法師十過者 ”,什麽樣的出傢人才稱為法師呢?必須是研究經教,佛經的大小乘、三藏十二部都通的人。以佛教的戒律而言,大法師是佛,其次的法師最起碼是通一部經或一部論。破壞佛法的法師的十種過患有哪些呢?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雲:有論而無慧,所說不應受 ”,衹曉得研究佛學,文字的解釋很有道理,但自己沒有內觀修心做真正的功夫。所以解釋這段文字說:有理論但沒有真正的功夫所發出來的大智慧,他所說的不應該接受。
   “二、不融經息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見心苦集 ”。第二種過患是,不能融會各種經典的道理,平息爭論趨嚮修道,結果學問越高了,自己主觀的成見也越來越深,堅持自己的理論而批評其它的理論,因此我慢也越來越高,然而卻認不到 “見心苦集 ”,換句話說,學識越高煩惱越大,自己的心念都平靜不了,平息妄念是學佛最基本的功夫。有些哲學家到了最後衹好自殺,因為到處都看不慣、到處都不對。
   “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 ”。第三種呢?就是法師們光是研究經典而不遵循佛的遺教來修行,不依佛所教的三十七道品的四念處來入道。木叉的翻譯就是戒,小乘的戒律又稱別解脫戒。不依佛所製定的戒律來生活,所以佛說這不是佛的弟子。
   “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 ”。第四,佛經告訴我們要想修證衹有一條路子,那就是修定修慧,打坐不是修定而是練習修定的基本,所謂定,不一定要盤起腿來打坐,真正的佛法若真得了定,不論是行、住、坐、臥乃至跑步、跳舞都要在定中,這纔是定。由定而生慧,達到大智慧的成就。
  有人常問:佛法的成就是什麽?佛法的成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而不是功夫。但是真正的大智慧一定要功夫到了才能成辦,所以佛經上講:非禪不慧。不修禪定則不能得到真的智慧。 “偏慧不禪 ”,如果衹是光通學理的幹慧,就沒有真功夫的禪定。 “一翅一輪 ”,定與慧就像鳥的一雙翅膀、車子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豈能遠運 ”,一個出傢的法師假使不能定慧等持,哪裏能夠遠大地弘揚、運轉法輪。
   “五、法本無說,說破貪求,名利弘宣,寧會聖旨 ”。第五,真正的佛法沒得話說,因此佛在《金剛經》中說,他沒有說佛法,明明說了四十九年法,有三藏十二部經典記錄下來,卻說沒有說得一個字。因為真正的無上佛法,一切本空的境界不是文字言語所能到達的。所以說,法本無說。為什麽法師們或是居士的佛學家們要說法呢? “說破貪求 ”,那就是為了破除一般人貪求世間的名與利。 “名利弘宣,寧會聖旨 ”假如有人說法的動機是為了這兩個字,名與利,那怎能合於佛法聖人的宗旨呢?
   “六、貴耳入口出,何利於己,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 ”。第六點,一般研究佛學的人 “貴耳入 ”,比如我們同學們常說:老師找個時間講什麽課給我們聽,好不好?一天到晚在貴耳入,然後耳朵聽過來,嘴巴就販賣出去了,就會吹了。就這洋 “耳入口出 ”,心中沒有正念。 “何利於己 ”?佛學很熟,但碰到事情就過不了,這樣對自己又有什麽幫助呢?這也是我常講的: “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 ”。佛經上說這種人整天雖然很辛苦、很用功,但都是在替人傢數錢財,自己一點本事也沒有。
   “七、無行而宣,何利於他 ”。第七種,自己沒有真地修行就隨便信口開河亂講,沒有真正在宣揚一個東西,這樣做不能利己更不能利他。
   “八、又多加水乳無道之教,教誤後生 ”。第八種,有些在講的時候,牛奶裏摻了水,不是真牛奶,而且可能還發酵了有酸味,聽進來吃進去可能就腸胃不適,這就是無道之教。 “教誤後生 ”,真正的佛法越來越變質了,而耽誤了後一代。
   “九、四衆失真法利,轉就澆灕 ”。第九種,佛的四衆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到了後代,因為真正的佛法沒有了而越搞越糟。
   “十、非但不能光顯佛法,亦乃破於佛法也 ”。第十種,凡是研究佛學的不管在傢或出傢,假如沒有觀心內證,非但不能使佛教弘揚而有前途,而且他自己也在破壞佛法。
  這在宋朝時就提出來,有那麽嚴重的情形。然而不衹在宋朝,就是在佛在世的晚年已經親眼看到發生這種情形了,這衹要研究戒律就看得到,佛在世時就已經吵得不得了。以上是專門批評搞佛學的人。以下則是批評專門講功夫又未能觀心內證的禪師們。
    禪傢修行的陷阱
   禪師十過者。一、經云假名阿練若。衲衣在空閑。自謂行真道。好說我等過。二者、恃行陵他。不識戒取苦集煩惱。三、無慧修定。盲禪無目。寧出生死也。四、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無慧之禪。多發鬼定。生破壞佛法。死墮鬼道。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墮地獄。七、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難。八、如水乳禪,教授學徒,紹三塗種子。九、四衆不沾真法之潤,轉就澆灕。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
   “一、經云假名阿練若,衲衣在空閑,自謂行真道,好說我等過 ”。阿練若指的是清淨的道場,這裏引用經文的話說,有些禪師們號稱清淨僧。 “衲衣在空閑 ”,衲衣有兩種意思,一個是袈裟又稱福田衣;另外禪師的衣服又稱補衲衣或是百傢衣。有些人一天吃飽了沒有事,光是兩腿盤起來打坐,實際上在那裏無事忙。 “自謂行真道 ”,自認為把兩腿盤起來就是修道。 “好說我等過 ”,而且還批評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雖然把腿盤起來了,但是心裏頭還在打妄想。
   “二者。恃行陵他,不識戒取,苦集煩惱 ”。第二,自己認為我在修行,有一點點功夫了就看不起人傢,實際上他犯了見惑裏頭的戒取見,認為這樣纔對,不是這樣就不對。例如,我吃素纔是學佛,他不吃素理都不願意理。又如:鴨蛋教的人衹吃鴨蛋不吃雞蛋,戒取見就使他抓住鴨蛋纔可以吃,其它的蛋不能吃,因此更增加了他的煩惱。
   “三、無慧修定,盲禪無目,寧出生死也 ”。第三,道理沒有搞通,沒有真智慧就跑去打坐修定,不管是用哪種方法,都不可能成功。我經常告訴同學們,佛法是個大科學,因此先要把理論弄清楚了再來實證。理論都沒有搞清楚就來盤腿,學佛是修行不是修腿,盤上腿就有佛法,放下腿就沒有佛法,這就叫做無慧修定,等於盲禪,瞎修而沒有法眼,這樣就想跳出生死,那是不可能的。
   “四、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 ”。這第四種過患是同法師的一樣,這裏不再贅述。
   “五、無慧之禪,多發鬼定,生破壞佛法,死墮鬼道 ”。第五,沒有智慧就去學打坐修禪。 “多發鬼定 ”得定了沒有?是得定了,也曉得些什麽事情,也看到一些什麽。這就是鬼定,其結果輕一點是神經衰弱、重一點則神通的兄弟就來了而變成神經。這種人活着在破壞佛法,死了則墮在鬼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第九集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