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讲述历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迁都定鼎说朱棣(2)
万明 Mo Ming
张兆裕 Zhang Zhaoyu
在明代十六个皇帝中,与北京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永乐皇帝,这是因为他的迁都北京之举,使他成为了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
明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应天称帝,八月,改应天为南京,而以汴梁(今开封)为北京,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刚刚即位五个月的朱棣即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
永乐皇帝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虽然生在南京,长在南京,但21岁起就藩北京,在那里做了20年的燕王,渡过了他的青壮年时期。他在那里接受政治磨练,羽翼丰满,从而发展壮大。对朱棣而言,北京是他的“龙兴之地”,是他立业的根本。明代以南京为国都已经三十余年,但南京似乎并不是理想的都城,因为自从将元朝势力驱进漠北,定鼎南京之后,军事上的威胁都来自北方的蒙古部落,这就造成了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的分离。在地理形势上,北京地势雄伟,背靠长城,北枕居庸,西倚太行,东连山海、南瞰中原,“金汤之固”,易守难攻,便于实现“控四夷以治天下”的远大抱负。迁都北京或许还与朱棣的得位不正有关,他以武力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江山,南京是建文皇帝的施政中心,长居于此,他多少会感到心中不安。
永乐皇帝即位之初,就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北京经济的措施。他下令迁徙山西、浙江等地民户到北京,充实北京的劳动力,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又派人疏通大运河,恢复舟师海运。下达迁都的诏旨后,永乐皇帝即刻行动,分派大臣到四川、湖广、江西、云南等地采集名贵木料,在山东临清督造青砖,在房山开采巨石。永乐五年(1407年),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征调民夫二三十万人,调用部分军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参照南京城池宫殿的规制,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坛庙。七月,皇后徐氏病死,朱棣派人到北京选取陵地,以善望风水著称的廖均卿遍历群山,为他选得昌平县北的黄土山为“吉壤”。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皇帝前往巡视,将黄土山更名天寿山,征调了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民夫工匠和北京附近卫所的兵卒,开始营建陵墓,定都北京之意已牢不可破。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朱棣多次北巡,长住北京,而命皇太子监国南京。北京设有行在六部,天下奏疏必须送往行在,北京已经成了实际上的政治中心。
永乐十八年(1419年),北京的营建工程基本完工,主要分为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内城就是北京城,内有中央构机构、王府、官宅、仓库和民居。皇城内布置有太庙、社稷坛、御苑,以及各内府监、局、厂、房等机构。紫禁城既宫城,又称大内,是全城的中心,前部以以奉天(后改名为皇极)、华盖(后改名为中极)、谨身(后改名为建极)三大殿为主体,是皇帝坐朝和举行大典的外朝,后为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整个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紫禁城布局严谨,宫殿、楼宇高畅壮丽,金碧辉煌,今天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就奠定于当时。在北京城的设计中,一条8公里长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为全城布局的依据,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而对称展开,而紫禁城的主要建筑都坐落在中轴线上,这种布局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朱棣正式下令迁都北京。紫禁城中鼓乐齐鸣,身材雄健,美髯齐胸的永乐皇帝衮冕龙袍,缓步登上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自此,北京成为明朝的国都,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永乐皇帝的遗体被迎回北京后,葬于长陵。长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从陵门至祾恩殿,再至明楼、宝城,共有三进院落。祾恩殿九间重檐,气魄宏伟,黄瓦红墙,所用木料全是名贵的香楠木。殿中的三十二根独木巨柱,更令人称奇,每根都高达三丈以上,特别中间4根,两个人都不能合抱。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来此朝拜,上尊谥,庙号为成祖,所以永乐皇帝又称明成祖。 (杨艳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
|
|
挥师北平忆徐达(1) | 挥师北平忆徐达(2) | 挥师北平忆徐达(3) | 迁都定鼎说朱棣(1) | 迁都定鼎说朱棣(2) | 入世异僧姚广孝(1) | 入世异僧姚广孝(2) | 朱能地下犹护主(1) | 朱能地下犹护主(2) | 朱能地下犹护主(3) | 朱能地下犹护主(4) | 风华当年寻郑和(1) | 风华当年寻郑和(2) | 黑山迷雾辨刚铁(1) | 黑山迷雾辨刚铁(2) | 黑山迷雾辨刚铁(3) | 法海壁画探李童(1) | 法海壁画探李童(2) | 法海壁画探李童(3) | 名祠沧桑祭于谦(1) | 名祠沧桑祭于谦(2) | 名祠沧桑祭于谦(3) | 梦里登城话阮安(1) | 梦里登城话阮安(2)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