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情 黄绣球   》 第五回 黄通理初访张先生 官媒婆说起祸根子      Yi Suo

  话说黄通理出了衙门,心想:这件事,方才见那官在堂上,似乎并不曾晓得有此一案,却为何竟被收押起来,又居然当堂发落?这定规是外面做的把戏。幸亏我因为省事,用了二三百吊钱,凭他打点开来。不然,就不知要怎样的涛张为幻,将此事锻炼周纳,做到什么地步!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毕竟这件事的起事根由,固然是从谣言上来的,却是其中定还另有一个蹊径,如今也不去管他。明日看来,是要补足那一百五十吊的票子,再同那张先生接一接头,便可领出人来。等此事了后,少不得当真与张先生交结些,想个运动他的法子,那时不但这事可彻底明白,要连他们的广大神通,一切玄妙不传之秘,都勘破了他,方能做事。如此低头自想,迈步而行,不一刻已到家门,与家下人说知,大家方才放心。一夕无话。
  次日早起,起好了保结的底子,捡齐钱票,又带了些银洋。吃过早餐,来至衙前。一看对时表,已九点多钟,衙前各房科尚是鸦鹊无声,只得退至左近一家小茶坊内略为等候。等到十点钟外再去一看,依然人影寂寂,往复三四次。过了正午,要待回家,心里又记挂着黄绣球,巴不得早一刻交清,便可早一刻领他出来。要先到黄绣球处一探,又恐误事,不觉的十分急躁。
  渐渐那茶客散完,时候交到未正了,只因有事在心,忘却饥饿。茶博士上前问道:“你老等候何人,还不回府吃饭?”黄通理兀自纳闷,听那茶博士问起,便说:“我有要事等衙门里的张先生。约好今日早间到他房科面叙,去了三四趟,他却还不曾到。”茶博士听犹未毕,接着说:“可是刑房里的张开化张先生?他家离此不远,你何不去问一声,反在此呆等?张先生向来没有什么公事,总须下午五六点钟才进房科。昨日是你约他的,还是他约你的?若是他先约你,断无失信之理。只怕是你约了他,他并不清楚,不知你老为的是件什么事?等的可是这位张先生?”黄通理闻之爽然,自想连日趁口称呼,只是“张先生”,并未请教他的名号。又昨日是一个不相识的人,给我如此这般说法,当时只以为传言唇合,匆匆不曾问个着实。然而总算是他约我的,难道是传话的人弄错了,或是我听错不成?便对茶博士道:“你晓得刑房里可有别人姓张?除了刑房里张先生,还有第二个没有?”茶博士说:“衙门里人很多着呢,只有几位大头脑我们知道的。你老讲是刑房,却除了张开化先生并无第二个。若不是刑房,就还有一两位,声势更大,你老怕不能轻易遇着了。”黄通理说:“这位是吃长旱烟袋,带老花眼镜,年纪约莫不上五十岁光景。”茶博士说:“是了是了,正是张开化先生,他家住在东面后街上,如今你快去看他,闻说他今日要到一位亲戚家去帮办喜事,离此有二十多里,不要在早半天已经去了?”
  黄通理心下一想,顿然惊疑:怎么昨晚的话,果真是我听错的?便央请茶博士说:“给你些酒钱,抽一空儿,领我到这张先生府上一问,可使得么?”茶博士应允,领至他门口,进去问了。张先生果已出门。再问有什么话交代何人,他家下回说不知。又问几时可以回转,也说不知。黄通理惘然若失,无法可施,急忙赶至衙前,寻入刑房,见昨晚交代带保结付钱票的人,已在房内,因而如长彼短,一一诘问。那人道:“昨晚张先生交代后,重新又来,却迟了一步,你已去远了,追赶不及。说你这件事还有变动,他今日自有私事,要待两三天再作商量,请你等着些儿。且交代你,媒婆家不能再去。”
  黄通理听说,大吃一惊,问:“是何变动?可能略示机关?昨晚明明白白已经当堂了结的,怎么又凭空变动起来?”那人道:“是张先生如此说法,我们也不甚灵清。究竟你这事,既无人告发,也不见本官访拿的差票,外间闹得一天星斗,这个风潮,从何而起,难道你真懵懵懂懂,一些儿也不知道么?我也万万不好同你讲得。你且安心再等两三日,等张先生来了,自然晓得那变动的情由,此地不可再多说话。我们已到办公的时候了,你快请便罢。”黄通理此时又疑又急,瞪着两眼坐着。不一时见来的人多不去理睬他,才愤愤无语而出,一口气直奔回家。那看顾门户的,及照管他孩子们的一位老奶奶,都当是黄绣球一同回来,喜之不胜。他两个孩子更有一种欢欣鼓舞的天性,相迎出来。谁知事竟不然,不但无黄绣球的踪影,连黄通理也怒形于色,面上夹青夹白的,好不难看。大家不敢动问。两个孩子登时哭嚷。黄通理歇息了好大一会,方始说知情由,抚抱了孩子。大家凝神昨舌,默无一词,只不过劝慰宽解。又是他小儿子,一面哭,一面问道:“母亲却在那里?什么衙门不衙门呢,可让我去看一遭,衙门总不是出妖怪出老虎的地方。父亲可以去得,母亲可以去得,我虽年小,同着父亲,似乎也可以去得。母亲既去了一时不回,叫哥哥在家,让我去陪伴母亲,岂不甚好?”黄通理不觉又笑道:“你懂什么?你母亲现在的地方,连我都不许去了,何况于你。你说衙门里不是出妖怪出老虎的,我却碰见了妖怪,才回转来。你母亲却正在虎口呢。”他小儿子不明其故,便又认真哭嚷,定要扯着黄通理同去。好容易才得解释清楚。
  闲话休提,却说黄绣球那边。这日等黄通理,也不见来。直到晚上,媒婆子就发起话来,说:“张先生原讲今日叫你当家的领你回去,为何此时还不见到?又无别的信儿,我这里打听过,你的事情不小,张先生做不得主。这间房子又不像是你住的了,你住过一夜,又是一日,我已是十分容情,少不得仍请你到那小屋子里,再去住住。挪到小屋子去,就有小屋子的规矩,少不得仍替你上起手铐来。我们吃官饭,奉官法,你怪不得,我也顾你不得许多。”黄绣球不慌不忙的说道:“既然如此,理应从命。但只请教一句:你打听我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风声?莫非我那黄通理也押起来了?张先生也丢手不管了么?”媒婆子道:“我成日不出我的门,各管各事,就有些风声,好说给你听的吗?吃饱了饭,都来替你们放风声、传消息,我当官媒婆的,还要犯个若大罪名,坐起女牢来呢。你只管听我吩咐,快走到小屋子里去,好好的给你铐了,总铐不死的。谁又叫你女扮男装,做出妖异之事。那张先生糊胡涂涂替你担代,今日若不是黄祸讲起,我还只道是件不关紧要的案情。如今只怕张先生也吃消不起。你那黄铜泥不黄铜泥的,还想置身事外吗?
  这是媒婆子无意中一连说下来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黄绣球当时听得“黄祸”两字,想:黄祸是我家一个远族,生平恃着衣顶,结交官役,惯行挟制于人。数年前很与通理意见不合,却已出外许久,并不在家,必然他恰才回来,遇着我那日之事,他便捕风吠日,搬出这场是非。不知通理可曾知道?万一通理不知,由这匪人播弄,不难闹到我家破人亡。我一家虽不足惜,岂不叫我这村子上,越发成了个黑暗世界?我便死也不能瞑目。想了许久,忽然心生一计,对那婆子笑道:“你既奉法行法,我也犯法知法,何敢多言?但方才你说的那位黄祸,正是我家族人,我向来最敬重他。前日我当家的还对我讲,晓得他同你处相识。可惜他出门未回,若是回来,早就托他到你处多多孝敬。求你看在他的面上,不必劳动张先生,反分了好些。如今想必他作客初回,理应我当家的先去拜候。官法瞒上不瞒下,可否请你密递一信与我当家的,或是请那黄祸到此处与我一谈?横竖我在你家,总逃不了,飞不去,料可放心无事。”媒婆听罢,说:“今晚不及,你总先挪进小屋子,歇过一宵,明日再让我看事行事罢。”
  原来这黄祸居乡,惟利是图,无恶不作,虽是世传仕宦,本身也读过几年死节,年轻时便不习上流,胥吏公差,无不结纳,凡事一到他手,无不闯祸遭殃,所以他的老子代他改题一个“祸”字为名。他却后来生得个好儿子,叫做黄福,与黄绣球很共些事,这是后话慢表。
  当下黄绣球闻得黄祸二字,猜度他既已回来,我的事被他所知,不论是否由他启衅发难,必须先牢笼了他才好。况且十有八九,为其所害。我夫妇只当他出门在外,不曾想着,如今只恐通理亦竟未知。我不妨勾他见了面,窥察他的神气语意,如果事由他起,则紧铃解铃,原须一人;即不由他起,得了他,许些甜味儿,先不先就可晓得眼前的消息,这才是恶人有恶人的用处呢。故与媒婆说了那一番话。
  那媒婆自是老奸巨猾,何肯轻信?到第二日,却私下叫人去请了黄祸过来,把黄绣球的事又问了一遍,方把黄绣球的话告诉了他。黄祸原只从黄绣球出门看会的那一天,恰才回家,也在人丛中,听得黄绣球放脚的一段新闻,便计上心来,趁着黄通理不知他已回,见风起浪,要从中发一注小财,仗着与衙门里的门上认识,进去说了一桩别的事,请门上打了一张门条,叫差役将黄绣球押发官媒,并未说什么女扮男装,亦未回禀本官。适值外间纷纷的谣言四起,拿人的差役只当为了谣言之事。及至黄通理要递诉呈,遇着张先生,张先生也只当为了谣言之事。其实那谣言不但官不晓得,连门上与宅门以内的人,一概不在意。却是黄祸又想出大题目来,撺掇门上,进了个间道出兵的计策。先使门上授意书办,将此案随堂发落,以显其欺官舞文的手段,给黄通理瞧着;然后将大题目加上去,做起大文章,合可铲完黄通理的家,至少也得数千金,各人分享用。此意就连张先生也不曾知道的,昨日暗地里通知官媒,嘱官媒收管好了,却亦未曾说及这些机关。今听得官媒反把黄绣球的话来说,一想:要先见黄绣球的面,即有多少碍着情分之处,再禁不住他当面哀哀哭哭,软了心肠,这事不就砸了吗?不如装做不知,不愿与闻为是。又转念一想:这事是我从中放的药线而制造机宜,门上却付托了张书办之手,万一张书办弄点手法,私下先吃一饱,我与门上两不得知,虽然事成之后,不免也要分他一宗大数,然而反挑他进个双分。如今他既有事,要耽搁两三天,趁此当日,黄绣球又要找到我,落得见了面,假惺惺的捞他一把,要个二三千,索性撇开了张书办,就此与门上一说,提些小分头,四面八方,点缀点缀,我与门上就分得一千八百。门上的说话权柄,可发可收,不怕张书办有什么纠葛。又但凭我的主意,门上没有不依。若是黄绣球不肯照我的意思答应,划算不上,仍可借着不敢多事,推托开去,有何不妙?
  左思右想,才对那媒婆道:“这事我原想替他出点力,不过他家黄通理还不晓得我出门已回,多年不见的人,不好自去兜揽闲事。既这么着,我只算顺便来望望黄绣球,做个不知其事的样子,与他谈谈,有何不可?”那时媒婆便将黄祸引到小屋子外面,掇过一张交椅,让他坐下。
  这黄绣球虽是与黄祸同族,却平素少见,声音面貌都不很熟悉。当下黄祸坐定后,与黄绣球寒暄叙述的话头,不必多赘。只听见黄绣球说道:“我这事,不论大伯子起先晓得不晓得,如今是明白了。据你大伯子,有个什么妙法?”黄祸道:“这事我前日方才略闻梗概,只因回家不多几天,诸务忙碌,尚未看见通理,今日偶然在这媒婆家门前走过,说你还这里,本来不便进来看你,承你的情,请我来详诉一切,不知你可同通理接洽过?”黄绣球道:“正是为了这个,最好请你屈尊,去寻着通理,一切便拜托你大伯子,惟命是听。昨今两日,想必我这事有了变动,所以通理隔断了消息。你去将我的话说知,通理一定也惟命是听的。”此是黄绣球要探听黄道理,这日何以不来,与其事何以变卦的生法,并非真马马糊糊,就惟命是听。黄祸却听了这四个字,就打到心坎地上,说:“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即刻到你家寻着通理,再来商量。”站起身便退出来,心想数年之中,不料通理的夫人,能如此出趟,看他说几句话,剪剪截截,很懂大局,倒是个爽利性情。只怕通理向来迂腐腾腾的,也慑于阃威,所以他许我惟命是听,拿得定通理也不敢不听他的命令。他家财虽是不多,凭着我的手势,弄他三四千,留他一两千,给他夫妇养老,就还不算丧尽良心了。所以拍拍胸膛,说:“诸事在我。”便如飞似的辞了媒婆出去。
  那媒婆原不深知黄祸与黄绣球,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但知又人有财气进门,是不至落空的,登时同黄绣球又换一副脸嘴,却不好马上再叫黄绣球又搬到好屋子去,只到吃饭时送进一大碗洁白的饭,一小碗好吃的菜,借着请他吃饭,又松了手拷。
  这个当口,忽听见有人敲门。开了进来,你道是谁?竟是张先生与黄通理来了。黄绣球一见通理,劈头一句便问:“你碰见黄祸没有?”通理还未觉得,张先生反似竖着耳朵,凝了凝神。这不知为着何事,且听下回再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一回 论房屋寓民族主义 叙天伦动巾帼感情第二回 譬触电激发思想 因看会疑扰病魔
第三回 梦中授读英雄传 天外飞来缧绁灾第四回 借风使篷图得幸福 随案了事买到便宜
第五回 黄通理初访张先生 官媒婆说起祸根子第六回 议捐款张先生转圜 考决科黄通理应课
第七回 阐讲义乘凉吃西瓜 办学堂抗言怀北美第八回 黄绣球遇弟拜姊妹 张先生扶病送文书
第九回 申见解夫妇看文章 定主意慷慨发议论第十回 演说怪象抉尽弊端 感触亲情陈其原委
第十一回 两番行期真情始露 一个阵势奸计又来第十二回 张先生无端犯奸案 黄绣球忽然信尼姑
第十三回 论鬼神善破迷信 拜观音假托荒唐第十四回 曲曲折折做成一件事 光光荡荡收了两个人
第十五回 造假信不害真事业 出新法教作女先儿第十六回 敲镗锣王老娘说书 拟匾额黄通理劝学
第十七回 景福堂内四人聚谈 陈乡绅家二次做寿第十八回 因女医竟联同志 开庆祝待赏中秋
第十九回 预备报名议定规则 连番看病引出奇谈第二十回 买棺材钱庄上打架 守灵柩孝堂里寻人
第二十一回 陈膏芝居丧闹贼 黄绣球开会谈心第二十二回 平等平权讲正经理路 五千五万打如意算盘
第二十三回 开学吃酒王老娘首座 丁忧谋差陈膏芝心慌第二十四回 黄绣球劝导学生 李太史进谈公事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