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老殘遊記   》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劉鶚 Liu E

  話說老董說到此處,老殘問道:“那不成就把這人傢爺兒三個都站死了嗎?”老董道:“可不是呢!那吳舉人到府衙門請見的時候,他女兒——於學禮的媳婦——也跟到衙門口,藉了延生堂的藥鋪裏坐下,打聽消息。聽說府裏大人不見他父親,已到衙門裏頭求師爺去了,吳氏便知事體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頭兒請來。
  “那頭兒姓陳,名仁美,是曹州府著名的能吏。吳氏將他請來,把被屈的情形告訴了一遍,央他從中設法。陳仁美聽了,把頭連搖幾搖,說:‘這是強盜報仇,做的圈套。你們傢又有上夜的,又有保傢的,怎麽就讓強盜把贓物送到傢中屋子裏還不知道?也算得個特等馬糊了!’吳氏就從手上抹下一副金蜀子,遞給陳頭,說:‘無論怎樣,總要頭兒費心!但能救得三人性命,無論花多少錢都願意。不怕將田地房産賣盡,咱一傢子要飯吃去都使得。’陳頭兒道:‘我去替少奶奶設法,做得成也別歡喜,做不成也別埋怨,俺有多少力量用多少力量就是了。這早晚,他爺兒三個恐怕要到了,大人已是坐在堂上等着呢。我趕快替少奶奶打點去。’“說罷告辭。回到班房,把金鐲子望堂中桌上一擱,開口道:‘諸位兄弟叔伯們,今兒於傢這案明是冤枉,諸位有甚麽法子,大傢幫湊想想。如能救得他們三人性命,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傢也可沾潤幾兩銀子。誰能想出妙計,這副鐲就是誰的。’大傢答道:‘那有一準的法子呢!衹好相機行亭,做到那裏說那裏話罷。’說過,各人先去通知已站在堂上的夥計們留神方便。
  “這時於傢父子三個已到堂上。玉大人叫把他們站起來。就有幾個差人橫拖倒拽,將他三人拉下堂去。這邊值日頭兒就走到公案面前,跪了一條腿,回道:‘稟大人的話:今日站籠沒有空子,請大人示下。’那玉大人一聽,怒道:‘鬍說!我這兩天記得沒有站甚麽人,怎會沒有空子呢?”值日差回道:‘衹有十二架站籠,三天已滿。請大人查簿子看。’大人一查簿子,用手在簿子上點着說:‘一,二,三:昨兒是三個。一,二,三,四,五:前兒是五個。一,二,三,四:大前兒是四個。沒有空,倒也不錯的。’差人又回道:‘今兒可否將他們先行收監,明天定有幾個死的,等站籠出了缺,將他們補上好不好?請大人示下!’“玉大人凝了一凝神,說道:‘我最恨這些東西!着要將他們收監,豈不是又被他多活了一天去了嗎?斷乎不行!你們去把大前天站的四個放下,拉來我看。’差人去將那四人放下,拉上堂去。大人親自下案,用手摸着四人鼻子,說道:‘是還有點遊氣。’復行坐上堂去,說:‘每人打二千板子,看他死不死!’那知每人不消得幾十板子,那四個人就都死了。衆人沒法,衹好將於傢父子站起,卻在腳下選了三塊厚磚,讓他可以三四天不死,趕忙想法。誰知什麽法子都想到,仍是不濟。
  “這吳氏真是好個賢惠婦人!他天天到站籠前來灌點參湯,灌了回去就哭,哭了就去求人,響頭不知磕了幾千,總沒有人輓回得動這玉大人的牛性。於朝棟究竟上了幾歲年紀,第三天就死了。於學詩到第四天也就差不多了。吳氏將於朝棟屍首領回,親視含殮,換了孝服,將他大伯、丈夫後事囑托了他父親,自己跪到府衙門口,對着於學禮哭了個死去活來。末後嚮他丈夫說道:‘你慢慢的走,我替你先到地下收拾房子去!’說罷,袖中掏出一把飛利的小刀,嚮脖子上衹一抹,就沒有了氣了。
  “這裏三班頭腦陳仁美看見,說:‘諸位,這吳少奶奶的節烈,可以請得旌表的。我看,倘若這時把於學禮放下來,還可以活。我們不如藉這個題目上去替他求一求罷。’衆人都說:‘有理。’陳頭立刻進去找了稿案門上,把那吳氏怎樣節烈說了一遍,又說:‘民間的意思說:這節婦為夫自盡,情實可憫,可否求大人將他丈夫放下,以慰烈婦幽魂?’稿案說:‘這話很有理,我就替你回去。’抓了一頂大帽子戴上,走到簽押房,見了大人,把吳氏怎樣節烈,衆人怎樣乞恩,說了一遍。玉大人笑道:‘你們倒好,忽然的慈悲起來了!你會慈悲於學禮,你就不會慈悲你主人嗎,這人無論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將來連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語說的好,“斬草要除根”,就是這個道理。況這吳氏尤其可恨,他一肚子覺得我冤枉了他一傢子。若不是個女人,他雖死了,我還要打他二千板子出出氣呢!你傳話出去:誰要再來替子傢求情,就是得賄的憑據,不用上來回,就把這求情的人也用站籠站起來就完了!’稿案下來,一五一十將話告知了陳仁美。大傢嘆口氣就散了。
  “那裏吳傢業已備了棺木前來收殮。到晚,於學詩。於學禮先後死了。一傢四口棺木,都停在西門外觀音寺裏,我春間進城還去看了看呢!”
  老殘道:“於傢後來怎麽樣呢,就不想報仇嗎?”老董說道:“那有甚麽法子呢!民傢被官傢害了,除卻忍受,更有什麽法子?倘若是上控,照例仍舊發回來審問,再落在他手裏,還不是又饒上一個嗎?
  “那於朝棟的女婿倒是一個秀纔。四個人死後,於學詩的媳婦也到城裏去了一趟,商議着要上控。就有那老年見過世面的人說:‘不妥,不妥!你想叫誰去呢?外人去,叫做事不幹己,先有個多事的罪名。若說叫於大奶奶去罷,兩個孫子還小,傢裏藉大的事業,全靠他一人支撐呢,他再有個長短,這傢業怕不是衆親族一分,這兩個小孩子誰來撫養?反把於傢香煙絶了。’又有人說:‘大奶奶是去不得的,倘若是姑老爺去走一趟,到沒有什麽不可。’他姑老爺說:‘我去是很可以去,衹是與正事無濟,反叫站籠裏多添個屈死鬼。你想,撫臺一定發回原官審問,縱然派個委員前來會審,官官相護,他又拿着人傢失單衣服來頂我們。我們不過說:那是強盜的移贓。他們問:你瞧見強盜移的嗎?你有什麽憑據?那時自然說不出來。他是官,我們是民;他是有失單為憑的,我們是憑空裏沒有證據的。你說,這官事打得贏打不贏呢?’衆人想想也是真沒有法子,衹好罷了。
  “後來聽得他們說:那移贓的強盜,聽見這樣,都後悔的了不得,說:‘我當初恨他報案,毀了我兩個弟兄,所以用個藉刀殺人的法子,讓他傢吃幾個月官事,不怕不毀他一兩千吊錢。誰知道就鬧的這麽利害,連傷了他四條人命!委實我同他傢也沒有這大的仇隙。’”
  老董說罷,復道:“你老想想,這不是給強盜做兵器嗎?”老殘道:“這強盜所說的話又是誰聽見的呢?”老董道:“那是陳仁美他們碰了頂子下來,看這於傢死的實在可慘,又平白的受了人傢一副金鐲子,心裏也有點過不去,所以大傢動了公憤,齊心齊意要破這一案。又加着那鄰近地方,有些江湖上的英雄,也恨這夥強盜做的太毒,所以不到一個月,就捉住了五六個人。有三四個牽連着別的案情的,都站死了;有兩三個專衹犯於傢移贓這一案的,被玉大人都放了。”
  老殘說:“玉賢這個酷吏,實在令人可恨!他除了這一案不算,別的案子辦的怎麽樣呢?”老董說:“多着呢,等我慢慢的說給你老聽。就咱這個本莊,就有一案,也是冤枉,不過條把人命就不算事了,我說給你老聽……”
  正要往下說時,衹聽他夥計王三喊道:“掌櫃的,你怎麽着了?大傢等你挖面做飯吃呢!你老的話布口袋破了口兒,說不完了!”老董聽着就站起,走往後邊挖面做飯。接連又來了幾輛小車,漸漸的打尖的客陸續都到店裏,老董前後招呼,不暇來說閑話。
  過了一刻,吃過了飯,老董在各處算飯錢,招呼生意,正忙得有勁。老殘無事,便嚮街頭閑逛。出門望東走了二三十步,有傢小店,賣油????雜貨。老殘進去買了兩包蘭花潮煙。順便坐下,看櫃臺裏邊的人,約有五十多歲光景,就問他:“貴姓?”那人道:“姓王,就是本地人氏。你老貴姓?”老殘道:“姓鐵,江南人氏。”那人道:“江南真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像我們這地獄世界。”老殘道:“此地有山有水,也種稻,也種麥,與江南何異?”那人嘆口氣道:“一言難盡!”就不往下說了。
  老殘道:“你們這玉大人好嗎?”那人道:“是個清官!是個好官!衙門口有十二架站籠,天天不得空,難得有天把空得一個兩個的。”說話的時候,後面走出一個中年婦人,在山架上檢尋物件,手裏拿着一個粗碗,看櫃臺外邊有人,他看了一眼,仍找物件。
  老殘道:“那有這麽些強盜呢?”那人道:“誰知道呢!”老殘道:“恐怕總是冤枉得多罷?”那人道:“不冤枉,不冤枉!”老殘道:“聽說他隨便見看甚麽人,衹要不順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籠站死;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犯到他手裏,也是一個死。有這話嗎?”那人說:“沒有!沒有!”衹是覺得那人一面答話,那臉就漸漸發青,眼眶子就漸漸發紅。聽到“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這兩句的時候,那人眼裏已經閣了許多淚,未曾墜下。那找尋物件的婦人,朝外一看,卻止不住淚珠直滾下來,也不找尋物件,一手拿着碗,一手用袖子掩了眼睛,跑住後面去,纔走到院子裏,就嗷嗷的哭起來了。
  老殘頗想再望下問,因那人顔色過於凄慘,知道必有一番負屈含冤的苦,不敢說出來的光景,也衹好搭汕着去了。走回店去就到本房坐了一刻,看了兩頁書,見老董事也忙完,就緩緩的走出,找着老董閑話,便將剛纔小雜貨店裏所見光景告訴老董,問他是甚麽緣故。老董說:“這人姓王,衹有夫妻兩個,三十歲上成傢。他女人小他頭十歲呢。成傢後,衹生了一個兒子,今年已經二十一歲了。這傢店裏的貨,粗笨的,本莊有集的時候買進;那細巧一點子的,都是他這兒子到府城裏去販買。春間,他兒子在府城裏,不知怎樣,多吃了兩杯酒,在人傢店門口,就把這玉大人怎樣糊塗,怎樣好冤枉人,隨口瞎說。被玉大人心腹私訪的人聽見,就把他抓進衙門。大人坐堂,衹駡了一句說:‘你這東西謠言惑衆,還了得嗎!’站起站籠,不到兩天就站死了。你老纔見的那中年婦人就是這王姓的妻子,他也四十歲外了。夫妻兩個衹有此子,另外更無別人。你提起玉大人,叫他怎樣不傷心呢?”
  老殘說:“這個玉賢真正是死有餘辜的人,怎樣省城官聲好到那步田地?煞是怪事!我若有權,此人在必殺之例。”老董說:“你老小點嗓子!你老在此地,隨便說說還不要緊;若到城裏,可別這麽說了,要送性命的呢!”老殘道:“承關照,我留心就是了。”當日吃過晚飯,安歇。第二天,辭了老董,上車動身。
  到晚,住了馬村集。這集比董傢口略小些,離曹州府城衹有四五十裏遠近。老殘在街上看了,衹有三傢車店,兩傢已經住滿,衹有一傢未有人住。大門卻是掩着。老殘推門進去,找不着人。半天,纔有一個人出來說:“我傢這兩天不住客人。”問他甚麽緣故,卻也不說。欲往別傢,已無隙地,不得已,同他再三商議。那人才沒精打采的開了一間房間,嘴裏還說:“茶水飯食都沒有的,客人沒地方睡,在這裏將就點罷。我們掌櫃的進城收屍去了,店裏沒人,你老吃飯喝茶,門口南邊有個飯店帶茶館,可以去的。”老殘連聲說:“勞駕,勞駕!行路的人怎樣將就都行得的。”那人說:“我睏在大門旁邊南屋裏,你老有事,來招呼我罷。”
  老殘聽了“收屍”二字,心裏着實放心不下。晚間吃完了飯,回到店裏,買了幾塊茶乾,四五包長生果,又沽了兩瓶酒,連那沙瓶攜了回來。那個店夥早已把燈掌上。老殘對店夥道:“此地有酒,你閂了大門,可以來喝一懷吧。”店夥欣然應諾,跑去把大門上了大閂,一直進來,立着說:“你老請用罷,俺是不敢當的。”老殘拉他坐下,倒了一杯給他。他歡喜的支着牙,連說“不敢”,其實酒杯子早已送到嘴邊去了。
  初起說些閑話,幾杯之後,老殘便問:“你方纔說掌櫃的進城收屍去了,這話怎講?難道又是甚人害在玉大人手裏了嗎?”那店夥說道:“仗着此地一個人也沒有,我可以放肆說兩句:俺們這個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賽過活閻王,碰着了,就是個死!
  “俺掌櫃的進城,為的是他妹夫。他這妹夫也是個極老實的人。因為掌櫃的哥妹兩個極好,所以都住在這店裏後面。他妹夫常常在鄉下機上買幾匹布,到城裏去賣,賺幾個錢貼補着零用。那天背着四匹白布迸城,在廟門口擺在地下賣,早晨賣去兩匹,後來又賣去了五尺。末後又來一個人,撕八尺五寸布,一定要在那整匹上撕,說情願每尺多給兩個大錢,就是不要撕過那匹上的布,鄉下人見多賣十幾個錢,有個不願意的嗎?自然就給他撕了。誰知沒有兩頓飯工夫,玉大人騎着馬,走廟門口過,旁邊有個人上去不知說了兩句甚麽話,衹見玉大人朝他望了望,就說;‘把這個人連布帶到衙門裏去。”
  “到了衙門,大人就坐堂,叫把布呈上去,看了一看,就拍着驚堂問道:‘你這布那裏來的?’他說:‘我鄉下買來的,’又問:‘每個有多少尺寸?’他說:‘一個賣過五尺,一個賣過八尺五寸。’大人說:‘你既是零賣,兩個是一樣的布,為甚麽這個上撕撕,那個上扯扯呢?還剩多少尺寸,怎麽說不出來呢?’叫差人:‘替我把這布量一量!’當時量過,報上去說:‘一個是二丈五尺,一個是二丈一尺五寸。’“大人聽了,當時大怒,發下一個單子來,說:‘你認識字嗎?’他說;“不認識。’大人說:‘念給他聽!’旁邊一個書辦先生拿過單子念道:‘十六日早,金四報:昨日太陽落山時候,在西門外十五裏地方被劫。是一個人從樹林子裏出來,用大刀在我肩膀上砍了一刀,搶去大錢一吊四百,白布兩個:一個長二丈五尺,一個長二丈一尺五寸。’念到此,玉大人說:‘布匹尺寸顔色都與失單相行,這案不是你搶的嗎?你還想狡強嗎?拉下去站起來!把布匹交還金四完案。’”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土不製水歷年成患 風能鼓浪到處可危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人絶調
第三回 金綫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第四回 宮保愛纔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第六回 萬傢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狐白
第七回 藉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閑訪百城書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第十回 驪竜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聲葉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化毒竜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白雪辭
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水觀察嘉謨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蟻分送饅頭
第十五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 嚴刑無度逼孤孀第十六回 六千金買得凌遲罪 一封書驅走喪門星
第十七回 鐵炮一聲公堂解索 瑤琴三疊旅捨銜環第十八回 白太守談笑釋奇冤 鐵先生風霜訪大案
第十九回 齊東村重搖鐵串鈴 濟南府巧設金錢套第二十回 浪子金銀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