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我当代表十年   》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      赵咏秋 Zhao Yongqiu

  时间紧迫,我丢下手头的科研课题,以国有大中型特钢企业为重点,紧张的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了解国有特钢企业的困难状况和发展问题。
  这可是做纯政治经济领域里的事情。我得从头学起。
  我一目十行的阅读各种资料。党的十四大以后,一个新的名词在中国大地流行起来,那就是经济体制改革。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价格和投融资改革大步推进,国有企业纷纷进行公司股份制改造,市场经济框架初步建立。
  根据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市场经济建立在竞争机制之上,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能有效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由之路。为什么我国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反而走下坡路呢?原因与对策是什么?国企的改革将如何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接轨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如何适应基层改革的需要?
  大会进入正式议程之前,我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反复通读了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要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近年来的大政方针与发展情况。
  从报告中我了解到,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的步伐,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又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按11%的速度增长,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5.3%,提前实现了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是建国以来比较好的发展时期。
  对于国有企业的普遍发展状况,报告说:"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已经明确,对解决难点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的亏损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有的已经扭亏为盈。"
  "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增大;……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政府工作也有缺点和失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仍是今后政府工作的艰巨任务。"
  对于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报告在工作建议中重复了中央的指示精神:
  "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中央和地方都要采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把"拨改贷"和基本建设经营性资金转为国家资本金,今年再转500亿元。"
  我明白了,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国企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冶钢的困难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局部性的问题。如何减轻亏损企业的负担,中央早有明确的指示精神。其中一个措施是抓大放小,实行分类指导。我们大中型特钢企业显然是国家要抓在手上的,先抓哪里,如何抓?特钢必须抓住机遇。一份议案的雏形在我心里酝酿生成。
  这次大会规定,提交议案的截止时间是3月10日,而中央领导人到各团听取意见的时间也就在这几天。我必须在这个时间之前写好议案,同时要在审议会议上发好言。白天的会议是必须按时参加的,我只有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写议案。参政议政问题的思考本来就是新课题,议案的书写要求也十分生疏,加上时间的限制,这对于我这个新代表来说是十分紧张的,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一点。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北京各大商场的商品对女性顾客打折优惠。湖北团大会办公室周冶陶秘书长组织女代表外出购物,我也真想享受一下我在北京的第一个节日,出去买一两件漂亮的衣服。可是我的议案没写好,心里放不下,只好谢绝了她们的邀请,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奋笔疾书。
  恰逢一位朋友来房间看望代表,见了桌上成堆的稿纸和我一副埋头苦干的样子,感叹说;"我一直以为当代表只是轻松的玩几天,真不知你们是这么辛苦啊。"我听了笑起来,这样的评语我很爱听,觉得努力工作是光荣的。
  3月10日,湖北团通知审议地点是大会堂湖北厅,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到湖北团听取意见。听工作人员说,大会发言人是预先安排的,只能讲8到10人。临行前家乡父老的嘱托催促着我,我想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一定要抢上去发言。
  终于,我抢到发言席上坐下来,面对中央领导人开始了我的第一次高级别、实质性的参政议政。
  我发言的题目是:尽快加强国有特殊钢老企业的投资,拯救国产特殊钢。
  大致内容是:
  李鹏总理报告中提出,1998年要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并提出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促进困难行业深化改革和扭亏解困,令人欢欣鼓舞。然而,尽快加强国有特殊钢企业的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拯救国有特殊钢企业已是迫在眉睫。提议政府在扭亏解困、核销银行呆账、坏账,把"拨改贷"转为国家资本金工作中,将特钢企业列入1998年重点。理由是:
  1.像冶钢这样的大中型国有特殊钢企业大多属于老企业,建国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在,该企业青春期已过,设备老化,厂房陈旧,从而使生产萎缩,效益下降。正当工艺装备需要更新改造的时候,国家又"拨改贷",必须自筹资金搞改造,由于过去上交国家利税多,基本无自留资金,只有走借贷之路,企业负债严重。与此同时,又面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冶钢这样的老企业,身负债务、企业办社会、退休职工多等等沉重包袱投入市场竞争,处境十分艰难,导致特殊钢企业普遍处于萎缩状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有重大贡献的企业职工的生计,职工心理难以平衡,对于社会的稳定影响很大。此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跻身世界钢铁强国的目标也带来严重影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自序第2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1)
第3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2)第4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3)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第6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5)
第7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6)第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
第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2)第1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3)
第1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4)第1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5)
第13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6)第14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7)
第15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8)第16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9)
第17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0)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第1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2)第2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3)
第2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4)第2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5)
第2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第24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