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印象中國·張藝謀傳   》 第5節:我的父親母親(2)      黃曉陽 Huang Xiaoyang

  但是,張傢遠遠不止3口人生活。張藝謀又添了兩個弟弟--張偉謀和張啓謀。張偉謀出生於1954年,正是張孝友讀大學期間。為了生育,她不得不休學了一段時間,也將寄養在哥哥張乃光傢的張藝謀接了回來。當時,每出生一個孩子,傢裏的生活水平便降一大截。日後張媽媽嚮人說當初生活如何艱苦。
  張藝謀的母親說:"藝謀長得非常像他爸爸,脾氣也像。藝謀他爸是個悶脾氣,藝謀也是。他偶爾回趟傢,就跟他爸兩人都在那兒坐着,你拿報紙看,我也拿報紙看,各看各的,誰也不吭聲。"
  打小開始,張藝謀和父親就沒什麽話說,萬一有話要說,也是繞個彎兒,將話說給媽媽聽,但實際上大傢都知道,那是說給爸爸聽的。時間長了便成了習慣,張秉鈞甚至有了一種思維定式,衹要是張藝謀開口,那一定是對他媽媽說的。直至後來,張藝謀打電話回傢問候二老,父親似乎已經不習慣和自己的兒子溝通了,接起電話後會不自覺地說:"你媽不在,等會兒再打來。"
  張藝謀和父親之間有隔膜,還有一個原因是,父親在傢裏生活的時間不是太多。
  早期他們搬傢很頻繁,張藝謀出生時張傢住在西郊的梆子寺街,不久就搬到了黃延村。黃延村是張孝友所在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傢屬院。後來他們又從黃延村搬到南四福街,再後來又搬回黃延村。
  張藝謀在梆子寺街住的時間不多,他的生活範圍主要是在南四福街一帶。那是一個平民區,周圍環境很差,街道很髒,房屋也破爛。鬍同口有一個小院子,幼年時的張藝謀常常在那裏玩耍。在南四福街他們住的是那種老房子,一間門房和兩間散房。其中一間散房是張孝友住,張藝謀和奶奶一起住在門房裏。張秉鈞有個妹妹,住另一間散房。在張偉謀出生之前,張傢有五口人生活。
  當時,張孝友還在上大學,張秉鈞的妹妹最初也沒有工作,全家人僅僅靠張秉鈞一人的60多元工資生活,平均下來,每人每月衹有12元左右。所以,經濟上很不寬裕。特別是1954年張偉謀出生之後,又多了一口人,傢境更差了。
  張秉鈞的工作單位離傢較遠,加上工作繁忙、交通不便等因素,平常他不住在傢裏。他是個性格沉悶的人,回來也不會逗張藝謀玩,這使得父子倆一開始就缺乏交流。張藝謀纔一歲,母親便去上大學,他先是由舅媽帶了一段時間,後來一直跟着奶奶生活。母親大學畢業之後,醫院的工作很緊張,再加上二弟、三弟接連出生,母親也極少能照顧到他。
  張藝謀從小性格內嚮,他的兩個弟弟也很悶。張藝謀有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傢是衹要我媽一回來,話就多了,大傢都跟她說話,傢裏馬上特別有氣氛。我媽要不回來,就我爸在傢,我們弟兄3個誰都不說話,悶着,什麽事也不動,全都擱那兒,就那種。我媽一回來,就這兒怎麽沒水了,這兒做飯了,就張羅。我媽那時候很忙,每天還要看病,回來還要管我們四個……一直到我爸去世前,我跟我爸如果是單獨談話,基本都是一問一答式的……"
  進入"文革",這個家庭所面臨的壓力開始空前加大,災難不斷地壓迫着他們。張秉鈞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在一個午夜,他和張孝友商量起了離婚的事。這完全出於對孩子未來的慮,他希望通過終結婚姻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環境。張藝謀是躲在床上裝睡纔聽到這一切的。儘管父母最終並未離婚,可這件事對於少年時的他打擊是巨大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他的名字叫"紅"(1)第2節:前言 他的名字叫"紅"(2)第3節:前言 他的名字叫"紅"(3)
第4節:我的父親母親(1)第5節:我的父親母親(2)第6節:被人從門縫兒裏看着長大(1)
第7節:被人從門縫兒裏看着長大(2)第8節:在她的手掌輕輕碰一下(1)第9節:在她的手掌輕輕碰一下(2)
第10節:在她的手掌輕輕碰一下(3)第11節:第一雙尼竜絲襪(1)第12節:第一雙尼竜絲襪(2)
第13節:第一雙尼竜絲襪(3)第14節:第一雙尼竜絲襪(4)第15節:華君武幫了大忙(1)
第16節:華君武幫了大忙(2)第17節:華君武幫了大忙(3)第18節:華君武幫了大忙(4)
第19節:不再戀愛(1)第20節:不再戀愛(2)第21節:彷徨有時,浪漫有時(1)
第22節:彷徨有時,浪漫有時(2)第23節:彷徨有時,浪漫有時(3)第24節:他為"第五代"立軍令狀(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