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孔学感悟集:论语力   》 第5节:序一 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      Yu Dan    Kong Jian

  序一
  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
  于丹2007年12月
  我最初接触儒教思想,依稀记得大概是四五岁的时候。向我传授的是我的父亲,但他并不是强迫我一定要把它背过的。他总是在日常生活中举例告诉我,"这就是《论语》的。"
  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论语》的道理一点一滴渗入了我的人生。《论语》对于我而言,已经成为了笃定的、真实的、亲近的并且温暖的一种存在。
  所谓的经典真是非常有趣,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是非常的简单,可是正如清代画家郑板桥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画到生时是熟时",反复阅读经典,每次都会有新鲜的发现。并且每次都会一点一点逐渐接近真理。我自身是教育者,时常是一边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一边接受到新鲜的感悟,在我们苦难、悲伤的时候,总是给我们以力量,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或者说永远温暖着我们的生命,这就是经典。
  阅读经典,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人生中,时常都是在加深"理解"的。各位读者读了此书,加深了对《论语》的理解,五年、十年之后,再次翻阅本书时,说不定仍然也会有新发现的。
  "儒教和道教"的和谐
  古典文学的遗传基因,对于我们生活在当代的中国人,也是完全得到了继承。比如说没有受到充分教育,甚至不认字的农村妇女也知道孔子的教诲。换句话说,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是极为普通的市民百姓所一直追崇的。
  儒教所重视强调的是天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每个人都"以天下为己任"和社会全体"和而不同"的状态。我认为,在当今竞争激烈、对弱者苛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逐渐缺失的今天,这种想法难道不正是非常必要的吗?
  的确,孔子的教诲在今天的中国成为一股热潮,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可是,我认为中国文化如果仅仅是都染成儒教一色却并非好事。比如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教,各自寻求探索不同的道路,这也是在寻求着同一个目的地--"和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1)第2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2)
第3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3)第4节:前言 《论语力》"出笼"花絮(4)
第5节:序一 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第6节:序一 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第7节:序二 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1)第8节:序二 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2)
第9节: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1)第10节: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2)
第11节: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3)第12节:于丹《论语》扶桑行(1)
第13节:于丹《论语》扶桑行(2)第14节:于丹《论语》扶桑行(3)
第15节:于丹《论语》扶桑行(4)第16节:于丹《论语》扶桑行(5)
第17节:于丹日本讲座(1)第18节:于丹日本讲座(2)
第19节:于丹日本讲座(3)第20节:于丹日本讲座(4)
第21节:于丹日本讲座(5)第22节:于丹日本讲座(6)
第23节:于丹日本讲座(7)第24节:于丹日本讲座(8)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