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四大名逗   》 第5節:背不住敵人玩陰的      韓鼕 Han Dong

  01劉備
  明眸皓齒,耳朵招風。他雙手可以及膝,全賴他有一雙短腿,所以個子也不是很高。從小就喜歡扮酷,沉默寡言,生性靦腆,不屬於擅長泡妞的性格類型。擅長表演,屬實力派演員,尤其擅長感情戲和哭戲。素有大志,但現實卻逼着他去編草席。28歲那年的一聲嘆息,讓他認識了張飛,從此進入三國歷史。
  02關羽
  個子大,身體壯,屬於肌肉男的類型。如果把鬍子颳一颳的話應該會招現在女生喜歡的,不過颳他的鬍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應該比較適合做剃須刀廣告。關羽是憑真本事吃飯的,光是拿着他那把重82斤的冷豔鋸就是一莊不輕的體力活。因為他刀長、鬍子長、武藝強,故屢建奇功,衹是終究背不住敵人玩陰的,終於凄涼敗走。
  03張飛
  長相兇悍,嘴巴外突成喇叭狀,是以聲音洪亮且極富穿透力。基本上屬於粗人一類的,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故總能將對手斬於馬下,這就是所謂的"膽小的怕頭愣的,頭愣的怕耍橫的,耍橫的怕不要命的"。如果沒有他把殺豬賣酒積攢下來的錢拿去請客吃飯買傢夥,劉備的社團是組建不起來的,故張飛應屬於社團最大的股東。可是終究沒有想到被兩個士兵給做了,真是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04諸葛亮
  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傢,本來可以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他的親人接二連三的挂去,幼小的他不的不接二連三的投奔,終於沒的投奔了,於是帶着他妹妹到山林子裏面種田為生。他頭腦清晰,聰穎好學,最重要的就是善於包裝自己,一把蒲扇,一頂博士帽,一看就知道是個文化人。在知名雜志上發表文章數篇之後終於被劉備註意到,他提心吊膽的刷了三次大牌之後終於出山,從此開始玩弄著名歷史人物和將領,於是他成了最著名的三國人物。不想劉備的兒子是阿鬥,諸葛亮終於被阿鬥給活活纍死。
  05趙雲
  騎着大馬,舉着長槍的趙雲還是很英姿颯爽的。自從公孫瓚將趙雲送給劉備當部下之後,趙雲一直都跟着劉備東徵西戰,他也必須跟着劉備徵戰,因為事實上他衹是劉備的保鏢,故從沒有衝鋒陷陣的機會,每次評功評奬都沒有他的份,直到他把劉備的傻孩子阿鬥給搶回來為止。趙雲終於撥開烏雲見得天日,從此體現出了他的驍勇而一發不可收拾。
  06曹操
  外觀豪放粗獷,實則處處小心。擁有氣吞天下的政治抱負,善於逮着機會,深化改革。因為小名起的好,所以從小沒吃過什麽苦,後在平亂和除姦運動中暫露頭角,除姦運動一完他就當起了姦雄。他在北方抓革命,促生産,使得自己兵強馬壯。在官渡之戰中搞定了自己小時候的好朋友袁紹,接着在赤壁之戰中被周瑜搞定。有失眠和頭痛的毛病,愛好看海和寫詩。
  07周瑜
  周瑜是三國裏面著名的有內涵有品位帥哥,不但熟知用兵之道,且對音樂和藝術都有涉獵。從小就喜歡玩火,經常點着別人傢的草垛。蘇軾的那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使得周瑜成為古今中外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周瑜很講義氣,一直跟着孫傢人混,曹操幾次想拉攏腐蝕都沒有成功。取得小喬那樣的嬌妻更是羨煞旁人。可惜蒼天無眼偏偏出了個比他更強的諸葛亮,最後終於被諸葛亮玩死。可憐、可嘆、可悲了那柔弱的小喬姑娘了。
  08呂布
  呂布是古典帥男,一眼看上去威風凜凜,再一眼看上去他眼中竟然含着絲絲柔情,縷縷蜜意,典型的處女座男生。他剛一出場就連着殺了兩個義父,所以後來再也沒有人收他做幹兒子。不過他的戰鬥指數應該是三國裏面最高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英戰呂布",即便劉備充當拉拉隊的角色,他一個人能頂着關羽、張飛的群毆也已經很牛X了。"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他能和赤兔馬並列,足見世人對他的評價了。
  09馬超
  面若冠玉,眼似礦燈,虎背熊腰,胳膊極長。馬超是個猛人,而且早熟,在17歲的時候就立下了大功,闖出了名聲。曹操是馬超不共戴天的仇人,馬超在潼關殺的曹操又颳鬍子又脫衣服的,端的是勇猛無比。可是陰謀總是為英雄而設,馬超被曹操陰了之後投靠了張魯,之後和張飛那一戰簡直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後投靠劉備之後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一直打仗到病死為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貂禪惹火挂歷第2節:三國第一人造帥哥方案第3節:讓人噴血的美女圖片
第4節:為什麽不把我空運過去第5節:背不住敵人玩陰的第6節:在劉表手下混生活
第7節:我要和你離婚第8節:終於成了一代偶像第9節:他現在已經是淫蕩了
第10節:不管是誰一律亂棍責打第11節:“十大傑出青年”第12節:你幹嗎這樣用刀捅我
第13節:就拿梨子扔他第14節:我和你單挑第15節:一派糞發塗墻的景象
第16節:三個家庭夢想第17節:2002年的第一場雪第18節:他的媽就是我的媽
第19節:鬱悶男人的典範第20節:影響我的美麗心情第21節:初戀情人的名字
第22節:吐水吐到現在第23節:鬍子長並不是智慧高第24節:屁股被徹底毀容了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