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情 補紅樓夢   》 第五回 青埂峰湘蓮逢寶玉 觀音庵鳳姐遇秦鍾      歸鋤子 Gui Chuzi

  卻說賈寶玉自從那日鄉試出場,在稠人廣衆之中,忽然看見了那個癩頭和尚,在那裏遠遠兒的合他點頭呢。他便趁着人擠的空兒,撇下賈蘭,跟着那和尚就走,恍恍惚惚就像腳下生雲的一般。不多一時,連城池、房捨的影兒都不見了,但見一片曠野,人跡全無。山腳之下有個小小茅庵,那和尚便領着寶玉進到裏面。寶玉心下歡喜,知是真師,便倒身下拜道:"師父怎麽這時候纔來,弟子已於進場之時,將塵緣斬斷,此心一無挂礙,伏乞師父就與弟子披剃了,好跟隨師父到大荒山青埂峰去的。"那和尚道:"你此時削發出傢原可,但恐他日還要留發還俗呢。"寶玉道:"弟子心如槁木死灰久矣,望師父勿疑。"那和尚笑道:"你久已就要做和尚了,閨中戲語我已先聞。今日寶玉之和尚,正以答黛玉之眼淚耳。"寶玉聽了,愈覺驚心動魄。當下那和尚便與寶玉削了發。
  忽見庵門外走了一個跛足道人進來,哈哈大笑道:"寶玉,你可真做了和尚了,你還是為林妹妹呢,還是為襲人呢?"寶玉心下大驚,知是異人,連忙下拜道:"請問師父從那裏來?"那和尚道:"我乃茫茫大士,這位道友乃渺渺真人。我二人自開闢以來,就在大荒山居住。那大荒山中間,最高的一峰名為青埂峰,峰下有一塊女媧補天未用之石,就是你與宋朝石曼卿的前身。因你自恨無纔補天,故我二人帶你到昌明隆盛之邦,投胎於詩禮簪纓之族,在那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裏去閱歷了一番。幸而你夢入太虛幻境,見了册子,醒悟過去未來,將紅塵看破。故我二人今來指引,帶你到大荒山青埂峰去歸還原處。"寶玉道:"弟子之玉原來是趺之石,多蒙二位師父指明,頑石從此點頭。"說罷,又磕下頭去,起來看時,二人已頓改形容,那裏還是癩頭跛足的模樣。
  但見茫茫大士,光頭白麵,身披袈裟;那渺渺真人,頭帶綸巾,身披鶴氅,美目修髯,飄飄然有神仙之態。寶玉道:"師父,請問此處到大荒山還有多少路程?"二人道:"說遠就遠,說近就近。如今還有一事,你且隨我去來。"寶玉跟了二人,轉過山彎,衹見一道大河,一隻大船灣在那裏,滿地上大雪。二人道:"天倫至性,不可以不拜辭。"二人把寶玉扶上船頭,明明見他父親賈政坐在船內,寶玉便拜了四拜,站起身來,打了個問訊。賈政吃一大驚,忙問道:"可是寶玉麽?"衹見船頭上一僧、一道攙了寶玉說道:"俗緣已畢,快走,快走。"三個人飄然登岸,賈政不顧地滑,在後面趕來,衹見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口中作歌: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遊兮鴻太空。誰與我遊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歌畢,一轉就不見影兒了,那賈政衹得回船去了。
  這裏寶玉三人,走不多時,早到了大荒山無稽崖。但見萬丈嶙峋,直插霄漢,進了山口,頓覺眼界光明,別是一番世界。四下裏岈怪石,詰麯虯鬆,雲隱飛泉,蘿紛峭壁,猿啼鶴唳,虎嘯竜吟。直走到白雲深處,衹見那樹林裏有小小三間茅屋。到了門口,大士、真人把寶玉領着進來,衹見裏面有一個少年,笑容可掬的迎了出來,道:"師父辛苦了,寶兄弟來了麽?"寶玉仔細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柳湘璉,不禁大喜道:"柳二哥,你原來在這裏,一嚮好麽?"湘蓮也笑着問好。大士、真人也笑道:"你們可謂他鄉遇故知了,且到裏面再敘罷。"說着,都到了裏面。
  湘蓮、寶玉先行了師徒之禮,後敘了朋友之情。大士、真人上坐,湘蓮、寶玉侍坐。寶玉先就站起身來道:"弟子下愚,多蒙二位師父不棄,度脫來山,惟望師父慈悲,指示些參禪悟道的路徑,明心見性的工夫,也不枉弟子負笈千裏一場。"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齊大笑道:"你原來是個癡人,儒釋道三教名雖殊而理則一。釋道兩傢之明心見性,即儒教之剋已復禮也。釋道兩傢之坐靜參禪,即儒教之正心誠意也。釋道兩傢之定慧,即儒教之慎獨也。我聽見你要把《參同契》、《元命苞》、《五燈會元》之類等書,一火焚之,說是'內典語中無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這話就很是,為什麽今兒反不明白了昵?你總因為是捨近而求遠的緣故。那《孟子》說的:'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了。我們如今索性把你小時讀過的、熟的說給你罷。譬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這就是至捷的路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就是絶妙的口訣。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就是極盡的工夫。你若必要講些通關運氣、坎離鉛汞之事,那就是惑世誣民之言,非我二人所知的了。"寶玉聞言,不禁大驚失色道:"依師父這等講來,如何能夠成仙成佛,白日飛升呢。"大士、真人笑道:"你真是個癡人,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止白日飛升而已呢。"寶玉聽了,恍然大悟,喜得手舞足蹈起來,道:"原來師父之道,不用他求,衹是正心誠意而已。"大士、真人拍手笑道:"你如今既然醒悟,就在此與湘蓮二人,同心合力的把我們適纔所授的口訣,密授的心法,日新日新日日新起來,到了三月不違的時候,我們二人再來指點迷津。如今尚有未了的因緣,還要下山去走走。"說着,便站起身來,湘蓮、寶玉二人送出門外,衹見大士、真人將袍袖一展,早已不見了。
  寶玉這裏看的出了神,呆呆的發怔。柳湘蓮道:"寶兄弟,怎麽發起呆來,做什麽呢?"寶玉這纔回過頭來,拉着湘蓮的手,笑道:"柳二哥,你可知道那日跟了道士出傢之後,薛大哥同人四下裏找尋了幾天,還哭了幾回呢。你原來也就是跟着這二位師父來了,你在此已潛修了多時,工夫想是大有進益了。"湘蓮道:"我初到此時,也是蒙師父口授了幾句四書,專心學去,雖覺果有奇妙,然而究竟也還算不得什麽工夫。寶兄弟,你我之來此處,皆是一樣的心腸,一樣的情境,真可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了。"寶玉道:"可不是,你我把塵緣斬斷,萬念皆空,這會子乃是二人同心,不是同病相憐呢。"
  湘蓮道:"寶兄弟,你可要看看你的前身去麽?"寶玉猛省道:"是啊。師父說我是補天未用之石,就在青埂峰下。柳二哥,青埂峰在那裏呢?"湘蓮道:"你跟我來,我指給你就是了。"寶玉便跟着湘蓮,由茅屋之後,攀藤附葛的上了山頂。果見一塊石頭,約高七尺,玲瓏剔透瑩然如玉,與那塊通靈玉的形狀雖有大小之殊,略無參差之別。寶玉見了,不勝驚異,悲嘆了一會子,漫漫用手摸撫着,不覺有感,成詩一首。因朗吟道:
  故我相逢劈面驚,塊然磊落識三生。恨無精衛銜填日,空有媧皇煉補名。磐固果然前輩事,石交奚衹故人情?峰前若問誰知己,我與當年石曼卿。
  湘蓮道:"寶兄弟,你真可謂一往情深了。這詩詞一道,我竟不能,也不敢勉強奉和。"說罷,下山吃了晚飯,又談了一會子閑話,二人遂取蒲團鋪在裏間榻上打坐。由此日夜用功,暫且不表。再說王熙鳳、尤三姐、鴛鴦三人離了太虛幻境,車走如飛。行了半日,但見陰風慘淡,黑霧迷漫,已不是光明景象。鳳姐道:"三妹妹,你看日色平西,天也不早了,也要早些找個下處。我們比不得男人們,晚上沒處住,可怎麽樣呢。"尤三姐道:"遠遠兒的望着,前頭有一帶樹林,那裏必有人傢,且到了那裏再說。"不一時,已到了面前,但見人煙湊密,熱鬧非常。路南有座小廟兒,上寫着"觀音庵"三字,旁邊又帖着一張紙條兒,上寫着"小庵專寓往來女眷"。尤三姐一見大喜,忙叫住車,遂下了車,走到廟前,將門環兒叩了兩下。衹聽裏面"咯吱"一聲,開了庵門,走出個老尼姑來,見了尤三姐問道:"姑娘是是那裏來的?"尤三姐道:"我們是太虛幻境來的,特藉寶剎暫住一宵。"那老尼姑道:"這麽樣,就都請到裏面坐罷了。"於是,攙了鳳姐下車,後面鴛鴦也到了,一起下車走進庵門。小太監一齊將車禦進庵內。
  老尼姑請三人到禪堂坐定,小尼姑倒上茶來。鳳姐嚮鴛鴦道:"你看這個小姑子像誰?"鴛鴦也仔細一瞧,道:"你不是那饅頭庵的智能兒麽?"智能聽了,也將他二人一看,道:"你們是從那裏來的?好像是賈府裏的璉二奶奶和鴛鴦姑娘似的。"鳳姐笑道:"可不是智能兒是誰呢?"鴛鴦道:"好了,有了熟人兒,就好打聽老太太的下落了。"智能兒道:"老太太過去了好些日子了。"老尼姑聽見,便叫智能兒道:"既都是賈府上的奶奶、姑娘們,可將行李照應着搬到裏邊小套間裏,說給廚房裏預備上等的酒飯,泡了好茶來。"智能兒答應着去了。鳳姐道:"這個智能兒是老師父幾時收下的徒弟?他是我們的一個舊人兒。"老尼姑又將智能兒的來歷,述了一遍。鳳姐聽了,也不理會這個秦相公是誰。鴛鴦道:"老師父,纔剛智能兒說我們老太太到你這裏來過,如今過去了好些日子了。老師父,可知道我們老太太現在在那裏呢?"老尼姑道:"老太太過去的日子久了,目今的下落,這卻那裏知道呢?我們這裏的規矩是,進城之後頭一天,先在城隍大人衙門裏點名過堂,第二天才帶見閻王,稽查了善惡,也有送往上界骨肉完聚的,也有打發脫生轉世的,也有發在各處地獄裏受罪的,種種不一。我們這會子,怎麽知道老太太的下落呢?"鳳姐聽了,着急道:"這可怎麽好呢?我們三個人原是從太虛幻境奉娘娘的命,來訪尋老太太的。我想我們老太太一生好善,也斷不能有地獄的事,這會子或者送往上界去了,或者脫生轉世去了,都不可知。可教我們怎麽尋訪呢?"尤三姐道:"你不用着急,咱們明兒到了城隍的衙門,也就好尋訪了。"鳳姐道:"我們原是太虛幻境的人,本不屬城隍的管轄。這會子,為什麽出頭露面的自己尋上門去,教人傢點名過堂呢?"鴛鴦道:"二奶奶,咱們千辛萬苦,原為老太太而來,也講不起出頭露面的話了。"鳳姐道:"你更糊塗了,就是咱們明兒出頭露面見了城隍,難道敢問城隍要老太太不成?"老尼姑道:"奶奶、姑娘們不必着急,一路辛苦,這會子也餓了,且擺飯罷。吃了飯,我替你們打算個主意就是了。"
  於是,吩咐智能兒擺上酒飯來,大傢吃過,漱了口,送上茶來。鳳姐手擎着茶杯笑道:"老師父,你纔剛兒說給我們打算個主意,我倒要領教領教,你到底有個什麽主意呢?"老尼姑道:"依我的愚見,奶奶、姑娘們且別進城去,就住在這裏。我這個徒弟智能兒,他有個姑表兄弟秦相公,不時的瞧他姐姐來呢。奶奶可給他幾兩銀子,托他到各處裏打聽老太太的下落,如果得個準信兒,你們再作商量,豈不妥當麽?"鳳姐點點頭兒道:"就是這麽着,很好。"智能兒卻捏着一把汗兒,恐怕露出他的破綻來。卻也無可如何,衹得去將行李打開,替他們鋪了炕,收拾點上燈來。
  大傢又閑談了一會兒,尤三姐問老尼姑道:"你們這裏可有方便的去處麽?"老尼姑道:"這西邊有個小後院,極其僻靜,奶奶、姑娘們就在那裏走動走動罷。"尤三姐嚮鳳姐、鴛鴦道:"你們不去走走麽?"鳳姐道:"你和鴛鴦姐姐先去,我隨後就來。"於是,尤三姐、鴛鴦頭裏去了,鳳姐這裏慢慢兒的口裏吐淨了檳榔渣兒,裝了一袋玉蘭香吸着,緩步出了禪堂,嚮西而去。
  誰知秦鍾因與智能兒生前綢繆過度,一病而亡。後因智能兒找了來,二人雖然情好甚密,卻不敢在老尼姑面前露出形跡。每晚黃昏乘人亂的空兒,他便鑽在智能兒屋裏藏着,衹等上頭老尼姑睡了,智能兒回房,兩個便赴巫山。這晚正在智能兒屋裏潛等了良久,不見智能兒下來,便伏在窗下舔破窗紙,望外偷看。忽見一個婦人,嚮西而去。此時月色朦朧,看不真切是誰,但見一個白生生的臉兒恍了過去。秦鍾暗想,必是老尼姑睡了,智能兒到後院子裏解手去了。他便大了膽子,躡手躡腳的溜到後院門首來窺探,衹見門兒像是虛掩着的,纔待要用手推時,恰值那邊鳳姐開了門過來。秦鍾猛然見了,也並不細看是誰,衹道是智能兒從後院子裏小解了回房來了,便一把拉了他的手,笑道:"你師父睡了麽?"嚇的鳳姐魂不附體,大聲嚷道:"不好了,有了賊了。"尤三姐、鴛鴦恰值回來,聽見鳳姐嚷叫有賊,尤三姐生來的矯捷便俐,便忙上前一步,早將秦鍾撳倒在地。鴛鴦便嚷道:"老師父,快拿燈來,捉住賊了。"
  禪堂內老尼姑聽見有賊,也就慌了手腳,忙教智能兒提了燈,走過來看時,衹見尤三姐撳着一個人,衹叫快拿繩子來捆了他。智能兒一看,認得是秦鍾,嚇得呆了,連忙跪下央告道:"二奶奶,三姑娘,不必生氣,他就是寶二爺的朋友,小蓉大奶奶的兄弟。"鳳姐道:"怎麽,是秦錘這個小子麽?好小子啊,怎麽幹起這樣勾當來了。"秦錘在地下哼哼的道:"原來是璉二嬸娘,我該死,認錯了人了,當是智能兒呢。二嬸娘開恩,饒了我罷。"鳳姐道:"三妹妹,放他起來罷。"尤三姐一鬆手,秦錘羞慚滿面爬了起來,給鳳姐請安。衹見老尼姑照着智能兒臉上,下死勁的啐了一口道:"沒臉的東西,成日傢鬧姑表兄弟,今兒可不鬧了。奶奶、姑娘們既然認得這個秦相公,且請到禪堂坐下,慢慢兒的說罷。"於是,大傢進了禪堂坐下,鳳姐道:"秦鍾小子呢?"秦鍾衹得訕訕的走到鳳姐跟前。鳳姐笑道:"好孩子,幾年沒見,你竟幹出這些把戲來了。"秦鍾道:"說起來,這還是二嬸娘的過失。"鳳姐道:"噯喲喲,你們聽聽,他們兩個人幹出來的勾當,怎麽倒說是我的過失呢?"秦鍾道:"那年子給我姐姐送殯,二嬸娘若不帶了我們住在饅頭庵,那裏有這一件勾當呢?"鳳姐笑道:"這麽說起來,寶玉一定也被你們引誘壞了。我衹說你們多大點子小崽子,怎麽竟會成起精來了。老師父,你纔剛說秦相公,我也再猜不到就是他,他是我侄兒的小舅子呢。老師父,你可把智能兒讓我們贖了去,成就了他們兩個的生死姻緣,也是你出傢人的好事。我們好差他尋訪老太太去的。"老尼姑道:"奶奶說的很是,我早就要教他還俗呢。"
  秦鍾道:"前兒我聽見智能說,老太太過去了好些日子了。二嬸娘怎麽這會子又來尋找呢?"鳳姐道:"我們這會子都在太虛幻境,你姐姐也在那裏呢。我們是奉了元妃娘娘之命,來訪尋老太太的。他們兩個人,你可認得麽?"秦鍾細將尤三姐、鴛鴦看了一看,笑道:"這一位好像鴛鴦姐姐,我在老太太屋裏見過的。這一位姐姐也很麵熟,衹是一時兒想不起是誰來了。"尤三姐笑道:"好個小猴兒崽子,我是你姐夫的三姨兒呢。你如今和我翻了輩數,叫起我姐姐來了。"秦鍾笑着,忙給尤三姐請安,又給鴛鴦作揖,道:"二嬸娘,三姨兒,請放心罷。侄兒明兒起個黑早進城到城隍衙門裏,有個馮書辦他和侄兒認識相好,衹消找着了他,必然知道老太太的下落了。"
  鳳姐道:"很好,我今兒且給你們成全了好事。智能兒呢,怎麽躲着去了?這裏來,我和你師父說明白了,這會子你放心大膽的把你這個小女婿子帶了房裏去罷。"他二人聽見了,衹得老着臉兒雙雙的去了。這裏鳳姐三人也進了套間,各自就寢,老尼姑也在外間睡了。
  次日天才黎明,鳳姐等尚未起來,忽聽門外人喊馬嘶,打得庵門一片山響。鴛鴦忙起來穿上了衣服,推他二人道:"二奶奶,三姑娘,快穿上衣服罷,你聽外面嚷鬧的了不得,不知是什麽事情?"說着,忙下炕走出外間來,將老尼姑推醒。老尼姑連忙起來,走出外邊開了庵門看時,衹見一群衙役擁了進來,嚷道:"昨兒晚上,這裏的鄉約地保報了大人,說你庵裏窩藏下了美人兒似的三個姑娘,你們可莫要放他們走了,大人少刻着管傢奶奶們來相看呢。"老尼姑嚇了一跳,飛也似跑了進來道:"奶奶、姑娘們,不好了,你們昨晚住在這裏,城裏的大人知道了,差了多少衙役把守庵門,說少刻差人來相看你們呢。"鳳姐大驚失色道:"這還了得,那裏有這樣的混帳大人呢。我們又不屬他管轄,相看我們做什麽?況且我也是五品的宜人,有夫之婦,相看了他又敢怎麽樣呢?倒是你們兩個人,怕有些費手。"鴛鴦道:"二奶奶說的是什麽話呢,怕他怎麽,還有一死呢,誰還沒死過的嗎?"老尼姑道:"這也說不起了,現官不如現管,衹好等他們相看了,再作商量罷了。"尤三姐道:"說不得了,拿鴛鴦劍來,等我出去殺了這一起混帳東西罷。"
  正忙亂間,衹聽院內有個婦人的聲音,問:"老姑姑起來了沒有?"老尼姑連忙出來看時,衹見是兩個婦人,一個是鮑二傢的,那一個不大認識。老尼姑大喜,忙叫道:"奶奶、姑娘們,不用急了,前兒跟老太太的鮑二嫂子來了。你們問問他,就知道老太太了。"
  鳳姐連忙出來一看,大喜道:"你們兩個從那裏來的,這一個不是司棋麽?"原來這兩個婦人,果是司棋、鮑二傢的,一齊進來,笑道:"原來是二奶奶,林姑娘沒來麽?"鳳姐道:"你們兩個從那裏來的,怎麽問起林姑娘來了?"鮑二傢的道:"二奶奶原來不知道,這裏的城隍就是咱們傢的林姑老爺。前兒老太太到了,認了親了。姑太太因為林姑娘去了世,沒到這兒來,怕是走迷了路,這會子,現在四城門帖了告示,遍處尋訪。昨兒晚上,有這裏的鄉約地保報說,觀音庵住下了美人兒似的三位姑娘。姑太太聽見了,恐怕這裏頭有林姑娘,所以五更天催齊了人役,打發我們兩個來看來了。"
  鳳姐三人聽見,真是喜出望外。鳳姐道:"纔剛兒老姑姑來說,城隍大人要差人來相看我們呢,把我們都嚇糊塗了。"老尼姑笑道:"這個話,想是外頭衙役們把話說錯了,倒教奶奶、姑娘們受驚。"鴛鴦笑道:"我還記得,鮑二嫂子頭裏說過我們二奶奶是閻王老婆,怪不得今兒閻王爺轉教城隍來相看呢。"說的衆人都笑了。
  鳳姐又道:"你們兩個怎麽得到林姑老爺衙門裏的?"司棋、鮑二傢的各將自己的始末說了一遍。鳳姐笑道:"你們這兩個蹄子倒有造化,都得了好處了。我倒替你們受了多少委屈。鮑二傢的我也不計較他了,那是我們那個爺自己平常。司棋,你和你姑舅哥哥兩個,很該機密着些兒,為什麽又弄你娘的個香袋兒扔在山子石背後,教傻大姐兒拾了,遞給大太太,好教我受太太的數落。"說的司棋紅了臉,低頭不答。鮑二傢的道:"二奶奶,我們如今都改了。既然蒙你老人傢不計較我們,就當着老姑姑,給我們留點兒臉兒罷。司姑娘,你出去告訴你們那一個,快回去給老太太、姑太太報個信兒去,就教再擡幾頂轎來伺候。"司棋連忙出去了,老尼姑便叫智能兒去教廚房裏早些預備早飯。
  衹見秦鍾上來,給鳳姐三人道喜。鳳姐笑道:"老太太有了下落了,這裏的城隍就是咱們林姑老爺,你和智能兒也跟了我們去罷。"秦鍾道:"多謝二嬸娘的恩典,侄兒正沒個托足的地方兒呢。"老尼姑道:"這就很好,我們智能兒終身也有了靠了。"鳳姐道:"你白折了個徒弟,我心裏又覺不安呢。"老尼姑道:"這倒不相幹,我的徒弟多着呢。衹要奶奶在大人面前把我提拔提拔,多賞點兒布施就有了。"說着,智能兒早回說擺飯。
  大傢正吃畢飯,衹見潘又安進來,先給鳳姐等請了安,便回道:"小的纔剛兒回去,稟知了老太太、姑太太,都歡喜的了不得,立刻打了轎子來接奶奶、姑娘進府呢,外邊已經伺候妥當了。"鳳姐三人立起身來,嚮老尼姑道謝,又給了五十兩銀子布施。老尼姑千恩萬謝的道了簡慢,直送至大殿前頭,服侍他們一一的上了轎,方纔進去,這裏鳳姐等三人,坐了轎到城隍衙門裏來,要知進了衙門怎樣相見,須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一回 賈雨村醒悟覺迷渡 甄士隱詳說芙蓉城第二回 林黛玉夜照風月鏡 金鴛鴦魂歸離恨天
第三回 甄香菱雲路拜嚴親 史太君他鄉救僕婦第四回 賈夫人遇母黃泉路 林如海覓女酆都城
第五回 青埂峰湘蓮逢寶玉 觀音庵鳳姐遇秦鍾第六回 鴛鴦鳳姐各遂初心 寶玉湘蓮同證大道
第七回 兩好同床岫煙教夫 四喜臨門寶釵生子第八回 史湘雲三宣新酒令 劉姥姥再醉榮國府
第九回 薛蝌中舉何用生疑 平兒生子允宜稱快第十回 新孝廉迎巧姐出閣 官媒婆與賈蘭說親
第十一回 平兒連與兩侄為媒 黛玉公嚮元妃祝壽第十二回 警幻仙詩和賈元妃 薛寶釵書寄林黛玉
第十三回 遺帕相思今朝勾帳 尋春心事他日開懷第十四回 花氏襲人錯認寶玉 椿齡鶴仙喜遇薔芹
第十五回 花襲人酬恩榮國府 賈惜春夢入芙蓉城第十六回 林如海觀書疑黛玉 賈夫人藉故問鴛鴦
第十七回 賈母惡狗村玩新景 鳳姐望鄉臺潑舊醋第十八回 張金哥逢賈母喊冤 夏金桂遇馮淵從良
第十九回 好友朋同志更同行 胞弟兄相逢不相識第二十回 沁芳橋臨流生畫稿 櫳翠庵靜坐鬥棋機
第二十一回 秋芳補畫大觀園圖 賈環承襲榮國世職第二十二回 錦香院薛文起得妾 ????運司賈探春留親
第二十三回 柳湘蓮再力救薛蟠 花襲人重錯認寶玉第二十四回 林如海升任轉輪王 王熙鳳歸還太虛境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