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紅樓夢索隱   》 第5節:自序(3)      國光紅 Guo Guanggong

  自從被人指認為"索隱派"以後,我就像個懷揣私貨闖關的江湖黑道,一路尋思,該在何處投宿落腳,驛站官員或者野店老闆娘若是盤問,我該如何答對:說"私貨無多,僅三百頁,還請寬容"嗎?說"雖曰私貨,其實無礙國計民生"嗎? 說"如今官府不禁,吞舟是漏,决不至於連累寶店"嗎?不行,不行,太掉價了,太窩囊了。於是朋友間商量來商量去,最後一致認為:既然以往就因為對"索隱"有所忽略,纔導致了現今"紅學"研究出現"淹回水而凝滯"的局面,既然"紅學"研究離了"索隱"就不能與曹雪芹會心,何不幹脆明火執仗,大釁旗鼓?於是就有了這麽個書名:紅樓夢索隱。
  (二)
  傳世的脂評本《石頭記》止於八十回,是一部並不完整的小說。不完整的原因,據脂硯齋說,是八十回後的數十篇稿子"迷失"了。而筆者猜測,或許還有另外兩種可能:一、這本書原可以按照計劃寫完,而曹雪芹基於某種考慮終止了寫作;二、這本書已經按原定計劃大致完成,而基於相同的考慮,雪芹將後面的稿子藏匿了,或者幹脆銷毀了。
  人們想知道八十回以後的情節,於是就有了五花八門的"續紅樓"出現(其中就有高鶚的續書);"續紅樓"並不能夠滿足人們對真相的好奇心,於是就有了《紅樓夢》研究的"探佚學"。"探佚"要求根據前八十回的情節,以及脂硯齋的提示,尋繹出八十回後的大致走勢和盡可能多的情節。
  《紅樓夢》是一部自敘傳體小說,這一觀點先由鬍適先生提出,並為周汝昌先生極力主張而為之證明,周先生著《紅樓夢新證》,目的之一就是證實"自敘傳"的觀點。應當說,周先生的這個目的大致達到了,"自敘傳"的說法是正確的,雖然證明過程尚有不能盡如人意之處(筆者覺得周先生的證明在《紅樓夢》層面上似乎出了點差錯),卻是大體可以說得圓了。
  但是從自身、自傢取材的小說不在少數,"自敘傳"體並不是《紅樓夢》魅力之真正所在,並不是《紅樓夢》所獨創。《紅樓夢》真正與衆不同之處,真正為其他小說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在於它是以一本書卻寫了兩本書的內容:一本是"大旨言情"十分精彩的感人故事,就是這本存世僅止八十回的脂評《石頭記》;另一本則是在"大旨言情"的幕後隱藏着的更為精彩而且驚心動魄的真人真事,可以說是《石頭記》的"隱文本"。為了敘述的方便,筆者權且把相對於"隱文本"的"大旨言情"的《石頭記》稱之為"顯文本"。
  《紅樓夢》有顯文、隱文兩本,這是可以從曹雪芹、脂硯齋的話得以證實的。甲戌本《紅樓夢·凡例》說:"此書開捲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雖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不肖則一並使其泯滅也……何為不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以悅人之耳目哉!""用假雨村言敷演出"的"一段故事"就是筆者所謂"顯文本",被"隱去"的"真事"("將其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就是所謂"隱文本"。第五回"開生面夢演紅樓夢",寫"寶玉聽了此麯,散漫無稽,不見得好處。但其聲韻凄婉,竟能消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問其來歷,就暫以此釋悶而已。"針對這一情節,脂硯齋評曰:"妙!設言世人亦應如此法看此《紅樓夢》一書,更不必追究其隱寓。""不察其原委",也不"問其來歷","更不必追究其隱寓","如此法看"的"《紅樓夢》一書",便是"世人"看的顯文本。第八回寫寶釵初見寶玉所佩之玉,"口內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嚮鶯兒笑道……"脂硯齋對此情節有一句眉批道是:"《石頭記》立誓一筆不寫一傢文字。""一筆不寫一傢文字",必然還有用這同"一筆"寫的另外"一傢文字",這另外的"一傢文字"便是《紅樓夢》的隱文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紅學"門外說是非(1)第2節:"紅學"門外說是非(2)第3節:自序(1)
第4節:自序(2)第5節:自序(3)第6節:自序(4)
第7節:自序(5)第8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第9節:寶釵難言女兒身(2)
第10節:寶釵難言女兒身(3)第11節:寶釵難言女兒身(4)第12節:寶釵難言女兒身(5)
第13節:寶釵難言女兒身(6)第14節:寶釵難言女兒身(7)第15節:寶釵難言女兒身(8)
第16節:寶釵難言女兒身(9)第17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0)第18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1)
第19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2)第20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3)第21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4)
第22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5)第23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6)第24節:陰陽意外誤湘雲(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