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2004-2006中國改革紀事:大碰撞   》 第5節:郎鹹平:臺灣—香港—大陸(1)      馬國川 Ma Guochuan

  2郎鹹平:臺灣——香港——大陸
  郎鹹平
  “那時候,軍官一般都帶一箱子的黃金、白銀,但我爸爸卻僅帶着一箱青島啤酒,而且在船上就喝完了。”在許多場合,郎鹹平這樣回憶父親。
  郎鹹平的父親是一個山東籍的老兵,新中國解放前夕到了臺灣。在波濤洶涌的海上,郎鹹平的父親花兩塊大洋買了一張床位,下船後又花了一塊大洋買了一串香蕉,從此便身無分文。憑着勤奮、多才,他42歲就升任空軍少將,但因剛直不阿、敢怒敢言得罪了不少上司,播下了日後提前退休的種子。郎鹹平回憶說,小時候父親很驕傲地對他說:“別人問我這一輩子最驕傲的是什麽,那就是你爸爸從來沒帶着你媽媽到別人傢去磕頭、送禮……”當時,他覺得父親非常偉大。郎鹹平的母親是臺灣化學界的名師。“媽媽很愛我,她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我從來沒看見我媽媽哭過。”郎鹹平這樣描述自己的母親。
  少年郎鹹平似乎有點平庸。從小學開始,每一次考試、升學、就業都仿佛是他難以逾越的坎兒。“實在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30歲之前的郎鹹平多次被逼到八面臨風的絶境。在他編寫的係列叢書封面“不落俗套”中,他這樣自我介紹:“小學四年級即因成績太差分到不升學班。初二又因同樣原因分配到‘放牛班’學木工。”100分的初中數學考試他曾經僅得7分,初中差點沒能畢業。“高一下來,數學不及格,物理也不及格。我們老師說,郎鹹平呀,我看你還是念文科算了。”郎鹹平善於炮轟也喜歡自嘲,那段並不如意的童年往事,常常被他在各種場合信手拈來,當做花絮博聽衆一笑,或者成為他傳奇人生的一個小小註腳。
  “我當時是個混混,很自卑。”這是郎鹹平當年心事的真實寫照。為了對抗那些欺負他的高年級同學,甚至跑去拜了八步螳螂拳嫡傳弟子為師,混跡臺北最熱鬧的西門町街,打遍全校無敵手,號稱“西門町之虎”。他高中畢業勉強考上東海大學經濟係,又因不想考微積分,衹好轉到金融係。從此以後,他似乎找到了最適合他吃的一碗飯……之後就是一連串的奇跡:考上了號稱“經濟學家搖籃”的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20多年後,當他在大陸最負盛名的清華大學演講時,有學生問他的信仰是什麽郎鹹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述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值得我信仰的英雄就是你們以前在中學課本中念過的,叫林覺民,他寫了一封信,叫做《與妻書》。他的太太叫意映,第一句話是‘意映卿卿如晤’,我用普通話講給你們聽。他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上戰場的前一天給他太太寫了一封信。他說,為了給你寫這一封信,我哭了十幾次下不了筆。你可能要怪我,怪我為什麽能夠拋妻棄子去上戰場,死在戰場上。各位同學要理解,一個男人要離開他最心愛的女人,而且這個最心愛的女人還懷着他的孩子,那是多麽的艱難。但是林覺民說,我今天上戰場去送死的目的,是希望天下有情人能像我們一樣繼續恩愛下去,因此必須要有人跨出第一步,而這第一步就是今天我林覺民的赴死。
  最後,他說了一句話,當我死了之後,有一個願望。如果你懷的孩子是女兒,我希望她像你一樣溫婉賢淑;如果是兒子的話,我希望他像我一樣當個學者,僅此而已。林覺民第二天慷慨就義,戰死沙場。69年之後,我考上了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念研究生。有一天,有一位老先生來給我們上演講,這位老先生是文化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的名字叫做林瑕藩,他的爸爸就是林覺民。上帝憐憫這位革命志士的最後一點對於國傢民族的情懷,讓他完成了遺願。各位同學,我們國傢是不是需要這樣的人,我期待你們和我一樣,成為這樣的人,好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書評第2節:序第3節:目錄
第4節:引子第5節:郎鹹平:臺灣—香港—大陸(1)第6節:郎鹹平:臺灣—香港—大陸(2)
第7節:郎鹹平:臺灣—香港—大陸(3)第8節:一篇奇文第9節:一個有爭議的製冷工程師(1)
第10節:一個有爭議的製冷工程師(2)第11節:顧雛軍發出了律師函(1)第12節:顧雛軍發出了律師函(2)
第13節:經濟學界集體失語(1)第14節:經濟學界集體失語(2)第15節:楊帆的抱怨(1)
第16節:楊帆的抱怨(2)第17節:善待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1)第18節:善待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2)
第19節:善待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3)第20節:張文魁單刀赴會(1)第21節:張文魁單刀赴會(2)
第22節:張文魁單刀赴會(3)第23節:緻中央領導的公開信(1)第24節:緻中央領導的公開信(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