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八仙得道 》
第五回錢塘江竜遊傳古跡 東海岸徒弟覓師尊
無垢道人 Mo Goudaoren
卻說火竜真人是老君祖師的大弟子,上界數一數二的大羅金仙。此番專為傳教度竜,了結宿緣而來。所以和以前幾次降世情形不同,先時獨自一隻單身,或現本相,或化人身,來去悠然,不落跡象。此番卻帶了侍從仙官,召來獅象虎豹,並有本地山神土地為守衛之官,本宅的竈君門神供奔走之役,真個氣象莊嚴,神情端肅。先將飛竜來歷指明,到了夜半子時,開始傳授飛竜許多道術,着他前去報仇,衹許傷身,不準殺人。
事畢之後,即去東海練習仙法。等候西方老竜到來,一同應召上天。真人直至五鼓嚮盡,方又踏着蓮花而起,冉冉彩雲,悠揚仙樂,簇擁着仙官仙吏,齊嚮半空而去。後面卻有一條大竜,張牙舞爪,搖尾擺頭,緊緊跟隨。似乎恭送的樣子。直至真人法駕杳然,彩雲漸散,那竜方纔飛回鬍宅。這便是鬍飛竜現出的原身。飛竜自吞服本身丹丸以後,不但力大無比,而且化竜化人,為仙為神,俱可隨時變化。從這次恭送真人為始,以後也曾現過好幾次原身,所以近處地方都習見習知,並都曉得即是鬍傢女孩子的原身。因此就在鬍傢所在之地,取名竜遊。如今還稱為竜遊縣,就是這個出典了。
那飛竜自受真人傳授仙法,他本是夙根極好、聰明絶頂的人,當時早都已領會,而且把一應訣咒,都記得清清楚楚。等得真人去後,又恐怕日久失憶,先在傢中靜悄悄地默念了幾天,料到不會遺忘,方纔預備料理俗世未完之事。第一是生母因那個輕薄同學一言之辱,竟緻自殺明志,此仇不報不成,仙人既允傷殘他的身體,此事便可先辦。要知此時的飛竜,已不是三日前文弱無能的孩子可比,休說那傢僅僅用了幾個武人管門守護,就再請上萬馬千軍,也都不在他的眼內,他卻不願作那驚駭世俗之事,仍是一個孩子的身容,再去那傢討戰,兩個武夫都被他三拳兩腳打得鼻坍嘴歪,爬不起身,待要往內闖將進去,早有許多傢人,各持棍棒刀槍,一齊擁上,將飛竜圍在核心。
飛竜不覺大笑。猛見他那同學跟在一個道人後面,瑟瑟縮縮的走了出來。原來他們新近得知鬍傢有降仙之異,深怕飛竜學得道術,再來尋他,不是一二勇力之輩所能抵抗,因此托了朋友,前去城內聘得一位道人。據說道人是一位遊戲人間的散仙,自稱為不愚道人。許多百姓因他常常顯些怪異出來,大夥虔誠頂禮,稱為大仙。那大仙受了那傢禮聘,料道鬍傢不過平常百姓,哪裏請得天仙下降。更不信鬍傢孩子倒是真竜化身,多分是什麽妖精假冒神仙,唬騙鄉愚的。便也不顧慮,一口允許,前來替他們降妖除怪。當飛竜打倒兩個武人之時,剛正他也到了,一傢子喜歡不盡,忙着請他先來一看,這飛竜究竟可是真竜化身。道人欣然允諾,拉了飛竜的同學,出至前廳,果見一個眉清目秀、溫文爾雅的女孩子,正在那裏耀武揚威,看他空拳赤手,打得一班傢人走投無路,喊痛叫天。道人見了,不覺皺皺眉頭,量定飛竜有些本領,便想先下手為強,口中念念有詞,喝聲疾,半空中突起一個迅雷,早有七八條小竜,嚮飛竜身上直撲下來。飛竜生平沒和人動過鬥爭,更沒曾施過什麽道法。又兼道人趁他不防,放冷箭似的這麽頑他一下。飛竜果然措手不及,連他師父傳授的遁法,一時也來不及施用,竟被那七八條小竜兒打翻在地。道人大喜,再把手中一粒彈子祭起,喝聲:“寶貝快取他腦袋!”一語甫畢,突有一道黑光,直奔飛竜頭上。說時遲,那時更快,這飛竜身雖倒地,心卻明白。見那黑光飛來,心中一急,驀覺泥丸一躍,口中涌出竜丹,望空直上。
頓時天昏地黑,雷震風狂。黑暗之中,卻有萬道金光,耀人眼目。原來是他真身被竜丹引出,所以風雷立至,天地昏黑。那些耀眼的金光,卻是他身上的片片鱗甲。真身一現,不但小小黑氣,散作一股青煙,就連那七八條小竜,也都嚇得顯出本來面目,原來卻是幾根爛草繩兒。飛竜此際心中完全明白,神情越發鎮定。見了那些草繩,不覺笑得竜軀亂顫,自己想道:“衹道人有首領,竜有祖師,卻不道爛草繩兒還有徒子徒孫哩。他把這些東西來唬我篾竜,真可說太不自量了!”哪知他這一笑一顫,卻闖下了一場大禍。
原來他那法身,本是極大的身軀,雖是他的神通可大可小,但因施術未慣,匆忙之中,哪裏顧得這麽周到,不知不覺,把全個竜身顯了出來,憑他房屋再大些兒,尚且不夠一動一彈,幸喜身在天井,可以把大半個身子躥嚮高處,還不怎樣害人,比及縱身一笑,全軀顫舞,這纔壞事兒,但聽豁喇喇一陣響,是他把幾十間民房撞成平地;忙把尾巴一縮,又是呼喇喇一陣響,又把他那仇傢的百十間房子,也變成瓦礫之常還有宅前宅後、莊內莊外的樹木,同時都被震倒了許多。至於坍屋之下的人民,更自可想而知,大批兒壓得和肉醬一般,越發不成個模樣了。飛竜纔曉得闖下大禍,慌忙收回竜丹,變成小孩原身,回顧地上,衹覺濕漉漉的。原來不知何時,已變成一片汪洋的水灘。水勢潺潺,嚮東流去。
飛竜忙又跳在空中,運用神光四面一望,方知此水竟已通達錢塘江,成為小小江灣。後來地方百姓所稱為鬧竜港者便是此地。
那時的飛竜,卻無暇再顧這些,衹得匆匆忙忙離了水灘,回到自己傢中,兀自神魂不定,心膽動搖,回想了一下,忽然伏着母親靈柩,大慟起來。衹道得遇仙師,從此可望出頭,哪知小小疏忽,惹下如此大禍,連累不少良民。師尊是大羅金仙,事事能夠前知,將來降罪起來,如何當得起呢!哭了一回,猛然轉念,現在仇是報了,禍是闖了,罪是受定了。追悔痛哭,也是無用。想我第二件大事,便是母親窀穸之事。我此番惹禍,都因母親而起,難道還忍教母親靈柩永遠停留在此,將來自身受災,卻教誰來安葬他呢!想到這裏,不覺嘆口氣道:“命苦之人,橫直是弄不好的,事已如此,自身之事,卻莫管他,竟把母親安葬好了,再遵師命,去東海恭候定罪去罷。”於是跪下去,對着靈柩又哭拜一陣。他此時也不去煩動別人,捏起召神訣,請來許多天丁力士,將靈柩扛到一座高山之上。因自己要去東海,便把靈柩的方向,朝東安放。更請本山土地們幫忙,不上一個時辰,就堆起一座極高的墳墓。從別處移來了百十枝鬆柏,將墳墓圍繞得密密嚴嚴,地勢十分盛旺。於今竜遊西北有座峻嶺,號稱飛竜的,即因秀春葬地得名。
再說飛竜異想天開,見得大事了,便要遵師命,前去東海,因念自己闖下這等大禍,雖說事出無心,但回想自身從篾纜得道,經歷兩世,從沒鬧過這等大事,死傷如許多人口,此去禍福死生,尚未可必,而眼前又不能不和母親墳墓暫告分別,心中由不得萬分凄楚。忽然想到此去離那東海不過數百裏之遙,承師父教授地行之術。此後化成竜體,不能在空中任意往還,以及災及田廬,再遭天譴,不如地行赴海,所過之處,開成一條地溝,此後如要拜墓,便可從地中往來,人不知鬼不覺的,也不驚世駭俗,害己殃人,豈非大妙之事。想到這裏,不覺十分歡喜,想再試着鑽入地底。忽又轉念水面之事我所熟悉,地中之事,別有土地專司,我今侵犯他的地界,不可不先對各方土地情商一聲,免得再惹是非。於是捏訣念咒,召各山中土地,告知此意。土地們面面相嚮,都有為難之色。飛竜怒道:“衹通一條走路,又不礙着什麽,怎便如此無情!”土地們見他發怒,都慌道:“上神不要錯會我等意思,委因各處各地,氣有厚薄,味有濃淡,田有肥瘠,質有鬆實,此皆上天註定。福人能得福地,苦人衹好得些劣土,怎經得上神恁地一鑽,卻不把好壞的土地弄成一脈貫通,此後再分不出等第高下。別的還不打緊,不免把世上善惡禍福,災祥吉兇都弄得七顛八倒,有違上天賞罰之公,報應之理。將來追究起來,小神們位卑職小,如何擔當得起。”
飛竜聽了,知語語有理,句句皆真。怎奈自己朝墓心切,好容易想出這個主意,自謂計出萬全,再無不妥,也决沒比此更好的法子,着實躊躇了一回,又對土地們說:“列位所言,雖是不錯,但據我想來,善人得福,惡人逢殃,那是報應一定之理,豈能因我這一攪,就頑得個顛來倒去。就是地脈溝通,經我法身一過,必有伏泉,將來人民取水也容易些。難道算不得將功折罪麽?我意已定,列位可以幫忙,大傢都出點力,幫助一下,將來如有機緣,定當重報。要是不能相助,我便獨力進行。料想不到一天,也可通出大海了。”土地們又苦勸了一回。飛竜哪肯聽從,揮去土地,自管盡力鑽地,果然神仙妙術不比尋常,看他化成一個不大不小的法身,從嶺頭母墳入地,一路捏訣而進。先是由高而下,次乃由西而東,真個不消一天,已把一條地脈溝道,直連東洋大海。飛竜不勝之喜,從此潛身東海,修煉符訣。每逢念到亡母,便從海口而進。沿着所通地道,不消片刻,即可直達墓前。後人因這條地脈是飛竜所開,大傢稱為竜脈。後來這條竜脈雖仍被許真人封住,但是故事流傳,沿而成典。今人考究風水的,動不動講什麽竜脈竜頭,就從此事發生出來。其實按之事實,並不相符,也衹算一種附會之詞罷了。
再提飛竜潛身東海,煉功待罪,看看又過了十多個年頭,也不見師尊前來,也不曾有什麽治罪的消息,心中兀自半憂半喜。他從入海之後,因堅守火竜真人教訓,專心用功,絶不幹預外事。海中也有許多通靈識性的動物,知道來了一條道德高明的神竜,有的心懷妒忌,時思暗害,究因本領不濟,先後被飛竜做翻了好幾個。也有真心企慕,想要拜在他的門下學些道德的,飛竜總以自己道術並不高明,兼之未得師尊允許,無論如何不敢擅收徒弟。弄到後來,大衆知他不易接近,也不敢和他鬍纏。飛竜也落得清閑自在,靜心息慮,煉他玄功。他既如此專一刻苦,進步自然極速。衹十餘年工夫,虧他把火竜真人傳給他的修持大道和種種法術,練習得純熟無暇。這時他的本領,衹除天上金仙,未必能夠抗衡。至於各界各洞的地仙散仙,以及各處各山的妖魔鬼怪,最高的不過和他齊驅並駕罷了。他又把兩根項長竜須,煉成兩柄寶劍,平時藏於鼻內,一到用時,可以隨意化長短,取人妖性命於千裏之外。又把竜丹用三昧真火鍛煉,可以放火吸水,吞霧起雲,並能攝取別人法寶。晶光一類,任是什麽奇珍異寶,宛如磁石引鐵,立時吸將過來。他把二寶煉成,十分得意:記得師尊曾言師叔縹緲真人,也在西方傳授老竜法力。這竜卻是個雄體,聽師尊所言,似乎我和他還有夫妻之分,將來相見之下,不知誰優誰劣。我今修成道法,煉得重寶,驚來不致丟我師尊的面子。卻不知師尊何以至今未來。難道他已知我違命闖禍?因此不要我這徒弟了嗎?若果如此,我便再用幾百年苦功,也不能位列仙班,膺受敕命,白白的瞧那西方老竜,昂頭天外,得意一時,可羞可慚,就是氣也得氣死了。這樣轉念了多時,不覺又萬分慌張起來。原想化個人身,前去師尊洞府詢問端的。但師尊臨行並沒有叫我前去的話,萬一我去了,他倒來了,豈不更被他責惱嗎?
這飛竜轉輾思慮,無計可出。這天沉悶之中,忽然想道:何不化個道姑,去岸上走走,也許得些師尊並西海老竜的消息,強如悶在海中,弄得出頭無日。想定主意,立刻跳上岸來,變成一個少年道姑,手提塵拂,肩背寶劍,搖搖擺擺的走到一個鬧市地方,見那來往行人,甚是擁擠,總不過是一班買賣的商人和人市買物的鄉下農夫。飛竜在竜遊時,也看得慣了,都沒怎樣註目。信足所之,不覺走到郊外,時正暮春光景,山花紅得如火一般,映着細軟的碧草,翠青的鬆柏。風景真覺可愛。
飛竜走上山去,便在一塊大石上坐下,玩賞了一會天然景色。
忽見山下兩個行人,一老一少,一先一後的走着,望下去也似世外裝束。飛竜便不由註目起來。他的耳目本已煉得極遠極靈。
先就看清楚了那老少道人,都是神光弈弈,舉止瀟灑,知非平常俗道所能,已經滿心詫異。一會兒聽得那老道吩咐道:“徒弟,前去已是淮城,你且在那邊等我。我去會同你師伯,再來找你。你的性子不好,萬事可要忍耐,切莫拿出你那粗蠻的脾氣來。萬一又闖大禍,我可再也沒臉子替你求情。而且闖禍越多,魔難越深,將來一再歷劫,也是你自己受罪,別人可替你不了。你明白嗎?”那年輕的顯出很恭謹的樣子,說聲:“師尊放心自去,弟子再不敢闖禍了。”那老道纔張口一笑。飛竜正想看他往哪裏走,不道一眨眼兒,就衹剩了小道一人,老道的身容不見了。飛竜大驚道:“這老道人本領道法,不在我師尊之下,我既有緣遇見,得上去結識結識他們,說不定他們曉得我師尊消息。想着,慌忙使個縮地法,衹三步就到了小道面前。小道見了飛竜如此情形,卻也不覺愕然,問道:“你這人打哪裏來的?怎麽這會我沒見你來處啊?”飛竜笑道:“這有什麽稀奇,方纔望見令師,纔是真有道法的高人。小弟實在景仰得很,特地過來請問一聲,並要請教小哥高姓大名,貴鄉何處?”飛竜問完了話,總當說得如此客氣,小道一定肯和他結交了,哪知小道並不答話,衹不住的嚮他上下打量,打量得飛竜好笑起來,不覺失口道:“你這小哥,大概不大出來結交朋友,所以連外面交往的道理,都不大懂得。”一句話,早把小道說得急了,大呼道:“你是哪裏來的小妖精!也不問問我的年紀,比你曾祖老太、頭代祖先,還大個十倍百倍咧,怎就稱我小哥!我因守住師戒,萬分忍耐,不肯和你計較,你竟不知死活,當面唐突起我來!看還是誰有理,誰沒理!”飛竜見說,不覺笑得打跌。要知何事好笑,請看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藉竜丹仙人助孝子 起貪念惡吏索神珠 | 第二回兩點竜淚灑成望娘灘 一柄仙劍刺破篾竜眼 | 第三回試道心特設迎竜閘 解凡體投入孝女懷 | 第四回受謗言不夫而孕 明心跡烈女投河 | 第五回錢塘江竜遊傳古跡 東海岸徒弟覓師尊 | 第六回爭意氣二竜搶珠 鬧上界玉帝求賢 | 第七回說份上名師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 第八回老蛟登岸毀福德 月老下海作竜媒 | 第九回邀天眷實授竜王 博庭歡假製蠃肉 | 第十回鰥夫驚豔 田蠃報恩 | 第十一回遷怒迷人蛟竜泄恨 法師收妖當場出醜 | 第十二回文美化身驅妖孽 仙賜被攝入禦園 | 第十三回試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姐善言 | 第十四回夫妻雙修道 骨肉生異心 | 第十五回千載老狐說明因果 少年公子斬斷俗緣 | 第十六回孝子下海訪蠃母 狐仙入宮謁竜王 | 第十七回孫仙賜海中見母 張果老轉世成丹 | 第十八回金山成古跡報德在來生 | 第十九回為修仙不辭險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 | 第二十回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脫險成仙 | 第二十一回日觀峰收妖為僕 紫霞洞女怪劫經 | 第二十二回成功參老祖 得道省雙親 | 第二十三回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難 | 第二十四回李仙人施術儆淫暴 楊孝子感德入玄門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