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评论 》 明代诗学书目汇考 》
卷五
佚名 Yi Ming
126、诗家集法一卷 佚名辑 胡文焕订补
本书博采古今诗论,阐说诗学渊源、时代流派、诗体诗诀、诗评诗法等。卷首为《诗学渊源图》,标举诗祖、诗宗及诗圣杜甫,又列举历代著名诗人诗作,概括其风格,为学诗者指明途径及禁忌。书中内容多录自名家前贤成说,且多注明出处,如“诗有一源”、“八悟”、“十妙”出自徐祯卿,“诗有二废”、“四深”本自释皎然,“三体”、“五忌”,“六义”、“九准”辑自杨载,诗体、诗名、诗派之说取自严羽诗话。“诗评”自《离骚》论至李攀龙,均采自《艺苑卮言》:“叙论”、“考证”及“诠藻”则出自《解颐新语》。书中内容与杜浚《杜氏诗谱》颇有相同之处,均系采撷众说而成,然二者未必同出一源,杜本远较本编内容丰赡。
本书明、清书目文献未著录,仅见《澹生堂藏书目》诗式类著录有《诗法统宗》本《诗家杂法》一卷,未署作者。今考《诗法统宗》,并无《诗家杂法》,疑所谓“杂法”,实为“集法”之误。今存《格致丛书》本、《诗法统宗》本,二本题下均署“明钱塘胡文焕德父订补”,无原辑者姓名。
127、诗文要式一卷 佚名撰
本书分二十一目,“一”至“十”论文,“十一”以下论诗。“一”至“八”引元人陈绎曾《文说》所述养气、抱题、明体、分间、立意、用事、造语、下字等作文八法。“九”为喻法。“十”总论文章作法。“十一”总论诗。“十二”述五言长古、五言短古及乐府作法。“十三”论律诗、绝句。“十四”论七言古风。“十五”细述格律法则。“十六”述句法。“十七”叙字法。“十八”谈气象,分为翰苑、辇毂、山林、出世、儒先、江湖、闾阎、末学等等。“十九”论家数,以体制论,分为六家;以时代论,分七家;以人论,则分十五体。“二十”论音节。“二十一”为“辨体一十九字”,又归结为“情”、“景”二字。所论皆引成说,如严羽、皎然诗论,以及《诗则》、《诗家一指》等,多注出处。
本书收入《格致丛书》,题为“新刻诗文要式”。丛书卷首总目于本书名下署“明胡文焕编”,然书中题下注曰:“钱塘胡文焕德甫校。”按《格致丛书》所载各本,多于题下署“胡文焕校”,故此“校”字当指校刊。有《诗法统宗》本、《格致丛书》本。
128、诗文浪谈一卷 林希恩撰
林希恩,莆中(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本书四十则,主要论述诗之声律。其论诗主张变化,反对因袭;主张师道相授,反对无师自通。
有《诗法统宗》本、《说郛续》本。
129、兰庄诗话一卷 佚名撰
本书仅存四则:《曹子建》、《陶潜》、《刘太真》、《汉魏》。
《诗法统宗》、宛委山堂本《说郛》皆收入此书,题下署“阙名”。《中国丛书综录》将此书归于“闵文振”名下。按闵文振《兰庄诗话》,皆记明代诗事,与本书无关。
130、娱书堂诗话一卷 佚名撰
本书仅存五则:《歌名》、《孟郊》、《应制诗》、《酸文》、《赤壁诗》。
有《诗法统宗》本、《说郛续》本。
131、艺海沥液五卷 赵吁俊编
赵吁俊,字宅卿,号方白山人。崇祯间在世。生平不详。本书卷首有编者小引,书末有编者崇祯元年(1628)三月朔日识语。小引谓本书之名,乃由陆机《文赋》“倾群言之沥液”一句而来,编者认为当时谈艺诸书,如《诗学大全》、《诗法统宗》、《诗薮》等,均有所不足,故自行采编精粹之论。本书所收以论诗为主,间及古文,又有以文词灿烂而收入者。其中卷一为钟嵘《诗品》,卷二严羽《诗谈》(即《沧浪诗话》),卷三徐祯卿《谈艺录》,卷四王世懋《艺圃撷余》,卷五辑李梦阳、何景明、王稚登等十三人论诗尺牍,凡四十五篇。后有附录三篇:李梦阳《论史答王监察书》、王维桢《驳乔三石论文书》、冯时可《文说》。
今存明崇祯元年刻本,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132、艳雪斋诗评(诗评)二卷 高奭辑
高奭,字以召,号石公。生平不详。据本书卷首崇祯二年(1629)春日辑者自序,知其为明末人士,家有书房“艳雪斋”。于崇祯元年、二年间辑有《艳雪斋丛书》八种十一卷(其中《诗评》、《书品》、《画苑》为二卷,《词评》、《曲评》、《涵虚子评元词》、《砚谱》、《墨谈》各一卷)。本书为丛书第一种,卷首长篇自序评述历代诗论和明朝诗坛,于王世贞诗论十分推崇。本书上卷一百馀则,皆摘自王世贞《艺苑卮言》;下卷亦一百馀则,杂采高棅、李维桢、释皎然等名家诗论,以明人论述为多。
本书《钦定续文献通考》诗文评类、《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皆谓“不著撰人名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自序)皆自署曰石公,其私印则名曰亭奭,字曰以召,其姓则不可考”。今按国图所藏作者稿本,所钤私印印文实为“高奭”二字,盖作者姓名樱
133、独鉴录一卷 觳斋主人撰
觳斋主人,姓名生平皆不详。书中论及明初高棅所编唐诗选,且本书被纳入崇祯初年何伟然辑刊之《广快书》中,知“觳斋”为明人。本书卷首有“仙臞何伟然”题识,言独鉴者,“独览之谓也”,“必自照精,而后共赏出焉”,实即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之意。全书二十八则,品评历代诗家、诗癣诗论。有崇唐抑宋倾向。
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著录。有崇祯二年(1629)何伟然刊《广快书》本,国图、复旦大学、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皆有藏本。《丛书集成续编》本据以影樱
134、诗最二卷 丁允和品定 陆云龙评注
丁允和,字叔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详。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翠娱阁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屡试不中,后以授学为生。约万历、崇祯间在世。有诗文集《翠娱阁近言》、小说《辽海丹忠录》,辑有《十六家小品》、《明文归初集》等。生平略见《翠娱阁近言》序文。本书为《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之一种。书前总序及本书序文皆为陆云龙崇祯辛未(1631)所撰。卷首标明丁允和品定,陆云龙评注,然陆序称此书为二人共同选定。书中选唐宋元明诗人一百六十馀家三百多首诗作,而以唐、明两代为多。卷一:天类、节序、地类、人类、宴集、登览、游望、寻访、行役、栖息、赠送。卷二:寄答、怀思、哀悼、宫闺、宦况、农事、军旅、杂咏、楼榭、禅宇、居室、禽兽、花木、题画、服玩。选诗不多,风格多样,缀有圈点和眉批。眉批多着眼于用字、谋篇、抒情和状物。
今存崇祯间刊《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135、冷邸小言一卷 邓云霄撰
邓云霄(1566—1632),字玄度,号虚舟,东莞(今属广东)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广西参政。有《百花洲集》、《漱玉斋类稿》、《初吟草》、《解弢集》等。生平见《邓公墓志铭》(《睡庵文稿》卷一六)。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传略,卷末有作者裔孙邓仁声跋。自序称此编“论诗什九,品古什一”。其论诗崇唐抑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论诗过于偏执,曰“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者,亦诗家之一派,不可废也。然以为极则,则狭矣”。
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本,国图藏。
136、诗源辩体三十六卷后集纂要二卷 许学夷撰
许学夷(1563—1633),字伯清,江阴(今属江苏)人。布衣。有《伯清诗集》等。传见《江阴人物志》。本书有万历四十一年(1613)作者自序和崇祯五年(1632)自序,称“是书起于万历癸巳(1593)”,历二十年而稍成,后屡有增补删改,又历二十年,论诗部分成三十六卷,总计九百五十六则。所论起于《诗经》,迄于晚唐五代,计周、楚、汉、魏、宋、齐、梁、陈、隋、五代各一卷,晋二卷,初唐、晚唐各三卷,盛唐五卷,中唐十卷,总论三卷。各卷或数则或数十则不等。其后复采宋、元、明诗为后集,并选辑其中论诗部分为《后集纂要》二卷,一百五十九则。作者自称“四十年十二易稿始成”,“皆积久悟入而得”,故多精到之论。
本书《明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六卷”,作者姓名署作“许学彝” ,盖因避讳而改。其实全书原稿包括诗选三十卷、诗论十六卷两部分。万历四十一年初刻本仅有诗论十六卷,末附《伯清诗集》一卷,国图有藏本。崇祯十五年(1642)其婿陈所学刊本,仍为诗论部分,然已增至三十八卷,跋文称所选唐以前诗四千四百七十五首,自宋迄明六千三百六十二首,仍无力刊刻。此本亦藏国图。又有稿本三十六卷,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1922年,阳湖恽毓龄据陈所学刊三十八卷本以仿宋聚珍字排印,于书末附录《伯清诗稿》及《许伯清遗诗辑补》各一卷。通行本为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维沫校点本,以恽毓龄排印本为底本,并用国图藏十六卷初刻本和陈刻三十八卷本校勘,各书序、跋及《许伯清传》,并作附录。
137、艺苑闲评二卷 支允坚撰
支允坚,字子固,号支山道人。有《梅花渡异林》等。生平不详。本书上卷六十则,下卷一百五十六则,各则均有标题。其论诗宗盛唐,推崇王、孟,褒奖质而不俚、意调俱足之诗风。书中所评较公允,品评孟浩然、王摩诘、白居易、元稷杨慎等诗家诗作,优劣皆为指出。
本书未见单行本。今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崇祯间刊十卷本《梅花渡异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据以影印),卷首有崇祯六年癸酉(1633)作者友人王屋序文、崇祯七年甲戌作者《自引》,书中卷九、卷十即《艺苑闲评》。卷九有序文冠于卷端,谓评诗并非易事,要在“评而有当”。此二卷不但有独立序文,且有卷内目录,与本书前八卷形式迥然不同。盖《艺苑闲评》原为单行,作者辑刊《梅花渡异林》时收入。
138、诗品汇函四卷 陈仁锡辑
陈仁锡(1579—1634),字明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探花,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有《无梦园集》、《重订古周礼》、《四书考》等。传见《明史》卷二八八。陈仁锡曾辑《八函》二十三卷,本书为其中一种,其余为《文品芾函》三卷、《赋品舄函》二卷、《逸品绎函》二卷、《书品同函》二卷、《启品有函》二卷等。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明末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所藏为《八函》完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其中数函。
139、诗杂论一卷 孙慎行撰
孙慎行(1564—1635),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十三年(160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介。著有《玄晏斋集》,编有《唐诗选记述》、《皇明四大家文钞》等。传见《明史列传》卷九二。本书三十四则,均论唐代诗人诗作,盖后人辑录其《唐诗选记述》中按语而成。
今存旧钞本,藏于南图。卷首残缺,无序、跋,亦无钞、藏者题署印记。
140、恬致堂诗话四卷 题李日华撰
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懒、九疑,嘉兴(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有《恬致堂集》、《檇李丛谈》、《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等。传见《明史》卷二八八。本书一百四十七则,多记元、明两代江浙书画名家轶事,既载绘事,亦论诗作,又多录其题画诗。书中颇有舛误,如记武伯英烛剪一联,删弃原著上文,读来茫无头绪。又如误以宋季周密为元末人,且谓其有悼张士诚诗,尤属荒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系书贾摘录作者杂著中论诗之语凑合成编。
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皆著录为“三卷”。今存《学海类编》本为四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樱
141、诗谭十卷续录一卷 叶廷秀撰
叶廷秀(?—1651),字润山,号谦斋,濮州(今属山东)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明亡后官至唐王兵部右侍郎。抗清失败,不屈而死。有《叶润山辑著全书》。传见《明史》卷二五五、《皇明遗民传》卷一。本书卷首有崇祯乙亥(1635)作者自序和例言,谓此编半录旧文,半出己意,或因人论诗,或因诗知人,“以为谭诗也可,谭道也可”。《诗谭》十卷不专谈诗,书成后作者又辑一卷,名为《诗谭续录》,凡三十余则,多论唐、宋人诗。本书论诗多从程、朱理学立论,故辑录忠臣孝子之作与反映民生疾苦之诗较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以讲学为诗家正脉,既谭诗,又谭道,以至“风雅扫地”。
本书“《诗谭》十卷” 为《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崇祯八年(1635)胡正言十竹斋刊十一卷本,国图、上图、南图均有藏本。1972年台北广文书局据以影樱
142、续诗谭一卷 叶廷秀撰
本书卷首有作者小引,谓“愚既有《诗谭》之选,选未尽而诗思从中来,遂得和律诗三十首。竟矣,仍有思议在喉,不吐不休”,于是有此续作。全书凡六十二则,每则均有七字标题,正文则详述标题之内涵与出处。疑此七言标题,原为上述作者所撰三十首律诗中诗句。诗句简洁,无法尽诉其所感所思,故撰此以引申阐发。本书主旨与其《诗谭》大体一致,重在阐述理学、宣扬教化。书中记录宋代理学家诸多说教,有关诗句、诗事亦辑录不少。
今存崇祯间刊、清补刻《叶润山辑著全书》本。
143、佘山诗话三卷 题陈继儒撰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后绝意仕进,隐居昆山、东佘山,专心著述。有《陈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等。辑有《国朝名公诗逊、《宝颜堂秘籍》等。传见《明史》卷二九八。本书一百三十二则,或录诗,或记事,或辨析,或纠谬,或辑佚,内容较杂,系捃拾其笔记杂著中有关文字而成。书中论诗之语多散见于诗作品评之中,于元、明书画家之诗作诗事辑录不少。然颇有疏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为他人钞撮而成。
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樱
144、古今诗话(百家诗话)八卷 题陈继儒编
本书卷首题“陈眉公先生集古今诗话”,又有汇刊者稽留山樵《百家诗话引》,盖“稽留山樵”为陈继儒之别号。《百家诗话引》谓诗话属“手谈”一类,其功效在于消遣娱乐,故本书所录较为宽泛。全书转载或摘录历代诗话类著作七十八种,始于唐,终于明:卷一《许彦周诗话》、《沧浪诗话》、《刘贡父诗话》、《陈辅之诗话》、《敖器之诗话》、《潘子真诗话》,卷二《竹坡老人诗话》、《临汉隐居诗话》、《六一居士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司马温公诗话》、《后山居士诗话》。卷三《珊瑚钩诗话》、《巩石 溪诗话》、《东坡诗话》、《兰庄诗话》、《迂斋诗话》、《金玉诗话》、《汉皋诗话》、《庚溪诗话》、《紫微诗话》,卷四《石林诗话》、《环溪诗话》、《西清诗话》、《艇斋诗话》、《梅涧诗话》、《后村诗话》、《漫叟诗话》、《桐江诗话》、《青琐诗话》、《玄散诗话》、《归田诗话》、《虚谷诗话》,卷五《南濠诗话》、《蓉塘诗话》、《梦蕉诗话》、《敬君诗话》、《蜀中诗话》、《岁寒堂诗话》、《娱书堂诗话》(赵与虤)、《二老堂诗话》、《存余堂诗话》、《麓堂诗话》、《夷白斋诗话》、《娱书堂诗话》(阙名)、《诗文浪谈》、《竹林诗评》、《林下诗谈》,卷六《谢氏诗源》、《潜溪诗眼》、《诗话隽永》、《风骚旨格》、《韵语阳秋》、《艺苑雌黄》、《谭苑醍醐》、《艺圃撷余》、《雪涛诗评》、《升庵辞品》,卷七《诗式》、《诗谱》、《诗谈》(徐泰)、《诗论》、《诗谈》(宋,阙名)、《词品》、《词旨》、《本事诗》、《续本事诗》,卷八《诗词余话》、《四六余话》、《月泉吟社》、《二十四诗品》、《诗病五事》、《闲书杜律》、《千里面谭》、《乌台诗案》、《比红儿诗》、《杜诗笺》、《谈艺录》。全书编次无序,错讹较多,或书商冒名之作亦未可知。本书所录,除卷四《虚谷诗话》、卷五《梦蕉诗话》外,亦载于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七十九至八十四,及《说郛续》卷三十三、三十四。二本相较,《说郛》本排列较为合理。如散见于本书各卷之明人诗话,多移诸《说郛续》中;本书误署之年代作者,《说郛》本亦有所匡正。
本书有明末心远堂刊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其中卷一《刘贡父诗话》、《陈辅之诗话》、《敖器之诗话》、《潘子真诗话》及卷五《梦蕉诗话》五种,有目无书。又有明末读书坊刊本,藏山东省图书馆;清初刊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又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善本书目》著录有明末刊《古今诗话》七十八种,然所列书目实为七十六种,阙《潘子真诗话》、《梦蕉诗话》二种,其排序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本亦略有不同。
145、石室谈诗二卷 赵士喆撰
赵士喆,字伯浚,号文潜,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布衣。有《皇纲录》、《建文年谱》、《逸史三传》、《莱史》等。生平见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九。据本书卷首明崇祯十六年(1643)作者自序及清顺治六年(1649)金坛张明弼序、作者之弟赵士冕序,知本书成于明季,清顺治六年赵士冕刊行。全书六十七则,上卷《总论》,评述严羽、朱熹、王世贞、谢榛、李攀龙、钟惺、谭元春等人诗学观,及作者对于唐诗、诗并诗解、诗韵、诗用事之见解;下卷分《论各体》、《论诸家》,前者自四言、五古论至近体,多着眼于诗法格调,后者历评各代名家,多按时代综述比较其风格特点,作群体品评。其说多折衷于“后七子”与“竟陵派”之间。
本书清顺治六年刊行后,似未重刊。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始有作者十一世侄孙赵琪所辑《东莱赵氏楹书丛刊》本,书末注:“侄曾孙继范恭校,八世侄孙文奎重校。”
146、藕居士诗话二卷 陈懋仁撰
陈懋仁,字无功,嘉兴(今属浙江)人。曾任泉州府(今福建晋江)经历,天启、崇祯间在世。曾为《文章缘起》作注。有《泉南杂志》、《析酲漫录》等。生平略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泉南杂志》条。本书一百六十三则。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编系摘录旧稿而成,考证多而评论少,什七因事,不专论诗。其考证着重于诗语、典故之出处,其纠谬则多针对杨慎诗论。其论诗大旨以公安、竟陵为宗,引用钟、谭《诗归》语尤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斥其“舛漏之处甚多”。
本书为《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著录。今存清钞本、清初抄本,皆藏国图。清初钞本缺卷首作者序文,卷末有清人宋筠识语“己亥六月十九日雨中校”,并钤有其姓名樱书中诸多校改,盖即宋筠所为。
147、续文章缘起一卷 陈懋仁撰
本书前有谢廷授序,末有姚士麟跋。姚跋谓陈懋仁为任昉《文章缘起》作注之后,“更捜诗文之类,凡六十五则,自注其下,题曰《续文章缘起》”。谢序云:“极其变而其体始备,体既备而其文始工。”任昉《文章缘起》叙文体之“缘起”,为“备其体者也”;本书则“极其变者也”。此书所论文体,起于梁代以前者不少,似乎不仅是“续”,更为任昉《文章缘起》作“补”。本书在任书八十四体外,增列诗文六十五体,其中诗类四十五体,文类二十体。其体例效仿任书,论每体必言其始,考其源,说明命名之义,注明作者、作品。书中将咏史诗及《三良诗》、《四愁诗》等单篇作品作为文体阐说,说明当时文体概念仍不够清晰。
本书《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有崇祯间刊《陈懋仁杂著》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148、宋诗话十种 毛晋编
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以刊佣汲古阁丛书》闻名。传见钱谦益《毛君墓志铭》(《有学集》卷三一)。本书收录宋诗话十种: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续诗话》、刘攽《中山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周紫芝《竹坡诗话》、吕本中《紫薇诗话》、许觊《彦周诗话》、叶梦得《石林诗话》、周必大《三老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各种均附编者识语。
今存《汲古阁丛书》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149、栆林艺篑一卷 谈迁撰
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更名迁,字孺木,海宁(今属浙江)人。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不仕。有《栆林诗集》、《栆林杂俎》、《国榷》等。传见《南雷文案》卷八《谈孺木墓表》。本书七十五则,多记文物掌故、诗人轶事,亦作考订辨伪。辑录不少当代诗论文论、文坛轶事。
今存明崇祯间刊本。台湾《古今诗话丛编?六》收录。
150、西园诗麈一卷 (明)张蔚然撰
张蔚然,字维诚,一作惟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有《三百篇声谱》等。生平不详。据本书《三唐》篇所谓“世动称不作大历以后语”,作者似为明前、后“七子”崛起以后人士。本书十则,每则均有标题。评论古诗近体,针砭诗坛陋习,自《六经》论至当代,语颇精悍。明人徐火勃《笔精》卷三录有《西园诗麈》四则,并附评语,曰:“右数段皆发前哲之所未发,实论诗之金针也。今人乍占四声,即自负曰:”诗有别才.不窥四部而欲横行艺苑,试取维诚《诗麈》读之。“评价极高。
本书《徐氏家藏书目》诗话类、《千顷堂书目》文史类著录,皆作“张惟成《西园诗麈》二卷”。今存《说郛续》本仅一卷。按《笔精》所录四则,第一则与《说郛续》本首篇相同,其余三则,《说郛续》本均未收录。可见《说郛续》本实属选本,原书盖已亡佚。
151、绿天耕舍燕钞四卷 雪畴子辑
雪畴子,姓名生平皆不详。本书为明人诗论之选编。卷一所引主要为焦竑论诗语,卷二江盈科论诗语,卷三主要为谭元春论诗语及他人序谭氏文语,卷四杂抄高棅《唐诗品汇序》及殷璠、严羽、谢榛、王世贞诸人论诗语。其论诗宗旨,大抵推崇竟陵诗派而诋斥七子,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测其成书“当万历、天启之间《诗归》盛行之后”,并谓此书“杂取明人论诗之语,缀合成编,无所发明考证”。
本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于诗文评类存目。今存清钞本,乾隆三十八年(1773)曾为两淮盐政采进,即《四库全书》所据底本。国图藏。
152、全相万家诗法六卷 汪彪撰 汪廷祖绘图
汪彪,号芝轩,乐平(今属江西)人。曾为塾师。生平不详。汪廷祖生平亦不详。本书旨在阐述诗法,供初学者学习效仿。卷一、卷二辨明体格,卷三、卷四介绍赋比兴之手法,卷五、卷六附录可供效仿之诗,皆为唐以来名贤佳作。
今存明书林翠坡刊本,浙江省图书馆藏。
153、杜氏诗谱三卷 杜浚撰
杜浚,字深伯,号逸休生,晋陵(今江苏武进)人。撰有《杜氏四谱》(《诗谱》、《文谱》、《书谱》、《画谱》各三卷)。生平不详。今按其《画谱》卷三《古画绢素》,于评述元绢、宋绢异同后称“国朝内府绢与宋绢同”,且本书为明季《澹生堂藏书目》所著录,知作者为明人。本书列《杜氏四谱》之首。卷首载作者《杜氏四谱序》,称四谱皆采摘旧文,旨在为学者指点迷径。卷一述诗法,选录揭傒斯《诗法正宗》、黄子肃《诗法》、佚名《诗学正源》、《作诗准绳》、杨载《诗法家数》;又分荣遇、讽谏、登临留题、征行、赠行、咏物、赞美、赓和、哭挽等九门。卷二论技巧,剖析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等“六关”,出自旧题范德机《木天禁语》。卷三为总论,历述学诗之正法正道,且择取历代诗人诗作予以评说,上自《楚辞》,下迄朱熹。全书除整章大段抄录者外,皆不标明出处。
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然仅有书名,未标卷数,亦未署撰人。盖因《杜氏文谱》已著录于文式文评类,且有小字注曰“三卷,杜浚”,故承前而略。今存明刊补修《杜氏四谱》本,卷首作者自序未署撰期,亦无其他题识跋文,惟全书之末(即《画谱》卷尾)署曰:“弟杜渐、杜泾校梓。”知为明杜氏家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154、诗本事一卷 程羽文撰
程羽文,字荩臣。有《鸳鸯牒》、《一岁芳华》、《剑气》、《石交》等著述多种,生平不详。本书于“诗归”条下注“钟伯敬、谭友夏共讯诗归》”云云,且《檀几丛书》收录程羽文著述多种,皆署为“明”人,知程氏为明末人士。卷首题辞谓因事有诗,或因诗有事,故撰《诗本事》。全书六十则,皆阐说有关诗歌之术语:诗史、诗圣、诗豪、诗祖、诗兄、诗律、诗眼、诗思、诗派、诗社、诗盟、诗格、诗骨、诗虎、诗传、诗序、诗说、诗癣诗纪、诗归等等。每条均附笺注。
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檀几丛书》本。
155、诗镜总论一卷 陆时雍撰
陆时雍,字仲昭,桐乡(今属浙江)人。崇祯六年(1633)贡生。有《诗镜》、《楚辞疏》、《楚辞权》等。生平略见《四库全书总目?古诗镜提要》。《诗镜》选录汉、魏、六朝至唐代之诗,包括《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书前《总论》一卷,近一百二十则,论《诗经》至晚唐历代诗人诗作。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辑入,题作《诗镜总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诗镜》“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升降,一一皆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不谓之善本也”。其诗论部分,亦颇受重视。
《诗镜》有明末刊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诗镜总论》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156、唐音癸签三十三卷 胡震亨撰
胡震亨(1569-1645),原字君鬯,改字孝辕,号赤城山人、遁叟,海盐(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有《赤城山人稿》、《唐音统签》、《李杜诗通》、《读书杂录》等。生平略见其《读书杂录》及上述各书序录题跋。《唐音统签》以十干标目,前九签为唐诗总汇,《癸签》为唐诗之系统论述,其中采用前人成说十之七八,自抒己见十之二三。全书三十三卷:卷一体凡,言诗之体裁变迁及声病等;卷二至卷四为法微,其中卷二统论,言诗歌创作、比兴、体格等,卷三分体论述,卷四专谈字句、偶对、用事等利弊;卷五至卷一一为评汇,按时代、体裁、题材等品评;卷一二至卷一五为乐通,谈诗与乐曲、舞曲之关系;卷一六至卷二四为诂笺,为唐诗疑难词语典故之训释;卷二五至卷二九为谈丛,辑录唐诗人之遗闻轶事;卷三○至卷三三为集录,包括别集、选集、诗话、墨迹与金石刻。书中大量引用明人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话采撷大备”、“三百年之源流正变,犁然可按,实于谈艺有禆”。然其引书随意删改,错误不少。
本书《千顷堂书目》总集类著录于《唐音统签》条下,曰:“癸签诗史三十二卷。”有吴骞校语曰:“甲午十月,以孝辕先生手定统签原稿目录校正……癸签诗史分七门,凡三十二卷。今刻本内集录门多分一卷,总三十三卷,与原稿异。”本书于十签中传刻最早,初刻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双与堂刊本,上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本。通行本有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本淳校点本。
157、唐诗谈丛五卷 胡震亨撰
本书系将《唐音癸签》卷二五至卷二九《谈丛》摘出单行。虽取自《唐音癸签》,无所增删,然个别文字有所改动或更正。
本书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影樱
158、读杜私言一卷 卢世氵隺撰
卢世氵隺(1588—1653),字德水,号紫房、南村病叟、杜亭亭长,祖籍河北涞水,徙居德州(今属山东)。天启五年(1625)进士,明季官至监察御史。清初徵至京师,谢病归。有《杜诗胥钞》、《余论》、《尊水园集略》等。生平见杨钟羲《雪桥诗话》。本书卷首有作者崇祯年间所撰“大凡”,卷尾有其跋文,未署撰期。据跋文,是书内容即早先刊行之《大凡》(即其《杜诗胥钞》中之绪论)及《余论》,因颇得当时名家好评,以为“《大凡》专论杜之人品,而间及于诗;《馀论》概论杜之诗品,而想见其人”,故合而刻之。《大凡》未列标题,《余论》分论五古、论七古、论五律、论七律、论五七言排律、论五七言绝句、论摘录诸节。
有崇祯间汲古阁刊本,国图藏。
159、通雅诗说一卷 方以智撰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桐城(今属安徽)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明亡后出家为僧。有《通雅》、《浮山全集》等。传见《清史稿》卷五OO.本书题下注“庚寅答客”,知撰于清顺治七年(1650)。全编二十七则,倡言志,倡诗教。主张独创,反对模拟。不满于明季诗坛“非七子则竟陵”之风。倡多读书,多穷理,于炼字、炼句、炼章、炼意之法亦有涉及。潘德舆推崇本书,称“诗话之简而当者”,“极中末世诗家之脖(《养一斋诗话》卷一)。
此编附于方氏《通雅》刊行,《通雅》有清康熙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侯外庐主编《方以智全集》第一册《通雅》,其中《诗说》缀有方氏子中履跋文(据桐城张裕叶《通雅刊误补遗》增补),谓“老父旧有《龙眠浅说》,直之叔戊寅刻之”,则方以智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即有诗学著作《龙眠浅说》问世,当是本编之前身。
160、南谷诗话三卷 雷燮撰
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笈分类目录》著录,有明钞本。
161、诗话一卷 浮白斋主人撰
据宋隆发《中国历代诗话总目汇编》,今存明钞本。
162、诗家谈薮 佚名撰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明抄本,湖北省博物馆藏。
163、历代名贤诗旨十五卷 程元初编撰
程元初,字全之,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不详。
本书《澹生堂藏书目》诗评类著录曰“《名贤诗指》十五卷,程元初”,《千顷堂书目》文史类亦著录,未署作者。今存明刊一册,国图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