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49種危急狀態避險指南:這樣逃生最有效   》 第5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3)      葉輕舟 She Qingzhou    張玉斌 Zhang Yubin

  ◆避開立交橋等一類結構復雜的構築物,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在傢中怎樣避震
  ◆一旦感覺到地震,應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大地震從開始到震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切勿耽誤時間。
  ◆地震發生時不要慌,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在床上,不可跑嚮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地震時在電梯裏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
  ◆如果所在的建築物的抗震能力較差,應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在平房時最好盡快跑到室外的空曠地帶。
  ◆避震位置至關重要。可根據建築物佈局和室內狀況,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地震後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包括炕沿下、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傢具下、內墻墻根、墻角、廚房、厠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這些地方是人們可能幸存的相對安全的地點。
  ◆躲避時應盡量靠近水源處,盡量靠近建築的外圍,這樣即使出不來也容易獲得營救,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
  ◆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角落裏,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選擇它為最佳避震場所。
  ◆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裏,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身體受限,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
  ◆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不可躺臥,因為躺臥時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位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麽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你,準備好了嗎?(1)第2節:前言:你,準備好了嗎?(2)
第3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第4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2)
第5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3)第6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4)
第7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5)第8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6)
第9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7)第10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8)
第11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9)第12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0)
第13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1)第14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
第15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2)第16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3)
第17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4)第18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5)
第19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6)第20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7)
第21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8)第22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9)
第23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0)第24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