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新解   》 八佾篇第三      钱穆 Qian Mu

  (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
  八佾:佾,行列义。古代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十六人。或说: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今不从。季孙氏于其家庙之庭作八佾之舞,是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
  是可忍也:此忍字有两解。一,容忍义。季孙氏以大夫而僭天子之礼,此事可忍,何事不可忍。此乃孔子不满于鲁君不能制裁其大夫之僭肆。一,忍心义。季氏八佾舞于庭,上僭天子,近蔑其君,此事尚忍为,将何事不忍为。此指斥季氏。或说:孰,训谁,[光案:“孰,训谁,”之逗号,东大版原作“孰,训谁。”之句号。]指人不指事。孰不可忍,谓于谁何人之所为而不可忍。故当从前解。今按:“是可忍”指事,“孰不可忍”指人,[光案:“‘是可忍’指事,‘孰不可忍’指人”,东大版原作“是可忍指事,孰不可忍指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二处无引号。]有事则必及人,不当拘泥作分别。季氏忍于其君,则又谁何而不可忍?是谁[光案:疑“谁”为“虽”之误植。三民版原作“虽”。若然,东大版、联经版俱误。]弒父与君,亦将忍而为之。本章与次章,皆责季氏与三家,非责鲁君,当从后解。
  孔子重言礼,礼必有上下之分,遂若孔子存心袒护当时之在上者。其实不然。礼本于人心之仁,非礼违礼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来。忍心亦其一端。此心之忍而不顾,可以破坏人群一切相处之常道。故孔子之维护于礼,其心乃为人道计,固不为在上者之权位计。
  本篇皆论礼乐之事。礼乐为孔门论学论政之共通要点,故《论语》编者以此篇次〈学而〉〈为政〉之后。
  或说:本篇不名〈季氏〉,而称〈八佾〉,是孔子深责其恶,故书其事以命篇。或说:篇名非出孔子,因《下论》第十六篇有〈季氏〉,故此改称〈八佾〉。然则《论语》篇名,当定于全书纂成之后。
  【白话试译】
  季孙氏在他家庙的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行列,孔子说:“这等事,他都忍心做,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呀!”
  (二)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光案:“‘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句末之逗号在引号外,东大版原作“‘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句末之逗号原置引号内。]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
  以雍彻:〈雍〉,《周颂》篇名。彻同撤。古礼祭已毕,撤祭馔,乐人歌诗娱神。〈雍〉之篇为周天子举行祭礼临撤所唱之诗,三家亦唱〈雍〉诗撤祭馔。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此两句在〈雍〉诗中。相,傧相,助祭者。辟,训君。指诸侯。公者,二王之后于周封公,夏之后为杞,殷之后为宋。穆穆,美而敬之形容辞。周天子行祭礼,诸侯皆来助祭,杞、宋二公亦与焉。天子则穆穆然,至美至敬。
  奚取于三家之堂:堂,庙堂。〈雍〉诗所咏,于三家之庙堂无所取义。
  此两章皆孔子深斥当时鲁三家僭礼不当。三家出鲁桓公后,于季氏家立桓公庙,遇祭,三家同此一庙。前章言季氏之庭,此章言三家之堂,皆指此一庙也。
  【白话试译】
  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举行家祭,祭毕撤馔之时,也命乐工唱〈雍〉之诗。先生说:“〈雍〉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光案:“雍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三民版原作“(雍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雍诗中说”四字加小括号。括号内乃钱子所添,以助语意之豁然,不宜删动,当遵之。东大版殆漏植此小括号于先,联经版承之。若然,东大版、联经版俱误,俱宜加上小括号。惟,括号内宜添冒号,改为“(雍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天子仪容,那样穆穆地敬而美’,[光案:“‘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句末之逗号在引号外,东大版原作“‘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句末之逗号原置引号内。]这在三家堂上唱来,有何意义呀!”
  (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乃人与人间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若人心中无此一番真情厚意,则礼乐无可用。如之何,犹今云拿它怎办,言礼乐将不为之用也。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融,乃可表达人心到一恰好处。
  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此皆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但无礼乐以为之表达,则吾心之仁亦无落实畅遂之所。故仁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
  道家后起,力反儒家之言礼。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其实失于仁而为礼,则不仅薄而已,为伪为僭,无所不至,宜为乱之首。
  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子之学承自周公。周公制礼,孔子明仁。礼必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论语》所陈,都属通义,可以历世传久而无变。学者读本篇,更当注意于此。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如何来运用呀!”
  (四)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鲁人。或曰孔子弟子。
  礼之本:礼之所由起,即礼之本原所在。
  大哉问:孔子喜其问而称叹之。
  礼与其奢也宁俭:礼本于人心之仁,而求所以表达之,始有礼。奢者过于文饰,流为浮华。俭者不及于程节,嫌于质朴。然奢则外有余而内不足,俭则内有余而外不足,同嫌于非礼。外不足,其本尚在。内不足,其本将失。故与其奢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人与人相交相处而有仁有礼。人有死生,人之相交相处,至于死生之际,而人心之仁益见,其礼亦益重。故又特举丧礼一端言之。“易”字有两解,[光案:“‘易’字有两解”,东大版原作“易字有两解”,“易”字无引号。]一平易义。如地有易险,行于平易之地,其心轻放,履险则否。人之居丧,其心宁戚毋易。另一解,治地使平亦曰易,故易有治办义。衣衾棺椁一切治办而哀情不足,是亦不足观。故曰宁戚。
  礼有内心,有外物,有文有质。内心为质为本,外物为文为末。林放殆鉴于世之为礼者,竞务虚文,灭实质,故问礼之本。然礼贵得中,本末兼尽。若孔子径以何者为礼之本答之,又恐林放执本贱末,其弊将如后世之庄老。故孔子仍举两端以告,与彼宁此,则本之何在自见,而中之可贵亦见。抑且所告者,具体着实,可使林放自加体悟。事若偏指,义实圆通。语虽卑近,意自远到。即此可见圣人之教。
  礼有文有节。如饮食之礼,为之簠簋笾豆罍爵,所以文之也。其本则污尊抔饮,惟俭而已。临丧之礼,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其本则哀痛惨怛,惟戚而已。若惟知有本,不文不节,亦将无礼可言。故孔子虽大林放之问,而不径直以所为本者答之。
  【白话试译】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原?”先生说:“你所问,意义大了。一切的礼,与其过于奢侈,宁过在节俭上。丧礼与其过于治办,宁过在哀戚上。”
  (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亡,通无。古书无字多作亡。本章有两解:一说:夷狄亦有君,不像诸夏竞于僭篡,并君而无之。另一说:夷狄纵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盖孔子所重在礼,礼者,人群社会相交相处所共遵。若依前一说,君臣尤是礼中大节,苟无君,其他更何足论。孔子专据无君一节而谓诸夏不如夷狄。依后说,君臣亦仅礼中之一端,社会可以无君,终不可以无礼。孔子撇开无君一节,谓夷狄终不如诸夏。晋之南渡,北方五胡逞乱。其时学者门第鼎盛,蔑视王室,可谓有无君之意,但必严夷夏之防以自保,故多主后说。宋承晚唐五代藩镇割据之积弊,非唱尊王之义,则一统局面难保,而夷狄之侵凌可虞,故多主前说。清儒根据孔子《春秋》,于此两说作持平之采择,而亦主后说。今就《论语》原文论,依后说,上句“之”字,[光案:“上句‘之’字”,东大版原作“上句之字”,“之”字本无引号。]可仍作常用义释之;[光案:“作常用义释之;”之分号,东大版原为“作常用义释之。”之句号。]依前说,则此“之”字,近“尚”字义,[光案:“则此‘之’字,近‘尚’字义”,东大版原作“则此之字,近尚字义”,“之”、“尚”二字本无引号。]此种用法颇少见。今仍采后说。再就古今通义论之,可谓此社会即无君,亦不可以无道。但不可谓此社会虽有道,必不可以无君。既能有道,则有君无君可不论。《论语》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尊君亦所以尊道,断无视君位高出于道之意,故知后说为胜。
  【白话试译】
  先生说:“夷狄虽有君,仍不如诸夏之无君。”
  (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于泰山:旅,祭名。泰山在鲁。古者天子得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则祭山川之在其境内者。季氏乃鲁之大夫,旅于泰山,不仅僭越于鲁侯,抑且僭越于周天子。
  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家宰。
  女弗能救与:女即汝,古通用。季氏所为非礼,为之家臣者,当设法救正。
  呜呼:感叹辞。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乃也,诘问辞。曾谓,犹今云难道。林放知问礼之本,如泰山之神亦能如林放,将不受此非礼之谄祭。
  孔子平日不轻言鬼神,言及鬼神,并一本于人道,就人事常理作推断。守道有礼之人,将不纳他人违道非礼之谄媚。神,人所敬礼,亦必守道有礼,何可以无道非礼之事谄媚之?若泰山果有神,其神岂转不如林放。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果有泰山神否?孔子未尝言其必知。但果有神,必不能不如林放,则孔子信以为可知。
  【白话试译】
  季孙氏去祭泰山,先生告冉有道:“你不能救正这事吗?”冉有对道:“我不能。”先生叹息道:“唉!难道泰山神会不如林放吗?”
  (七)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光案:“必也射乎!”之惊叹号,东大版原作“必也射乎?”之问号。]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必也射乎:古射礼有四,一曰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当时之贵族阶层,用以选择其治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之之礼也。二曰宾射,贵族相互间,朝见聘会时行之。三曰燕射,贵族于平常娱乐中行之。四曰乡射,行于平民社会,以习射艺。此章当指大射言。
  揖让而升下:让,古借作攘。揖攘皆举手义。大射礼行于堂上,以二人为一耦,由阶升堂,必先相互举手揖攘,表示向对方之敬意。较射毕,互揖下堂。
  而饮:众耦相比皆毕,群胜者各揖不胜者,再登堂,取酒,相对立饮,礼毕。云“揖让而升下”者,[光案:“云‘揖让而升下’者”,东大版原作“云揖让而升下者”,“揖让而升下”五字原无引号。]凡升与下皆必揖攘。而饮,礼之最后也。下字当连上升字读,不与“而饮”字连。[光案:“不与‘而饮’字连”,东大版原作“不与而饮字连”,“而饮”二字原无引号。]
  其争也君子:射必争胜,然于射之前后,揖让升下,又相与对饮,以礼化争,故其争亦不失为君子之争。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对人没有什么争,除却和人比射时。但先必相互作揖,纔升到堂上去。比射后,又相互作揖纔退下。胜者败者又必相互作揖了再升堂,举杯对饮。这样的争,还是君子之争呀。”
  (八)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倩,口旁两颊。人笑则两颊张动。此处用作笑貌美好之形容辞。兮,语辞,如今言啊。
  美目盼兮:盼,目之黑白分明者。此处形容目睛转动时之美好貌。
  素以为绚兮:素,白色。绚,文采义。此喻美女有巧笑之倩,美目之盼,复加以素粉之饰,将益增面容之绚丽。巧笑、美目两句见于《诗?卫风》之〈硕人篇〉,[光案:“巧笑、美目”,东大版原作“巧笑美目”,原无顿号。]惟三句相连,不见今《三百篇》中,或是逸诗。子夏不明此三句诗意而问于孔子。
  绘事后素: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钩勒。或说:绘事以粉素为先,后施五采,今不从。
  礼后乎:子夏因此悟人有忠信之质,必有礼以成之。所谓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乃后起而加之以文饰,然必加于忠信之美质,犹以素色间于五采而益增五采之鲜明。
  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义。予,我也。孔子自指。子夏因论《诗》而及礼,孔子喜而赞之,谓其能起发我之心意。必如此,乃可与言《诗》。
  此章亦是礼必有本之意。又见孔门论诗,必推明之于人事。文学本原在人生,故政治文学者[光案:此处误衍一“政”字,东大版无此政字。],必本于人生而求之,乃能发明文学之真蕴。此皆孔门论学要义。此章当与〈学而篇〉子贡言“如切如磋”章相参。[光案:“‘如切如磋’章”,东大版原作“如切如磋章”,“如切如磋”四字原无引号。]
  【白话试译】
  子夏问道:“古诗说:‘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来增添她的美丽啊。’[光案:“她的美丽啊。”之句号,东大版原作“她的美丽啊,”之逗号。]这三句诗指的是什么呢?”先生说:“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吗?”子夏说:“不是说礼是后起之事吗?”先生说:“开发引起我心意的是商了。如他那样,纔可和他言《诗》了。”
  (九)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不足征:杞,周之封国,乃夏代之后。征,证成证明义。
  宋不足征:宋,亦周之封国,乃殷代之后。周之封建,兴灭国,继绝世,故封夏、殷二代之后于杞、宋。
  文献:文指典籍,献指贤人。
  此章孔子自言学夏、殷二代之礼,能心知其意,言其所以然,惜乎杞、宋两国之典籍贤人皆嫌不足,无以证成我说。然孔子生周室东迁之后,既是文献无征,又何从上明夏、殷两代已往之礼?盖夏、殷两代之典籍传述,当孔子时,非全无存。孔子所遇当世贤者,亦非全不能讲夏、殷之往事。孔子博学深思,好古敏求,据所见闻,以会通之于历史演变之全进程。上溯尧、舜,下穷周代。举一反三,推一合十,验之于当前之人事,证之以心理之同然。从变得通,从通知变。此乃孔子所独有之一套历史文化哲学,固非无据而来。然虽心知其意,而欲语之人人,使皆能明其意,信其说,则不能不有憾于文献之不足。即在自然科学中,亦时有不能遽获证明之发见,何况人文学科之渊深繁赜。则无怪孔子有虽能言之而证成不足之叹。学者当知学问上有此一境界,惟不可急求而至。又本章可与〈为政篇〉“殷因于夏礼”章参互并读。[光案:“‘殷因于夏礼’章”,东大版原作“殷因于夏礼章”,“殷因于夏礼”五字无引号。]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能说夏代之礼,惜乎杞国不够为我说作证明。我能说殷代之礼,惜乎宋国不够为我作证明。[光案:“为我作证明”,东大版原作“为我说作证明”,此处联经版漏植“说”字。]这因杞、宋两国现存的典籍和贤人皆不足之故。否则我准能把来证成我说了。”
  (一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周制,旧天子之丧,新天子奉其神主入庙,必先大祭于太庙,上自始祖,下及历代之祖皆合祭,谓之禘。又称吉禘。禘者,谛也。遇合祭,列祖先后次序,当审谛而不乱。又每五年一禘祭,为常祭中之大者,亦在太庙,为合祭,与群庙各别之祭不同,亦与郊天之祭不同。诸侯惟不当郊天,然亦有禘祭。鲁文公时,跻升其父僖公于闵公之前。僖公虽为闵公之庶兄,然承闵公之君位;[光案:“君位;”之分号,东大版原作“君位,”之逗号。]今升于闵公前,是为逆祀,《春秋》讥之。定公八年,曾加改正。然其事出于阳虎,此后殆仍是僖跻闵前。此章之禘,当不指吉禘。因孔子仕鲁,在定公十四年,[光案:“孔子仕鲁,在定公十四年”者,今查书末所附〈孔子年表〉,“鲁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一岁。鲁阳货奔齐。孔子始出仕,为鲁中都宰。”若然,“定公十四年”当改为“定公九年”。东大版、联经版俱误。”]此时未有国丧。定公之卒,孔子已去鲁,故知不指吉禘言。然则此章之禘,乃指五年之禘祭。
  既灌而往:灌,借作祼字,又作盥,乃酌鬯初献之名。鬯者,煮香草为郁,和黍酿酒,其气芬芳,以之献于尸前。孔子不赞成鲁之逆祀,故于禘祭不欲观。但亦不欲直言。灌在迎牲之前,灌毕而后迎牲,尚是行礼之初。自灌以往即不欲观,无异言我不欲观有此禘礼。
  本篇二十六章,多论当时之礼乐。然时移世易,后世多不能明其意义之所在。如本章,后儒纷纷考订,莫衷一是。今酌采一说,其他则略。非谓古礼必当考,[光案:“非谓古礼必当考,”之逗号,东大版原作“非谓古礼必当考。”之句号。]特由此可以窥见孔子当时论礼之大意,此亦有古今通义存焉,固不当以自己时代之主观,而对历史往事尽作一笔抹杀之轻视。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对禘礼,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再看下去了。”[光案:“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再看下去了”,三民版原作“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再看下去了”,“灌”字加小括号。括号乃钱子所添,以助语意之豁然,不宜删动,当遵之。东大版殆漏植此小括号于先,联经版承之。若然,东大版、联经版俱误,俱宜加上小括号。]
  (一一)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不知也:本章承上章来。孔子不赞成鲁之禘礼,或人因此为问。孔子不欲深言,故诿曰不知。
  示诸斯乎:一说:示,同视。又一说:示,当作置,同置。斯指下文掌字。从前解,孔子既答或人曰不知,又云如有知其说者,其于天下事,将如看自己手掌般,一切易明。从后解,谓天下如置诸掌,如孟子谓:“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两解均可通,今姑从后解。
  指其掌:此《论语》记者记孔子言时自指其掌。
  本章亦孔子平日主张以礼治天下之意。盖报本追远之义,莫深于禘,此乃斟酌乎人心之同然而始有此礼。《左传》定公[光案:“定公”,东大版原作“昭公”。查《左传》定公八年:“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是为“定公”时事,当遵联经版。]八年载,阳虎欲去三桓,乃顺祀先公而祈焉。可见文公之逆祀,其事悖于人心,鲁人不之服。故下距一百十五年,阳虎欲为乱,犹借此以收人心,并以彰三桓之非。盖鲁政主于三桓,鲁之失礼,即三桓之失政。昧于礼意者,亦可谓若文公之跻僖于闵,亦人子孝亲之心;[光案:“孝亲之心;”之分号,东大版原作“孝亲之心,”乃逗号。]而不知其大悖礼而可以召乱。《中庸》有言:“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光案:“示诸掌乎!”之惊叹号,东大版原作“示诸掌乎。”之句号。改为惊叹号]可为此章之注脚。孔子毕生崇拜周公,实深有契乎周公制礼以治天下之深旨。盖礼治即仁治,即本乎人心以为治。礼本乎人心,又绾神道、人伦而一之,其意深远,非人人所能知。故孔子答或人曰不知,不仅为鲁讳,亦实有所难言。
  又按:秦汉以下,多侈言以孝治天下,不知孝而违礼,亦将陷于不仁。不仁则不足以为孝。如宋之有濮议,明之有大礼议,此与孔子之不欲观于鲁之禘,皆脉络相承。今虽时异世易,古人之所争于礼者,今多不识其意旨之所在。纵曰考礼议礼,其事非尽人所能,然古人言礼之意,则终不可以不知。故于此两章,粗为阐述其大义。
  【白话试译】
  有人问:关于禘祭之礼的说法。先生说:“我不知呀!若有能知禘礼说法的人,他对整个天下,正像摆在这里呀!”先生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一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此祭字指祭祖先。
  祭神如神在:此指祭天地之神。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但孔子平常并不认真讨论鬼神之有无,只临祭时必诚必敬,若真有鬼神在其前。此两句,乃孔子弟子平时默观孔子临祭时情态而记之如此。或说,此两句乃古语,下文子曰云云,乃孔子因此语而感发为说,今不从。
  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虽极重祭礼,然尤所重者,在致祭者临祭时之心情。故言茍非亲自临祭,纵摄祭者亦能极其诚敬,而于我心终是阙然,故云祭如不祭。盖我心思慕敬畏之诚,既不能亲切表达,则虽有牲牢酒醴,香花管乐,与乎摄祭之人,而终是失却祭之真意。此乃孔子平日所言,记者记其言,因连带记及孔子平日临祭时之诚敬,以相发明。
  本章发明孔子对祭礼之意见。然孔子平日似未曾特有一番理论以表达其对祭礼之意见,本章亦仅就其日常之心情实感而道出之。此等处,学者最当细细体玩。因孔子论学,都就人心实感上具体指点,而非凭空发论,读《论语》者首当明白此义,并当知吾人虽生两千五百载之后,而有时我心之所实感,仍可与孔子当年有同感。人心大同,不为古今而殊,可于孔子之言,弥见其亲切而有味。
  【白话试译】
  先生在祭祖先时,好像真有祖先们在受祭。他祭神时,也好像真有神在他面前般。先生说:“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光案:此最后十六字“先生说:‘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东大版另起一段。另起一段作用不大,当遵联经版连在一起。]
  (一三)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卫大夫。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古有此语,贾引为问。奥,古人居室之西南隅,乃一家尊者所居。灶乃治食物之所。或说:古人祭灶,先于灶径,即灶边设主祭之。毕,又迎尸于奥,摆设食物再祭之。主以木为,古人谓神即栖于此上。尸以人为,祭时由一人扮所祭之神谓之尸。此章奥与灶实指一神,盖谓媚君者,顺于朝廷之上,不若逢迎于燕私之际。或谓奥灶当直指人言,居奥者虽尊,不如灶下执爨者实掌其饮食,故谓媚奥不如媚灶。奥指卫君之亲幸,灶指外朝用事者。或曰:王孙贾引此语问孔子,意欲讽孔子使媚己。或曰:王孙贾或因孔子曾见南子,疑孔子欲因南子求仕,故隐喻借援于宫阃,不如求合于外朝。此乃贾代孔子谋,非欲孔子之媚于己。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意,谓但知依理行事,无意违理求媚。卫君本所不欲媚,何论于朝廷之上,抑燕私之际乎?抑又何论于近幸之与权臣乎?
  【白话试译】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的,与其在奥处求媚,不如在灶处求媚,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不是这样的。若获罪了上天,什么去处也用不上你的祷告了。”
  (一四)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于二代:监,犹视也。二代指夏、殷。
  郁郁乎文哉:文指礼乐制度文物,又称文章。郁郁,文之盛貌。历史演进,后因于前而益胜,礼乐日备,文物日富,故孔子美之。
  吾从周:孔子自称能言夏、殷二代之礼,又称周监于二代,而自所抉择则曰从周。其于三代之礼,先后文质因革之详,必有其别择之所以然,惜今无得深求。然孔子之所以教其弟子,主要在如何从周而更有所改进发挥,此章乃孔子自言制作之意。否则时王之礼本所当遵,何为特言“吾从周”?[光案:“特言‘吾从周’”,东大版原作“特言吾从周”,“吾从周”三字无引号。]
  按:三代之礼,乃孔子博学好古之所得,乃孔子之温故。其曰“吾从周”,则乃孔子之新知。孔子平日所告语其门弟子者,决不于此等历史实迹绝口不道,然《论语》记者则于此等实迹[光案:东大版原作“实迹”。钱子多用“迹”罕用“迹”,当遵东大版。]皆略而不详。读者必当知此意,乃可与语夫“好古敏求”之旨。若空言义理,而于孔子以下历史演进之实迹,皆忽而不求,昧而不知,此岂得为善读《论语》,善学孔子。
  【白话试译】
  先生说:“周代看了夏、殷二代之演进,[光案:“二代之演进”之无小括号,东大版原作“二代(之演进)”之有小括号。小括号内乃钱子所添,以助语意之豁然,不宜删动,当遵东大版。]它的一切制度礼乐文章,何等美盛呀!我是主张遵从周代的。”
  (一五)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入大庙:大,读太。太庙,鲁祭周公之庙。时孔子当在青年,始仕于鲁,得入太庙助祭。
  每事问:祭事中礼乐仪式,乃及礼器所陈,孔子每事必问,若皆不知。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鄹,鲁小邑,孔子父叔梁纥尝为鄹邑大夫。[光案:“鄹邑大夫。”之句号,东大版原作“鄹邑大夫,”之逗号。改为句号]孔子生于此。字或作陬。鄹人之子,不仅指其少年,亦轻视之辞。时孔子已先有知礼之名,而于太庙中种种礼器仪文皆若不知,故或人疑之。
  子闻之:事后孔子闻此或人之语。
  是礼也:此也字通作邪,乃疑问辞。孔子非不知鲁太庙中之种种礼器与仪文,然此等多属僭礼,有不当陈设举行于侯国之庙者。如〈雍〉之歌不当奏于三家之堂,而三家奏之以彻祭。有人知其非礼,不欲明斥之,乃伪若不知,问适所歌者何诗?[光案:“适所歌者何诗?”之问号,东大版原作“适所歌者何诗。”之句号。改用问号后,语意更显豁而符“每事问”之语气,当遵联经版。]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事正类此。此乃一种极委婉而又极深刻之讽刺与抗议。浅人不识,疑孔子不知礼,孔子亦不明辨,只反问此礼邪?孔子非不知此种种礼,特谓此种种礼不当在鲁之太庙中。每事问,冀人有所省悟。旧注“是礼也”三字为正面自述语,谓此乃孔子敬谨自谦,知而犹问,即此是礼。两说相较,所辨只在一“也”字之正反语气上,而孔子在当时之神情意态,判若两人。昔人谓读书贵能识字,洵不虚矣。
  本章记孔子少年时初进鲁太庙一番神情意态,而孔子当时之学养与其抱负,亦皆透切呈现,活跃在眼前。学者须通读《论语》全书而善自体会之,庶可更深领略此一章神味之深厚。
  【白话试译】
  先生初进太庙,遇事辄问。或人说:“那个人说这一位鄹邑的年轻人知礼呀?他跑进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先生听到了,说:“那些就算是礼吗?”
  (一六)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不主皮:古之射,张一布,称为侯。或画五采画兽,为正。或于布中心贴一皮,或熊或虎或豹,为鹄。不主皮,或说:射以观德,但主于中,不主贯革。皮即革也。或说:主皮之射见《仪礼》〈乡射礼〉,贯革之射见《小戴礼》〈乐记〉,二者有别。贯革谓射穿甲革,如养由基射甲彻七札之类,此乃军射。礼射则用皮侯,不用革。今按:射必主中,断无不主中而为射者。射不主皮,既不能解为不主中,则上说但主中不主贯,自为正解。射既有“中”与“贯”之别,[光案:“中与贯之别”,联经版改作“‘中’与‘贯’之别”,“中”、“贯”二字加引号。]则贯指革言,亦自无疑。射不主皮,谓皮可以该布,又何不可以该革?故知上解主皮为贯革,通上下文而说之,亦自见其可信。《仪礼》、《小戴礼》其书皆出《论语》后,不得以两书或言主皮,或言贯革,遂谓《论语》言主皮决不指贯革。
  为力不同科:科,等级义。人力强弱不同等,故射主中,不主贯。汉儒因见《仪礼》言主皮,《小戴礼》言贯革,疑《论语》此章“不主皮”不言贯革,遂疑此句“为力不同科”另属一事,[光案:“‘不主皮’不言贯革,遂疑此句‘为力不同科’另属一事”,东大版原作“不主皮不言贯革,遂疑此句为力不同科另属一事”,“不主皮”、“为力不同科”二处无引号。]不连上文。因解“为力”乃为力役之事,丁强任力役亦分科。[光案:“任力役亦分科。”之句号,东大版原作“任力役亦分科,”之逗号。]然当役不得称为力,此解牵强。今不从。
  古之道也:〈乐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光案:“乐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东大版原作“乐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乐记”二字之后,改逗号为冒号,并增引号。]此谓自武王克商,示天下已平,不复尚多力能杀人,故息贯革之射,正与《论语》此章所言相同。今若分〈乐记〉贯革与《论语》主皮为二,则“射不主皮古之道也”语义难解。盖下逮春秋,列国兵争,复尚力射,如养由基穿七札,见称当时,故孔子慨叹而称古道。若必本《仪礼》为说,《仪礼》显出《论语》后,岂其所记各射,孔子时皆不然,而慨称为古之道乎?朱子注此章,不用汉儒古说,以贯革说主皮,以本章三句通为一气读之,最为允惬。清儒必据古注驳朱《注》,于“射不主皮”一语,多引古礼文,而于“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两语,终无确说。就本章文气语法字义平直求之,知朱《注》不可易。其说古礼容有违失,终无害于其释大义之是当。
  【白话试译】
  先生说:“比较射艺,不主要在能射穿皮革,因各人体力有不同,这是古人的道理呀!”
  (一七)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朔:此有两说:一、周礼,天子于每岁冬季,颁发来岁每月之朔日,徧告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于其始祖之庙。每月朔,请于庙而颁之于国人,称告朔。告,音古笃反。又一说,周天子于岁终以来岁十二月之朔布告天下诸侯,诸侯以饩羊款待告朔之使者。告朔,上告下也,告读如字。
  饩羊:依上说,告朔兼有祭,其礼用一羊,杀而不。凡牲,系养曰牢,而熟之曰飨,杀而未曰饩。依下说,饩谓馈客。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依上说,鲁文公时,《春秋》已有四不视朔之记载,殆在哀公时而此礼废,而有司犹供此羊。爱,惜义。子贡惜其无实枉杀,故欲去之。孔子则谓告朔之礼虽不行,而每朔犹杀羊送庙,则使人尚知有此礼。若惜羊不送,则此礼便忘,更可惜。依下说,周天子不复告朔于诸侯,而鲁之有司循例供洋,故子贡欲去之。
  今按:本章有两解。周天子颁告朔于邦国,于礼有征。然谓天子不复告朔,而鲁之有司仍供此羊。此羊本以馈使者,使者既不来,试问于何馈之?其说难通。盖周自幽、厉以后,即已无颁告朔之礼。畴人子弟分散,鲁秉周礼,自有历官,故自行告朔之礼。就《论语》本章言,仍当依上说为是。
  【白话试译】
  子贡欲把每月在庙告朔所宰的那头腥羊也去了。先生说:“赐呀!你爱惜那一羊,我爱惜那一礼呀。”
  (一八)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此章所言,盖为鲁发。时三家强,公室弱,人皆附三家,见孔子事君尽礼,疑其为谄也。凡读《论语》章旨不明,可参以诸章之编次。此处上下章皆言鲁事,故知此章亦为鲁发。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事君能尽礼的,世人反说他是谄。”
  (一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鲁君,名宋。定,其谥。哀公之父。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君于臣称使,臣对君称事。定公此问,显抱君臣不平等观念。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虽有上下之分,然双方各有节限,同须遵守,君能以礼待臣,臣亦自能尽忠遇君。或曰:[光案:“或曰:”之冒号,东大版原作“或曰,”之逗号。改为冒号]此言双方贵于各尽其己。君不患臣之不忠,患我礼之不至。臣不患君之无礼,患我忠之不尽。此义亦儒家所常言,然孔子对君之问,则主要在所以为君者,故采第一说。
  本章见社会人群相处,贵能先尽诸己,自能感召对方。
  【白话试译】
  定公问:“君使唤臣,臣奉事君,该如何呢?”孔子对道:“君能以礼使臣,臣自会尽忠奉君了。”
  (二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诗经》〈国风〉之首篇。此诗咏一君子,思得淑女为配。当其求而未得,至于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此必有一段哀思。及其求之既得,而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此是一番快乐之情。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发于人心之情感,而哀乐为之主。淫,过量义。伤,损害义。乐易逾量,转成苦恼。哀易抑郁,则成伤损。然其过不在哀乐之本身。哀乐者,人心之正,乐天爱人之与悲天悯人,皆人心之最高境界,亦相通而合一。无哀乐,是无人心。无人心,何来有人道?故人当知哀乐之有正,惟当戒其淫伤。
  此章孔子举〈关雎〉之诗以指点人心哀乐之正,读者当就〈关雎〉本诗实例,善为体会。又贵能就己心哀乐,深切体之。常人每误认哀乐为相反之两事,故喜有乐,惧有哀。孔子乃平举合言之,如成一事。此中尤具深义,学者更当体玩。孔子言仁常兼言知,言礼常兼言乐,言诗又常兼言礼,两端并举,使人容易体悟到一种新境界。亦可谓理智与情感合一,道德与艺术合一,人生与文学合一。此章哀乐并举,亦可使人体悟到一种性情之正,有超乎哀与乐之上者。凡《论语》中所开示之人生境界,学者能逐一细玩,又能会通合一以返验诸我心,庶乎所学日进,有欲罢不能之感。
  或解此章专指乐声言,不就诗辞言。然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光案:“律和声。”之句号,东大版原作“律和声,”之逗号。改为句号]则诗之言与辞,仍其本。专指声乐,使人无所寻索,今不取。
  【白话试译】
  先生说:“〈关雎〉那一章诗,有欢乐,但不流于放荡。有悲哀,但不陷于伤损。”
  (二一)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光案:三民版原文无引号,东大版加引号后,殆误将“曰:‘使民战栗。’”误混入“宰我对曰:”句内,联经版承之。若然,东大版、联经版俱误,宜二句并列,作“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宰我:名予,[光案:“予”有二义。赠与义,音。我自称,音。宰我,名予,我予互发,故音。]孔子早年弟子。
  社:古人建国必立社,所以祀其地神,犹今俗有土地神。立社必树其地所宜之木为社主。亦有不为社主,而即祀其树以为神之所凭依者。今此俗犹存。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三代所树社木及所为社主各不同。夏居河东,其野宜松。殷居亳,其野宜柏。周居酆镐,其野宜栗。此皆苍老坚久之材,故树以为社。然特指三代之都言,不谓天下皆以此三树为社。
  曰使民战栗:曰字承上文。宰我既告哀公三代社树不同,又云周人所以用栗,乃欲使民战栗。战栗,恐惧貌。栗,今作栗。或说此乃宰我欲劝哀公用严政,故率意牵搭为讽。或说古者杀人常在社,时三家专政,哀公意欲讨之,故借题问社,此乃隐语示意;[光案:“隐语示意;”之分号,东大版原作“隐语示意,”之逗号。]宰我所答,隐表赞成。或说哀公四年亳社灾,哀公之问,或在此年。时孔子犹在陈,故下文曰“子闻之”。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事已成,不再说之。遂,行义。事已行,不复谏。事既往,不追咎。此三语实一义。或说乃孔子责宰我告君以使民战栗。一说乃孔子讽劝哀公。盖孔子既闻哀公与宰我此番之隐谋,而心知哀公无能,不欲其轻举。三家擅政,由来已久,不可急切纠正。后哀公终为三家逼逐,宰我亦以助齐君谋攻田氏见杀。今采后解,虽乏确据,而宛符当时之情事。
  【白话试译】
  哀公问宰我关于社的事。宰我答道:“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宰我又说:‘用栗是要使民战栗,对政府有畏惧。’”[光案:“宰我答道:“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宰我又说:‘用栗是要使民战栗,对政府有畏惧。’””,三民版原作“宰我答道: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宰我又)说:用栗是要使民战栗,(对政府有畏惧)。”,“宰我又”与“对政府有畏惧”两处加小括号。小括号内乃钱子所添,以助语意之豁然,不宜删动,当遵之。东大版殆漏植此小括号于先,联经版承之。若然,东大版、联经版俱误,俱宜加上小括号。再加上正文原有之误混,宜一并改作“宰我答道:‘夏后氏用松为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宰我又)说:‘用栗是要使民战栗(,对政府有畏惧)。’”]先生听到了,说:“事已成,不须再说了。事既行,也不须再谏了。已往之事,也不必再追咎了。”
  (二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光案:据《中文大辞典》:“塞”,作名词,可读作,如要塞,边塞。作动辞,应读作,如蔽塞,塞断。]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氏之器小哉:管仲,齐桓公相,名夷吾。桓公尊之曰仲父[光案:据教育部《国语辞典》,“父”作“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读作。]。器,言器量,或言器度。器之容量有大小,心之容量亦有大小。识深则量大,识浅则量小,故人之胸襟度量在其识。古人连称器识,亦称识量,又称识度。管仲器小,由其识浅,观下文可知。
  管仲俭乎:俭,悭吝义。或人闻孔子评管仲器小,疑其悭吝。今人亦讥悭吝者曰小器。
  管氏有三归:一说:古谓女嫁曰归。古礼诸侯娶三姓女,管仲亦娶三姓女。一说:归,通馈。古礼天子四荐,诸侯三荐,桓公许管仲家祭用三牲之献。一说:三归,台名,为藏货财之所。一说:三归谓三处采邑。一说:三归指市租言。今按:第一、第二说,是其僭不知礼。第三、第四、第五说,是其富,皆非不俭。或曰:三归谓其有三处府第可归,连下文官事不摄,最为可从。
  官事不摄:摄,犹兼义。管仲有府第三处,因事设官,各不兼摄。则其钟鼓帷帐之不移而具可知。[光案:“钟鼓帷帐之不移而具可知”,东大版原作“钟鼓帷帐之不移,而具可知”,联经版漏植一逗号。当遵东大版。]其美女之充下陈者,亦或三处如一可知。此见管仲之奢侈不俭,亦即其器小易盈,乃一种自满心理之表现。
  然则管仲知礼乎:或人闻孔子言,管仲既非悭吝,或是知礼,故再问。
  树塞门:古人屏亦称树。塞,蔽义。古礼,天子诸侯于门外立屏以别内外,而管仲亦如之。[光案:“管仲亦如之。”之句号,东大版原作“管仲亦如之,”之逗号。改为句号]此见管仲之骄僭不逊,亦其器小易盈之证。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好,谓好会。古礼两君相宴,主人酌酒进宾,宾在筵前受爵,饮毕,置虚爵于坫上,此谓反爵。坫,以土筑之,可以放器物,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则可移而彻之。后世改以木制,饰以朱漆,略如今之矮脚几。宾既反爵于坫,乃于西阶上拜谢,主人于东阶上答拜,然后宾再于坫取爵,洗之,酌酒献主人,此谓之酢。主人受爵饮,复放坫上,乃于东阶上拜,宾于西阶答拜,然后主人再取爵,先自饮,再酌宾,此谓之酬。此反爵之坫,仅天子与诸侯得有之。若君宴臣,仅置爵于两竹筐之内,此两竹筐置堂下,不置堂上。今管仲乃大夫,而堂上亦有反爵之坫,安得谓知礼?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孔子盛称其功业,但又讥其器小,盖指管仲即以功业自满。若以管仲比之周公,高下显见矣。然孔子固非轻视功业,读者以此章与〈宪问篇〉孔子评管仲章参读可见。
  【白话试译】
  先生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呀!”或人说:“管仲生活得很俭吗?”先生道:“管仲有三处家,各处各项职事,都设有专人,不兼摄,那好算俭?”或人说:“那么管子知礼吗?”先生说:“国君在大门外有屏,管仲家大门外也有屏。国君宴会,堂上有安放酒杯的土几,管仲宴客也有那样的土几。若说管仲知礼,谁不知礼呀?”
  (二三)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语鲁太师乐:语,告也。太师,乐官名。
  始作,翕如也:古者乐始作,先奏金,鼓钟。翕,合义。翕如,谓钟声既起,闻者皆翕然振奋,是为乐之始。
  从之,纯如也:从,亦可读为纵。钟声既作,八音齐奏,乐声自此放开。纯,和谐义。其时器声人声,堂上堂下,互相应和,纯一不杂,故说纯如也。
  皦如也:皦,清楚明白义。其时人声器声,在一片纯和中,高下清浊,金革土匏,各种音节,均可分辨明析,故说皦如也。
  绎如也:绎,连续义,相生义。是时一片乐声,前起后继,络绎而前,相生不绝,故说绎如也。
  以成:一套的乐声,在如此过程中完成。
  或说:乐之开始为金奏,继之以升歌,歌者升堂唱诗,其时所重在人声,不杂以器声,其声单纯,故曰纯如也。升歌之后,继以笙入,奏笙有声无辞,而笙音清别,故曰皦如也。于是乃有间歌,歌声与笙奏间代而作,寻续不绝,故曰绎如也。有此四奏,然后合乐,众人齐唱,所谓“洋洋乎盈耳”也。如是始为乐成。古者升歌三终,笙奏三终,间歌三终,合乐三终,为一备也。两说未知孰为本章之正解,今姑采前说。
  【白话试译】
  先生告诉鲁国的太师官说:“乐的演奏之全部进程是可知了。一开始,是这样地兴奋而振作,跟着是这样地纯一而和谐,又是这样地清楚而明亮,又是这样地连绵而流走,乐便这样地完成了。”
  (二四)
  仪封人请见[光案:据《中文大辞典》:“见”之读音有二,寻常之看见、听见,读作。谒见、请见、接见,读作。],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请见:仪,卫邑。[光案:“仪,卫邑”之逗号,东大版原作“仪、卫邑”之顿号。改为逗号]封人,掌封疆之官。孔子过其地,故请见。
  至于斯:斯,指仪邑。
  从者见之:之,指仪封人。从者,孔子弟子随行者,见仪封人于孔子。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二三子,仪封人呼孔子弟子而语之。丧,失位义。孔子为鲁司寇,去之卫,又去卫适陈,仪封人告孔子弟子,不必以孔子之失位为忧。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铎,大铃。金口木舌,故称木铎。古者天子发布政教,先振木铎以警众。今天下无道,天意似欲以夫子为木铎,使其宣扬大道于天下,故使不安于位,出外周游。
  【白话试译】
  卫国仪邑的封疆官,请见于孔子,他说:“一向有贤人君子过此,我没有不见的。”孔子的弟子们领他去见孔子。他出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诸位,何必忧虑你们先生的失位呢?天下无道久了,天意将把你们夫子当作木铎,来传道于天下呀!”[光案:“当作木铎,来传道于天下呀!”,东大版原作“当作木铎(来传道于天下呀!)。”,有括号,有句号,无逗号。小括号内乃钱子所添,以助语意之豁然,不宜删动,当遵东大版。”]
  (二五)
  子谓〈韶〉:[光案:“子谓韶:”之冒号,东大版原作“子谓韶,”之逗号。]“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光案:“谓武:”之冒号,东大版原作“谓武,”之逗号。]“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又作,作招,舜代乐名。
  尽美:指其声容之表于外者。如乐之音调,舞之阵容之类。
  尽善:指其声容之蕴于内者。乃指乐舞中所涵蕴之意义言。
  武:周武王乐名。古说:帝王治国功成,必作乐以歌舞当时之盛况。舜以文德受尧之禅,武王以兵力革商之命。故孔子谓舜乐尽美又尽善,武乐虽尽美,未尽善。盖以兵力得天下,终非理想之最善者。
  【白话试译】
  先生说:“〈韶〉乐十分的美了,又是十分的善。〈武〉乐十分的美了,但还未十分的善。”
  (二六)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居上不宽:在上位,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
  为礼不敬:为,犹行。行礼以敬为本。
  临丧不哀:临丧,如临祭、临事之临,犹言居丧。
  何以观之:谓苟无其本,则无可以观其所行之得失。故居上不宽,则其教令施为不足观。为礼不敬,则其威仪进退之节不足观。临丧不哀,则其擗踊哭泣之数不足观。或说:本章三句连下,皆指在上位者,临丧当解作吊丧,兹不取。
  【白话试译】
  先生说:“居上位,不能宽以待下,遇行礼时不能敬,临遭丧事,没有哀戚,我再把什么来看察他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再版序论语新解 上编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附孔子年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