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讽刺谴责 》 廿載繁華夢 》
第四回 續琴弦馬氏嫁豪商 謀差使聯元宴書吏
黃世仲 Huang Shizhong
歐陽鉅源 Ouyang Juyuan
話說鄧奶奶因憤恨周庸佑埋沒了晉祥傢資,又占了他的侍妾,因此染了個咯血的癥候,延醫無效,竟是歿了。當下伍姨太太和丫環等,早哭得死去活來。周庸佑在香屏房裏,聽得一陣哀聲,料然是鄧氏有些不妙,因想起鄧氏生平沒有失德,心上也不覺感傷起來。正獨自尋思,衹見伍姨太太的丫環巧桃過來說道:“老爺不好了!奶奶敢是仙去了!”周庸佑還未答言,香屏接着說道:“是個什麽病,死得這樣容易?”巧桃道:“是咯血呢,也請醫士瞧過的,奈沒有功效。伍姨太太和瑞香姐姐們,整整忙了一夜,喊多少大士菩薩,也是救不及的了。”周庸佑纔嚮香屏道:“這樣怎麽纔好?”香屏道:“俗語說:『已死不能復生。』傷感作甚?打點喪事罷。”
周庸佑便轉過來,衹見伍姨太太和丫環幾人,守着衹是哭。周庸佑把鄧氏一看,覺得已沒點氣,還睜着眼兒,看了心上好過不去。即轉出廳前,喚管傢的黃潤生說道:“奶奶今是死了,他雖是個少年喪,衹看他死得這樣,倒要厚些葬他纔是。就多花幾塊錢,也沒打緊。”黃管傢道:“這個自然是本該的,小人知道了。”說過,忙即退下,即喚齊傢人,把鄧氏屍身遷出正廳上。一面尋個祈福道士喃經開道,在堂前供着牌位。可巧半年前,周庸佑在新海防例捐了一個知府職銜,那牌位寫的是“浩封恭人鄧氏之靈位”。還惜鄧氏生前,沒有一男半女,就用瑞香守着靈前。伍姨太太和香屏倒出來穿孝,其餘丫環就不消說了。次日,就由管傢尋得一副吉祥板,是柳州來的,價銀八百元。周庸佑一看,確是底面堅厚,色澤光瑩,端的是罕有的長生木。庸佑一面着人找個談星命的擇個好日元,準於明日辰時含殮,午時出殯。所有儀仗人夫一切喪具,都辦得停妥。
到了次日,親朋戚友,及關裏一切人員,哪個不來送殯?果然初交午時,即打點發引。那時傢人一齊舉哀,號哭之聲,震動鄰里。金鑼執事儀仗,一概先行。次由周庸佑親自護靈而出,隨後送殯的大小轎子,何止數百頂,都送到莊子上寄頓停妥而散。是晚即準備齋筵,管待送殯的,自不消說了。回後,伍姨太太暗忖鄧奶奶死得好冤枉,便欲延請僧尼道三壇,給鄧奶奶打齋超度,要建七七四十九天羅天大醮,隨把這個意思,對周庸佑說知。周庸佑道:“這個是本該要的,奈現在是歲暮了,橫竪奶奶還未下葬,待等到明春,過了七旬,再行辦這件事的便是。”伍姨太太聽得,便不再說。
果然不多時,過了殘鼕,又是新春時候。這時周府裏因放着喪事,衹怕旁人議論,度歲時卻不甚張皇,倒是隨便過了。已非一日,周庸佑暗忖鄧氏歿了,已沒有正妻,伍姨太太和鄧氏生前本十分親愛,心上早不喜歡﹔若要擡起香屏,又怕刺人耳目,倒要尋個繼室,纔是個正當的人傢。那日正到關裏查看各事,就把這件心頭事說起來。就中一人是關裏的門上,喚作余道生的,說道:“關裏一個同事姓馬的,喚做子良,號竹賓,現當關裏巡河值日,查察走私。他的父母早經亡過,留下一個妹子,芳名喚做秀蘭,年已二九,生得明眸皓齒,玉貌娉婷,若要訂婚,這樣人實是不錯。”周庸佑聽得,暗忖自己心裏,本欲與個高門華冑訂親,又怕這等人傢,不和書吏做親串﹔且這等女兒,又未必願做繼室,因此躊躇未答。余道生是個乖巧的人,早知周庸佑的意思,又說道:“老哥想是疑他門戶不對了,衹是求娶的是這個女子,要他門戶作甚?”周庸佑覺得這話有理,便答道:“他的妹子端的好麽?足下可有說謊?”余道生道:“怎敢相欺?老哥若不信時,他傢衹在清水濠那一條街,可假作同小弟往探馬竹賓的,乘勢看看他的妹子怎樣,然後定奪未遲。”周庸佑道:“這樣很好,就今前往便是。”
二人便一齊出了關街,到清水濠馬竹賓的宅子來。周庸佑看看馬竹賓的宅子,不甚寬廣,又沒有守門的。二人志在看他妹子,更不用通傳,到時直進裏面。可巧馬秀蘭正在堂前坐地,余道生問一聲:“子良兄可在傢麽?”周庸佑一雙眼睛,早抓住馬秀蘭。原來馬秀蘭生得秀骨珊珊,因此行動更覺嬌燒,樣子雖是平常,惟面色卻是粉兒似的潔白。且裙下雙鈎,纖不盈握,大抵清秀的人,裹足兒更易瘦小,也不足為怪。當下馬秀蘭見有兩人到來,就一溜煙轉進房裏去了。周庸佑還看不清楚,衹見得秀蘭頭上流着一條光亮亮的辯於,身上穿的是泥金緞花夾襖兒,元青捆緞花縐褲子,出落得別樣風流,早令周庸佑當他是天上人了。
少時馬竹賓轉出,迎周、餘二人到小廳上坐定。茶罷,馬竹賓見周庸佑忽然到來,實在奇異,便道:“什麽好東南風,送兩位到這裏?”周庸佑道:“沒什麽事,特來探足下一遭。”不免寒暄幾句。余道生是個曉事的,就扯馬竹賓到僻靜處,把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一一說知。馬竹賓好生歡喜,正要巴結周庸佑,巴不得早些成了親事,自然沒有不允。復轉進廳上來。余道生道:“周老哥,方纔我們說的,竹賓兄早是允了。”馬竹賓又道:“這件事很好,衹怕小弟這個門戶,攀不上老哥,卻又怎好?”周庸佑道:“這話不用多說,衹求令妹子心允纔是。”余道生道:“周老兄忒呆了!如此富貴人傢,哪個不願匹配?”周庸佑道:“雖是這樣,倒要嚮令妹問問也好。”
馬竹賓無奈,就轉出來一會子,復轉進說道:“也曾問過合妹,他卻是半羞半笑的沒話說,想是心許了。”其實馬子良並未曾嚮妹子問過。衹周庸佑聽得如此,好不歡喜。登時三人說合,就是余道生為媒,聽候擇日過聘。周庸佑又道:“小弟下月要進京去,娶親之期,當是不久了。衹是妻喪未久,遽行續娶,小弟忝屬縉紳,似有不合,故這會親事,小弟不欲張揚,兩位以為然否?”馬竹賓聽得,暗忖妹子嫁得周庸佑,實望他娶時多花幾塊錢,增些體面,衹他如此說,原屬有理,若要堅執時,恐事情中變,反為不妙。想罷,便說道:“這沒大緊,全仗老哥就是。”周庸佑大喜,便說了一會,即同余道生辭出來。回到宅子,對香屏及伍姨太太說知。伍姨太太還沒什麽話,衹香屏頗有不悅之色,周庸佑衹得百般開解而罷。
果然過了十來天,就密地令人打點親事,娶時緻賀的,都是二三知己,並沒有張揚,早娶了馬氏過門。原來那一個馬氏,驕奢揮霍,還勝周庸佑幾倍。生性又是刻薄,與鄧氏大不相同。拿香屏和伍姨太太總看不在眼裏,待丫環等,更不消說了。他更有種手段,連丈夫倒要看他臉面,因此各人無可奈何。惟垢淬之聲,時所不免。沒奈何,周庸佑衹得把香屏另放在一處居住,留伍姨太太和馬氏同居。因當時伍姨太太已有了身孕,將近兩月,婦人傢的意見,恐動了胎神,就不願搬遷,搬時恐有些不便。所以馬氏心裏就懷忌起來,恐伍姨太太若生了一個男兒,便是長子,自己實在不安:第一是望他墮了胎氣,第二衹望他産個女兒,纔不至添上眼前釘刺。自懷着這個念頭,每在伍姨太太跟前,藉事生氣,無端辱駡的,不止一次。
那日正在口角,周庸佑方要排解,忽報大舅郎馬竹賓到來拜謁,周庸佑即轉出來,迎至廳上坐下。馬竹賓道:“聽說老哥日內便要進京,未知哪日起程,究竟為着什麽事呢?”周庸佑道:“這事本不合對人說,衹是郎舅間沒有說不得的。因現任這個監督大人,好生利害,拿個錢字又看得真,小弟總不甚得意。今將近一年,恐他再復留任,故小弟要進京裏尋個知己,代他幹營,好來任這海關監督,這時同聲同氣,纔好做事。這是小弟進京的緣故,萬勿泄漏。”馬竹賓道:“老哥好多心,親戚間哪有泄漏的道理?在老哥高見不差,衹小弟還有句話對老哥說:因弟從前認得一位京官,就是先父的居停,喚作聯元,曾署過科布多參贊大臣。此人和平純厚,若謀此人到來任監督,準合尊意,未審意下如何?”周庸佑道:“如此甚好,就請舅兄介紹一書,弟到京時,自有主意。”馬竹賓不勝之喜,暗忖若得聯元到來,大傢都有好處。就在案上揮了一函,交過周庸佑,然後辭出。及過了數天,周庸佑把府上事情安頓停妥,便帶了二三隨從的不等,起程而去。
有話便長,無話便短。一路水陸不停,不過十天上下,就到了京城。先到南海館住下,次日即着人帶了馬竹賓的書信,送到聯元那裏,滿望待聯元有了回音,然後前往拜會。誰想聯元看過這封書,即着門上問過帶書人,那姓周的住在哪裏,就記在心頭。因書裏寫的是說周庸佑怎麽豪富,來京有什麽意見。若要謀個差使,好嚮周某商量商量這等話。那聯元從前任的不過是個瘦缺,回時沒有錢幹弄,因此並沒有差使。正是久旱望甘霖,今得這一條路,好不得意,便不待周庸佑到來拜會,竟托稱問候馬子良的消息,直往南海館來找周庸佑。
當下周庸佑接進裏面,先把聯元估量一番,果然是儀註純熟,自然是做官的款子。各自通過姓名,先說些閑話。聯元欲待周庸佑先說,衹周庸佑看聯元來得這般容易,不免又要待他先說,因此幾個時辰,總不能說得入港。聯元便心生一計,料非茶前酒後花費多少,斷成不得事。倘遷延時日,若被他人入馬,豈不是失了這個機會?遂說道:“小弟今夜謹備薄酌,請足下屈尊,同往逛逛也好。”周庸佑道:“小弟這是初次到京,很外行的,正要靠老哥指點。今晚的東道主,就讓小弟做了罷。”聯元道:“怎麽說?正為足下初次來京,小弟該作東道。若在別時,斷不相強。”周庸佑衹得領諾。
兩人便一同乘着車子,轉過石頭鬍衕,到一所像姑地方,一同進去。原來這所地方,就是有名的像姑名喚小朵的寓處,那小朵與聯元本是嚮有交情,這會見聯大人到來,自然不敢怠慢。聯元道:“幾天不見面,今廣東富紳周老爺到了,特地到來談天。”說罷,即囑小朵準備幾局酒伺候。這時周庸佑看見幾個像姑,都是朱顔緑鬢,舉止雍容,渾身潤滑無比,臉似粉團一般,較南方妓女,覺得別有天地,心神早把不住了。還虧聯元解其意,就着小朵在院裏薦個有名的好陪候周老爺。小朵一聲得命,就喚一個喚做文馨的進來,周庸佑見了,覺與小朵還差不多,早合了意。那兩個像姑聽得周某是粵省富紳,又格外加一種周旋手段,因此周庸佑更是神情飛越的了。
談了好一會子,已把酒菜端上來。聯元便肅周庸佑入席。酒至半酣,聯元乘間說道:“周老哥如此豪俠,小弟是久仰了。恨天南地北,不能久居廣東,同在一處聚會,實在可惜!”周庸佑聽了,乘醉低聲說道:“老哥若還賞臉,小弟還有個好機會,現時廣東海關監督,乃是個優缺,老哥謀這一個差使,實是不錯。”聯元故作咋舌道:“怎麽說?謀這一個差使,非同小可,非花三十萬金上下,斷不能到手。老哥試想,小弟從前任的瘦缺,哪有許多盈餘於這個差使?休要取笑吧。”周庸佑道:“老哥又來了,做官如做商,不如嚮人藉轉三五十萬,幹弄於弄,待到任時,再作商議,豈不甚妙?”聯元到了此時,知周庸佑是有意的,便着實說道:“此計大妙,就請老哥代謀此款,管教這個差使弄到手裏,這時任由老哥怎麽辦法就是。”這幾句話,正中了周庸佑之意。正是:
官場當比商場弄,利路都從仕路謀。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第一回 就關書負擔訪姻親 買職吏匿金欺舅父 | 第二回 領年庚演說書吏 論妝奩義諫豪商 | 第三回 返京城榷使殞中途 鬧閨房鄧娘歸地府 | 第四回 續琴弦馬氏嫁豪商 謀差使聯元宴書吏 | 第五回 三水館權作會陽臺 十二紳同結談瀛社 | 第六回 賀薑酌周府慶宜男 建齋壇馬娘哭主婦 | 第七回 偷竜轉鳳巧計難成 打鴨驚鴛姻緣錯配 | 第八回 活填房李慶年迎妾 擋子班王春桂從良 | 第九回 鬧別宅馬娘喪氣 破紅塵桂妹修齋 | 第十回 鬧𠔌埠李宗孔爭釵 走香江周棟臣懼禍 | 第十一回 築劇臺大興土木 交豪門共結金蘭 | 第十二回 狡和尚看相論銀精 冶丫環調情鬧花徑 | 第十三回 餘慶雲被控押監房 周少西受委權書吏 | 第十四回 賴債項府堂辭舅父 饋嬌姿京邸拜王爺 | 第十五回 拜恩命倫敦任參贊 禮經筵馬氏慶宜男 | 第十六回 斷姻情智卻富豪傢 慶除夕火燒參贊府 | 第十七回 論寶鏡周傢賞傭婦 贈綉衣馬氏結尼姑 | 第十八回 譖長男驚夢惑尼姑 遷香江卜居鄰戲院 | 第十九回 對綉衣桂尼哭佛殿 竊金珠田姐逮公堂 | 第二十回 定竊案控僕入監牢 謁祖祠分金修屋捨 | 第二十一回 遊星洲馬氏漏私煙 悲往事伍娘歸地府 | 第二十二回 辦煤礦馬氏喪資 宴娼樓周紳祝壽 | 第二十三回 天師局李慶年弄計 賽金樓畲老五爭娼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