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
2 商朝
葛剑雄 Ge Jianxiong
商族的始祖是契,相传曾协助大禹治水。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契的13世后裔成汤(天乙)在先后灭了葛、韦、顾、昆吾等国后灭夏朝,将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放逐到南巢(一般认为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
自契至汤,商人的迁移相当频繁,有八次;汤以后又有多次迁移,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自亳(今河南商丘市北)迁嚣(一作隞[áo敖],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一说即今郑州市),再迁相(今河南内黄县东南),再迁邢(一作耿,今河北邢台市),再迁庇(今山东郓城县北),再迁奄(今山东曲阜市),至盘庚时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市)。从此至商亡的273年间不再迁移,仅帝乙以后的君主居于别都沫(朝歌,今河南淇县),因此周人称商为殷,但商人仍自称商。至公元前11世纪,纣(帝辛)为周武王所灭。
自汤至盘庚,商朝几经盛衰,至盘庚的侄儿武丁在位时国力鼎盛,北伐鬼方、羌方,南征荆蛮,势力达到长江流域,今湖北、湖南、江西都有这一时期的遗址和遗物出土。至武乙在位时,东夷逐渐强大,迁至淮河流域,进而向中原扩展。帝乙和其子纣在位时屡次征伐夷人,虽取得胜利,国力也因此而虚耗。西方的周族兴起,至文王时已受到大多数诸侯的拥戴,至其子武王时在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边)与八百诸侯和各族首领结盟,联合伐纣,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汲县北)一战奠定了灭商的胜局。
商朝周边的方国和戎狄很多,有人方、淮夷、虎方、群舒、有熊氏、越戏氏、祭方、犬方、邢方、基方、余无戎、燕京戎、翳[yī一]徒戎、西落鬼戎、龙方、辔[pèi配]方、■方、犬戎、羌方、熏育、土方、危方、方、鬼方等。较远的还有在今东北和境外的肃慎,西北的氐、羌,长江中游的濮〔Pú葡〕,四川盆地的巴、蜀,浙东的越等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一 引言 | 2 疆域何所指 | 3 疆域种种 | 二 走向统一的漫长历程:先秦时期 | 2 商朝 | 3 西周 | 4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 三 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大和稳定:秦汉时期 | 1 第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 | 2 西汉初的困境 | 3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 4 匈奴和其他边疆政权 | 5 东汉的疆域 | 6 边疆诸族的内迁和扩张 | 四 长期的分裂和短期的统一:三国至南北朝 | 2 乱世群雄的角逐:十六国的兴衰 | 3 对峙中的稳定:北方的统一和再分裂 | 4 北方的局部扩展和南方的退缩 | 五 从大统一到大分裂:隋、唐、五代时期 | 2 空前的开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 3 强盛后的衰落:唐朝中期以后的疆域 | 4 边疆政权的消长 | 5 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 六 分裂的延续和结束:宋、辽、金、元时期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