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俄羅斯小說 》
第5節:驛站長(5)
蘇暢 Su Chang
“誰呀?”她問,沒擡頭。
他還是不吭聲。鼕尼婭沒聽到回答便擡起頭……她大叫一聲,跌倒在地毯上。明斯基吃了一驚,彎下身去把她抱起,突然,見到老站長站在門口,他便放下鼕尼婭,嚮老人走過來,氣勢洶洶,渾身打戰。
“你要幹嗎?”他對站長說,咬牙切齒,“你幹嗎老纏着我?你這土匪!或許,你要殺我嗎?出去!滾!”一隻有勁的手一把揪住老頭的衣領,衹一推,他便到了樓梯上。
老頭回到自己的住處。他的那位朋友要他去告狀。但是,老頭想了想,擺擺手,决心忍氣吞聲算了。兩天以後他從彼得堡回到自己的小站,重操舊業。
“眼看三年了,”最後他說,“我失去了鼕尼婭,一個人過活,得不到她的一絲風聲、半點消息。她活着,還是死了,天曉得!什麽事都可能發生。這種姑娘,她不是頭一個,也不是末一個,過路浪子拐了去,養一陣子然後扔掉了事。這種傻丫頭彼得堡多的是,今日遍身羅綺,一眨眼,明日就跟窮光蛋一道去掃街了。我有時想,我的鼕尼婭或許已經淪落了,想到這點,不由得把心一橫,但願她快點死掉……”
以上便是我的朋友老站長所說的故事。說這故事的時候,他幾次喉口作梗,泣不成聲。他操起上衣的下襬愴然擦掉淚水,就像是季米特裏耶夫③的敘事詩中的那個熱心腸的傑連季奇一樣。他掉淚,部分原因倒要怪果露酒,他灌下去足有五杯。不過,無論如何,這一滴滴淚珠兒強烈地感動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懷老站長,使我久久惦記着可憐的鼕尼婭……
前不久我又路過××小地方。我記起了我的朋友。我打聽到他管理的那個驛站已經撤銷了。我問:“老站長還在世嗎?”沒有誰能夠肯定回答。我决定去尋訪我那熟悉的老地方,便租了幾匹馬到了H村。
那是深秋時節。灰蒙蒙的雲層布滿天空。冷風從收割了的田野上撲面吹來,颳落枝頭的黃葉和紅葉飄飄亂舞。進村時太陽快落山了,我在驛站小屋旁邊停車。門廳裏(可憐的鼕尼婭曾經在這兒吻過我)走出來一個胖婆娘,她對我的問題回答說:老站長過世快一年了,他原先的房子裏住下了一個釀酒師傅,她便是那人的老婆。我感到白跑了一趟,並且惋惜白花掉的七個盧布。
“他怎麽死的?”我問釀酒師傅娘子。
“喝酒醉死的,老爺!”
“他埋在哪裏?”
“就在村子邊上,挨着他老伴的墳。”
“帶我到他墳上去看看行嗎?”
“幹嗎不行?喂!萬卡!你跟貓崽玩得也夠了,來!領這位老爺上墳地去,把站長的墳指給他看。”
她說這話的時候,一個遍身襤褸的紅頭髮獨眼竜小孩跑到我面前,他馬上帶我去墳地。
“你認得過世的老站長嗎?”路上我問他。
“怎麽不認得?他教我削哨子。有的時候他從酒店走出來(祝他早進天國!)我們跟在他背後,口裏叫:‘老爺爺!老爺爺!給幾個核桃吧!’他就把核桃分給我們吃。他老是跟我們玩。”
“過路的旅客記得他嗎?”
“如今旅客少了。陪審官有時也拐彎到這兒來,可他從不問死人。夏天裏有個太太來過,她問起老站長,也上墳地來看過。”
“怎麽樣的太太呢?”我好奇地問。
“挺好看的一位太太,”小孩回答,“她坐六匹馬拉的車來的,帶了三個小少爺、一個奶媽、一隻哈巴狗。人傢告訴她,老站長死了,她就哭起來,對她的小崽子說:‘你們好生坐着,我到墳上去一下就來。’我走上前去願意給她領路,可太太說:‘我自己認得路。’她還給了我一個五戈比的銀幣哩!——多好的一位太太呀!……”
我們到了墳地,那是一塊光禿禿的地方,沒有圍柵,立了許多十字架,沒有一棵樹。我平生從沒見過如此凄涼的墓地。
“這就是老站長的墳。”小孩對我說,他跳上一個砂堆,砂堆上埋了個黑黑的十字架,上頭釘了個銅聖像。
“那位太太也來過這兒嗎?”我問。
“來過,”萬卡回答,“我遠遠地望着她。她倒下去躺了好久。後來她回到村子裏,叫來神父,給了他錢,坐車就走了。她還給了我一個五戈比的銀幣哩!——多好的一位太太呀!”
我也給了這小孩五戈比,不再後悔這次旅行了,花掉的七個盧布也不覺得可惜了。
【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
普希金的創作極為豐富,其抒情詩內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緻恰達耶夫》(1818)、《自由頌》(1817)、《緻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 和《我又重新造訪》(1835)等。普希金一生創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1820)、《高加索的俘虜》(1822)、《青銅騎士》(1833)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裏斯?戈都諾夫》(1825)。此外,他還創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及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
作為民族意識的體現者,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俄羅斯人民要求民族尊嚴、國傢獨立、社會進步的願望和心聲。普希金的優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
普希金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專傢點評】 《驛站長》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描寫“小人物”命運的開山之作。整篇小說通過作者虛構的人物別爾金三次訪問驛站,描寫了驛站長一生悲慘的命運。
驛站長維林長久過着被侮辱被欺壓的生活,他生命中唯一的安慰和幸福是女兒鼕尼婭,然而這僅有的幸福也被過路的軍官明斯基奪走了。作者通過維林四次尋女,逐步展示了貴族軍官的兇暴和社會的不公,揭示了小人物惶惶不可終日處境的社會原因:是他們卑下無權的地位,是統治者的驕橫暴虐,是專製農奴制度的反動黑暗。
普希金塑造人物簡潔鮮明,但並不單薄。小說中維林扔掉明斯基的鈔票,後又回去尋找的細節,將人物性格的復雜性深刻地展現出來。同時,對明斯基的描繪也沒有止於花花公子的形象,畢竟他對鼕尼婭沒有始亂終棄。
小說結尾,鼕尼婭回來了。這個美麗、勤勞的姑娘,這個維林視為珍寶的女兒,是來求得父親的諒解,是來彌補心靈的愧疚,可面對的卻是老人凄涼的墳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是何等的創痛,又是何等的無奈與悲哀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華僑出版社 |
|
|
第1節:驛站長(1) | 第2節:驛站長(2) | 第3節:驛站長(3) | 第4節:驛站長(4) | 第5節:驛站長(5) | 第6節:外套(1) | 第7節:外套(2) | 第8節:外套(3) | 第9節:外套(4) | 第10節:外套(5) | 第11節:外套(6) | 第12節:外套(7) | 第13節:外套(8) | 第14節:外套(9) | 第15節:外套(10) | 第16節:外套(11) | 第17節:白淨草原(1) | 第18節:白淨草原(2) | 第19節:白淨草原(3) | 第20節:白淨草原(4) | 第21節:白淨草原(5) | 第22節:白淨草原(6) | 第23節:白淨草原(7) | 第24節:白淨草原(8)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