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原本大學微言 》
第四篇 外用之學
南懷瑾 Na Huaijin
二七 三代以後的帝王與平民
繼“誠意、正心、修身”等“內明”(聖)之後,真正轉入“外用”(王)之學,便自“齊傢”開始。所謂“傢齊而後國治”的標榜,是從孔子開始提到堯、舜與周文王、武王之外,在後來的歷史上,幾年來是絶無僅有的事。不過,討論“齊傢”問題,必須要特別瞭解,在中國的上古歷史上,“”是聚族而居的群體大家庭,也就是宗法社會的中心代表。用現代話來講,“”就是一個族姓社團,並不像二十世紀初期以來,學步西方文化,衹有一對夫妻,或加上父母、子女的小家庭。當然,無論為聚族而居,幾世同堂的大家庭,或是小兩口子的小家庭,總是以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子女為主體所組成的。
“齊傢”的婦女真偉大
天下、國傢、社會的基本單位便是“”。所謂“齊傢”的“齊”,在古代讀作持傢的“持”,也有讀作治國的“治”,同時也包括有維持和治理的兩重意義。
如果瞭解了這個基本道理,可以說,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儒傢理想中的“齊傢”,衹有在過去樸實無華的農村家庭裏,每每可以看見那種“滿眼兒孫滿檐日,飯香時節午雞啼”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殷實家庭,一定是有一個有德而有持傢之道的老祖母或主婦,作為真正幕後的主持者,並不一定是當傢的男人或老祖父的成果。所以我經常說,中國文化中,維持傳統的傢族人倫之道的,都是歷代中國婦女犧牲自我的成果,是母德的偉大,不是男士們的功勞。至少由上古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是如此,中國宗法社會的大傢族觀念,還未完全轉變。也許我的所見不盡然,但須要人傢再冷靜一點仔細去研究,母教,纔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業。大至國傢、民族,小至一個兒女,沒有優良傳統賢妻良母的教育基礎,那就什麽都免淡了!
帝王家庭問題多
從東周開始,直自秦漢以下而到清末,每朝每代的帝王家庭,都是有大問題的家庭。甚至可以說,大多數都是一團糟的宮廷,哪裏夠得上是“傢齊而後國治”的標準。所以孔子著《春秋》,第一筆賬,“鄭伯剋段幹鄢”,就是記載由於鄭莊公的母親武薑,有偏愛心理所造成的過錯。從此以後,所謂春秋時期一兩百年間的“五霸”,如齊桓公、晉文公等輩開始,直到戰國時期,各國的諸侯君主,大部分都是出生在大有問題的家庭,造成心理不正常的因素,當然夠不上講什麽“修身、齊傢、治國”的道理了。
戰國時期結束,秦始皇的王朝建立,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為中國的歷史文明劃了一道重要的界限。從此以後,中國纔真正步入以一傢一姓建立的帝室王朝,長達兩千年左右。不過,由秦而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路下來,除了幾個創業帝王,可說是有分量的英雄人物之外,其他的子孫皇帝,我叫他們是“職業皇帝”。因為他們命定出生在現成帝室家庭,生在深宮之中,長養在宮妃太監之手,菽麥不分,完全不能親自體認民間疾苦。這些職業皇帝,可以說大部分是不懂事的血肉機器人,但他們要想不做皇帝也不可能。如果要求他們講究“誠意、正心、修身、齊傢”之道,豈不是對牛彈琴,白費心力嗎?也許我又說錯了,據說,牛也會懂得琴聲,衹是我不懂而已。況且,這些天生做職業皇帝的,其中也真有幾個是了不起的人物,不可一筆抹煞。
中國有句古話,“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仁者霸”。簡簡單單十二個字,就把中國歷史文化“王道”和“霸道”的界別說得一清二楚了。假定三代以上,在唐堯、虞舜時代的政治。是“以德服人”的“王道”。三代以下,尤其在東周以後,都是“以力假仁”的“霸道”治權。在古漢語中的“假”字,不完全當作真假的假,假當作“”字用。所謂“以力假仁”的意思,是說,雖然都是用權力來統治,但也必須藉重仁義之道來作號召。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首先提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與管仲坦白的對話,便可瞭解秦、漢以後,一兩千年的皇權政治,與“通儒”的知識分子結合的道理。
管仲與齊桓公的精彩對話
在歷史上有準確的資料,齊桓公名小白,照舊歷史的習慣,叫公子小白,他有個哥哥、叫公子糾。彼此同胞,生在帝王的家庭中,當然,命運註定是有問題的家庭。等於後來歷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弟弟爭權奪位是同樣的翻版。管仲和他的好友鮑叔牙,同時被分別任命輔佐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國發生內亂,他兩兄弟的哥哥襄公無道,被逼流亡出走。管仲和召忽輔助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輔助公子小白逃到莒國。
內亂平息了,彼此爭先回到齊國奪權登位。為了各為其主,管仲在中途爭奪戰中,曾經拉弓射過小白,正好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帶鈎上,幸好不死,也未受傷,但那卻是致命的一箭。結果,小白和鮑叔牙爭先回到了齊國,就繼位稱齊桓公。鮑叔牙又帶兵威脅魯國說,公子糾是齊國新君桓公的親兄弟,自己不好處理,請魯國代為解决。因此魯國殺了公子糾。鮑叔牙又要求魯國說,管仲是齊桓公的仇人,有射鈎之恨,請你交給我們帶回齊國處理。因此,管仲就自請魯國把他作刑犯,交付鮑叔牙帶回齊國。然後,鮑叔牙對齊桓公說,要放過管仲,請他幫忙治國。齊桓公很氣恨管仲,並不同意。鮑叔牙說,你不想在列國中成就霸業,那就算了!如果你想要治國圖強稱霸,你就非用管仲不可,我鮑叔牙是不及他的。
歷史上描寫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事實上,劉邦還不及齊桓公的胸襟。他因為鮑叔牙的話,提醒他的興趣,就釋免了管仲,甚至把整個政權都交給他辦,委任為相,還尊稱他叫仲父,等於現代人叫幹爸或大爺,因為管仲比他歲數大得多。
更有意思的一段,你看齊桓公與管仲的對話:
管仲說:“斧鉞之人也,幸以護生,以屬其腰領,臣之祿也。若知國政,非臣之任也。”我是應該被你砍頭的罪人,但非常僥幸的,你能原諒放過我,還保全了我的頭和腰身連在一起活着,衹要你給我一口飯吃就好了。如果要我擔任國傢的大政,恐怕不是我能胜任的吧!
齊桓公很幹脆地說:“子大夫受政,寡人胜任。子大夫不受政,寡人恐崩。”衹要你先生肯接受我的委任,擔任國傢政治的重任,那我一定做得好國傢領導的重任。如果你不肯擔任重責,我恐怕自己會攪崩了!
你看他說得多麽坦白誠懇,所以管仲也很快地答應了。這叫做早已兩廂情願,彼此客氣一番,當然一拍即合。好比現在京戲上唱的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都是彼此心照不宣了。歷史政治上,有時是很討厭、很可怕的。但有時,真如兒戲,一場天下大事,衹在三言兩語,談笑間决定了全盤的命運。猶如賭徒,揮手一擲,滿盤皆贏,但也可能一敗塗地。所以古人說:“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但精彩的還在下文呢!
過了三天,齊桓公對管仲說:“寡人有大邪三,其猶尚可以為國乎?”老實對你講,我這個人,有三樣很大的壞毛病,據你看,我真的還可以做大事業,可以擔當一個國傢的領導人嗎?管仲說:“臣未得聞。”我還沒有聽人講過你的缺點(其實,管仲這句話是謊話,故意給齊桓公留點面子,保存他的自尊心)。
齊桓公就說,第一“寡人不幸而好田,晦夜而至禽側田,莫不見禽而後反。諸侯使者無所致,百官有司無所復”。我真不幸,平生癖愛出去打獵,不管白天夜裏,喜歡獵捕禽獸為樂。每次打獵,一定要獵獲到很多動物,纔肯回來。所以使各國來的大使,等了很久也見不到面。政府裏的百官和擔任公職的人們,沒有機會嚮我匯報請示。因為我衹管好玩。不喜歡辦公做事。
管仲說,“惡則惡矣,然非其急者也”。這種習慣,壞是很壞,但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
齊桓公又說,第二我很不幸,喜歡喝酒,白天夜裏,連續地喝。那些外國使節,根本見不到我的面(省略原文)。
管仲說,這也是很壞的惡習慣,但還不是最關鍵的。
齊桓公再說,第三我有很不好的稟性污點,非常喜歡女色,而且亂來。因此,在長輩中的阿姑,平輩的姊妹,都有被我污染的,就不能出嫁了(這就是古代大傢族社會的陰暗面)!
管仲說,這是壞透了的習慣,但還不算是最重要的關鍵。
齊桓公聽到管仲這樣答復,真的奇怪,用一副怪模怪樣的眼光,很緊張地問管仲,你說我有這三樣很壞的惡習慣,都還可以擔當領導國傢的大任,那麽,還有什麽不可以的事呢?
管仲說:“人君唯優與不敏則不可。優則亡衆,不敏不及事。”做一個國傢主體的領導人,最要緊的不是一個優哉遊哉,如果一個君王有優柔寡斷、沒有智慧、拿不定主張的個性,同時,又不夠聰明,碰到事情,反應不敏捷,有這兩種毛病,實在不足以擔當治國的重任。因為優柔寡斷、馬馬虎虎,使部下輕視,失去崇敬信仰的重心,能幹肯幹的人才就別有作為了。如果碰到事情,反應不靈敏,缺乏决斷,糊裏糊塗,那還能做什麽事呢?
其實,管仲還不好說,齊桓公,你是一個夠聰明的壞蛋,正因太聰明,所以壞處不少。但你能聽鮑叔牙主張,放棄了仇視我的心理,說辦就辦,要我來總理國事當宰相,有决斷、有勇氣、有氣魄,敢放膽一試,可見不是一個笨蛋。尤其胸懷瀟灑,豪爽而不自欺,敢於自我批評、自我檢討,說自己的壞處,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了。
齊桓公一聽就說,好的!請你先回官捨吧!過幾天,再請你來,我們商量商量辦吧!
管仲說,時間是很寶貴的,哪裏可以等到明天啊!
齊桓公說,那,你說怎麽辦?
管仲立即推薦了公子舉、公子開方、曹孫宿三位人才,派出去做魯國、衛國、荊國的大使,先來穩定國際間的緊張局面。齊桓公都立刻照辦了。然後又安排了外交、農業經濟、國防軍事、司法行政、監察等五位大臣,並且對齊桓公說:“此五子者,夷吾(管仲的號)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吾不為也。”我推薦的這五位大臣,每一個都比我強,如果把我換做他們,無論哪一部的事,我是决不幹的。“君若欲治國強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假如你衹想把齊國一國政治搞好,國富兵強,衹要有這五位大臣就行了。如果你想做到在列國之間做霸主,那就非我不可了。齊桓公就說,都照你說的去辦吧!
因此,管仲就使齊桓公在當時的歷史上,做到有名的大事。所謂“一匡天下”,一下子就匡正了當時周室衰敗的中國王朝;“九合諸侯”,在列強的國際間,九次召集國際會議,安定當時春秋時代的中國天下,達四十多年之久。所以,遲於管仲一百三四十年以後出生的孔子,也很感嘆驚佩地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裧矣。”唉!當時如果沒有管仲出來救世救人,恐怕我們早巳淪落做沒有文化文明的野蠻人,披頭散發,穿光着右邊臂膀的番裝囉!
廿八、帝王樣板齊桓公
三千年前,中國的歷史,出現以周朝王室為中心的封建諸侯聯邦政治體製,實行土地公有,以井田制度,建立農業經濟社會的典範。五六百年後,到了周朝王室的威信動搖,東遷洛陽作為首都開始,便進入所謂東周列國爭霸的春秋時代。歷史與文化,是分不開的並蒂蓮花,從春秋時代,直到戰國七雄時期,也就是中國文化所謂百傢爭鳴,諸子並出的階段。
從表面聽來,諸子百傢爭鳴,那一定是何等的熱鬧,非常的有趣。事實上,所謂爭鳴,所謂諸子的學術思想,都是圍繞着一個傳統的中心在轉。這個中心,便是“道”,也就是儒、道並未分傢,諸子百傢也並未分傢的天人之際的“道”。尤其重在“人道”。換言之,諸子百傢的學說,提出的主張,都是希望人民生活安樂,社會平安。使人人有安樂的一生,有一個圓滿歡欣的家庭,有一個富強康樂的國傢。
真正的政治傢是什麽?
所以我平常喜歡開玩笑地說,你們辦大學,給學位,隨便怎樣辦都可以。衹有兩個學位,是絶對無法定位的。一是政治,一是軍事,這兩種是無法給予什麽博士頭銜的。因為這兩者並不屬於專纔之學,而是通纔之學的範圍。你衹要看《封神榜》,姜子牙輔助周文王、武王建立了八百年的周室王朝政權,他的坐騎,叫做四不像。最後論功行賞,他一手分封天地神祇,但忘了自己,無可奈何,衹好自封做一個“社稷神”拉倒。這是一個最低層起碼的小主管,從基層上保護人民土地的土地神而已。真正的政治傢、軍事傢,是通纔,是四不像,是社稷神。姜子牙、管仲都是這種人。
同時,我還說,我讀了許多中西方有關的政治學的書,還不及中國民間傳統流行的十二個字,說的徹頭徹尾,清清楚楚。是哪十二個字的真言咒語呢?那就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居樂業”。誰能領導天下國傢達到這個目的,就可封神了!尤其有關天人之際的“風調雨順”啊!換言之,這四個字,包括沒有風災、水災、地震、旱災等等的內涵啊!至於人事和人道,統統在後面的兩句話中,一望便知,可惜一生也做不到。
但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事實很有趣,我也常把東方和西方文化相互對比,以太陽繞地球一晝夜作比方,卻發觀東西兩方人類歷史文化的變化現象,同在五百年之間,必有王者興,幾乎完全有異麯同工之妙。例如我們的歷史,到了春秋以後,名王迭起,但有道之士的哲人也應運而生。中國有個齊桓公,配上一個管仲。而在西方,也是名王配名師,湊巧的真有趣。歐洲有個亞歷山大,配上一個亞裏士多德。印度也有一個阿育王,配上一個優婆鞠多尊者。當然,在這個階段,什麽日本、美國,連個影子還沒有呢!
但是,以中國歷史的習慣來說,三代以後,所謂歷史上的名王,最了不起的,也衹能算做英雄,决不是聖人。所謂這些英雄的名王們,也都像我小時候的一位老輩的詩說,“江山代有英雄出,擾亂蒼生數十年”,如此而已。他們與《大學》的“明德”外用(王)之學,所渭“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豈衹似是而非,可說都是背道而馳的。
齊桓公是什麽樣的人物?
例如我們特別提出在春秋時期,所謂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便是秦、漢以後兩千年來,大多數創業帝王的樣板。但不管是哪種版本,也都會影響他們所建立的王朝文化歷史幾百年,直到如今。無論你從唯物史觀、唯心史觀或其他角度來看,始終錯綜復雜,講得不會透徹清楚,豈不玄哉!
現在先讓我們來看史稱齊桓公的小白這位老兄吧!他天生是一個諸侯王的少子,照現在人用西方文化的習慣稱呼,在他少年的時期,當然是一個白馬王子。他本來就習慣於豪華奢侈的生活,尤其是他的稟賦個性,凡與“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及六欲有關的“吃、喝、玩、樂”、“嫖、賭、招、搖”,可以說無所不為、無所不會。即使他自己不會,旁邊左右跟隨他的人,為了討好他,也勢必引誘他學會。何況他自己又聰明,又敢作敢為,當然會養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根本談不上什麽“知止而後有定”,乃至“意誠、心正、身修”一類的戒條式的學養了。因此,他就變成一個貪玩、貪吃、酗酒、好色、亂倫等惡性重大的世傢公子。
但他在心理意識上,會不會有煩惱、有憂患、有悲哀呢?那當然是有的。尤其在王室傢族的家庭矛盾、權位爭奪的利害鬥爭上,隨時都有煩惱迫人而來。但好在他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平常大多都活在醉夢之間,正如莊子所說:“酒醉則神全。”貪杯耽酒,有時如有道之士的修養一樣,容易忘身忘物。
小白齊桓公,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人物,他之所以會成為歷史上的名王,第一,他具有天生王子的身份,在當時社會政治的大環境中,有了機會,自然是有資格登位稱王的。管仲、鮑叔牙縱有帝王之才,在當時的社會政治上,是决不可能自立為王的。第二,他在個人的私生活上,雖然壞習慣的惡性很大,但對於處理大事的關節眼上,他能夠識人、用人、信任人。而且還有一個關鍵性的特長,遇事反應靈敏,决斷果敢。這兩點,正是管仲所希望找到的一個好老闆。第三,他天生有四十年成為名王的好運,碰上鮑叔牙和管仲。
管仲怎麽報答鮑叔牙?
如果因人論事,可以說,使齊桓公在春秋時期成功霸業的是鮑叔牙。使管仲能輔助齊桓公而大展才能,成為千古名臣的,也是鮑叔牙。管仲能還報鮑叔牙的,就是臨死以前,堅持吩咐齊桓公不可以叫鮑叔牙繼任他的相位。因為管仲知道他死了,齊桓公也就完了,如果叫鮑叔牙繼承相位,一定死於非命,那他就對不起一生的真正知己了。
大傢讀歷史,都知道千古以來,最好朋友的知己交情,都稱贊“管鮑之交”,有通財之義。其實,還都是嚮錢看的話,根本不懂“管鮑之交”的要點。我們且看鮑叔牙開始推辭相位,力薦管仲的話說:
臣之所不若(管)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傢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於百姓,弗若也。製禮義可法於四方,弗若也。執枹鼓立於軍門,使百姓加勇焉,弗若也。
齊桓公聽了,就放棄仇視管仲的心結。甚至,聽到魯國把他綁起送回來,就親自出郊來迎接他。但管仲臨死前對齊桓公怎樣說呢!
鮑叔,君子也。千乘之國,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見一惡,終身不忘。
這就是“管鮑之交”的知己明言,他不希望自己死後,把鮑叔牙一條命送到小人手裏的用心了。
今天還須嚮管仲藉鏡
在中國的歷史上,到了春秋初期,以齊桓公作標題,管仲作內容來講,管仲的政治哲學,和他的政治體製的實施,可以說就是後來兩千年來歷史上,帝王政權的大樣板,直到現在,同樣還有他的權威價值。
第一,是他開始用“姜太公呂望”治齊的方針,發展工商業經濟、整頓財政、改變稅製,先求利民富國。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千古不朽的名訓。
第二,由他手裏,漸漸改變了公有的井田制度,讓人民有合理的私有財産,做到了民富則國強的目的。
第三,創立全民皆兵、全兵皆農的體製,以治軍的制度,編製民間社會。也可說是為後世有鄉鎮、鄰里、保甲,地方自治的創始者。
第四,民富國強,社會形態轉變後,必然會産生奢侈逸樂的現象。同時,為了招徠國際商賈的需要,大膽開創了公娼制度,以免社會産生負面陰影,破壞善良風俗。
第五,不但如此,他對於傳統文化的“形而上”道的哲學,猶如曾子著《大學》所說的“明明德”及“正心、誠意”之學,乃至“外用”於實際政治理論之間,都有很高明的深度。如果以我的觀點來看,後世的儒傢理學家們,未必能望其項背。無奈後人都把他身後的著作《管子》,衹視為政治學的學術,未免太可惜了!
從他輔佐齊桓公尊王(擁護周室的中央王朝),稱霸四十年後,他死了,這個衹管亨現成福的齊桓公,第二年也就完了。
齊桓公死後,五千兒子,照樣翻版,各自結黨爭立,彼此攻殺。他的屍體停在宮中床上六十七天,爛了生蟲,也沒有人來顧問。這樣便是身不能修,傢不能齊,自己又非治國之才的結果樣板。所以《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並非衹是戒條式的虛文啊!
不但是齊桓公,我一生親自看到好幾個白手成傢發財成巨富的大老闆們,死後的狀況,兒女們停屍不葬,鬧着打官司、爭財産,還背地駡爸駡娘的多着呢!因為我看得太多了,更相信孔、孟之教開的藥方,是真對癥的。可惜我國我民不肯吃藥,所以長在病中,衹有莫奈他何之嘆了!
其實,幾個有名的聖哲之教,都是針對醫治人性惡習的藥方。因為我們的民族性,存在有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無信、無恥的老毛病,所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傢,開了“仁、義、忠、孝、禮、智、信”等藥方。老子開的,是“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三味偏方,也可治百病的。印度人歷來存在階級仇視,所以釋迦牟尼開了“平等、慈悲”兩味大藥。兩千多年前的西方風氣,太過自私狹隘,又加粗暴,所以耶穌開了“博愛”一味單方。不過,現代人看不起老古方,拼命要嚮唯錢主義,去買新發明的西藥吃,實在不知道那些化學劑品的藥,今天說對,明天又說不對,恐怕不一定靠得住吧!小心為妙啊!人性,有善惡兼具的根底,去惡為善是健康的人生。蔽善從惡便是病態的人生。可惜人們喜歡以病為樂,因此造成人類史,是一部病理學醫案史。所以中西的聖哲們,也衹好永遠擔任醫療的護理工作了。
廿九、身世堪憐一霸君
假如我們把周室王朝(包括春秋、戰國)劃歸中國上古史的末期,那麽,中古時期的歷史,很明顯的,當然以“贏政”王朝“秦始皇帝”作為劃時代的開始。這個時期,在中國,正是聲名煊赫的“秦政”時代。在西方的歐洲,也正是威名鼎盛的“羅馬帝國”時代。
秦始皇的崛起,消滅戰國末期的六國,開始建立皇權統一的中國,的確是歷史上的大事。但時勢造成一個有變態心理的秦始皇,完全是由於陽翟(開封禹縣)商人呂不韋的商業謀略所製造成功的結果。例如現代美國式的民選總統,幕後臺前,都是大資本商人所製造成功的國體。幕後出錢推出民選總統,臺前的政府體製,也完全學習工商管理。偉哉商人,豈可輕視。當然,衹有姜太公與管仲,早有先見之明,决不輕視,而且還特別重視呢!其次,便是范蠡和子貢,他兩人才是真正下海入流的儒商呢!無人可以比擬。但千萬不要忘了,如果全民皆商,恐怕是“國將不國”矣!
一統中國的歷史背景
假如我們從哲學的觀點來看歷史和人事,誰也想不到當時一個無關大要的人物,一件漫不在乎的小事,經過時間的推移,便會形成影響後來一國或天下的歷史大事。每個朝代,每個政府,不管如何防範,怎樣禁令,都是鎮壓不住的,這就是歷史哲學所謂“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的道理了!
東周後期的秦國,在當時,衹不過在中國西北高原上,一個文化比較落後的新興國傢。但在春秋、戰國時期,五霸爭雄,七國互相侵略的戰亂中,歷史經驗給予秦國的教育,便漸漸地乘機壯大起來。秦孝公信任客卿商鞅(衛國人),實行以法治國的法治體製,廢棄井田制度,遷都鹹陽,變更由周室王朝幾百年的政體,實在是一件歷史上的革命大事。但衹經過二十一年,秦孝公便死了。因為秦國上上下下,不習慣法治的管理,而且廢掉習慣已久的井田制度,正如歷史所載:“民曰不便”。因此,所有埋怨憤怒的大衆情緒,就都集中到商鞅一身了。所以秦惠王即位,便殺了商鞅,但法治的政製仍然未變。
十年之後,整個戰國七雄就在蘇秦、張儀兩個同學手中,彼此更換謀略,用合縱、連橫的策略,以國際間相互利害關係,互結防禦協定,使戰國的局面,暫時安定了二三十年.這便是歷史上書生謀國一大奇跡。再後來便是秦昭襄王崛起,自稱“西帝”,遣使立齊國的國君為“東帝”,早已目無中央周室的王朝了!不過三十年之間,周代最後王朝,就被秦國所滅。
這個歷史過程,由秦孝公到秦昭襄王滅周的時期,先後也不過一百一十年左右,即公元前三百五十九年到二百五十年之間,可以說是真正新興的秦國鼎盛時期。從此以後,不出兩年,便如近代史上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詩中所說,“賈人居貨移秦鼎,亭長還鄉唱大風”的時代來臨了!與其說秦始皇三十多年前後,是暴君“嬴政”的時代,毋寧說那是“呂不書商號”贏利最成功的時代。
呂不韋的“奇貨”投資計劃
有關秦始皇嬴政的身世,與呂不韋奇貨可居的商業投資計劃,這都是史有明文,不必諱言的實事。這件歷史的故事,就發生在秦國滅掉周朝的前一年,也就是秦國殺名將白起的當年。
這個時期,秦昭襄王為了謀(戰)略上的需要,把太子嬴柱的寵妃夏姬所生的兒子,名叫異人(後來改名叫楚)的,交與趙國做人質。異人雖然是秦國的皇孫,但他是太子次妃所生,也並不十分得寵,所以秦國就隨便把他當戰略品來用。雖然有人質在趙國,照樣無所顧忌地隨時出兵打趙國。因此,異人在趙國,是被冷落監視的人,當然很受罪受苦。恰巧呂不韋為了生意到邯鄲,碰到了異人。他以一個久經商業資訊訓練的敏感眼光,便肯定地說:奇貨可居也。這是說異人是一個商場大買賣上的奇貨,“屯積居奇”了他,一定可以大發其財的。所以呂不韋便和異人結交做朋友。正在落難中的可憐人,而且隨時有被趙國處死的可能,那是多麽可憐的處境,現在居然有一個國際上的大商人、大資本傢肯和他做好朋友,解决了生活上的睏難,當然是高興極了。
過丁幾天,呂不韋就對他說,你的祖父秦王年齡大了,隨時會有問題。你的父親最寵愛的妃於是華陽夫人,但她沒有兒子。你的傢族同輩兄弟二十多個,你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而且並不得寵。你祖父死了,你父親繼位,絶對沒有機會把你立為太子,你的前途實在很難說了!異人一聽,當然很明白呂不韋說的全是事實。他說,你看我要怎麽辦纔好?呂不韋便說,秦國宮廷中,現在能夠提出立哪個做太子的太孫的人,衹有華陽夫人才有這個資格,我雖然是小資本的買賣人,但我願意拿出千金來幫助你,並且我為你先去秦國打通關節,要使華陽夫人肯定立你做皇太孫。異人聽了便說,如果照你的計劃成功了,我如得到權位,一句話,我便和你老兄同享秦國的一切。
因此,呂不韋先給異人五百金,叫他盡量交際賓客朋友,結識各種人才,等於現在人們的組織人才集團。另外又拿出五百金,叫他去收買那些最名貴的首飾和稀奇古怪好玩的東西。由呂不韋帶着這些國際特等名牌的高貴物品,西去秦國。以呂不韋的生意頭腦,沒問題,到了秦國以後,先找到了華陽夫人的姊姊。當然是先吹牛又拍馬,同時又再送重禮。來往於國際間的大商人、資本傢誰也不免另眼相看,況且呂不韋又彬彬有禮,“幣重言甘”,並不像個暴發戶的樣子,自然就打通門道見到華陽夫人。於是呂不韋就說,在趙國與異人結交成了好朋友,異人的做人是怎樣成功,國際上的知名之士,有學問、有才能的人,都喜歡和他做朋友,真可算是衆望所歸的賢公子。但他本人,身在外國,晝夜都在思念父親(秦國的太子)和夫人你兩人,常常偷偷地哭泣。這些情形,衹有我呂不韋最清楚,所以托我特別到秦國來,代他送上這些東西給夫人,表示他的孝心。說完了這些重要的話,表示自己很忙,就起身告辭了。
出來以後,當然想盡辦法,嚮華陽夫人的姊姊做工作,教她怎樣辦。因此華陽夫人的姊姊,就進宮對妹妹說:“你在太子身邊,雖然是最得寵的妃子,但你並沒有生兒子。還不趁現在年輕得寵的時候,在這班後輩的弟兄中,挑選一個前途有希望的做養子,將來年老色衰,可能還有希望做太後.如果等到年紀大了,又不得寵了,再想培養一個有希望繼承王位的人,那就沒有機會開口了!照我看來,這個異人,被派在趙國做人質,是代表秦國去擔風險,回來了,一定是大功勞一件。他人又好,國際聲望也很高。而且他知道自己在衆多兄弟當中,是並不太被重視的一個。你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候嚮太子一說,提出要收異人做兒子,太子一定會答應,那麽,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你在秦國後宮的地位,就到老有靠了!”華陽夫人一聽,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於是找個機會,就嚮太子要求,太子為了愛她,就答應照辦,並且由太子和華陽夫人出名,刻了玉符(用玉片刻上字的契約),約定以異人做華陽夫人的兒子,等於是秦王太孫,交給呂不書帶去趙國交付異人。呂不韋的計劃第一步成功了!等於做生意要收購別人的大公司,他總算拿到初步的草約了。
呂不韋回到邯鄲以後,一方面加緊培養異人,親如兄弟。另一方面,他自己在邯鄲找到一個絶色美人,也就是古人說“燕趙多佳人”的頂尖美女,娶過門來做自己的姨太太,很快也就懷孕了。古話說得一點也不錯,“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異人出入呂傢,當然很容易就看到呂不韋的新姨太,她實在太美了,所以就嚮呂不韋要求,將這美女讓給他做太太。呂不韋一聽,非常生氣,“朋友妻,不可嬉”。你這個人,怎麽這樣無禮,你在患難當中,我救你,還給你想盡辦法弄到當秦國的皇太孫。現在你居然忘本,還要打我老婆的主意,我要和你絶交了!當然,異人如失去了呂不韋,自己在趙國不過是一個人質而已,毫無生命的保障,生活的艱難更不用說。在這種情況下,當然衹有道歉賠罪,請求原諒拉倒。
真戲假做,最後,呂不韋還是把這位姨太太讓給異人做老婆,做為患難夫妻,可以安慰他孤身流落在異國的痛苦,至於生活一切,當然仍由呂不韋照應。不到一年,就生了兒子,取名嬴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接着,秦國又出兵打趙國,包圍了邯鄲。趙國人要殺掉秦國的人質異人,呂不韋就用很多錢買通看守監禁他的人,放他一傢三口逃回秦國的部隊裏去,那當然就被秦人護送回國。異人就穿着楚國的衣服來叩見華陽夫人,因為她是楚國人。華陽夫人看到異人穿的是楚裝,更為高興,為了紀念故鄉楚國,就替異人改了名字叫“楚”(用南方習慣,就叫阿楚了)。
呂不韋的運氣真好,更名楚的異人,回到秦國不到六年,滅周朝稱西帝的昭襄王嬴稷死了,歷史稱他為秦孝王。順理成章地由太子嬴柱即位,不過,衹當了三天的秦王也就死了。因此,皇太孫嬴楚(異人)即位,尊華陽夫人為太後,稱自己的親生母親夏姬為夏太後,起用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這樣就叫做“封侯拜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富貴尊榮了!所以我常對做生意經商的朋友們說,無論如何,你也做不到呂不韋的成績,他衹看準一個貨色,就投資經營,結果,豈衹一本萬利而已。但呂不韋真不簡單,他還想做千秋的大買賣,要在文化學術思想上變成聖人,想和管仲、孔子比上一比呢!
呂不韋做了秦國的相國,周朝的後裔東周君與少數的諸侯們計劃伐秦,秦王使相國率兵滅掉東周,周朝的天下,這纔正式轉到“呂秦”的手裏。因為異人做了秦王之後,史稱為秦莊襄王,不到三年,也就死了。所生兒子嬴政十三歲即位,國事都委交相國文信侯呂不韋,叫他仲父。古代的仲字,是第二、中間、其次的代號。這就等於叫呂不韋是二爸爸,客氣地說,便是後代所謂的幹爸。所以在我們的歷史上,有的說秦王朝,是與周朝先後同時亡國,應該稱秦始皇為“呂政”王朝。這個問題,在歷史學的觀點上,也還存在着爭議呢!
史稱為秦始皇的嬴政,十三歲即位為秦王,縱使聰明絶頂,到底還是一個不成年的孩子,因此,把國傢政治的大權,都交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去辦。這個時候的呂不韋在秦國,是大權獨攬,出入宮廷內外,儼然就是一個攝政王。如果以後代歷史故事作比例,他猶如西漢末期的王莽,也如滿清剛剛入關初期的攝政王多爾袞。不過,呂不韋的後來,並沒有像王莽一樣,想取漢朝的政權而自做皇帝,也許有這種想法,或者自忖勢所不能,或是纔所不及。而且他在武功威權上,也不如清初的多爾袞,也衹在宮廷中和太後的關係,比多爾袞大有不同。
當他獨攬秦廷朝政的十二年之間,極力供養賓客,收羅人才,集中一般讀書的知識分子,為他個人出名,合著一部網羅諸子百傢雜說的書——《呂氏春秋》,又名《呂覽》。這部書以上古儒道不分為主旨,尤其以傳統文化中的宇宙物理的五行理論科學作綱要,串連政治哲學的理論基礎。書作完成,懸之國門,公佈如有人“增損一字”,就賞賜千金,表示比孔子的著《春秋》、刪詩書、訂禮樂的氣魄還要偉大。這就是古今中外,很多發了財的大老闆們,和有了地位的人,最後都想擠進學術文化之林,表示自己並非“不學無術”,意圖洗刷衹有銅臭和臭錢之譏。如果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正是“自卑感”在作祟,也是人情之常。但這部《呂覽》,在後世的學術著作中,仍然有它的價值。不過,把它歸入“雜傢”之學的範圍。
呂不韋的商業政治計劃,在歷史上,是絶無僅有的成功。但他衹知道權位和富貴的可貴,毫無學養上的“內明”和“外用”的基礎。因此,他又徹底地失敗,終至於身敗名裂,一生很可惜,又很可憐。
秦始皇從整頓宮闈着手
呂不韋自從他的兒子“秦始皇呂政”,十二歲即位做了秦王,他表面上以皇上的幹爸之尊,兼為朝廷政府的相國、文信侯,權重一時,就如秦國的宗室大臣,也不敢當面非議。尤其新王的生母皇太後,本來就是呂不韋的侍妾,現在做了寡婦,年齡也不過三十多歲。母子兩個,從小在趙國邯鄲的時候,本來就和呂不韋是一傢人一樣,現在出入宮廷,當然毫無避諱。正如史書所載,太後時吋與文信侯私通,那也可說是人情難免的事。
如果這種事發生在鄉下普通老百姓家庭,也會招來鄰居地方上人的輕視,何況在皇宮之中,左右前後、內內外外,所謂耳目衆多,豈能長久瞞得住的,而且兒子秦始皇漸漸長大了,哪有可能不知道的。呂不韋愈想愈不對,但是這個太後,對於男女關係的欲望又很大,在感情上,她又當斷不斷。所以呂不韋在“捨人”(隨身侍從)中,找了一個叫“嫪毐”(讀音叫lào aǐ)的人,假裝太監,送給太後。結果,太後又生了兩個私生子。要求兒子秦始皇封嫪毐為長信侯。嫪毐本是市井無賴,自是小人得志,飛揚跋扈,令人側目。因此,宮廷中有人看不下去、就嚮秦始皇告密,這個時候,他也是快二十歲的人了,馬上下令逮捕嫪毐。嫪毐知道了就發兵叛變。秦始皇就命相國昌平君、昌文君兩人帶兵圍攻嫪毐,抓住他,夷三族.遷太後於萯(音倍)陽宮(陝西戶縣),殺了兩個私生子。
但秦始皂在處理這件事上,當時始終對呂不韋並無舉動。到了第二年,纔發佈命令,免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而秦始皇又說呂不韋侍奉先王的功勞太大了,所以不忍心殺他,罷免了他的職位,叫他離開首都鹹陽,到四川去住。
同時,因為這件事的刺激,經過秦廷宗室的提議,舊賬新算,决定要驅逐各國諸侯的賓客,不準在秦國從政。這個事件的發生,在歷史上,便引出一個年輕的書生李斯,當時他也是在被驅逐之列的外來賓客。為了此事,他寫了一篇對秦始皇的勸告書,就是後世所流傳的名文——李斯《諫逐客書》。其實,這件秦廷政變的事件,不應該說完全歸罪於少年時代的秦始皇。這是秦人狹隘的本土主義作祟,是對秦廷長期任用外來人才擔任政要的反彈。趁着呂不韋和嫪毐事件發生,由秦廷宗室大臣的發起,抓機會來打擊從各國外來的勢力。
像這樣的事,是千古以來,政治圈中派係鬥爭的常事,都由於人性具有極度自我、自私的弱點所形成。例如清代三百年間的政治歷史上,始終存在北人與南人之爭,學閥權要的門派意見之爭,朝廷與外藩的權力之爭。當然,不衹是中國如此,歐美各國的歷史也是一樣,歸根結底,都是人性陰暗面所造成的結果。
以秦國來講,自秦孝公開始,起用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乃至李斯,凡與秦國逐步富強壯大有關的歷史上名臣,幾乎都是外賓。秦國朝廷和秦國社會,衹是坐享其成。但在濃厚的地域觀念上,又始終彼此不服氣,因此而形成中央在權力上的派係風暴,這是每個主政者最頭痛的事。不但政治圈中,例如現在的商業集團、公司、行號、工廠、店鋪,衹要有三個人以上的地方,就會出現人事磨擦。好在少年的秦始皇,還算明白,看了李斯的《諫逐客書》建議,就停止驅逐賓客,纔使外來的人才不散。因為秦始皇從小跟着父母在趙國長大,而且見慣賓客成群的場合,知道利弊。換言之,當時所謂驅逐賓客,便同現在所謂的裁員,多少也有裁減冗員、減少預算的作用。但在國傢的大政上,有時因此而受影響,可能會非同小可。因此,宋代的名臣蘇洵,對於這件事的觀點,大有感想,便寫了一篇文章《六國論》。
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
正當少壯盛年還衹二十歲剛出頭的秦始皇,登位不到十年多,就碰上宮廷內部發生重大的醜聞,而且當事人就是生母,和從小跟隨長大的仲父呂不韋。大傢試想,假定我們中任何一個人是他,不可能不氣瘋了,也許,就會出傢入山,或者造成另一種心理變態或精神分裂。所以他當時把生母(太後)遷出宮廷,住到首都的邊遠小邑,並且下令對這件事的處置,如有人敢諫者死。那種心理上的矛盾,是很難想象的處境。
但在這樣要命的嚴威中,那些死守中國文化孝道的儒生們,居然還一個接一個來勸諫,因此而被殺掉的,已經到達二十七人。這就是歷史上說秦始皇是暴君的第一幕。但正在他暴怒殺諫者的時候,居然又來了一個齊國儒生叫茅焦的人,要求當面見皇帝進諫。秦始皇一聽又有一個不怕死的來了,氣得暴跳如雷,大叫着:“快拿大鍋來,要活活地烹了這個傢夥。”茅焦看了現場一眼,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說:“臣聞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死生存亡,聖主所欲急問也。陛下欲聞之乎?”秦始皇聽了說:“你還有什麽話要說。”茅焦說:“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耶?車裂假父(指嫪毐,真是難聽難受的話)。囊撲二弟(指其母與嫪毐所生的二子)。遷母於雍。殘戮諫士。桀紂之行,不至於是矣。令天丁聞之,盡瓦解無嚮秦者,臣竊為陛下危之。(我該說的,都說完了。)”就自己解開衣服,去伏在砍頭的木樁上去。等於說,你來殺吧!誰知道這個時候的少年秦始皇,反而走下寶座來,自己承認錯了,並且親自扶他起來,立刻封他為上卿的職位。並且馬上下令車隊出發,他親自駕車,空出左邊的大位,去接母親回宮,還和原來一樣親愛,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
這也是歷史上真實記載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殘暴作風,他是怎麽形成這種性格的?這與“大學之道”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的教育,關係的重點又在哪裏?同時也可看出古代知識分子的儒生,那種“擇善固執”、“死守善道”的精神。茅焦為什麽敢把生死性命當賭註,難道正如現代人的觀念,真想拿命來換取僥幸的財富和地位嗎?你能否認秦始皇不是有愛生母的孝心,原諒母親所做的一切過錯嗎?除非被歷史的主觀成見固定了。不然,你會發現秦始皇確是一個可造之才,衹是環境給他的命運很不幸,自小沒有受過良好的教養。這些過錯,還是由於呂不韋“不學無術”所造成。
秦始皇的一封親筆信
但秦始皇對於呂不韋又怎麽辦呢?他躊躇考慮了一個鼕天,到了第二年,罷免了他的職位,叫他到河南去住。呂不韋雖然住在河南不到一年,但各國的諸侯們,還派人隨時到河南拜訪聯絡,“不絶於道”。換言之,一個接一個,一國接一國來看他。秦始皇當然隨時會有情報,愈想愈不對,愈想愈矛盾,因為他從小跟着呂不韋長大,對於他的才能、作風,甚至個性等,當然很清楚。或者可以說,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世與呂不韋之間的關係。因為他的生母,是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衹會懂得享受。母子從小開始,很可能是無話不談。也許生母對呂不韋是有另一份真情的。所以可以推斷秦始皇是心裏明白,什麽都知道的。秦始皇反復考慮了很久,又怕呂不韋不甘寂寞,另外弄出花樣生事,他便親自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說:“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傢屬徙處蜀!”
呂不韋看了信以後,知道這個兒子,現在是個完全的秦王了,不好惹,怕被他不明不白地殺了不好,還不如自己處理了好一點。因此,呂不韋便自殺了,更了卻了秦始皇一樁為難的心事。也可以說,犧牲自我,完成兒子做秦王的事業。不能不說是呂不韋最後的奉獻,做了一輩子生意,“天下自我得之,兒子自我失之”,亦復何憾!
大傢讀歷史,對於秦始皇這封簡短的妙文,都很容易忽略過去。其實,這封信的內涵,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見秦始皇的頭腦太不簡單,也許是呂不韋遺傳基因的作用。他第一句話就說:“你對秦國真有什麽功勞好處嗎?秦國還封你有十萬傢稅收的富有資産,是為什麽?”第二句話說:“你和秦國有什麽親族的關係嗎?為什麽我要叫你幹爸?這些你自己都明白,不要我說。你應該老老實實地遷到四川住吧!”在古文,就是這樣的五句話,他父子兩個,心裏都明白了。換言之,秦始皇表明了,“我現在是真正的嬴秦王朝的後代,我是秦王,是主人公。你過去所做的事,真的是想為了秦國嗎?天知道,我明白,你還是規規矩矩在四川養老吧!不要再打什麽歪主意了”。就是這樣,聰明人一點就透,這是真正脫離父子關係的宣告。呂不韋知道自己調教成功的兒子,既能生之,也能殺之,所以他的一切希望都破滅了,年紀也老大了,衹有走上自殺的一條路了。
但是,也可說,秦始皇對於沒有文化教養的生母,還是很有孝心;對於呂不韋,也是很不忍心。所以也不能一味說他是絶對的粗暴。不然,從春秋到戰國,弒君殺父的諸侯王,豈衹一兩個而已。即如秦朝以後的帝王,派人送一把刀,一瓶毒酒,一條上吊的繩子,命令他自殺的多着呢!但秦始皇對呂不韋,並沒有這樣做。其故何在,殊可深思也!
滅六國者,六國也
當秦始皇從太後與呂不韋這件內宮事故以後,可以說纔正式自己親政。他的運氣真不壞,在十二年之間,消滅了當時僅存的諸侯韓、趙、燕、魏、楚、齊等六國諸侯,在這中間,最有名的歷史故事,就是燕太子丹使刺客荊軻刺秦王。但在中國的舊歷史的《綱目》上,卻寫着,燕太子丹使盜劫秦王,不剋。秦遂擊破燕代兵,進圍薊。這樣記載的歷史,所謂《紫陽(朱熹)綱目》等,是否合理,很難評論。同時又認為當時的六國,並無大罪,秦要滅掉他們,就是最大的暴政之一。這些就是後儒政治哲學思想的看法和評論,對與不對,隨着時代和人類社會的文化演變,也很難說。
其實,燕太子丹與秦始皇小的時候,同時都在趙國做人質,而且是同在患難中的好朋友,當然也認識秦始皇的父母與呂不韋。到了秦始皇即位秦王,燕太子丹又被燕國派到秦國來做人質,但秦始皇並不買賬,沒有特別禮遇他,衹把他當一般諸侯派來的人質看待。因此,燕太子丹氣憤極了,就偷偷地逃脫回國來,想盡辦法找到刺客荊軻,想用暗殺的手段刺死秦王。這個歷史上有名的故事,就是後世中國文化武俠小說的前奏。
如果從一個國傢對敵國的角度來說,燕太子丹回國以後,不從政治、經濟、軍事上發奮圖強,來反擊秦國,卻出此下策,就他本身來說,實在還不及當時的三大公子,如齊公子孟嘗君、趙公子信陵君、魏公子平原君,他們還能做救亡圖存的工作。也許這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真正到了人才氣數已盡,徒使“呂政”孺子成名而已。所以唐代名臣杜牧在《阿房宮賦》裏就說過,“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從此以後,秦始皇統一中同的天下,廢棄周代以來的分封諸侯制度,劃分全國行政區域為郡縣,便於統治。他絶對想不到因此一舉,恰好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奠定了千秋的基礎。其他如北逐匈奴,修築長城作為邊防前綫,南收南越等地入於版圖,巡遊四方各地,在鹹陽大興土木築阿房宮。甚至在死前兩年,做過歷史有名的“焚書坑儒”,成為遺臭萬年,矢上加尖的大暴政。他在王位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衹有五十歲就死了。三年以後,由他所建立的秦朝也亡了。如果從哲學的文學觀點來看,正如宋代詞人朱敦儒所吟唱: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
不須計較更安排,衹管而今現在。
三十、秦始皇治國之道評議
大傢不要忘了,我們是為了研究《大學》,因為講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纔銜接“身修而後傢齊,傢齊而後國治”的道理。因此提到三代以下,所謂“天子”的帝王,幾乎沒有一個可以夠得上“身修而後傢齊”。而且自秦、漢以後的帝王家庭(從舊史的習慣,叫做宮廷),都是大有問題的傢族,幾乎沒有一個是正常的“傢齊”的好榜樣,因此而造成歷史上做領導人的帝王們,大多都是變態心理或精神病的人物。所以便引用了齊桓公與秦始皇兩個變態心理的事跡,作為參考。不要聽到歷史,好像在聽評書、講小說故事那麽有興趣,而忘了本題。
奉行秦孝公以來的法治
如果由“齊傢、治國”這個觀點出發,來看秦始皇的一切,你可能不會跟着史書上的觀點,隨便叫他是一個暴君了。你可能非常同情他,他是因家庭身世的曖昧,引起心理變態的精神病者,長時壓製着內心的痛苦和憤怒,又怕天下人看不起他,所以隨時遇事,便會遷怒他人。加上他身居帝王的寶座上,由傳統的宗法社會賦予他權力,社會人群不得不尊奉他為天於,自然就使喜、怒、哀、樂任性而為,變成一個驕狂自負的帝王了。至於他的治國之道,因為他本身根本缺乏儒道或他傢文化的教養,可以大膽假定的說,他是完全傳習了呂不韋的大商賈習氣而來。現就他治國之道,衹提出兩點簡略地來談。
一、嚴刑峻法。秦國的傳統,在戰國前後的一百多年以來,從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建製,建立用“法”治國開始, 一直到秦始皇時代,並無變更。這個時期的歐洲,也正是羅馬帝國和“羅馬法”建立的階段。一個國傢社會,衹講究法治的結果,也可以使國富兵強,處處有規律、有準則。但是整個社會人民,就變成縛手縛足,處處寸步難行,動輒得咎,隨時可能觸犯刑章,變成罪人。而且偏重用“法”治國,法埋的邏輯愈嚴密,執行的弊端愈多。因為社會隨時在變,人事也隨時隨地在變,法律規定也會隨時隨地增加。因此,立法執行的政府,變成無情的機製網。領導國傢的帝王們,位在法律之上,自有特殊的裁决權,即使不是暴君,也不得不變成暴君了。任何一個大小的領導者,必定是衆望所歸、衆怨所集的焦點。例如號稱現代民主法製的美國,也正走入法律繁多的弊病,“律師”變成美國人民咒駡禍害的代名詞了。所以老子說:“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他希望的“無為”之治,是無法規的自治。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無條例的自律。孟子也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專講法治,最後使立法執法的人,自己也走不通了。歷史上說秦始皇以“嚴刑峻法”治國,所以速其滅亡。其實,秦始皇懂得什麽法不法的,他衹是奉行秦國祖宗以來的法治,加上他個人的遷怒於人的暴行而已。
焚書坑儒事件的真相
就“焚書”來說,秦始皇是把周青臣的恭維,和淳於越的爭議,命令大臣們會議。結果,承相李斯特別提出“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都燒了。李斯當時是權傾一時的首相,又是儒者荀子(卿)的學生,所以秦始皇采取他的意見,就下命令寫了一個“可”字。你說他是獨斷獨行嗎?如果現在依法平反,該判“焚書”之罪的是李斯和楚霸王項羽。而且當時所燒的書,是指私傢藏書。但博士官有的藏書,集中在鹹陽宮中,後來被項羽放一把火,連同阿房宮也一起燒了。但蘇東坡卻認為“焚書”的罪過,應該由荀子來負責,因為李斯是荀子的學生。
至於“坑儒”呢?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稱皇帝的時候,不但設有“博士”官職,錄用來自諸侯各國的儒生們,其他在鹹陽做官或吃閑飯的“賓客”還有不少人。“坑儒”的事件,發生在他死前兩年,那時阿房宮也早修成了,他天天沉湎在酒色之中,自我逃避,自我麻醉,就是朝廷中的大臣們,要找他請示也很睏難,不知他在哪裏。他既怕死,又想尋找長生不老的藥吃。那當然是百病叢生,精神很不正常的人了。照現在來說,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肥大等,甚至還有莫名其妙的多疑和恐懼癥。所以他在宮中,看見從外面經過的丞相車隊衛兵很威風,心裏很不高興。過幾天,丞相的車隊衛士減少了。他就懷疑當天跟隨身邊的人,泄漏他的狀況,統統都拿來殺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有儒士侯生、盧生兩個人,互相談論。背後譏笑他,並且不想為秦國做事,就偷偷逃走了。秦始皇知道了,勃然大怒說:“諸生或為妖言以亂黔首(老百姓),使御使按之(按就是查辦)。”歷史真實的記載,便是如此。為這件事,他大發脾氣,叫執法的“御史”,依法查辦,也並沒有說立刻要殺人。但“諸生轉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個餘人”。可是,一班在鹹陽的儒生們,為了表示自己清白,自寫坦白書、悔過書,有的還密告他人。一個牽連一個,又互相告密,因此構成犯法的,共有四百六十人,所以弄得他更暴怒了,下令把他們統統活埋了。千古以來的書生們,都是“眼高於頂,命薄如紙”,平常喜歡高談闊論,批評說理,滔滔不絶。一旦有事,大都便推過別人,自卸罪責。這也是世情之常,令人不勝悲嘆的事!
由於這作事,雖然他沒有下令要活埋天下的讀節人,但確實使人很震驚,引起知識分子和一般人們的反叛情緒。因此,他的大兒子扶蘇也看不下去,便來對他說:“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以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誰知秦始皂聽了,反而更加大怒,立刻下令外放扶蘇,派他到上郡(延安)蒙恬所管的軍區當監軍(政治部主任)去了。就這樣種下禍根,他死後,太監趙高假造他的遺命,要扶蘇、蒙恬自殺,提早促成亡秦的後果。這就是秦始皇后期精神變態到了最嚴重的時候,造成所謂暴君暴行的由來。
郡縣為中央的“分公司”
二、設置郡縣。自三代以下,以及周朝分封諸侯建國的制度,都是從宗法氏族的傳統而來,長達千年以上。所謂中國上古的分封諸侯,並不同於西方文化的部落封建,這是大有差別,不可混為一談的。而且在周、秦時期,所謂“國”字,就是地方政治單位的名稱,也並下完全同於後世“國傢”的概念。歷來都說周朝初期分封諸侯,號稱八百之多,究竟諸侯有國的數字有多少,現在很難考證核實。但在周朝所封的諸侯,並非完全是“姬”姓的傢族,不像秦、漢以後的帝王們,非同姓不封王的作風。因為“姬周”建國文化的精神,正如孔子《春秋大義》所標榜的,是以“興滅國、繼絶世”為宗旨。所以當時封建的諸侯,有的是找出堯、舜以前的故國,對於人民有建功立德的後代來封侯建國的,例如炎帝的後代等。甚至把革命以後的殷朝後代,也照樣分封為諸侯,决不是後世那一套趕盡殺絶的做法。這就是上古宗法社會。重視“孝”道的觀念而來。我要“孝”順我的祖宗,你也要“孝”順你的祖宗。我要尊重我的族姓,你也要尊重你的族姓。上古人口不多,人民生活的經濟來源,都靠農業生産。儘管分封諸侯各國,但農業生産的土地,仍屬中央王朝所公有,衹是規劃為“井田”制度,達到共有共亨的目的。諸侯各國,相安無事,同奉中央王朝的周室為共主。
社會的發展,促使歷史的演變,到了春秋時期,中央王朝共主的周室威望漸衰,諸侯恃強凌弱,互相吞併。尤其是傳統文化精神衰落,所謂“春秋兩百四十二年之間,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屢見不鮮。戰伐侵攻,不可勝數。”如果是為上代復仇復國而戰的,還勉強可說是正義之戰,衹有二樁,其他都是仗勢欺人的侵略戰爭而已。因此,到了戰國時期,包括秦國就衹有七國在互爭雄長了。
秦國是周室王朝中期所封為西北高原上的諸侯,歷史文化的根基不深厚,又是新興的諸侯之邦,為了爭做雄長的霸主,就須引進外邦有文化的人才來治國建國.並且眼見自秦嶺以東的各國諸侯,沉湎在老套守舊的辦法,社會散漫,政治也不見得高明,因此,自秦孝公開始,就采用“法治”的主張,放棄“禮治”、“德治”的傳統,專重功利為主的做法。
恰巧在秦始皇十三歲即位那一年,韓國想用辦法把秦國搞成民窮財盡,使他再也無力嚮東用兵。便派了一個搞水利工程,名叫“鄭國”的人,到秦國去做間諜,設法說動秦國發展水利,打開涇河引進灌溉。工程到了一半,被秦國發現是韓國的陰謀,要殺了鄭國。他便說:“你們現在要殺了我,沒有關係,其實,我已經做到報國有功,因為你們為了做水利工程,沒有出兵打韓國,等於我使韓國遲亡了幾年。不過,你們要知道,這個水利工程做好了,便是你們秦國子孫萬世的利益啊!”因此,秦王沒有殺他。工程完成,使秦國增加四萬多頃的農業生産土地,改善環境,經濟增長,國傢社會更加富有。但也可說使秦始皇開始對建築工程有了認識和興趣,所以後來要建造鹹陽宮殿,建築史無前例的“阿房宮”了。
至於秦始皇滅六國之後,改天下為郡縣的建製,推翻千年以來的傳統,為後世中國留下大統一的大業、並非秦始皇有特別過人之處,那是因為他自小跟隨呂不韋長大,耳濡目染,懂得大商賈的經營方法。等於現代人明白商業管理,中央是個母公司,是有絶對表决權的控股公司。天下各路的郡縣,是子公司(分公司),衹聽總(母)公司的决策來執行業務。秦始皇懂得呂不韋的經營手法,所以决定改“封建”為郡縣。例如明代的朱元璋,因為當過和尚,所以建立明朝的官職,有的是完全照寺院裏僧職稱呼和做法,如“都察”、“都監”,乃至封僧官為“總統”、“統領”等,都是禪門叢林制度設立的名稱。
但話說回來,秦始皇改建當時中國的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丞相李斯的建議,也是很有力的道理。李斯認為,“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周封子弟,子孫甚衆,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天子弗能禁”等理由。
秦始皇纔說:“天下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說是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因此,决定改製,但是,須要再交“廷尉”(中央執政的大臣們)會議通過,纔付執行。
由此來看歷史的經驗,要求政治和社會習慣的轉變,是很不容易的事。可是,所有的暴君,卻成為改變歷史的革命者,衹不過坐享改革成果的,並非他本身而已。
張良一席關鍵性的盤算
當秦始皇死後三四年,輪到楚(項羽)漢(劉邦)相爭未决的時候,酈食其對劉邦建議,再來分封六國的後人,必定可以得到天下人的擁護。劉邦聽了,認為很對,馬上叫人快速刻鑄大印,就要叫酈食其代表他去分封六國的後人為王了。剛好張良進來,劉邦正在吃飯,就順便告訴張良這件事。張良就說:
臣請藉前箸(藉用你的筷子當算盤),為大王籌之(為你盤算)。湯武封桀紂之後者,度能製其死生之命也。今大王能製項籍之死命乎?(一)武王入殷,發粟散財,休馬放牛,示不復用。今大王能之乎?(二)且天下遊士,離親戚、棄墳墓、從大王遊者,徒欲望咫尺之地。今復立六國後,遊士各歸事其主,大王誰與取天下乎?(三)且夫楚惟無疆,六國復撓而從之,大王焉得而臣之乎?(四)誠用客謀,人事去矣!
劉邦一聽,立刻吐出嘴裏的飯,大駡說:“竪儒,幾敗乃公事,令趣銷印。”這兩句古文,如照現代話坦白地說:“他媽的,這個窮酸的書呆子,幾乎把老子害慘了!聽他的話去辦,我的大事就完蛋了!快點,快點,把那些封侯的印給我毀了!”
由於這件歷史的故事,你就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們,對於習慣已久的分封體製,是多麽難以忘情啊!後來劉邦打垮項羽以後,建立漢朝的政治制度,以及官職名稱和法律,大體上都是直接沿用秦朝的一套。再經過幾代以後,纔慢慢地有所改變。甚至到了現代,我們如果去查宗族的傢譜,就會發現,註明最先的祖宗,來自穎川郡、南陽郡等地名,那就是照秦、漢舊製行政區域的專稱,由此可見宗法氏族社會,對統一國傢、團结民族堅強作用的價值。但宗法氏族,不是種族問題,這可不能混為一談。“治國”猶如“齊傢”一樣,你想改變自己傢族們生活的舊習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須從本身的“修身”開始,以身作則,有耐性,有方法的慢慢轉化纔行。何況“國傢”是許許多多“傢族”的組合體呢!
三一、歷代帝王修身齊傢有幾人?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任何人讀了《大學》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名言,都會為之首肯,認為是有道理。即使現代,美國式的民主社會,當他們要選舉總統的時候,就會要求候選人的人品和家庭夫婦關係等,沒有污點或缺點。這便是東方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道德要求。你看人性是多麽的奇怪,世界上每個人都會要求別人是好人,是聖人。但對自己的行為,就會有許多理由可以原諒自己,辯解自己。等於人人手裏都有一把標準尺、有一天秤,到處衡量別人,是不是夠得上聖賢的尺碼和分量。但對於自己,就很少稱量了!
“修身”從自我批評做起
就如我們現在,講《大學》,評歷史,大膽放任批評古人,要求嚴格。說來慚愧,我們自己本身呢?那就很難說了。不過,你們也經常聽過我的自我批評,如我一生,衹有兩句話,“一無所成,一無是處”,如此而已。大傢喜歡研究《紅樓夢》,我是不太內行,不過我最同意作者在《紅樓夢》開頭的幾句話:“負父母養育之恩,違師友規訓之德。”實際上,這兩句話,就如我的自白一樣。其實,讀懂了《紅摟夢》,就會真知“修身、齊傢”的重要,也可瞭解人性的缺點和優點。
由“修身、齊傢”講起,我們必須要明白,它的重點,就在自我的“修身”。身不修、傢不齊而奢言治國、平天下,不是不可以,衹是“偏中偏”,很少能夠做到“偏中正”。為什麽孔子特別推崇堯、舜?他的重點,應該是在“修身”。別的不說,你衹要看我們過去傳統文化教育,所註重宣揚的“二十四孝”,就可明白了.二十四孝裏的人物,都是發生在有問題的家庭。所以老子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傢昏亂有忠臣。”如果家庭沒有問題,大體上說,個個不算太壞,就沒有什麽孝不孝的問題存在了。仁義的道理也是一樣,假如人人自愛,尊重自己,同樣的,也尊重別人,愛護別人,那還要說什麽仁義不仁義呢!
大舜孝感天地平天下
就以“二十四孝”來說,榜上桂頭牌的第一個人,就是姚舜。大舜出生在一個最有問題的家庭,父親頑固而且粗暴,幾乎是毫無愛心的人。母親(有說是後母)更糟糕,她是一個潑辣而囂張的女人。他有一個弟弟,不務正業,遊手好閑,而且是很自私,占有欲甚強的個性。但是世界上的父母,大多數都有偏心。他的父母,又特別偏愛小兒子,並不喜歡大舜。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所謂“動輒得咎”,沒有一天的好日子可過。但是大舜絲毫沒有怨恨,挑起一傢生活的擔子,盡量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結果,還是被父母趕出傢門,衹好自謀生活,去做陶器來賣。當然,這樣的人,這樣的家庭,自然會被別人當故事,當笑話來談論。因此就被帝堯知道了。經過考察,决心想培養他,就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舜。慢慢叫他辦事,一步一步地提升他。但他的弟弟看了眼紅,又貪圖兩個嫂嫂的姿色和傢勢,就想辦法要謀殺大舜,故意要父母叫他鑿個水井,準備在他工作中活埋了他。總算大舜知道弟弟的用心,在打井工程中,橫打一個出路,沒有被活埋了。但他對弟弟仍然沒有仇恨的心理,不衹原諒,而且照樣對他友愛如初。
古代的歷史記載,文字簡練,而且沒有花邊資料的描述,不過經過的大要,都已有了。記敘大舜是從這樣的家庭環境出生,還能“修身”“而立”,做到“齊傢”。後來帝堯把他放在政治中心去歷練,叫他擔任過各部不同的工作,最後授命他總理國政。實際上,後來帝堯在位的政績,大多都是大舜的功勞。這樣,經過了二三十年,帝堯老了,快到一百歲了,纔讓位於他。而在大舜擔任國政的時候,他的母親也老了,眼睛失明,看不見東西,或許是白內障之類的病。那時,醫藥並不發達,大舜就親自抱着母親的頭,自己用舌頭來舔母親的眼睛。據說,“孝感動天”,他母親的眼睛,居然被他舔好了。
不但如此,後來帝堯死了(但有的舊史說他並沒有死,他修道去了),姚舜做了三十多年的國傢元首,也已活了一百多歲。他一邊提升大禹總理國政,一邊又自己出巡南方,過了湖南,到廣西,據說,就駕崩在九嶷山J那裏(舊史又有記載,說他也學帝堯一樣,入山修道去了)。因此,兩位帝後娥皇、女英便親自到南方來尋找大舜的下落,結果都死在湖南,據說也成神了。後世所謂的女神“湘妃”,相傳就是大舜的兩位帝後(稱娥皇為湘君,稱女英為湘妃)。
由於這個歷史故事所記載的反映,處於有大問題的家庭父母、兄弟、妻子之間,不但沒有反面壞的結果,反而存有正面的“修身、齊傢”,乃至“治國、平天下”的好榜樣。所以孔子極力尊崇堯、舜,並非衹為堯、舜開創文化的德政而已。可是,在周、秦以後,我們歷史上歷代帝王的家庭,及其自身的榜樣,又是如何呢?也許那幾個最好的開國之君,還都是齊桓公壞習氣一部分的化身。至於那些不好的,和職業皇帝們,除了少數幾個之外,更不足道矣!
三二、劉邦打天下而不能“齊傢”
自秦始皇以後,我們的歷史,由分封諸侯的體製,改變為一個統一文化與文字,統一政治體製為郡縣,所謂“書同文,車同軌”的東方大國。這個時候,正當公元前二百二十年前後。講到這裏,使人聯想起現代歷史的故事,當在推翻滿清以後,所謂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的階段,閻錫山在山西修建的鐵路,故意采用狹軌,不和全國鐵路的軌道相銜接,仍然抱着“戰國諸侯”和《三國演義》的思想。距離秦、漢兩千年後的中國,還隨時出現“戰國”時代“車不同軌”的作風,你看,這有多麽大的諷刺意義。
但我們現在不是研究歷史,衹是討論中國文化大係中的儒傢心法。因此,講到“修身”與“齊傢”的問題,引用到歷史上歷朝歷代為天下主的第一家庭(族)。如果再做詳細的敘述,那就變成講歷史小說了。但是,歷史的人事問題,不正是《大學》內涵的反證嗎?
我們的歷史,從來以漢、唐開國為盛世。宋、明其次,元是蒙古族當傢。清是滿族當傢,都要另當別論,實難要求過嚴。而且我在前面講過,除了以歷代開國之君為主題之外,其餘的都算是“職業皇帝”,能夠守成的已經不錯,大多更不必要用《大學》的尺度來討論。不過,話也不能以偏概全。在職業皇帝當中,也還有幾個可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雖不中,亦足觀也矣”!
從劉邦的“竜顔”說起
以開國的帝王來講,例如漢高祖劉邦,除了歷史上贊許他是“隆準竜顔”、“豁達大度”八個字以外,應該說還有四個字,便是“知人善任”的長處。至於什麽是“隆準”,是說他鼻子長得挺拔,鼻頭特別大一點,猶如相書所說,“一鼻通天,伏犀貫頂”而已。這樣的人多的是,我一生也見過幾個乞丐和出傢的和尚,都是“隆準”,並不能因鼻子大,就可當皇帝。“竜顔”嘛,誰見過?就算古畫上的“竜”吧!那副尊容,除了很有威武以外,也並不特別,平常人也有的是。用這“隆準竜顔”四個字來稱贊劉邦,完全是古人寫歷史的大手筆、妙文。因為沒有什麽特別好說的,當了皇帝,總要說他有特別過人之處纔對。等於後世的什麽“竜鳳之姿,天日之表”一樣的句廣,極其諂媚的筆墨。
我年輕時,有一個會摸骨看相的朋友,我常對他說,你賺了別人的錢,又在駡人,壞透了。假使你敢說我是有特別的骨相,或是“竜行虎步”、“虎背熊腰”,我非揍你不可。那是你明明在駡我是個禽獸,是個動物嘛!但是,他說,老兄,我是規規矩矩照書本上來的,那些歷代的英雄帝王們,不都是很喜歡這些恭維嗎?看來,你是一定做不成英雄了!我們彼此哈哈大笑拉倒。至於說劉邦“豁達大度”,這一點,比較起來,可以承認,拿他前比齊桓公,後比唐太宗李世民,都有點相似之處。但也必須看看反面的文章。例如範增對項羽說,劉邦居山東時,貪財好色。現在到了鹹陽以後,居然不貪取財貨,又不擄掠美女,看來,其志不小,你不對付他,將來你必失敗在這個人手裏。後來,果不出其所料。
我想,《史記》與《漢書》,你們都很熟,尤其是司馬遷寫《史記》的高祖、項羽“本紀”,也是大傢最喜歡讀的大文章,因此,我不需多說。
“豁達”背後的身世和性格
漢代開國之君的劉邦,他出身的家庭和父母,可以說,本來是一個殷實務農的人傢。衹有劉邦,在這個家庭中,素來就“不甘淡泊”、遊手好閑、好說大話,在他傢族的眼中,是一個不管傢人生産,使父親兄弟們不大喜歡的人。不過,這樣的人,在每個地方、每個鄉村中,都隨時會出現。劉邦算是有“智、力、勇、辯”的那一類型,環境往往不能約束他的。偏偏是他運氣好,吹牛說大話,吹到了一個外地來的大財主的女兒呂雉做妻子(這個大財主,歷史上衹稱他呂公。但有說在《相經》上,記他名呂文,字叔平)。東方西方人類的文化,過去歷來同樣是重男輕女,所以詳細記載她的資料並不多,衹把重點記錄在她當皇后以後的事。其實,你仔細研究,在劉邦做亭長,送囚犯,放囚犯,躲在芒碭山溝裏,直到與沛縣的秘書蕭何、曹參聯絡,取得縣城,稱“沛公”起兵,他的妻子呂雉,都是知情參與其事的。所以後來做了皇后,設計殺韓信,是兩夫妻的同謀。劉邦死後,故意請張良吃飯,是她設計促使張良早死。
關於這一點,有人對我說,於史無據。我說,你不瞭解道傢的“闢𠔌”,當然不明白,張良當時已修到可以“闢𠔌”不吃飯。功夫到此,忽然強迫他吃肥膩的食物,不但功夫盡失,甚至不死也要大病一場。世界上的知識太多,當然有所不知。可是呂後有人教她,因此,一飯之後,即緻張良於死命,並非歷史上的奇事。
當時,在秦始皇實行“嚴刑峻法”以治國的時代,而且役使民工,不給酬勞,建造皇宮等工程,弄得民不聊生,到處逃亡避禍。在劉邦的家乡沛縣,忽然從外地遷來一傢財主呂公,等於是沛縣一樁新鮮的大事。劉邦不過是一個區區的亭長,並非聲名顯赫的人。他在呂公過生日做壽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空手走來祝賀,在呂傢的賓客簽名簿上,大書送賀禮的禮金萬金,然後就大模大樣的自己坐在首席吃喝起來。因此有人報知主人,呂公會看相,他出來一看,大奇劉邦這個樣子,而且敢大膽冒充闊老,就和他結交,準備把大女兒嫁給他。當然,呂老太婆是反對的,認為這種吹牛說大話的人靠不住。似因呂公的堅持,也無可奈何。當時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兒女本身很少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機會。
“驕縱”的呂後實在不簡單
不過在這個歷史的故事上,可以看出呂後是出身財主家庭的大小姐,不免有“驕縱”的習性,配了一個劉邦這樣的丈夫,“豁達”對“驕縱”,倒也情投意合。但對她的身世,劉邦總不免會禮讓她一點,不一定是怕老婆,衹能說總有一點自卑感,這也是人之常情。況且呂後是個聰明人,從結婚以後,便一直參與外事。歷史上說,當劉邦放了囚犯,逃亡在芒碭山澤之間,衹有呂後知道他在哪裏,常常送飯給他吃。暗地也有人問她,你怎麽會知道他躲在那裏?她就說,劉邦人在哪裏,哪個地方,就有雲氣罩着,衹有我看得出來,所以知道他在那裏。這是“欺人”,還是“自欺”,姑且不論,但可知道她是參與同謀的。如果照近年來社會上流行迷信氣功的話,就會說,那裏有磁場,我會知道。
平常讀歷史或看小說,最奇怪的事,從來在歷史和小說的節骨眼兒上,幾乎很少提到金錢和經濟的事。例如說《三國演義》吧!劉、關、張三人結拜,要起義,經費哪裏來?其實,《三國志》已有說明,是中山大商張世幹、蘇雙等,“貲纍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金財”,劉備纔有資本招兵買馬。曹操起兵的經費來源,據《三國志》所載,是“散傢財、合義兵,將以誅董卓”。但另如《世說》所載,“陳留孝廉衛茲,以傢財資太祖(曹操),使起兵,衆有五千人”。大概古代文人自命清高,不喜歡談錢,一談錢,就俗氣了。其次,許多武俠小說,甚至愛情小說,也很少提到錢和經費來源。那些俠客,都豪氣幹雲,上酒店,吃飯館,非常闊氣,既不做工,又不經商,錢從哪裏來?難道做了俠客,都有“呼風喚雨,撒豆成錢”的本事嗎?至於愛情小說,更不用說了,愛情就勝過饅頭和面包,還談什麽錢呢!
我們因為講到劉邦和他妻子呂後的傢世,可以大膽的假定,當劉邦在草澤中,收聚流亡起兵時的初步資財,是靠呂後娘傢的資助。所以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以後,不但在感情上,是習慣性的敬畏老婆三分,在利害關係上,呂後始終是可以“頤指氣使”,儼然是站在“老闆娘”當傢的慣例上做事。因此形成漢朝三四百年的天下,始終是受“女主”和“外戚”所左右的傢族政風。從形而上哲學的觀點上講,大自天下國傢的政治,小至家庭個人的處事,真正的善惡是非,是因時因地為準,很難下定論。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轉變,是非善惡,也有所顛倒。但衹有因果的定律,是絶對肯定的,乃至唯物世界的一切科學法則,也不能違背因果律的原則。
尤其劉邦和呂後,在家庭夫婦關係上,非常玄妙,歷史上的記載,也並沒有為他隱飾。劉邦與項羽的戰爭,所謂大小幾十戰鬥,劉邦都是打敗仗;最後一戰,項羽烏江自刎,都歸功於韓信的戰略成功。當劉邦在彭城打了敗仗逃走,項羽就俘虜了劉邦的父親“太公”和妻子呂後,作為人質。後來便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故事,項羽與劉邦面對面在戰綫上談判,項羽綁着劉邦的父親“太公”說,再不投降,我就烹宰了你的父親。劉邦裝着很輕鬆地說,“吾翁即若翁”,“則幸分吾一杯羹”。我和你本來是好朋友,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如果烹了他,請你分一碗肉湯給我喝!這種無賴的作風,項羽是很看不起的,結果還是放了太公和呂後。
有一個人,叫審食其,從沛縣開始,就為劉邦、呂後做管傢的總務,過去官稱的職務叫“捨人”。當太公和呂後被項羽擄去做人質的時期,審食其也一直跟隨呂後做人質的副件。歷史上衹用一個字,“幸”於呂後,便知道了。事實上,他就是呂後的情夫。後來劉邦當了皇帝以後,還封審食其做“闢陽侯”。侯爵不是小官,張良有大功,也不過是“留侯”的侯爵。所以後人有詩說,“漢王真大度,容得闢陽侯”。
一直到劉邦死後,呂後專政,審食其與陳平同做丞相。呂後想把劉傢的天下變成呂傢的天下,審食其可以說是參與其事的。最後,呂氏奪權的力量垮了,由劉邦另外一個兒子劉恆即位,就是漢文帝,也沒有處置他,衹把他罷免了相位,他還能老死在傢中。這個審食其,也可算是歷史上的奇人奇事,豈不是俗話說的“有福之人不要忙”嗎?
史書給劉邦的短評
世界上最使人樂意拼命追求的東西,便是錢財和權位,但使人最容易墮落到喪心病狂的,也便是錢財和權位。證之歷史上古往今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而平民老百姓,本來在貧賤的時候,還是一個平凡的好人。如果運氣好,忽然發達了,就完全變了一個人。就以我個人的一生,見過也經過現代史上幾次大風大浪,看到的接觸到的人物各行各業也不少,對照歷史的經驗,可以說始終不因得意、失意而變更人品的,實在不多見。
如果以漢高祖劉邦來說,他本來就是一個沒有文化基礎的人,自起兵統將以來,直到做了皇帝,他那種“漫不在乎”的“豁達”個性,變得並不太大。衹是從經驗汲取失敗的教訓,對人對事的見識增加,心機就更深沉了。
歷史上,對他的一生,很坦然地說:
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初順民心,作三章之約。天下既定,令蕭何次律令(順勢大略修改秦法)。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定度、量,衡準則)。叔孫通製禮儀。雖日不暇給,規模宏遠矣。
但對於文化教化,自秦政以後,劉邦並無建樹,還屬於草昧初創的格局。
當劉邦建立漢朝做了皇帝,在位的六七年之間,呂後還能自製,並沒有作出想奪取政權,過於跋扈囂張的舉動。衹為兒子劉盈做太子的事,求張良的指教,請了“商山四皓”來保駕,使劉邦放棄了另立一個寵妃戚姬的兒子如意做太子的意圖。
劉邦與呂後之間的鈎心鬥角
等到劉邦一死,他的兒子劉盈即位為惠帝,她就設法毒死了如意。又把他的生母戚姬斬斷手足,挖去眼睛,弄壞她的聽覺,迫她吃藥變成啞巴,再把她放在厠所裏,叫做“人彘”。叫自己的皇帝兒子劉盈來看。劉盈是個好心人,看後大驚大哭,就病倒了,對他的母親呂太後說:“這不是人做的事。我雖然是你的兒子,恐怕不能擔任皇帝治理天下了。”因此,就故意服食刺激性欲的興奮劑,天天在宮中玩女人,不大理會國政。勉勉強強在位七年,衹有二十歲就死了。這個時候的呂太後,還不到五十歲的人。在歷史上,就由她開始有太後“臨朝稱製”的創舉,也可以說,由她專製獨裁了八年,大量起用娘傢呂氏的兄弟子侄輩,掌握軍政大權,預備把漢朝的天下,換劉傢成呂傢。
由於這個歷史真實故事,你可瞭解到夫婦家庭在權勢利害的關係上,就會變更心志,換了一個與平常正常人格不同的心思。從愛情變成仇讎,由仁慈變成兇殘,甚至親生父子之間、母子之間,也會變做仇人。當然不衹是女性如此,男性也會有同樣情況。這種情形,豈衹在權勢富貴中心的帝王傢族,即使在三傢村裏,有一兩畝薄田的農傢,也隨時隨地可見的。
所以在戰國末期,幾乎與孟子先後同時的大儒荀子(卿),就對“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不同意,認為“人性”天生是“惡”的,須要教化學養才能使它從善。因此,他對曾子、子思秉承孔門遺教,認定“人性本善”的說法,大加反對。所以由他教出來半途退學的學生李斯,受其影響很大,後來幫助秦始皇厲行“嚴刑峻法”的暴政,是從確信“人性本惡”的基本立場出發。歷史政治的背後,始終是受一種哲學思想所排演的活劇。因此,宋儒蘇東坡也認為李斯的罪過,是該由荀子來負責的。其實,關於人性的本來,是善或是惡,乃至不善不惡,非善非惡的問題,幾千年來,東西文化始終還爭論不休,我們這次不講這個專題,姑且不論。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衹講漢朝初建的劉傢媳婦呂後,由她從小驕縱個性開始,到了她的中年,丈夫劉邦打下天下做了皇帝,自己也跟着成功做了皇后,正如劉邦對他自己父親說的:“當年你都說兄弟們成器,你看我不會生産弄錢,管傢裏的事,很不高興。現在你看我比兄弟們,為劉傢可賺得多吧!”說得他父親“太公”很不好意思。這個從有錢的“呂傢”嫁過來的大小姐,那種心情,比起劉邦,更是志得意滿,不可一世了。但她是聰明人,擔心的是自己衹有一個兒子劉盈,依照傳統宗法社會的慣例,理當做太子,將來好做皇帝,管理這個劉傢天下的大財富。偏偏劉邦又特別寵愛另一個妃子戚姬,還想把她所生的兒子如意立為太子。這對她的威脅太大了,真是又氣又恨。總算想盡辦法,最後請教張良,請來“商山四皓”保住了兒子做太子的職位。但由於這個刺激,造成她的恐懼、怨恨、妒嫉等錯綜復雜的心理變態。加上她正在女性更年期前後,由生理影響而促使心理變態。
所以劉邦一死,她就更加慌張,兒子又小,朝中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大臣還不少,不一定都靠得住,尤其對她也不一定服氣,自己勢孤力單,怎麽辦?當時那個宮廷局面,是太緊張了,衹有哭。幸得張良有個孫子名“闢強”的,雖然衹有十五歲,但見解聰明,猶如他的祖父,他為丞相陳平出主意說:“太後現在最怕的是你們這班老臣,那即位做皇帝的兒子又小,如果你們把她娘傢的兄弟都封了重要職位,她心裏就比較踏實,就好辦了。”因此,呂氏娘傢的兄弟們,就一舉把握了朝政。後來所形成的那種“政治心理病變”也是夠可憐的。
其實,她和劉邦一樣,都是很有潛在機智的人,真是漢初一對半斤八兩的活寶。當劉邦生病要死的時候,她找來醫生為他診治,劉邦就對她大駡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罷之。”劉邦為什麽不肯接受呂後請來醫生的治療?他為什麽又再三要改立太子,可以說,他深知呂後,其志不小,太不簡單。由此可見,他們夫妻在權勢上的利害衝突早就存在,你看是多麽復雜。
為劉漢後代的悲劇奏了序麯
所以他的後代子孫漢武帝劉徹,想立他所愛的鈎弋夫人的兒子弗陵做太子,就很忍心地賜鈎弋夫人自殺。然後他問左右,外面的人們,怎麽評論這件事。左右對他說:“人言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劉徹聽了說:“然!是非爾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國傢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後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這就是劉邦、呂後兩夫妻鈎心鬥角的反彈,留給他的子孫漢武帝忍心殺愛人的歷史經驗談。
再看呂後的聰明,比劉邦也差不到哪裏去。當她臨朝稱製,等於做了八年的女皇帝,臨死以前,告誡兄弟呂祿、呂産說:“我崩,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勿送喪,為人所製。”可見她也早有先見之明,真也不簡單。衹可惜她的兄弟比她差太遠了。但她們夫妻的故事,在西漢、東漢兩朝的末代,變更劇本,始終反反復復在重演,非常可悲可嘆。由此看來歷史與人 生,再三反思,便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教育學養的原則,是有多麽重要啊!既有先見之明,知道人心難測而必有變,難道就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齊傢”、可以“治國”嗎?
三三、慈惠愛人的漢文帝
到了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臨朝稱製,這中間前前後後二十年,除了漢室王朝宮廷在內鬥以外,劉漢王朝初期的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沒有什麽特別的建樹。總算天下不打仗了,全國人民可以喘一口氣。漢朝真正奠定立國基礎的,應該是從漢高祖的小兒子劉恆開始,照舊歷史的稱呼,叫他漢文帝,這個階段,正是公元前一七九年到前一五八年。
劉傢漢朝的天下,經過呂後奪權一幕以後,當年追隨劉邦打天下的老臣們,大多已經亡故。衹有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少數幾位恪守宗法社會傳統的舊規,商議在劉邦親生的兒子中,另選一個來繼位。因此,研究的結果,認為劉邦的中子代王劉恆最為合適。他就是後來歷史上所認為的寬厚、仁慈、節儉的好皇帝。在漢朝的政治上,劉恆和他的兒子劉啓漢景帝,被公認推崇為“文景之治”的仁政好榜樣。其實,劉恆與他的父親劉邦,在一起過着宮廷生活的時間不長,而且也沒有得到劉邦的好好教育。何以後來他能成為一個漢代開創守成的好皇帝?他除了命運以外,還有是得力於母教的影響,纔有後來的成就。
得力於母親的教誨
漢文帝劉恆的母親姓薄,她原來本是南方的吳國人。在秦政的末期,天下大亂,魏豹自立為王。他聽漢初一位看相的名女人許負說過,薄姬有貴相,將來貴不可言。因為許負善相的名氣很大,她也相過呂後,所以魏豹就迫使薄姬的母親,把她送進魏王的內宮。後來魏豹戰敗被俘虜了。她也成為戰利品的俘虜,歸到漢王所屬的紡織廠裏做織布等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劉邦看見了她,就很喜歡,把她提升到內宮來,作為自己的妃子,封她為薄姬,生個兒子就是劉恆。可以想象,她很會自處之道,所以沒有像戚妃一樣,被呂後忌妒痛恨。劉邦當了皇帝,劉恆衹有八歲,就被封為代王。現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一帶,就屬於當時“代”的管轄範圍,算是北方苦寒的地帶,而且是北方邊防匈奴的前綫要塞。
薄姬母因子貴,抓住機會,認為兒子太小,封王守邊疆,不放心,懇切請求劉邦要跟着兒子去代北。其實,她早已看透漢室的宮廷,矛盾太大太復雜,又怕呂後會謀害她的兒子,所以想遠遠避開。邊防要塞雖然苦寒危險,但比起在宮廷中的危機,就平安得多了。她的聰明,正合於孔子所說,“賢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道理。事實上,她是有文化程度、有教養的一位賢母,她喜歡讀《老子》,對老子的道傢哲學有認識,懂得謙退為上策。因此,她達到了願望,跟着兒子劉恆到北方,成為代王的太後。但卻沒有想到她的兒子後來居然做了皇帝,她也正式被尊封為皇太後。事實上,漢文帝劉恆的一生,受母教影響很大,他以黃(帝)老(子)之道的學術思想治天下,正當天下人心厭亂思治的時候,全國上下,需要休養生息。他力守老子所教的“三寶”法則:“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因此,纔贏得後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美譽。而且,也可以說,漢代劉傢的天下,到他手裏,纔是真正奠定漢朝根基的開始。劉邦提三尺劍,於馬上取天下,不能在馬上治之。他的兒子劉恆,卻能以道德文治守天下,才能建立了一兩百年的西漢王朝。所以在他死後,大傢議定他的謚號,夠得上稱一個“文”字,因此被尊稱為“漢文帝”。
兩封信就化解了兩場兵災
當漢朝大臣們决定迎接代王劉恆來京的時候,他還衹有二十三四歲,不免心裏有所顧慮。經過與他的部下等會議討論,郎中令(秘書長)張武意存顧忌,認為“漢大臣習兵多詐,願稱疾毋往”。但中尉(主管軍事的)宋昌提出四點理由,認為應該去。因此,他就帶了宋昌、張武等六個高級部下直達長安。到了西安城外渭橋邊,漢朝的大臣們都出來接駕、跪拜稱臣,但劉恆的作風不同,他不但不以準皇帝自居,而且還不以王子的身份自重,親自下車嚮大臣們答拜。這個時候,重臣周勃就起來對劉恆說,要求單獨嚮他匯報幾句話。宋昌馬上就說:“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周勃被宋昌頂得沒有辦法了,衹好跪着把璽符(皂帝的大印信)呈上。但劉恆接過印信,還說,我們大傢到了城裏官邸再商量吧!
當然,最後還是他即位做了皇帝。他登基時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大赦天下”。第二道命令,“定振窮、養老”,“令四方毋來獻”(即通知各地不要嚮皇帝奉獻任何寶物)。但在那個時候,長江以南,還有一個在廣東的南越王趙佗,他是河北真定人,和漢高祖劉邦,都是同時起兵的人,因為不滿漢朝的內政,自己要獨立稱帝,情況相當嚴峻。你看漢文帝怎麽辦,他一不動兵,二不震怒,衹是以後輩身份,寫了一封信給趙佗,就使趙佗乖乖地收兵稱臣了。(有關這封信,我在講《老子他說》時已經發表說明,那時還引發當代一件大事,也真有趣,將來再說吧!)後來對於長期侵略入寇北方的匈奴,他也是寫了一封信給匈奴,得以暫時和平相處。至於“減輕刑法”而除“肉刑”等等,都是被後來歷代所歌頌,引為政治的好榜樣。
所以歷史上對他的定評,大致都說,“慈惠愛人曰文”,又說:
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富庶,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至刑措。至於制度禮樂,則謙遜而未遑也。
這些評語,其中說到他的時代,他能做到使司法公正清明,幾乎做到很少人犯重大的刑事案件。至於重興文化的工作,他自己也認為還沒有做到。因為他衹有四十六歲就死了。但他的母親皇太後還健在。他死了以後,人們更欽佩敬重他儉樸的道德,說他在“帝位二十二三年間,車騎服禦,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值百金”。他說:“百金,中人十傢之産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史書又記載他:
身衣弋(黑色)綈(厚繭絲袍)。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綉,以示敦樸為天下先。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安寧,後世鮮及之
。
賈誼堪問唯鬼神
講到這裏,使我聯想到小的時候讀書,先生們教讀古文賈誼《過秦論》、《治安策》。又讀李商隱吊賈誼的名詩: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論。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對於賈誼,寄予無限的同情和惋惜。也認為漢文帝不用這個人才,真是失策。
後來自讀歷史,讀《史記》、《漢書》,加上人生的各種經歷,纔發現並不如此。賈誼生在漢文帝的時代,青年有纔,也有遠見。但在那個時候對漢文帝所提的意見,他實在不能接受,也無法采用。譬如一個平民,在萬分艱難中發了大財,變成了一個大富翁、大企業傢。但他剛死,家庭有大變故,這個傢族事業也岌岌可危。但這個兒子在危急中剛剛接手當傢,要在艱難紊亂中安定整理傢族事業,衹能求於安穩中振興舊業。明知還有許多很嚴重的隱憂存在,但在這個階段,是不能用大刀闊斧來變更它的,否則,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事業前途會受影響,甚至前功盡弃。這種情形,衹有身在其位,擔當重任的人自己心裏有數。不是像賈誼一樣,少年書生,充其量衹在這個大家庭做小職員,冷眼旁觀,看出毛病,就希望少老闆要照他的意思辦就行了。古往今來,一般的有纔有學的青年知識分子,猶如賈誼一樣多的是。唐代李商隱的處境,更不如賈誼,但自命不凡,所以寫了這首名詩,他不是吊賈誼,其實,是在自怨自艾。
漢文帝呢?他看過賈誼的文章,也很欣賞他的才華,但也知道他的空談理想是行不通的。因此,即使找他來談談哲學的形而上問題,問問他對於鬼神問題的看法或許談得起勁,直到半夜;但有關蒼生社稷的事,漢文帝心頭明亮,自認為比他清楚得多了,沒有什麽好說的。千古文人,大都如此。好在大傢都不是文人,像我一樣,更是一文不名的不文之人,就無所謂了。
漢武帝、元帝文化政策的流弊
當漢文帝執政做皇帝的階段,還沒有刻意宋做重興文化的事業。直到他的孫子漢武帝時期,纔開始作復興文化的措施。而漢武帝受公孫弘、董仲舒的影響,“罷黜百傢,一尊於儒”,便開始扼殺“諸子百傢”開放思想的發展了。尤其到了漢元帝時代,完全確定以偏重儒傢學術思想為主,纔形成漢儒以註疏、訓詁、考據為重的“漢學”。這個階段,距離秦始皇焚書坑儒和項羽的火燒鹹陽,已有七十多年了。可見革命性的破壞打倒舊傳統是比較容易,但要重新建立文化,想做繼往開來的大事業,就不是那樣簡單了。這也正合了傳統文化的句名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而貪財好色,好酒使氣容易,好文就不比好財好色那麽輕易了!漢元帝偏好儒傢,並非罪惡,但心有所偏,正違反了《大學》所說的,其心已不得其正的過錯。尤其不知《易經·係傳》所說“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傳統儒傢的精神文明,因此,可說使周、秦以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散失,以及西漢王朝的衰亡,也正是從漢元帝手裏開始。
總之,我們為了講到《大學》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的一節,就插進來引用歷史上帝王家庭大多陷於“傢不能齊”的事實,作為說明。因此,不知不覺耽誤了很多時間,而且說了許多有關歷史事跡的廢話。如果再來講歷來一朝一代的歷史,那就離題更遠了。所以,先到這裏煞住為妙。況且研究歷史,不免容易引發感慨,尤其要把經(四書、五經)史合參,鑒古明今,就更加吃力下討好了!到這裏忽然想起清代詩人張問陶(船山)《讀史》的一首詩,可以藉用暫時作一結論:
一編青史太陳陳,上下千秋笑轉輪。
治亂憑天如有數,安危註意恐無人。
衹聞叔世多豪傑,不信深山有隱淪。
嘆息典謨三五册,萬年難遇此君臣。
有關張船山這首詩,衹要把起首兩句和最後兩句合為七絶,也就足夠說明古往今來的歷史,都是古版今印,但有人事的不同,內容大體上都是輪迴旋轉,翻來覆去差不多。他說除了《尚書》上所保存的有關堯、舜、禹等三五篇上古流傳的好榜樣以外,如果後世要想再碰上那些聖帝賢相,恐怕是永遠的夢想,難以成為事實了!(詩中所說的典謨,是指《尚書》的堯典、舜典、大禹謨、臯陶謨、益稷謨等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導讀 | 第一篇 開宗明義 | 第二篇 七證的修養功夫 | 第三篇 內明之學 | 第四篇 外用之學 | 第五篇 內外兼修之道 | 第六篇 齊傢治國 | 第七篇 治國平天下 | 第八篇 儒學演化與國傢發展 | 第九篇 西方文化與中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