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于丹 Yu Dan

  历史上,西周以来是宗法制。
  宗法制有大宗,有小宗;嫡长子所代表的这一系,叫嫡系,也叫正宗,也叫大宗。
  什么叫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正妻所生叫嫡,第一个儿子叫长,合起来叫嫡长子。
  大家都说中国的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是只有一个的,妻才是嫡,妻之子才是嫡子。
  嫡子做什么呢?嫡子做君,或在家做家君,在国里面就是做国君,那么在天下,他就是天子了,就是下一任的天子了。
  嫡长子就是君子。
  那么剩下的庶子分成的宗就是小宗,小宗之人叫小人。
  所以最早它是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家君之子为君子,小宗之人为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等级概念上面的区别。
  但是随着阶级分化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在上面的,老是正统的,继承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多,他的品位肯定就高起来了。
  他的品格、修养、受教育条件,都和小宗之人不一样,他就越来越有修养,越来越有品德,越来越有品位,最后君子和小人由等级变成了品级。
  这个品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品级,一个是审美品级。
  按照当时孔子他们的理解,就是君子必须是出身高贵、道德高尚、品位高雅的。
  于丹这个审美趣味的延伸,到了魏晋的时候尤其明显。
  到了那个时候,九品中正制出现,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这样一直排下来,排成了九品。
  下品和上品之间、寒门和士族之间的等级差别越来越明显。
  其实在那个时候,原来那种政治权力跟社会地位的划分,更多的开始转移,出现了很多的审美经验。
  所以这个概念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潜移默化,逐渐变成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指代,但是它本初的含义就变了。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文化、历史上,长久以来存在着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形而上"、"概念化",我们习惯的教育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男即女,非对即错。
  我们两个人非男即女是对的,但你不能说全世界非男即女就一定是对的。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不存在简单的黑与白,更多的是中间的灰色地带,是从浅灰到深灰的渐变。
  我们的文化形态不应该把"一元化"作为它强大的标志,多元共生才是一种真正健康的状态。
  所以,我们的文化怎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就是它仍然能拓展,能吸纳,能发展,能包容。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论语》到今天为什么能活着?是因为它仍有很多生生不息的元素在我们身上体现。
  "三国"为什么能在今天作为电子游戏被那么多小孩子喜欢?说明它作为一个概念大家仍然喜欢它。
  所以我认为不存在哪一方和哪一方严重的冲突,那其实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易中天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君子能够独善其身,小人也能够自得其乐。
  这里的小人不等于卑鄙者,我指的小人是普通人、平常人、正常人。
  我们中国道德评价有个很坏的东西,就是一定要把人分成好人与坏人、善与恶。
  我赞同你刚说的那个"中间地带"。
  其实君子与小人都处于中间地带。
  两端是什么呢?两端最高的那个是圣人,圣人的等级比君子高,最低的那端是恶人,圣人和恶人是极少数极少数。
  大量的是中间地带的普通人、寻常人。
  那么这种中间地带的人就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是去读《论语》,把自己变成一个君子--君子只能独善其身,我是这样理解的。
  但是,我发现社会中有一些以君子自居的人,老要对别人进行道德谴责。
  他以道德高尚者自居,自称是有道德洁癖的人,自称是道德完美的人。
  这种人其实跟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一部分人,他可以做君子,因此他可以独善其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言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第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2)第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3)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第6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5)
第7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6)第8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7)
第9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8)第10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9)
第11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0)第1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1)
第1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2)第1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3)
第15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第16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2)
第17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3)第18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4)
第19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5)第20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6)
第21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7)第22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8)
第23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9)第24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0)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