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白圭志   》 第五回 美玉張村冒庭瑞 菊英洞房識姦人      崔象川 Cui Xiangchuan

  話說王夫人,接閱女兒書信。亦作書,令王中送與女兒,以安其心。自此王中常常走動,到也安樂。
  一日,昆山自外來。手執題名錄一本,對其妻郭氏曰:“可喜,侄兒庭瑞已中了第二名舉人。”郭氏亦喜。惟菊英一傍流淚。郭氏大疑,乃密問之,菊英乃以吳江之由相告。郭氏喜曰:“今日為吾兒,他日是吾侄婦也。”遂與夫言,昆山聞言,喜不自勝。
  菊英卻長嗟短嘆,昆山因慰之曰:“此等佳事,何反不樂?”菊英曰:“他名登虎榜,何等榮耀;妾孤身寄跡,何等凄涼。既然得意功名,必將往京會試,妾之事豈不拋開一邊。昔在吳江時,曾約定着人迎他,不料反復如此。他心中若不忘妾,定然與妾一樣懷想,豈非妄負了他。他若因無人往接,必謂此事不妥,一旦別娶,到怪不得他負了妾。似此安得不嘆。”昆山曰:“小姐可寫一信付與捨侄,如何?”菊曰:“無人可使。”昆曰:“那墨店中有一墨客歸傢,他與捨侄同邑。少不得我亦有信去,祇在明日起身,可修書付他帶去便了。”菊英轉入房中,寫了書信,交與昆山。昆山即送交墨客。墨客帶了書信,望吉安而來。
  不一日,到了小梅村。適遇一秀士,年約十五六歲,在村前低頭散步。遂揖問曰:“此間有一張庭瑞老爺否?”秀士曰:“即是傢兄,足下何事問他?”墨客曰:“愚自湖南歸,他令叔有信一封,是與令兄的。”秀士曰:“傢兄少出,有信付我轉交便了。”墨客遂從袖中取出一信,交與秀士,一揖而去。
  原來這秀士,即美玉也。自從省中受辱後,十分苦惱,納悶不過。所以出來閑散,適遇墨客送信,乃冒認收了。
  轉入書房,私自拆開。將昆山傢書拋在一邊,細看菊英之信。略曰:
  妾與君吳江訂盟,誓詣鸞鳳。今君名登虎榜,志在鰲頭。吳江之約,想亦付之流水矣。妾雖遠隔幹裏,而此心已留於君腹。妾父近知茲事,怒而不容,幾逼妾至於死地。今則隱身張村,埋名昆宅。願君早降,以决盟誓。倘不如意,祈賜絶音。妄當自盡,以明素志。書不盡言,靜俟來命。
  美玉看畢,喜曰:“原來是吳江女子也,可惜那晚不會遇我。但我才貌不在庭瑞之下,何獨不能得一美配乎。今觀此意,見得此女已今逃出在外。不如藉此機會,假冒庭瑞名字,前往湖南一走。若得此女為婚,不枉平生之願也。且庭瑞與我年貌相同,庭瑞的叔父又不相識。此女在吳江月光之下,那裏看得清白。縱然他認出我面貌,我纔亦足以動之。”心中躊躇既定,乃與父親說知。密帶僮僕來安,同往湖南。
  在路半月,到了湖南,尋一公館歇下。寫了庭瑞名帖,令來安兒同出南門。問到張村,詢知昆宅,來安送上名帖。見一兒僮答曰:“老爺在書房去了,這裏無人收帖。”來安又尋到書房,見一人端坐觀書。來安料是昆山,遂跪下呈上帖子,昆山看了,是侄兒名帖,大喜,遂命請入。
  美玉連忙趨進,納頭便拜。昆山扶起,命坐於側。昆山曰:“賢侄不遠千裏而來,足見月下之情矣。”美玉曰:“思慕叔父甚切,非關月下事也。若吳江訂盟,實出意外。今小姐為我幾至死地,幸蒼天不絶人願。蒙叔父廣恩收育,真乃再生之德也。”昆山曰:“濟睏扶危,義所當然,爾輩宜效之。今小姐寄居於此,內外不便。城內有公館,是爾祖父所創,爾可暫寓些時候。我通個信息與爾丈母,然後擇日成親,那時再來拜見嬸娘。”美玉點頭應諾。昆山遂命傢奴,送美玉至公館中歇下。
  昆山見侄兒才貌,十分喜愛。乃嘆曰:“嚮聞其詩,乃天下之奇才。今見其人,果蓋世之妙品,真吾兄之幸也。小姐愛之,可謂得其人矣。”
  正自語間,忽一人至。視之,乃巡撫傢僕王中也。昆曰:“爾來正好,小姐情人已經到了。爾可稟知夫人,以便擇日完婚。”王中曰:“夫人着我來請金安,並問小姐消息。既有這個好音,我當即告夫人,轉祈致意小姐便了。”言訖乃返。
  見了夫人,將此消息稟上。夫人大喜,乃暗贈金珠緞匹,令人送與小姐。便托昆山,代為擇日完婚。卻又假作悲啼女兒之狀,日凡幾次。巡撫到也傷心,奈追悔不及。
  正在書房納悶,忽聞鼓聲亂響。巡撫大驚,實時出堂,祇見長沙知府,慌慌亂亂稟曰:“今有雲奎山賊匪千餘人,在南門外強劫民間。俾職聞報,登城視之。但見百姓紛紛亂竄,求大人作主,提兵擒賊,以除民害。”巡撫聞報,親自會同總兵,帶了兵馬,出南門擒賊。
  纔及數裏,祇見百姓,老幼不分,男女混雜,紛紛奔走。巡撫遠遠望見,一女子行走不動,暫近再視之,乃是女兒菊英也。遂命左右捕之,先以車載回衙。
  原來,菊英小姐因賊匪退近,是以雜在衆人中奔逃。當下為父親看見,捕歸內衙。重與母親相見,悲喜交集,但又恐父親見怒。正與母親商量,忽鑼聲響亮,巡撫捕盜百餘而歸。實時立决,餘賊多死於戰場。
  公事既畢,乃入內衙,夫人笑迎。巡撫曰:“爾女兒還魂,你知道否?”夫人乃正色曰:“爾年已六十,祇有此女,爾真欲其死耶?若非王中相救,焉有今日重逢!”巡撫曰:“我因一時之誤,亦未嘗不悔。今有女兒還爾,免得爾終日啼哭。”夫人笑曰:“今女兒已歸,可擇一才郎,以完爾我心願。”巡撫曰:“他吳江自有情人,何必別擇才郎。”夫人又曰:“倘吳江書生到此,肯相容否?”巡撫曰:“他若到時,完其孽緣而已,何所不容。”夫人乃曰:“實不相瞞,今女婿已到,見在公館中。去年鄉試,他中了第二名舉人。似此英才,真不愧為我傢女婿矣。既肯相容,便當請入衙內,與女兒畢婚纔是。”巡撫曰:“聽憑夫人便了。”
  於是商量既妥,乃取二月花朝日,與女兒成親。夫人遂使王中往見女婿,約定日期,且暗贈與金寶。美玉大喜,乃重賞王中。中回到內衙,在夫人處,極力稱贊女婿之貌。夫人大喜,菊英亦暗暗快活。
  到了那日,美玉身披紅彩,頭插金花。巡撫用自己轎馬職事,着中軍官至公館中,迎接女婿入衙。時文武官員俱來作賀,送禮者紛紛不絶。
  美玉拱立內堂,聽得三通鼓罷,八音齊鳴。婢女數人簇擁小姐出堂,行交拜禮畢。送入洞房,將飲合卺。小姐偷眼看時,卻不像庭瑞。梅香在側附耳曰:“似非月下情人。”小姐着急,再看時,果然不是庭瑞。乃大驚失色,目視梅香。梅香會意,即來稟夫人曰:“今日貴人不是月下情郎,此必姦徒冒其名者。”
  夫人聞言,急來見巡撫,曰:“此非真女婿,乃冒名姦徒,可快掬問,休誤了女兒終身。”巡撫笑曰:“這是甚麽所在,縱有飛天之羽,亦不敢冒名到此。總是月下看得不真。”梅香插口曰:“全然不像。”巡撫駡曰:“你這賤人,也是一樣肉眼。縱然不是,有此才貌,不愧為我女婿。”夫人聞言亦喜。
  卻說小姐在房中,心慌意亂,又無處可發一言。欲待問他,又恐失體。梅香此時,又不在身邊,急得汗流如雨。
  美玉在房中,見了小姐花容,卻十分得意。忽有僮僕來請曰:“各衙門大人俱已到齊,見在廳上等候,請貴人就席。”美玉遂出廳上飲酒。
  時梅香走進房來,將巡撫、夫人之話對小姐說了一遍。唬得菊英臉紅唇黑,眼閉口開。梅香大驚,恰母親亦至房中,見女兒形狀,慌忙問之。菊曰:“兒蒙母親養育成人,不料命多麯折。前在吳江與張郎訂約,誓不改志,誰想有此一番牽連。到今日,又遇姦人假冒而來。欲待說破,又恐壞我爹爹名色;欲持不說,吳江之盟何在。為今之計,有死而已。”夫人曰:“爾不必如此,我自有計。”乃密喚王中,咐耳曰:“爾可如此如此。”王中受計而去。
  未幾,入官廳跪稟美玉曰:“長沙知縣查旱歸,特來拜會,請貴人出堂。”美玉曰:“多官在此飲酒,不暇相見,叫他明日來罷。”王中乃出。
  須臾,又來稟曰:“長沙知府自京都轉,聞貴人喜事,特來賀喜,務乞一會。今在頭門等候。”美玉曰:“可惡這兩個宮,早又不來。”遂起身謂多官曰:“少刻就來奉陪。”乃獨自一人往外而去,王中相隨,到了頭門。問曰:“長沙府何在?”
  言未畢,忽背後一人用鎖鏈一拋,正鎖在美玉頸上,嚮前便扯,背後數人相推而走。美玉不知何故,忙問:“爾等為何將我亂鎖?”王中等更不答應。
  不一刻到了縣前,知縣端坐堂上。差人將美玉帶到公案前。美玉怒曰:“大膽知縣,爾識巡撫之婿否!”知縣駕曰:“爾這姦徒,見了本縣還不跪下!”美玉端然不動。知縣命左右棄了他衣巾,推將跪下。便問曰:“爾是何處姦徒,冒認巡撫女婿?從直招來!”
  美玉暗思:“此事無人知覺,就是小姐也認我不出,此事卻從哪裏發作?”乃強辯曰:“我作巡撫女婿,來歷甚大。爾謂我冒認,卻有誰為證?”知縣曰:“巡撫真女婿見今在此,爾尚欲強辯。”美玉暗思:“庭瑞已進京,哪有甚對頭。且我既入院衙,又與小姐交拜了。縱然知我是假,也祇好將錯就錯。我自有巡撫作主,哪怕他甚麽對頭。”祇是強辨,知縣大怒,將僉一拋,責打四十。美玉曰:“我名登虎榜,此地卻打不得。”知縣曰:“我打的是冒名姦徒,快打!”兩傍皂隸,遂將美玉扯下使打。
  美玉雖然受刑,猶望巡撫來救,到底不招。知縣拍案曰:“爾這姦徒,不用大刑,那裏肯招。”命左右即加之夾棍。美玉受刑不過,祇得招出真情。
  卻說美玉之僕來安,隨美玉至巡撫衙中,正在西廊下飲酒。聞得宅門外喧嘩之聲,忙出看時,祇聽得有人言:“巡撫女婿被長沙縣拿去了。多官聞之,不解其故,各自棄席而散。”來安慌忙奔告巡撫。
  時巡撫正在後堂閑坐,聞得此事,大怒曰:“縱有天大事,也須稟我。何敢擅鎖我婿。”實時出令箭一枝,命旗牌官往提長沙縣。忽夫人自內出曰:“爾又欲逼死女兒耶?爾受當今重任,為邊疆大臣,尚欲為萬民分懮。今自己女兒之事,尚不能辨其清濁,寧不畏人笑耶。今女兒誓守節於庭瑞,不失身於姦人。長沙縣鎖拿,實我所使也。”巡撫聞言,仰天嘆曰:“何罪獲於天,使我生此逆種,徒取軍民笑談耳。”正是:
  兒女多麯折,軍民廣笑談。
  未知巡撫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美玉由來姦惡未形,雖遭杖押,人尚憐之。今則閟人之書,冒人之名,亂人之節,其姦訛更甚於張宏矣。科場將近,自取鎖押之禍;娶事將成,又遭杖梜之殃。雖姦人善計,亦奚以為徒自取辱耳。
  本為一庭瑞,卻弄出一美玉;本為張村成親,卻弄出院上成親;本為身披紅彩,卻弄出頸挂素珠;本為洞房交歡,卻弄出法堂叫苦。令讀者時怒時驚,時畏時喜。其文法變換之妙,大有可觀。但長沙縣之梜棍,勝於紅羅帳之交合多矣。
  庭瑞有纔,美玉亦有纔;庭瑞有貌,美玉亦有貌。而菊英獨愛庭瑞,而不愛美玉者,何也?蓋菊英守身以節,非苟取於色者也。美玉自負才貌,故敢冒名而來。欲以纔色動人,不料此地全然用之不着。若使菊英,早與美玉張村一會,可無合卺之失;若使巡撫,不取菊英回衙,可無院堂之榮;若使菊英,徒愛纔色,可無洞房之變。有此一番榮華,有此一番雅趣,又有此一番苦楚。一篇妙文,真令讀者不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小梅村衡纔施德 大江口方山遇孩第二回 絶張宏廬山從學 遇菊英月下訂盟
第三回 建章無意遇緣人 美玉醉狂招橫禍第四回 後花園小姐投古井 前陽山菊英遇鬼緣
第五回 美玉張村冒庭瑞 菊英洞房識姦人第六回 劉小姐唱和有意詩 張美玉招引無頭禍
第七回 朱子壋劉忠得夢 城隆廟張宏殺身第八回 說新文絶斷劉園約 講道德掩倒吳江盟
第九回 假書生妙論驚巡按 真纔女奇文奪會魁第十回 德泉庵道士解夢 文華殿聖主招婿
第十一回 張狀元衣錦還鄉 武探花居喪守服第十二回 祭城隍劉張三結盟 接聖旨兄妹兩承恩
第十三回 考江寧王彥奇雙士 拜張村庭瑞薦兩賢第十四回 文華殿六纔並試 絲綸閣四女均潛
第十五回 選宮妃秀菊雙被執 招駙馬登華兩成婚第十六回 紫微省二纔成佳偶 懷遠樓二姓畢奇婚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