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满族民风民俗详解: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   》 1衣着(2)      富育光 Fu Yoguang

  金旧都上京会宁府石人像为金代石刻。石刻为金贵族夫妻并坐画像,男像头顶盔,身穿圆领窄袖长袍,下部绾起,右手执短剑,左手下垂抚靴。女像戴帽,衣左衽,两手合什盘膝端坐。
  金旧都上京会宁府石人像和金完颜墓出土的各种服饰是典型的金代女真人服饰,与《金史》记载相一致。《金史》载:辽金时期女真人男式服装“其衣色多白……窄袖,盘领,缝腋”,“其长中(小腿),取便于骑射也”;女式则“服檐裙(围裙),多以黑紫”,“上身穿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满族袭其制。当满族进入辽沈地区后,恢复女真人的传统袍褂。
  清朝定鼎北京后,全国军民“剃发易服”,汉族等代之以旗袍,使满族服饰成为全国统一的一种服装样式。
  早期旗人的女装,最大的特点是十分讲究装饰。女旗袍每每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绦或彩牙,从而使女式旗袍更加艳丽、典雅。镶装花边,以多为美,故在北京时兴“十八镶”,即在旗袍上镶上十八道花边。
  20世纪40年代后,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统变得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变得更加爽身合体。随着岁月流逝,演成今天的旗袍样式,成为当今中国妇女喜爱的流行服装。由于它结构简单,穿着方便,又可充分衬托出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所以,不少外国女士也常喜欢穿这种中国旗袍,一领东方风韵之美。
  马褂
  《清稗类钞》载:康熙年间,某相国北征,其母忧其文弱,给他缝制了一种长袖对襟马褂。他感母恩,常穿在身。后被康熙皇帝发现,褒其孝心,赐名“阿娘装”,后误传为“卧龙装”,或“窝楞装”。这种长袖马褂,颇得满族耆老的喜爱,满族作家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里就有许多这类“卧龙装”马褂的精彩描写。
  马褂常与旗袍配起来穿,内穿袍,外著褂,是清代满族的主要礼服。马褂的样式是:圆领,对襟,有开禊,有扣绊,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四面开禊。因它身袖较短,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套在长袍外面,便于骑马,故名“马褂”。马褂分纱、单、夹三种,短袖和长袖两类。清初,流行于八旗军旅。康熙、雍正朝以后,民间开始盛行,迎宾接客,游行街市,都喜欢套上马褂,以显其文雅大方。较盛名的除“卧龙装”马褂外,还有“得胜褂”和“琵琶襟马褂”。
  得胜褂是清乾隆朝兴起的一种对襟马褂。说起得胜褂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满族经略大学士傅恒领兵征金川,得胜回朝,喜穿对襟马褂,誉为“得胜褂”(《清稗类钞?服饰类》),后传至民间,也以此为名。
  琵琶襟马褂,右襟短缺而略似短襟袍,襟成弧形,排扣如琵琶状,故取其名,颇有特点。
  清朝皇帝也喜穿马褂,多用明黄色,俗称“黄马褂”。皇帝身边的扈从大臣、御前大臣、内廷大臣、侍卫等,也可穿黄马褂。正黄旗官兵,可穿金黄马褂。此外,黄马褂还是皇帝给予勋臣的重要赐赏。
  马褂这一服式,已演变成现代生活中的“中山装”。
  满族的袍褂领子也别具风格,说起来也是很有风趣。
  原来满族的袍本无领子,穿时外加条领子,俗称“假领”,其样式很像今天中山装的领子,只是稍肥大些。清代的朝服,采用“披肩领”,形似披肩的大领。《清太宗文皇帝实录》载:“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入朝穿的披肩领袍,谓之朝服;平时穿的无披肩领袍,谓之便服。女旗袍的领子,多用一条叠起来的约二寸左右宽的绸带围在脖子上,一头掖在袍子的大襟里,显得格外典雅、别致。
  坎肩(马甲)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好学的民族,就坎肩而言,就是吸纳汉族优秀成分糅入自身民俗中来的。坎肩,又称背心、马甲。坎肩是在吸收了汉族“半臂”(又名“蔽甲方”)的特长之后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无袖短衣,穿着方便,男女老少皆喜。因此,它常在长袍外面穿,有明显的装饰作用。
  坎肩的样式很多,有对襟直翘、对襟圆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以及“巴图鲁”坎肩。其中,琵琶襟坎肩和“巴图鲁”坎肩更具特色。
  琵琶襟坎肩,大襟边不到腋下,而是从第二个纽扣地方直通而下,但不到底,下襟缺一小截,别具风格。
  “巴图鲁”坎肩是京师八旗旗人最时尚的一种款式。“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其样式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这种巴图鲁坎肩穿着便利,外形洒脱、勇武。而且,当时八旗子弟常在它的两边的裤褴处,加上两只袖子,号为“鹰膀”,当八旗将士穿着这种带鹰膀的巴图鲁坎肩在马上争驰时,这飘飞的鹰膀好像把英武的骑士带到空中。
  坎肩有单、夹、棉、皮多种,满族猎户多穿毛朝外的皮坎肩,以刮成白板的鹿皮坎肩为贵。
  坎肩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服饰,成为中华民族喜爱的服装。
  清代官服“三套装”——蟒袍、外褂、补服
  《清太宗文皇帝实录》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厘定衣冠制,“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用袍”。顺治元年(1644)十月二十四日,定衣冠之制。清代的官服,摒弃了中国传统的长袍宽袖的礼服形式,代之以满族在关外游牧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袍褂制,继承明代蟒袍、玉带、补服,加以暖帽、凉帽和顶戴花翎,是典型的满汉合璧。
  清代官服的特点为“三套装”——蟒袍、外褂和补服。
  蟒袍,又称花衣。三品以上绣九蟒四爪,四品以下绣八蟒,七品以下为五蟒。袍的下摆绣云水图案。以天蓝为正色。皇族四开,其他官员两开。
  外褂,长至膝部,罩在花衣外的大褂,分天青、元青两种。天青为常服,元青为素常服。每逢忌辰、吊祭穿元青大褂。外褂两旁有开,便于骑射。
  补服,俗称补子,是品级大小的标记。缝在外褂的前后心上,上端在前胸二、三纽扣之间。亲王、郡王、镇国公皆龙形圆补;亲王、郡王四团补;贝勒、贝子、镇国公为二团补;没入八分的镇国公为方龙补;公、侯、伯、子、男为正蟒方补;一品至九品皆方补。其图案文职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鸿,八品鹌鹑,九品练鸟;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其他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御史、各省按察史俱穿獬豸补。
  女官服分袍、褂、氅、衬四种,蟒袍与男式同,外褂与蟒袍齐,补服图案与男官服同,圆形。氅衣,其长掩足,只露高底,胯有开衩,双挽广袖,衣周边缘镶花边,单夹皮棉皆有,其颜色因年龄大小而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辑推荐前言(1)前言(2)1衣着(1)
1衣着(2)2发式3靴鞋4帽子
5佩饰1风味独特的饮食(1)1风味独特的饮食(2)1风味独特的饮食(3)
1风味独特的饮食(4)1风味独特的饮食(5)2饮食习俗礼仪1满族先民的住宅(1)
1满族先民的住宅(2)2满族的住宅3建房、居住习俗1狩猎
2捕捞与海猎3农耕1交通(1)1交通(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