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大馬扁   》 第四回 餘御史割席拒狂生 黠娘兒登輪追蕩子      黃小配 Huang Xiaopei

  話說康有為欲謁見餘成各,志在巴結他為將來利用之計。不意為餘成各所拒,就說了“張良未報韓,破産不為傢”二句而去。那時餘成各在裏面聽得門丁與康有為對答許多話,便傳門丁進去,問他與康有為說什麽話?門下衹得以直對。餘成各把“張良未報韓,破産不為傢”二語,細味一回,覺得張良在博浪錘秦始皇,係因韓國已亡,然後欲置秦始皇於死地為報仇之計。及後佐漢高祖滅秦,亦始終為韓報仇。今康有為以張良自命,且以張良報仇自許,縱然破産亦不為傢計,試想康有為今日要報什麽仇呢?想來定然是要報滿洲滅明之仇,便是一個革命黨人。衹是他熱心科名,既巴結上一名舉人,又想巴結一個進士,以得做官為幸,看來又不像做革命排滿的,真是鬼怪的很!大約故作驚奇之語,好為欺人之計。這人性情恍惚,休要着他的道兒。便囑咐門丁,如康有為再來請見,總之擋駕便是。門丁說聲“理會得”,下去了。不多時,又轉進來,嚮餘成各遞上一封書,並道是方纔交到的,那帶書人並不說從哪裏送來,擲下就去了。餘成各見得奇異,忙拆開一看,卻是康有為寄來的,那書道:
  僕竊聞周公一沐而三握發,一飯而三吐哺,其愛士如此。夫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猶且不可。況足下之賢未必能及周公,而僕以詩禦固負人望,乃親叩臺階,既弗蒙納。又復以傲慢加之,賢者固如是乎?侍禦身居言路,方當折節下交。博採輿論,以驗朝廷之是非,而為進言之本,何遽輕量天下士耶?謹瀆片言,伏惟珍鑒。
  即回了一書,即着門丁依來書住址送回康有為處。那書道:
  僕誠無周公之才之美,故未嘗自命為賢者。但足下又不知何故,而足令人吐哺握發也?足下以張良報韓自命,其志可嘉。僕愚魯,愧不能附驥,願足下勉成留侯報韓之業,幸甚!
  康有為見餘成各如此回覆,又再致書成各,成各接着,看了書面,早認得是康有為墨跡。本待拆看,猛然想起此人前來見我,我已拒他,今頻頻以書來往,必欲藉此與吾書信往還,為入手相識之計。且他註意與我相識,其中必有個原故,我怎好中他計?便把來書撕了,隨囑門丁道:“如此後姓康的仍有書信交來,立即發回,休要接他。”門丁自不敢違意。那康有為果見餘成各這回沒有回覆,覺無從入手,正要再想他法。又見留滬多天,與學生同處,實有不便。衹托稱日內要等候與人相會,先打發學生梁啓超、林纘統回去。康有為自此獨留滬上,比從前較為方便,差不多天天尋花,夜夜問柳。因中舉時,拜客謁祖的入息還未用盡,盡夠揮霍,便流連不止。還虧在花天酒地互相引誘,也多識了幾人。
  恰由朋友筵中介紹,得與廣東一位富商徐義之相識。那日姓徐的因餘成各將次起程入京,正擺宴請成各,藉作餞行,適又並請康有為赴席。康有為看了知單,見有餘成各名字,自忻然前往。惟餘成各見有康有為名字,本不欲往,惟不好卻姓徐的之意,衹得勉強赴席,惟立念不與康有為交談而已。果然到時,賓客滿座,餘、康兩人嚮未嘗見面,本不認識。那康有為卻每人倒與通過姓名,恰問到餘成各,卻笑道:“原來足下就是餘侍禦,渴望久了,今日卻得相會,實出於意外。”餘成各見他如此,也不多說,衹順口道一聲是。康有為又道:“足下要幾時進京呢?”餘成各又順答道:“未定。”康有為又道:“想是日間去了。”成各衹略點首。康有為又道:“小弟也拜會足下,雖不曾謀面,衹於書函中也曾領教過來。”餘成各見他越說越密,就說一聲:“實有簡慢,對不住,對不住。”康有為又欲開言,餘成各見他糾纏自己來談,已十分厭氣,即藉意嚮徐義之周旋,明明是撇開康有為了。
  那康有為卻不理會,又欲起身隨着成各談天,忽座中一位朋友是曾嗣卿,卻上前輓住康有為道:“弟見餘侍禦很大模大樣,何苦與他多談?”康有為道:“足下哪裏知得?弟曾往見他,卻被他怠慢了我,我今見他,正要與他多談幾句呢。”曾嗣卿道:“這又何苦呢?怕說得多時,反討沒趣,豈不更失臉面!”康有為道:“足下又來了,我本要結識他是有點子用意的。”嗣卿道:“衹怕足下要識他,他卻不識你,卻又怎好?”康有為道:“哪裏說?不是小弟誇口,我憑這三寸不爛之舌,若能與人會談,沒一個不能說轉的。比如聰明的我也贊美他,愚魯的我也教訓他,就沒一個不中計的。”嗣卿道:“難道足下專靠口舌做人麽?”康有為道:“虧足下還不知近日世故人情。大凡人生求名博利,第一是講文字,第二是講口舌。不能遠及的以文字動之,文字不能移動的以口舌說之,就沒有不得的。”曾嗣卿聽了,覺俗語說“未知心裏事,但聽口中言”,像康有為所言,立心實在太險了。想到此層,便不欲與他再說。
  那時康有為又註意在餘成各。那餘成各亦知其意,故意與別的朋友談天,不願康有為攙入來說。康有為沒奈何,就在座上對別人發起議論:一說中國積弱的原因。二說中國政體的腐敗。三說歐美今如何強盛。四說時局要如何變通。不管合與不合,又不管別人聽與不聽,惟滔滔不絶,志在把些政治言論打動餘成各來聽。奈餘成各視他如見肺肝,任他說得天花亂墜,總如充耳不聞。康有為幾乎舌敝唇焦,連喉也涸了,餘成各總是不理。在康有為之意,志在成各,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今見成各動也不動,已自愧悔。那曾嗣卿自聽康有為之語,又把來悄悄嚮各人遍述了,因此各人反覺康有為實在討厭。更忖道:他衹欲結識一個五品御史,就費如此苦心。可知從前說要做聖賢,及說不要求取科名的,統通是假了。當下各人這般想,已見康有為寂然無聲。
  不多時,各妓俱到,連康有為所昵的花小寶也來了。康有為即接着與溫存一會。衹見各妓紛紛應酬,康有為也忘卻方纔所發的議論。那全副精神又註在各妓,那個好顔色,那個好態度,評頭品足,少不免要亂哦幾句詩出來了。各妓有嚮他請道尊姓的,那康有為道:“我離傢便是太原公子,歸傢便是南海聖人,我自姓康,你不聽得康南海姓字麽?”時妓中有名花鳳林的笑道:“你是康南海嗎?廣東還有個李北海,你識得他沒有?”有為道:“我哪裏識得他!他衹是個強盜。”鳳林又道:“方今強盜還多哩。但老爺說是南海姓康的,又說太原公子,那太原便是姓王了。”康有為方欲再言,那花小寶又插口道:“古稱東海有聖人,今南海亦有聖人麽?”花鳳林道:“南海還有洪聖大王呢!”那兩妓幾句詼諧話,弄得康有為無言可答。花小寶徐徐又道:“你若要做聖人,就不該自稱。往時孔子也沒有稱自己係聖人,即子貢頌他,亦不過謂縱之將聖而已。你沒來由自己稱許做什麽?”康有為聽了,不覺滿面通紅。小寶、鳳林也恐康有為不好意思,便略與說些別的話。少時入席,席間都是說些應酬話,那康有為亦不像方纔的怪謬。衹是餘成各處處覷定他,遇着康有為將對着他說話時,他惟有俯首不做聲,自旁觀曾嗣卿等看來,倒覺可笑。
  及席散之後,各自散去,康有為也隨着花小寶回寓裏來。那娘兒們接着喚了幾聲姐夫,康有為不勝之喜。娘兒們打過洗臉水,倒過茶來,康有為洗臉後,喝喝兩口茶。看看那娘兒卻有幾分姿色,真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康有為一時心癢,先猶說幾句戲謔說話,隨後不免動手動足。娘兒細說道:“衹管說話便是,休要動手動足,姑娘瞧兒卻不好看。”原來上海娼界中,凡使喚的僕婦喚做娘兒,那娘兒喚客人做姐夫,喚妓做姑娘。那康有為是慣於冶遊之人,也統通知得。及聞娘兒之話,衹道娘兒有意於他。不過防花小寶看見,因此口雖不言,仍不住手的戲弄。娘兒道:“老爺是個文雅的,怎地要纏人呢!”說時似無限情意,康有為便順口吟兩句道:
  我是吞針老羅什,不妨醉倒碧霞杯。
  吟罷,已見花小寶來對坐談天,康有為便撇了娘兒,接着與花小寶說話。小寶裝了幾袋煙,康有為捻着兩撇須子談天說地,對着小寶搬着無數話來。一來說自己是個舉人,二來說起自己在京如何闊綽,王公大臣如何相交,自己又有如何學問,今日時局自己應做如何大官。說得落花流水,志在博花小寶喜歡。不想那花小寶衹有應,沒有答,半晌,小寶纔道:“自古說日出萬言,必有一傷,老爺今晚說話多了,歇歇精神罷。”康有為方纔無語。次早,康有為回去,娘兒要看他住址,也托稱要探康有為,就隨着康有為回寓到客棧裏。有為衹道娘兒別有心事,他來反覺歡喜。到房子談了一會,娘兒見他舉動,乘勢巴結,索康有為藉款。有為不好卻意,竟送了二三百金給他。真是奇遇,娘兒是個曉事的,自然懂得酬應康有為,好一會纔去。自此康有為既戀着花小寶,又戀着那娘兒,那裏肯回廣東。
  不想時日易過,錢財易盡。他衹憑中舉時賺得三幾千金,前已用去不少。那時客囊容易幹淨,想來滬上是不能久居的。但欠下花小寶的花酒賬已是不少,這番回去又要船費,如何是好?左思右想,定必嚮朋友藉貸,料想放厚面皮,開口與友人藉筆銀子,盡可應手。想罷,覺此計是不得不行的,不拘張三李四,甲乙丙丁,衹托稱廣東匯單未到,問朋友藉款。跑往幾處朋友,也藉了五百金回來。本待結清花賬,買張船票要回廣東,不想色魔纏擾,忽然憶起花小寶及娘兒,又覺不忍便去。計起我還賬若幹,還有百餘金多的。盡多留戀幾天,也不打緊,便再往花小寶處。豈知揮霍容易,又竭力趨承娘兒,有求必應。不過數天,又散了二百多金。回頭想來,這時花賬更多,更不足支給了。且朋友藉貸又可一不可再的,自悔藉得銀子時不及早回去。今時沒法,三十六着實走為上着。便支發了店錢,問幾時有船回廣東呢?店主人道:“明天是廣大輪船開行呢!”康有為便托了他購了船票,一面檢拾好行李。又恐娘兒到來,那夜仍硬着往花小寶處,絶不提及回粵的事。到次早回來,立刻喚店夥運行李到船上。店主道:“那船是下午始開行呢,因何去這般早?”康有為道:“午後天氣熱呢,早去罷!”店主更不勉強,倒送他到船上去了。
  誰想上海妓女,在內則與娘兒互相串弄人客,如喜歡自己,則自己賺他。如喜歡娘兒,則娘兒賺他。至於在外,又在客棧遍布耳目。凡那人是自己人客,就對客棧說知。若那客逃走時,即來自己處報告。康有為那裏得知,衹道落了船,便當沒事。那日花小寶聞客棧伴役來說,康有為已買船票要去,小寶不料他許早落船,早飯後即使娘兒覷探他。大凡使娘兒覷探逃走的客,衹托為探訪他,他盡不能逃去。及那娘兒到時,知道康有為已下船去了,娘兒急的跑到船上來找康有為。那康有為心中有事,雖當作沒事,亦防有人到來尋覓,自放妥行李在房子裏,即在船面張望。突然見了那娘兒下來,心中大驚,恐相見沒得可說,便沒命的奔跑。但船上有什麽地方可避?左走右走,忽然人急計生,望見船面之旁有杉板小舟吊起,便扶定船旁,跳在小舟之內。許多人看見,正不知他因甚麽原故。少時,那娘兒在船中尋過不見,便登船面來。同船的見了那娘兒裝束,料逃在小舟的為逃妓債起見,覺彼此同是廣東之人,不好聲張。旋見那娘兒覓了一會,左張右望,仍自不見,反疑他先運行李到船,自己卻躲在朋友處,亦未可定。尋覓不見,便登岸回去了。康有為在小舟之內,時正六七月天氣,被太陽曬得好不辛苦,又不知娘兒去了不曾,倒一直擡不起頭來。後來同船的見着不忍,便大聲道:“娘兒去了,小舟裏頭的人休再曬,快起來罷!”康有為一聽,雖是娘兒去了,但自己逃避花債,被人知道,好不羞恥。正是:
  枉好冶遊拖妓債,轉蒙羞恥惹人言。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康無賴館堂出奇醜 繆文豪京邸著新書
第二回 遇棍徒繆寄萍失書 爭山長康有為喪氣第三回 熱名場偽聖掇鄉科 落孫山公車陳腐策
第四回 餘御史割席拒狂生 黠娘兒登輪追蕩子第五回 康學究避債吟劣詩 安御史據情參偽聖
第六回 朱一新論學究淵源 陳千秋夭壽歸泉壤第七回 變宗旨遺書通革黨 詐傳道踏月涉荒山
第八回 談聖道即景觸風情 為金錢榮歸爭局董第九回 據局戳計打康舉人 謀官階巧騙翁師傅
第十回 請舉賢翁同龢中計 聞變政清太後驚心第十一回 革禮垣天子信讒言 亂宮闈妖人陳奏摺
第十二回 康長素挾仇謀國後 譚嗣同被騙入京師第十三回 托革命當面寫書函 賺舉兵瞞心稱密詔
第十四回 陷同黨衹身逃險地 救危機義士入京津第十五回 釀黨獄陷入罹死罪 赴筵會懼友泄真情
第十六回 戲雛姬失禮相臣傢 索密詔逐出東洋境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