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藝術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藝術 》
第5節:朱軍訪談錄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記者:在很多人看來,作為一個主持人,你已經是非常成功了,你自己如何評價?
朱軍:我覺得還行。我不能說我就是一個完全的成功者,但走到今天,到現在為止,我覺得我還是成功的,因為我到今天還能保持這樣一種平和的心態,對我來講這就是成功。我沒暈,沒睡不着,沒跟自己較勁。要出去演出的話,我依然可以自己拎一個箱子就走了。
記者:事實上,在很多時候,成功就是一種心態。你從特別想成功到歸於平靜,或者說從超越平凡到回歸平凡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朱軍:我要跟你們說的是,實際上我從原點走出去再回到原點的速度非常快。我大概是在三年到四年時間完成了這樣一個輪回。《東西南北中》之後,我又主持《中國音樂電視》。《中國音樂電視》當時多火啊,火得不能再火的欄目,比現在的《同一首歌》那可真是火得多。後來我離開《中國音樂電視》去主持《音樂直播廳》,那個欄目的收視率衹有零點幾。那段時間是我內心特別痛苦的一段,找不着北了,突然覺得好事都離我越來越遠,心裏特別痛苦。也包括上春節晚會,衹給我兩段詞,兩段我也不敢爭。
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那時候我已經有車了,買了一輛捷達車。有一天我就開着車去了趟沙灘,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就住在那邊的地下室裏。從門口開過去看一眼,然後到前面兜個圈回來又看一眼,我心想:你來的時候不就住在那兒嗎?你現在開着車,還有什麽不知足的?我一下子就平靜了。所以說轉到《藝術人生》的時候,我真的覺得我完成了整個涅磐的過程,有一種重生的感覺。而且剛開始做這個欄目的時候,根本沒有期待它能怎麽樣。我覺得這種平和的心態幫了我特別大的忙,我就認認真真地做好我該做的這件事就行了,所以我問出來的話是那種最普通的老百姓說的話。
記者:那就是說你在心態最好的時候做了《藝術人生》?
朱軍:沒錯。在主持《藝術人生》的時候,我從"我要怎麽樣怎麽樣"回到了那種特別平靜的心態裏。
二、主持《藝術人生》這種品牌欄目,如何始終保持激情?
記者:《藝術人生》從2000年開播到現在,你已經主持了200多期節目,訪問了200多位嘉賓,第一期的激情可能是真的,做第二期可能還是真的,做了五年還保持同樣的激情,這是真的嗎?
朱軍:說到所謂的激情,說白了,那是你的飯碗,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那玩笑就開大了。我跟臺裏一些年輕的主持人交流的時候也老說"激情"這個事兒。主持人介入節目分好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那種最低級的基礎層次。你需要用幾年的時間去說好你的普通話,然後要歸歸音。第二個層次需要你調動生活的經驗積纍,調動你所掌握的知識,一起來完成這個東西,這可能就上了一個層次。但是,我覺得真正的最高的層次還是你要去愛,對節目付出情感,當你願意把你的情感給它的時候,這事就成了。別人讓你幹到自己願意幹,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做了這麽多期節目,其實每做一個新節目的時候,我的感覺始終跟剛開始是一樣的,有那種慣性--反正問問題就是那個套路,不會。我記得我跟王崢說過,如果從開始錄到結束我有幾次像"涌"一樣說不出來的感受的話,這節目一定好看;如果沒有,就不行。你沒撞起來,你就實際上是停留在一個技術層面上,衹是在完成一個工作而已。
記者:在你主持的200多期《藝術人生》中,你認為哪幾期節目讓你有那種"涌"的感覺;哪些嘉賓讓你能夠"撞"起來?
朱軍:挺多的。比如《紅樓夢再聚首》,在上海錄的《主持人係列》,陳凱歌、張藝謀,還有陳坤、楊瀾、趙雅芝、王傢衛、王志文、劉歡、趙本山。劉歡那一期我印象特別深,因為太熟悉那種生活了。"六十年代生人"成長的那個過程,我有切身體會。我們都那麽過來的,玩的東西都一樣,說的話題都一樣,聽的歌也是一樣。看到劉歡見到他的小學同學的時候,我特別感動,實際上那一刻除了現場所感受到的那些東西之外,我還一下子回以了自己的小時候。
有些時候嘉賓在現場偶爾會有那麽一句兩句很不客氣的話--在一個公衆場合說出那種話,其實已經很不客氣了。這時候我就可以當聽不到,一笑了之,改一個話題我們接着聊。但是我發現到最後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極力地配合。
我也不是有意要做出一種寬容,做出一種大度。不是的。首先如果為了一兩句聽上去不很舒服的話較勁,那不是節目。作為主持人的主要任務不在這兒。為了某一句話說就非要證明"我比你高,我比你強",這恰恰是最弱的弱者的表現。不是一定要較出一個勝負來,你勝的時候可能恰恰就是你敗的時候。如果讓我感謝自己的話,我就特別感謝我內心的那份簡單。
三、如何面對名譽和金錢的壓力?
記者:其實我一直有一個問題想問,你怎麽面對壓力。因為現在央視很多主持人得抑鬱癥,而我跟你在一起工作的時候覺得你的心態特別好。我也知道,很多時候你也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你是如何釋放壓力的?
朱軍:特簡單。我在蘭州軍區戰鬥歌舞團的時候,有一天演出演得特別不好,當時我是相聲演員,可是那一天我從上場開始第一個"包袱"就沒響聲,然後一直到最後都傳了底了。你想一個相聲在上邊說十幾分鐘,底下沒有笑聲是什麽感覺?那絶對是把一個演員放在火爐口上烤。下場之後懊惱啊,飯也不去吃了,話也不說,自己跟自己較勁,謝幕也不上臺。後來我老師看到以後,就告訴我說:"你今天這個狀態是不對的。"我剛開始以為他是說我在臺上的表演狀態不對,我說"是"。但他馬上意識到我理解錯了:"我不是說你在臺上的表演狀態不對,你今天在臺上非常好,雖然'包袱'沒響,但是你堅持說完了,一段都沒丟。這是錘煉你的一個過程。說你狀態不對是你演完從臺上下來以後的狀態不對。"我說"那我應該是什麽狀態?""你下來以後應該去找管伙食的那個人,大聲地問他今天晚上有飯吃嗎。但我告訴你如果有一天在臺上演火了,火得一塌糊塗,從臺上下來以後你一定低着頭、哈着腰、擦着墻根走。"這幾句話對我影響特別大。後來我把它們總結成了一句朱軍式的語錄:別人不拿你當回事的時候,一定拿自己當回事;別人都拿你當回事的時候,千萬別拿自己當回事。如果別人都拿你當回事,你還拿自己當回事,那就離睡不着不遠了。你不就是一個主持人嘛,不就是趕着了這麽一個機會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
第1節:明星還原為普通人 | 第2節:用文化引導娛樂 | 第3節:我們尊敬直面歷史的老人 | 第4節:發展再聚首品牌 | 第5節:朱軍訪談錄 | 第6節:有責任心的男人 | 第7節:《摔三弦》一舉成名 | 第8節:迷迷糊糊闖央視 | 第9節:導演、製片人趙本山 | 第10節:為什麽心情不好 | 第11節:絶對幕後 | 第12節:本期主人公陳凱歌導演 | 第13節:愧對父親 | 第14節:第五代的黃土情結 | 第15節:誠意電影和商業電影 | 第16節:道具的背後 | 第17節:陳坤 | 第18節:服務員的理想 | 第19節:電影學院的好學生 | 第20節:偶像是有責任的 | 第21節:憂鬱的背後 | 第22節:五福臨門贈傅彪 | 第23節:夫妻患難見真情 | 第24節:真浪漫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