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紅樓無限情-周汝昌自傳 》
時空境界--留戀自然
周汝昌 Zhou Ruchang
生於水鄉,性情必有所關,豈敢引那“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古語,豈敢以“智者”為比 擬?我是要寫我與大都市的“感情衝突”的來由。
天津地方的特點是水陸交通要道,自古有南北大運河,有出海入境的大沽口,民豐物阜,風 俗奢華,乾隆年間已有“小揚州”的綽號了;再加上清末成了八國租界之地,半殖民地色彩 籠罩了這處魚米之鄉,洋樓、柏油馬路……改變了青溪翠葦、緑樹紅墻。
我十多歲第一回從傢裏進入津市(鄉語叫“上衛”,還是明代的遺詞),最強烈的感覺就是不 喜歡這種洋式都市。
都市的一切,對一個“村童”來說當然是事事新奇的,有刺激,有探索,有展拓,但主要的 感 覺是煩悶,不快活。那“馬路”被夏天的烈日一曬,發出一種令我十分難過的氣味和刺目的 反光,我有窒息感與“沙漠”感——這一切總括起來說就是把人和自然盡其可能地都隔離起 來,我所熟悉習慣的水土忽然都變成了洋灰、砂礫、磚頭、瀝青……我很難承受這種“巨變 ”。
這一點其實是短言所不能說清的,我在此的用意是將我生長的“時空”的“空”,先粗粗交 待一下,然後再講幾句“時”。
我出生於民國七年,1918,歲次戊午。而轟轟烈烈、覆地翻天的五四運動就發生在後 一年。不必詞費,這是一個最簡明的“時代標志”了。
這就說明,我的“時空”都處在一個“交叉”點上,交叉就是“矛盾”——而那矛盾並不微 末細小,所以足夠讓我這個村童“承擔”的——我幼稚的心靈上早就有一種迷惘與“不好辦 ”的莫名之惆悵。
我半懂事時,以至上小學,那是“城頭變幻大王旗”(魯迅先生詩)的年代,熟聞什麽“奉軍 ”、“敗兵”……一串名詞,還有“抵製日貨”、“反對二十一條”的口號印象很深。其他 政、法、哲、思(潮)等等,一概無緣聽到,更談不上理解與吸取,甚至親聆老農民對“時局 ”所抒發的感慨:“這號人,弄不好,還得出真竜天子纔行!”
因此,我既少知識,更缺師導。思想,志嚮,都不在我這兒發生自覺性。這是很可憐的。
從文化講,五四是認為中華祖宗幾千年的一切都不行了,都該扔掉毀卻,另行尋祖認宗方能 活命。於是從外涌入的紛然雜陳。躁動、雜亂、膚淺、庸俗、無聊……是時代的特徵吧,青 年人的教養與教育、志趣與路嚮,也脫離不了時代給他的熏陶與鑄造。
社會現象也不例外——
男人,除賣力氣的、擔挑小販等,還是長袍,“兩截衣”衹是傢裏的打扮,見人是不可以的 ,那是無禮。年節喜壽或專誠拜會,必加馬褂(清代禮服),戴帽,即店鋪掌櫃的與學徒,亦 無例外。過年了,木匠師傅也換一身新布衣,有的還要換袍褂。見面打招呼,有稱謂,有問 候致敬之言詞。
婦女更不同:四五十歲的,出門坐轎車(轎車,是木結構雙輪長轅駕騾馬的高雅級的車,因 有“軒罩”,三面小窗,故謂之轎車。勿與今日之小汽車名目相混),要穿裙子,須將兩腿 遮住,不然就很“放肆”、“難 看”了。大閨女(沒有“姑娘”這詞兒)很多還纏足,梳大辮子,走路風度端靜規矩。平時不 出門口,也避生人——急走而入院入室……不會有嬉笑打鬧、隨便自由的姿態。
大約我將近二十歲時,婦女方有剪發的,當時叫做“摩登”(modern之譯音,用時很少敬意) ,年歲大些的還很“看不慣”,氣憤地評論:“可難看死了,活像水陸上畫的!”原來“ 水陸”專指僧人為喪傢做佛事時棚內懸挂“陰司地獄”畫屏,女鬼纔披頭散發!(那在舊時是 不可想象的“形象”,除非是瘋子、白癡……)
現今人已不知:中華婦容,頭髻最為重要,看一位少婦梳頭,與看她做的針綫活計,是同一 等級品評她為人的標準;君不見劉姥姥描敘雪天抽柴的若玉小姐,要點就是“梳的油光的頭 ”!頭髮極可珍愛,講究梳得一根頭髮刺兒也不能吹起,不要說披散了。
到市裏一看,可就“嚇人”了:女的皆是剪發燙彎兒,穿的單旗袍緊箍在身上,講究露大腿 ,露“麯綫”……這是30年代的天津女流之形象也。
——我為何說起這些來?因我不會“從理論上”概括這個時代的特性,衹好用這麽一些例子 ,“形象化”地表出我身所處的“時空”是多麽奇特而又復雜的“境界”!我就是在這樣的 歷史安排下而“存在”的一名書生。
我不新不舊,又新又舊。我不土不洋,又土又洋。我懸在一個歷史上少有的“四不像”交叉 點,處境尷尬得可以。我非聖賢,也不是英雄豪傑,就是這麽十分寒傖的出身。“現身”說 “法”,這是掩飾打扮不得的。
詩曰:
大化從來變幾端,我生之世態千般。
小童何以知途嚮,瞎馬盲人旅亦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自序 | 楔子 | 世間難事 | 水鄉之夢 | 時空境界--留戀自然 | 顧麯傢風 | 談情說愛 | 寫呈子·劫秧子·進頏子 | “水寨”奇遇記 | 災難與生途 | 少年書劍在津門 | 嚮學慕學 | 聰明第一與兩次失敗 | 舞文弄墨 | 燕園夢 | 可憐外語枉修行 | 苦學洋文為哪般 | 蜀道知難 | 教翻譯課 | 關起來的滋味 | 關起來的滋味 | 幹校驚雷 | 反二簧與獄神爺 | 光榮的記錄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