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艺术人生 》
第5节:解读《艺术人生》(4)
王峥 Wang Zheng
朱军 Zhu Jun
其次,推动当代演艺的发展。《艺术人生》青年嘉宾谈事业的份量远远大于老艺术家,来到《艺术人生》的青年偶像无一例外被要求谈到未来的发展道路,制作组苛刻地提到艺术的原创性,提到了如何成为实力派。《艺术人生》对于年轻人有时像一个竞技场,制作组和观众向他们提出挑战,青年偶像的回应反映了他们的素质。幸而,这些披荆斩棘出来的明星有着超乎年龄的老道。我们希望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后,他们当中有人能被称为艺术家。
● 《艺术人生》为何推出再聚首品牌?
● 《艺术人生》如何发展再聚首品牌?
5.记录时代人物之三
——《艺术人生》的再聚首品牌
2003年春的一天,编导马宁问刘欢还能不能做,因为2002年已经来过一次节目,这一次是因为他准备要发新专辑《生于六十年代》。当时直觉是刘欢想做的节目一定可做,难得金口玉言想上电视栏目,于是我们开始准备。没有想到由此开始了我们“集体记忆”的新节目样式。
刘欢节目现场完全布置成六七十年代的环境,暖壶、茶缸、革命招贴画、单位发的椅子桌子。置身其中,又见到少年伙伴,褪色的岁月仿佛重现在人们眼前,现场所有人都激动得难以自持。这一期节目引起了连锁反应,直至半年后我给人讲课时会场还有四五十岁的人在抹眼泪。
首先,我们确立了作品是时代最鲜明的缩影。在《生于六十年代》之后,我们又推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红楼梦》再聚首的节目。《艺术人生》不再局限于明星个人的生命历程,而是迅速将视角置于民族的集体历程和情感之中,有着并非个体而是群体记忆的作品率先进入我们的选题,
其次,文艺史中的事件急需梳理。中国当代文艺伴随中国经济、政治共同发展,而又常常被误读。因此,《艺术人生》将视角转向风云中的中国当代文艺史。例如《歌声走过二十年》,我们邀请了见证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的二十位歌手来到演播室,唱老歌,讲往事,还邀请了重要的音乐制作人和乐评人。当成方圆倾诉她对邓丽君的敬意时,当乐评人对在中国乐坛坚持了十余年的林依轮、陈明和满文军说里尔克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时,我感觉终于又将节目推向深入了。
在未来的发展中,《艺术人生》的这一品牌将逐渐发展,将会成为中国艺术百年的平台,将会有更多新老明星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真实人生,揭示更多尘封的时代记忆。
● 《艺术人生》是不是哭得太多了?
● 《艺术人生》怎样不煽情而深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序 | 第2节:解读《艺术人生》(1) | 第3节:解读《艺术人生》(2) | 第4节:解读《艺术人生》(3) | 第5节:解读《艺术人生》(4) | 第6节:解读《艺术人生》(5) | 第7节:朱军访谈录(1) | 第8节:朱军访谈录(2) | 第9节:朱军访谈录(3) | 第10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1) | 第11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2) | 第12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3) | 第13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4) | 第14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5) | 第15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6) | 第16节:绝对幕后之赵本山 | 第17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1) | 第18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2) | 第19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3) | 第20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4) | 第21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5) | 第22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1) | 第23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2) | 第24节:激情现场之陈坤(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