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坚强追寻正义
——评《暴劫梨花》
刘 娅
【原 片 名】:The Accused
【中 文 名】:暴劫梨花(被告)
【导 演】:乔纳森·卡普兰
【主 演】:朱迪·福斯特,
凯利·迈吉利斯
【地 区】:美国
【出品公司】:派拉蒙
【出品时间】:1988年
【海报来源】:http://www.mov99.com/ movie/ poster/2001071601623.html
西蒙·波伏娃认为:“女人并非天生,而是造就的。”因此,手执导筒者就在银幕上造就了各种风格
迥异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复杂,或者简单;她们要么散发着母性的光辉,要么痴迷于童话般的爱情;她
们有的纯洁如未经雕琢的璞玉,有的却又将无尽的灾难施与洋洋自得的男人;有的锲而不舍地捍卫尊严,
有的则沉迷于情欲的海洋无法自拔……影片《暴劫梨花》中演绎的莎拉的形象,则因其展示了女性的坚强
而荣膺塑造女性的十部必看电影之一。
影片的线索并不复杂,莎拉到酒吧去找朋友莎莉,兴致盎然的她在酒吧后的游乐间翩然起舞,而忽略
了自己身处一个危险的场所,引起一群男子的注意,并当众遭到强暴,其余男子则在一旁鼓噪起哄,而未
见义勇为地伸出援手。朱迪·福斯特的演技确实毫无瑕疵(多年前的辛克利事件已充分展示了朱迪的魅力
,她也因成功地饰演莎拉而名至实归地夺取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莎拉的弱小、痛苦和无助穿透银幕
笼罩着我的心灵。对女性而言,若爱情挫折意味着精神上的巨大创伤,那么在这种情形下被强暴则是肉体
上永难愈合的伤痕,而精神和肉体并非总能得到清晰的界分,或许更无法承受的恰为延伸至精神层面的不
尽摧残。当莎拉带着创伤发泄般地狂奔于孤寂的街头,我无法预料她将如何应对这无妄之灾。但这个看似
柔弱的女孩摒弃了名声、脸面的拘束勇敢地拿起了法律武器,试图将伤害她的人绳之以法。或许是以法学
为业的缘故,我为莎拉的这一抉择击掌叫好。女性因为世俗的束缚无奈地包容了太多的罪恶,而没有想到
的是,迈向正义的道路上却布满了荆棘。
法社会学的研究早已表明:法律歧视无处不在,无论是种族的、经济的、文化的抑或是性别的。案件
当事人的一些看似与案件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素,却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法官或者陪审团最终的决断。可
怜的莎拉恰恰在受害的那天夜晚吸食过毒品并因此处于兴奋状态,而且强暴行为发生的场所——酒吧更是
为罪恶裹上了一层遮羞布,这些因素都使得莎拉处于被动地位,也导致了案件进程的曲折。
毫无疑问,在类似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的一些不良记录被法官及陪审团预先得知,那么该当事人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尽管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逐步演化为“陌生人社会”,与乡村
或者小城镇地区的“熟人社会”不同的是,警察、检察官、法官以及陪审团,在案件开始审理时一般都不
认识案件涉及的个人,类似信息对于审判的影响不大;但审判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案件处理的不断深入
,这些影响甚至决定案件社会特征的信息也逐步显山露水。尽管可以通过程序法律规则将这些可能导致案
件处理差异化的因素剔除出去,事实上,相当数量的信息是不允许作为证据进入法庭审理的,因为它们自
身的存在对案件无关紧要。相关法律还禁止品格证据,例如,不允许询问被强奸者的性生活史。但即便不
能作为证据被采信,它们对通过感情和良知来决断案件的陪审团所施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何况还有律师,更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庭审中他们频繁地利用莎拉吸食毒品这一信
息来诋毁和攻击莎拉,使她不停地滞留于带给她无尽痛苦的夜晚而无法彻底摆脱,使她一次次地堕入回忆
,不断地“重温”那不可言说的罪恶(一个堪称经典的镜头是莎拉在法庭上被辩方律师攻击时紧咬嘴唇,
面部肌肉抽搐,异常艰难地吐出一个“No”后,碧蓝的眼睛立时涌出清澈的泪水);同时以此向决断者发
出暗示:受害人并没有遭受所谓的性侵犯,即便有,也是受害人自身行为不检所致。对莎拉的同情使我对
那些在法庭上滔滔不绝、惺惺作态的律师充满了仇视和憎恶。然而冷静下来,我清楚地明了律师并非始作
俑者,律师的职业伦理就是竭尽全力维护客户的利益,即便明知自己是在协助作恶多端者逃脱法律的惩戒
仍“义无反顾”。因此他们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会尽力、充分并最大限度地运用那些对客户有利的信息
,包括强调客户的有利因素及对手的不利因素。在庭审中抓住恰当的机会去生动展示对方当事人诸如失业
、不良从业记录乃至财产状况和犯罪记录等一切负面情况,至于这种陈述是否伤害对方当事人的感情和摧
残其精神,并非律师关注的焦点。良知未泯的律师或许会在心灵上内疚,但并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