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 趙林談文明衝突與文化演進   》 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1)      趙林 Zhao Lin

  人類最初的這五個文明,在地域範圍上都非常狹小,僅限於一兩條大河的衝積平原。那麽在這些最初的農耕文明周圍是一種什麽狀況呢?在這些狹小的親代文明的南邊,一般都是海洋或者沙漠,而在它們的北邊,則是遼闊無邊的亞歐大草原,當然也有高山峻嶺。在亞歐大草原上,生活着許多追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活動範圍非常大,而定居的農耕文明就如同沙漠中的幾片緑洲一樣被漫無邊際的遊牧民族包裹着。我們剛纔說到,農耕生活是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那麽沒有進入農耕生活的那些追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族,他們基本上還屬於野蠻民族,還沒有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但是這種文化還稱不上是文明,衹是史前文化或者原始文化。這樣一來,在亞歐大陸上,就形成了一種南農北牧的基本格局——南邊是一些剛剛萌芽的、弱小的文明國傢,人們過着定居的農耕生活,文化水平比較高;北邊則是許多遊徙不定、追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族,生産力水平低下、文化水平很低,基本上還處於蒙昧和野蠻狀態。另一方面,南邊的農耕文明雖然生産力相對發達,文化水平高,但是定居的生活方式容易養成一種惰性,因此長期以來,農耕文明地區就成為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對象。那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雖然沒有進入到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由於他們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長期狩獵為生,機動性非常強,而且性格剽悍,能夠吃苦耐勞,戰鬥力特別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裏,往往都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南方的農耕文明。於是在亞歐大陸上,長期以來就形成了在生活方式上南農北牧、在經濟狀況上南富北貧、在軍事實力上南弱北強的這樣一個對峙局面。
  當人類文明産生的時候,亞歐大陸就開始形成了兩個世界的對峙。最早的五個農耕文明都處於北回歸綫與北緯35度之間的狹小地區,這個偏南地帶的文明地區,我們把它叫做農耕世界。在農耕世界的北邊,可以說像漫山遍野的黃沙一樣到處彌漫着遊牧民族,對於偏北地帶的那些遊牧民族,我們把它們叫做遊牧世界。那麽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之間的長期對峙,這種對峙,從公元前3000年人類文明産生的時候開始,一直持續到公元後1500年。可以說,人類4000多年的歷史,都是在這兩大世界的對峙中度過的。在公元15、16世紀這個世界歷史的重要分水嶺到來之前,人類的文明主要就是在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衝突、融合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起來的。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衝突和融合,構成了15世紀以前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
  我們剛纔說了,遊牧世界像汪洋大海一樣地包圍着農耕世界,而遊牧世界對於農耕世界的每一次大入侵和大融合,其結果都導致了農耕世界的巨大變化。我可以把這些變化分為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方面,我把它叫做“時間效應”;另一個方面,我把它叫做“空間效應”。首先講講什麽叫做“時間效應”,所謂“時間效應”就是我們所說的文明形態的嬗變。那麽文明形態的嬗變又是什麽意思呢?形象地說,文明就好像是一隻蠶,最初衹是一個小黑卵,從卵中孵化出一條小黑蠶,然後這條蠶就不斷地蛻皮,蛻一次皮變化一次形態,由黑蠶變為黃蠶、白蠶、透明的蠶,再往後呢,它又吐絲結繭成蛹,最後又化為蛾子,破繭産卵。雖然這條蠶的形態在不斷地改變,但是它始終還是那條蠶。文明的發展也是這樣,文明的形態在不斷地嬗變,但是這個文明的本體或實質卻在形態嬗變的過程中得以延續和傳承。這就是文明形態的嬗變,而文明形態嬗變的主要原因,在15世紀以前的數千年時間裏都是由於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衝突與融合。一個農耕文明,在經過遊牧世界的不斷地衝擊和融合以後,它的形態就發生了變化,從第一代文明演變為第二代文明,又從第二代文明演變為第三代文明,乃至第四代文明。我在上面所列的那個圖,縱嚮地看,就是說明農耕文明是如何在遊牧世界的衝擊和融合之下,發生形態嬗變的。這是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融合的“時間效應”,它導致了文明形態的嬗變。下面我們會具體說明,在3000多年的時間裏,人類各大文明的形態是如何在遊牧民族的作用下發生嬗變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問題的由來人類最初的親代文明(1)
人類最初的親代文明(2)人類最初的親代文明(3)
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1)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2)
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3)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4)
英雄時代的文明格局(1)英雄時代的文明格局(2)
英雄時代的文明格局(3)遊牧民族對農耕世界的第二次大入侵
宗教時代的四大文明體係(1)宗教時代的四大文明體係(2)
遊牧民族對農耕世界的第三次大入侵殖民化浪潮的消退與文明分野的前景(1)
殖民化浪潮的消退與文明分野的前景(2)殖民化浪潮的消退與文明分野的前景(3)
希臘神話:神人同形同性(1)希臘神話:神人同形同性(2)
希臘神譜的啓示(1)希臘神譜的啓示(2)
希臘悲劇與命運主題(1)希臘悲劇與命運主題(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