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狂人劉文典   》 第5節:朋友鬍適之(2)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雖然在北大開的就是"秦漢諸子"、"漢魏六朝文"等國文課程,但在"整理國故"這個問題上,劉文典更傾嚮於新派學人鬍適的觀點。1919年8月,鬍適在給新潮社骨幹社員毛子水的一封信中寫道:"現在整理國故的必要,實在很多。我們應該盡力指導'國故傢'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做國故的研究,不當先存一個'有用無用'的成見,緻生出許多無謂的意見。"鬍適並不反對整理國故,但強調要用科學的精神去整理。
  這個觀點,與劉師培等人將國故當做國粹保存的觀點,是大相徑庭的。在鬍適看來,"新思潮對於舊有文化的態度,在消極的一方面是反對盲從,是反對調和;在積極的一方面,是用科學方法來做整理的工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麽呢?是再造文明"1 。這是鬍適第一次正式將"整理國故"作為一個口號提出來,並對之寄寓"再造文明"的厚望,其實現的邏輯順序是"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
  1922年3月21日,北大成立《國學季刊》編輯部,鬍適為邀集人,擔任主任編輯,其編輯部成員有:鬍適、瀋兼士、錢玄同、周作人、馬幼漁、朱希祖、李守常、單不庵、劉叔雅、鄭奠、王伯祥。在此之前,北大出版委員會曾打算編輯出版《北京大學月刊》,並計劃出版"國故叢書"、"國故小叢書"。後來,又决定改變計劃,改出《國學季刊》、《文藝季刊》、《自然科學季刊》和《社會科學季刊》等四種季刊。
  應鬍適的邀請,劉文典直接參與了《國學季刊》的工作。"這是一本研究國學的刊物,卻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出現:版面是由左嚮右橫排,文章全部使用新式標點。在當時的確使人耳目一新。" 2 這本雜志的創刊號於1923年1月與社會公衆見面。
  《國學季刊》的《發刊宣言》是由鬍適撰寫的,這篇文章帶給劉文典的是一種"耳目一新"的衝擊力。鬍適開篇就抨擊了一些人的悲觀情緒,他說,"我們平心靜氣的觀察這三百年的古學發達史,再觀察眼前國內和國外的學者研究中國學術的現狀,我們不但不抱悲觀,並且還抱無窮的樂觀。我們深信,國學的將來,定能遠勝國學的過去;過去的成績雖然未可厚非,但將來的成績一定還要更好無數倍。"
  這三百年的"古學發達史"究竟有怎樣的得失呢?在《發刊宣言》中,鬍適作了簡明扼要且切中肯綮的總結,對自明末到當時的漢學研究成果逐一盤點。他認為,成績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整理古書,二是發現古書,三是發現古物。而缺點又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研究的範圍太狹窄了,二是太註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三是缺乏參考比較的材料。有鑒於此,鬍適提出了他自己關於"整理國故"的三大途徑:一是擴大研究的範圍,二是註意係統的整理,三是博採參考比較的資料。可以說,這篇文章是鬍適關於"整理國故"的係統闡述與理論開發。
  讀了鬍適的《發刊宣言》,劉文典頓時心生感慨:"都說鬍適之學識淵博、視野寬廣,果不其然!"鬍適關於"整理國故"的很多言論,可算是說到他心坎裏去了,比如在談到"用歷史的眼光來擴大國學研究的範圍"時,鬍適寫道:
  整理國故,必須以漢還漢,以魏晉還魏晉,以唐還唐,以宋還宋,以明還明,以清還清;以古文還古文傢,以今文還今文傢;以程朱還程朱,以陸王還陸王……各還它一個本來面目,然後評判各代各傢各人的義理的是非。不還它們的本來面目,則多誣古人。不評判它們的是非,則多誤今人,但不先弄明白了它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决不配評判它們的是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1)第2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2)第3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3)
第4節:朋友鬍適之(1)第5節:朋友鬍適之(2)第6節:朋友鬍適之(3)
第7節:朋友鬍適之(4)第8節:朋友鬍適之(5)第9節:朋友鬍適之(6)
第10節:朋友鬍適之(7)第11節:朋友鬍適之(8)第12節:朋友鬍適之(9)
第13節:朋友鬍適之(10)第14節:朋友鬍適之(11)第15節:朋友鬍適之(12)
第16節:朋友鬍適之(13)第17節:朋友鬍適之(14)第18節:朋友鬍適之(15)
第19節:痛斥蔣介石(1)第20節:痛斥蔣介石(2)第21節:痛斥蔣介石(3)
第22節:痛斥蔣介石(4)第23節:痛斥蔣介石(5)第24節:痛斥蔣介石(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