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谁在影响中国政策:中国高层文胆 》
第5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2)
西隐 Xi Yin
刘亚洲写道:"军人的耻辱不是战败而是背叛。战败者死一次,背叛者死一千次。"
这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很大的争议。批评者认为,小说中充斥着品质低劣、作风不正、毫无纪律的人物,是给当代军人脸上抹黑。赞赏者则认为,小说突破了一般战争小说的传统模式,故事不同凡响,令人深思。后来,著名导演米家山把小说改编成了电影。
接着,刘亚洲写作了报告文学《王仁先》,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王仁先是14军40师的副连职参谋,昆明人,干部子弟。他本来在昆明谈了一个女朋友,但部队往老山开拔时,女朋友跟他吹掉了。部队开进老山地区后,驻扎在一个叫落水洞的地方。王仁先和几个干部住在一个苗族农民家中。女主人刚结婚不久,是漂亮的苗族女子,性格很奔放,很刚烈。后来,这个苗族女人爱上了王仁先。部队上老山前,苗族女人给住她家的所有战士的水壶里都灌满了水,只给王仁先的那壶里特意加了许多糖。在苗族女人的诱惑下,两人当时就在猪圈里发生了关系。第二天,情况陡变,进攻推迟了。那些日子,落水洞到处留下了他们爱的影子。这件事被苗族女人的丈夫察觉了,并告到了部队。14军感到这是个严重破坏军纪的事件,军长下令严查。部队把住在苗族女人家附近的官兵全部集合起来,列队,把这个女人叫来指认。于是,王仁先受到处分,从副连降为正排。进攻老山那天,团里派王仁先到最前线去。这位炮兵参谋牺牲了。部队下来之后,仍从落水洞过。苗族女人站在村头,一个个地辨认。最后,这个女人知道王仁先牺牲了,便把家里的财产变卖,买了两条相当高级的过滤嘴香烟,来到王仁先的坟前,把两条烟全部拆开,一根一根点燃,插在坟头上,坟头都插满了……
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后,同样引起争议:14军那么多英雄人物他不写,偏写这么一个人!
而刘亚洲认为:"雨果早就说过,在绝对正确的英雄主义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王仁先的故事就是人道主义的典范,同时也是英雄主义的典范。"
1989年,刘亚洲率团参加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国际笔会第53届代表大会。大会上,西方代表以中国压制民主为借口,批评中国政府,中国代表团受到极大压力。作为团长的刘亚洲当场发言反驳,并宣布退出大会,提前回国。中国与国际笔会的交流到1997年才正式恢复。
1991年,刘亚洲创作的长篇小说《广场》,成了他文学生涯的告别之作。从此,刘亚洲的作家身份日渐淡化,军人身份开始凸显出来。
暗中斡旋,促成中韩建交
这里还需要提及一下刘亚洲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行走。
1986年,刘亚洲由空军政治部联络部调入空军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创作室,专事文学创作。副部长周鹤宫对他格外欣赏,把他从副营级提升到文艺九级(副团级)。此后,刘亚洲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并讲学一年。在此期间,由于他在"特定场合下"维护了国家尊严,受到中国驻美大使馆的表扬,回国后被授予三等功,提升为正团级。1988年8月,刘亚洲调入中央军委办公厅政治部任干事,提升为副师职,授上校军衔。
1988年9月,刘亚洲率中国笔会代表团出席了在韩国汉城(现名:首尔)举行的国际笔会第52届代表大会。当时,中韩两国官方接触很少,基本没有正式渠道。而刘亚洲在韩国期间通过与一些南韩政商要人的接触,获得了相当有价值的信息,韩国试图与中方建立密切关系的善意被他捕捉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美军战略报告里的中国将领 | 第2节:军营长大,身份敏感 | | 第3节:武大"文青"的浪漫爱情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 | 第4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1) | | 第5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2) | 第6节:暗中斡旋,促成中韩建交 | | 第7节:痛定思痛,反思金门战役 | 第8节:探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思维 | | 第9节:大国之策(1) | 第10节:大国之策(2) | | 第11节:大国之策(3) | 第12节:大国之策(4) | | 第13节: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 | 第14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1) | | 第15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2) | 第16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1) | | 第17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2) | 第18节:求学之路,从诸暨到绍兴 | | 第19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1) | 第20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2) | | 第21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1) | 第22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2) | | 第23节:民主是一个陀螺(1) | 第24节:民主是一个陀螺(2) | |
| 第 I [II] [I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