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陰影中的人   》 第5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1)      約翰·勞倫斯·雷諾茲 约翰劳伦斯雷 Reynolds

  第一章
  阿薩辛派
  一切皆虛幻,萬事都許可
  公元1191年,蒙費拉的康拉德就任耶路撒冷之王,這個職位是由十字軍的卓越英雄獅心之王理查指派的。他先是指示康拉德重建基督教勢力,為其重掌朝政做準備,然後便啓程回傢,旨在取得不朽的聲名,像羅賓遜故事和英雄史詩中描繪的金發之神一樣。
  康拉德曾經與香賓的伯爵亨利競爭過這個王位,於是為了使其作為耶路撒冷之王的統治更加輝煌,他便謀劃把穆斯林永遠地趕出這塊聖地,從而在歷史上贏得基督英雄的神聖地位,在上帝右手附近的位置上獲得一個席位。
  他的時間有限,不容浪費。理查王離開神聖之地不久,三個基督教僧侶突然進入康拉德的營地,他們碰到誰,就會對誰鞠躬並在胸前劃着十字。他們虔誠的行為使康拉德和他的衛兵放鬆了警惕,這真是一個致命的錯誤。當三個僧侶走到康拉德跟前的時候,他們突然從道袍下抽出短劍,一下子刺嚮康拉德,衛兵們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已經像屠宰牲畜一樣亂劍刺嚮康拉德的身體了。康拉德被暗殺了,這三個年輕的刺客根本不是什麽基督教僧侶,而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們並沒有企圖逃跑,而是嚮康拉德的衛兵投降,在殘忍的行刑中他們一聲不吭,即使像活剝皮和慢煎致死這樣的酷刑他們也默默忍受着。而這兩種酷刑恰恰是那個無情世界裏最殘暴的懲罰。
  後來,在悼念耶路撒冷之王仙逝的時候,康拉德的追隨者們在私底下議論紛紛,謀殺者的行為太過古怪,尤其是事後他們所采取的不抵抗行為。喧囂聲漸漸平息之時,他們卻扔下武器,站在一旁等着人來抓,這真是太奇怪了。即使獲知等待自己的將是痛苦不堪的日子,這些年輕人的表情卻分明在說他們對隨之而至的令人發指的死刑滿不在乎,好像還很期待。以前,從來沒有人看到過這樣的行為,是的,沒人看到過,也沒有人解釋得清楚,更沒有人知道這意味着什麽。
  法國香賓的伯爵亨利並沒有花太多時間仔細思量這些年輕謀殺者的怪異行為。康拉德的過早離去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場悲劇,但對亨利而言絶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要是生在八個世紀以後,他極有可能成為公司裏傑出的首席執行官。在最後一鏟聖地之土投擲到康拉德的棺材上後不久,亨利就采取了一個戰略性行為,他娶了康拉德的寡婦,希望能夠繼承他夢寐以求並要了她丈夫性命的王位。不知道是因為他在康拉德的同僚中缺乏支持,還是出於倒黴的運氣,亨利沒有贏得耶路撒冷之王的稱號,而不得不委麯求全,勉強接受了一個管理職位。這份工作要求他多次往返於耶路撒冷和波斯之間。在一次旅行中,他偶然瞭解到康拉德之死的來竜去脈,因此揭開了歷史上一個最令人驚悚的秘密團體。
  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亨利與其隨行人員正走在崎嶇的阿爾博茨山上一條人跡罕至的路段上,這座山脈就位於現在的伊朗首府德黑蘭的北部,在十字軍遠征時期,這塊土地被伊斯蘭教什葉派占領,而基督徒們則可以相對安全地通過此地。亨利和他的護衛走近位於高聳絶壁邊緣的一個大型堡壘時,突然與居住在這個堡壘上的代表人物戴·艾爾·剋比爾不期而遇。這些基督徒們終於感到如釋重負,因為僕人們先是嚮他們表達了萬般的崇敬,隨後又奉上了主人誠摯的邀請,請他們參觀堡壘,並且體味戴·艾爾·剋比爾的盛情。這樣的邀請必須如約而至,否則就會被視為對主人的冒犯。再說了,這個規模宏大的堡壘也着實引起了亨利的興致。探尋堡壘的神秘結構,再加上一頓美餐,實在是讓人難以抵擋的誘惑。
  亨利和隨從跟着僕人們來到了位於頂點的堡壘入口,人們吹着號角,主人在那裏熱情洋溢地接待了他們。戴·艾爾·剋比爾顯然是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卻對嚮客人展示城堡饒有興致,他親自陪同他們穿過碩大的花園,並用手指着高高聳立在岩石山𠔌之上的石塔,特意引起客人的註意。他在一個地方停下,指着最高的石塔問亨利,這個塔的高度和氣勢是否令人嘆為觀止。
  亨利着實認為面前的景色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個石塔聳立在一個陡峭的懸崖邊上,足有一百肘尺(古代的一種長度測量單位,等於從中指指尖到肘的前臂長度,約等於17至22英寸,即43至56釐米)。塔尖上,兩個哨兵穿着潔白無瑕的白色長袍,站在那裏,目不轉睛地盯着戴·艾爾·剋比爾的一舉一動。亨利此前也註意到在其他的石塔上,也有類似穿着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朝着塔下的主人和來賓微笑,並點頭致意,看上去幸福而滿足。"這些人,"戴·艾爾·剋比爾說,"對我的服從,遠遠超過了基督徒們對他們的主人的服從。"
  客人們被主人的這番話弄得迷惑不解,他們從來沒有談論過任何關於教派或服從之類的事情。
  看到亨利睏惑的神情,戴·艾爾·剋比爾笑了笑,說,"你看,"他揮舞着手臂,顯然這是一個事先安排好的動作,他的手臂還沒落下,最高的那座塔的塔尖上的年輕人立刻縱身跳入下面的山𠔌裏,任由他們的屍體粉身碎骨。
  亨利驚嚇得目瞪口呆,那兩個年輕人剛纔還是那麽滿足,那麽威武英俊,而現在就是因為主人的一時興起,他們便毫不猶豫地甘願赴死。
  "如果你希望," 戴·艾爾·剋比爾說,"我會命令其他人做同樣的事情,塔頂上所有的人看到我的手勢後都會縱身赴死的。"
  亨利婉言回絶了,看到眼前這一幕平白無故的死亡場景,不免讓他有些心驚肉跳。
  "基督教王子能否得到來自他臣民的這樣的服從?" 戴·艾爾·剋比爾問道。
  亨利回答說,在他所認識的基督教領袖中,沒有人能夠對其手下人行使這樣的權力,像其他領袖的護衛一樣,他自己的護衛也會衝鋒陷陣,為榮譽、信仰和忠誠而浴血奮戰,為更偉大的目標而獻出生命。如果必要的話,他們也會選擇死亡,他們會為勝利和榮譽奮勇拼搏直至英勇就義。但是沒人會像這兩個年輕人那樣心滿意足地死去,而這一切就是因為他們的主人揮了一下手。
  "憑藉着這些值得信任的僕人," 戴·艾爾·剋比爾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優越感居高臨下地說,"我驅逐了與我們團體樹敵的人。"
  計數香賓的亨利碰到的這個秘密組織就是謀殺了他的前任者,並對從波斯到巴勒斯坦地區進行一百多年恐怖統治的人,他遭遇到的這些人不是別人,正是伊斯蘭教阿薩辛派,也叫做暗殺派。
  這個伊斯蘭教阿薩辛派既不是最早的秘密團體也不是盛行最廣泛和持久的。他們的勢力實際上纔持續了一百多年,隨着蒙古部落的入侵而逐步走嚮消亡,到了十四世紀,他們已經成了中東政壇上一股可有可無的力量了。然而,他們嚮來以殘忍著稱,以至於許多歐洲國傢堅信,一直到十七世紀的政治謀殺,這些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還有些證據表明,這些謀殺者後裔的勢力在印度一直活躍到十九世紀的五十年代。直到如今,他們的勢力影響仍然可以從兩個方面略見一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引言 傻瓜、恐懼和宗教狂(1)第2節:引言 傻瓜、恐懼和宗教狂(2)
第3節:引言 傻瓜、恐懼和宗教狂(3)第4節:引言 傻瓜、恐懼和宗教狂(4)
第5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1)第6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2)
第7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3)第8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4)
第9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5)第10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6)
第11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7)第12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8)
第13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9)第14節:第一章 阿薩辛派(10)
第15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1)第16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2)
第17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3)第18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4)
第19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5)第20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6)
第21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7)第22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8)
第23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9)第24節:第二章 聖殿騎士團、光明會和共濟會(10)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