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喻世明言   》 第五捲 窮馬周遭際賣縋(食旁)媼      馮夢竜 Feng Menglong

  前程暗漆本難知,秋月春花各有時。靜聽天公分付去,何須昏夜苦奔馳?話說大唐貞觀改元,太宗皇帝仁明有道,信用賢臣。文有十八學士,武有十八路總管。真個是:鴛班濟濟,鷺序彬彬。凡天下育纔有智之人,無不舉薦在位,盡其抱負。所以天下太平,萬民安樂。就中單表一人,姓馬,名周,表字賓王,博州往乎人氏。父母雙亡,一貧如洗;年過一旬,尚未娶妻,單單衹剩一身。自幼精通書史,廣有學問;志氣謀略,件件過人。衹為孤貧無援,沒有人薦拔他。分明是一條神竜睏於泥淖之中,飛騰不得。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傢懷才不遇。每曰鬱鬱自嘆道:“時也,運也,命也。”一生掙得一副好酒量,悶來時衹是飲酒,盡醉方休。日常飯食,有一頓,沒一頓,都不計較;單少不得杯中之物。若自己沒錢買時,打聽鄰傢有酒。便去瞳吃。卻大模大樣,不謹慎,酒後又要狂言亂叫、發風駡坐。這夥一鄰四捨被他聯噪的不耐煩,沒一個不厭他。背後喚他做“窮馬周”,又喚他是“酒鬼”。那馬周曉得了,也全不在心上。正是:未逢竜虎會,一任馬牛呼。
  且說博州刺史姓達,名奚,素聞馬周明經有學,聘他為本州助教之職。到任之曰,衆秀纔攜酒稱貿,不覺吃得大醉。次日,刺史親到學官請教。馬周幾自中酒,爬身不起。刺史大怒而去。馬周醒後,曉得刺史曾到,特往州衙謝罪,被刺史責備了許多說話。馬周口中唯唯,衹是不能使改。每通門生執經問難,便留住他同飲。支得傣錢,都付與酒傢,幾自不敷,依據曰在門生傢喝酒。一日,吃醉了,兩個門生左右扶住,一路歌詠而回。恰好遇着刺史前導,喝他回避,馬周那裏肯退步?喧着雙眼到駡人起來,又被刺史當街發作了一場。馬周當時酒醉不知,次日醒後,門生又來勸馬周,在刺史處告罪。馬周嘆口氣道:“我衹為孤貧無援,欲圖個進身之階,所以屈志於人。今因酒過,屢被刺史責辱,何面目又去鞠躬取憐?古人不為五鬥米析腰,這個助教官兒也不是我終身養老之事。”便把公服交付門生,教他繳還刺史,仰天笑,出門而去。正是:此去好憑一寸舌,再來不值一文錢。自古道: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馬周衹為吃酒上受刺史責辱不過,嘆口氣出門,到一個去處,遇了一個人提攜,直做到吏部尚書地位。此是後話。
  且說如今到那裏去?他想着:“衝州撞府,沒甚大遭際,則除是長安帝都,公侯卿相中,有個能舉薦的蕭相國,識賢才的魏無知,討個出頭日子,方遂乎生之願。”望西迤邐而行。不一日,來到新豐。原來那新豐城是漢高皇所築。高皇生於豐裏,後來起兵,誅秦滅項,做了大漢天子,尊其父為太上皇。太上皇在長安城中,思想故鄉風景。高皇命巧匠照依故豐,建造此城,遷豐人來居住。凡街市、屋宇,與豐裏制度一般無二。把張傢雞兒、李傢犬兒,縱放在街上,那雞犬也都認得自傢門首,各自歸傢。太上皇大喜,賜名新豐。今日大唐仍建都於長安,這新豐總是關內之地,市井稠密,好不熱鬧!衹這招商旅店,也不知多少。
  馬周來到新豐市上,天色己晚,衹揀個大大客店,踱將進去。但見紅塵滾滾,車馬紛紛,許多商販客人,馱着貨物,挨一頂五的進店安歇。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頭,堆放行旅。衆客人尋行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小二哥搬運不迭,忙得似走馬燈一般。馬周獨自個冷清清地坐在一邊,並沒半個人睬他。馬周心中不忿,拍案大叫道:“主人傢,你好欺負人!偏俺不是客,你就不來照顧,是何道理?”王公聽得發作,便來收科道:“客官個須發怒。那邊人衆,衹得先安放他;你衹一位,卻容易答應。但是用酒用飯,衹管分付老漢就是。”馬周道:“俺一路行來,沒有洗腳,且討些幹淨熱水用用。”王公道:“鍋子不方便,要熱水再等一會。”馬周道:“既如此,先取酒來。”王公道:“用多少酒?”馬周指着對面大座頭上一夥客人,嚮主人傢道:“他們用多少,俺也用多少。”王公道:“他們五位客人,每人用一鬥好酒。”馬周道:“論起來還不勾俺半醉,但俺途中節飲,也衹用五鬥罷。有好嘎飯盡你搬來。”王公分付小二過了。一連暖五鬥酒,放在桌上,擺一隻大磁甌,幾碗肉菜之類。馬周舉匝獨酌,旁若無人。約莫吃了一鬥有餘,討個洗腳盆來,把剩下的酒,都傾在裏面;驪脫雙靴,便伸腳下去洗灌。衆客見了,無不驚怪。王公暗暗稱奇,知其非常人也。同時岑文本畫得有《馬周濯足圖》,後有煙波釣叟題贊於上,贊曰:
  世人尚口,吾獨尊足。
  口易興波,足能涉陸。
  處下不傾,幹雖可逐。
  勞重賞薄,無言忍辱。
  酬之以酒,慰爾僕僕。
  今爾右忱,勝吾厭腹。
  籲嗟賓王,見趁凡俗。
  當夜安歇無話。次日,王公早起會鈔,打發行客登程。馬周身無財物,想天氣漸熱了,便脫下狐襲與王公當酒錢。王公見他是個慷慨之士,又嫌狐襲價重,再四推辭不受。馬周索筆,題詩壁上。詩云:
  古人感一飯,幹金棄如展。
  巴箸安足酬?所重在知己。
  我飲新豐酒,狐裘力用抵。
  賢哉主人翁,意氣傾間裏!
  後寫往乎人馬周題。王公見他寫作俱高,心中十分敬重。便問:“馬先生如今何往?”馬周道:“欲往長安求名。”王公道:“曾有相熟寓所否?”馬周回道:“沒有。”王公道:“馬先生大纔,此去必然富貴。但長安乃米珠薪桂之地,先生資釜既空,將何存立?老夫有個外甥女,嫁在彼處萬壽街賣彈趙一郎傢。老夫寫封書,送先生到彼作寓,比別傢還省事:更有白銀一兩,權助路資,休嫌菲薄。”馬周感其厚意,衹得受了。王公寫書已畢,遞與馬周。馬周道:“他日寸進,决不相忘。”作謝而別。
  行至長安,果然是花天錦地,比新豐市又不相同。馬周徑問到萬壽街趙賣縋傢,將王公書信投遞。原來趙傢積世賣這粉食為生,前年趙一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傢守寡,接管店面,這就是新豐店中王公的外甥女兒。年紀雖然一十有餘,幾自豐豔勝人。京師人順口都喚他做“賣縋媼”。北方的“媼”字,即如南方的“媽”字一般。這王媼初時坐店賣縋,神相袁天罡一見大驚,嘆道:“此媼面如滿月,唇若紅蓮,聲響神清,山根不斷,乃大貴之相!他日定為一品夫人,如何屈居此地?”偶在中郎將常何面前,談及此事。常何深信袁天罡之語,分付蒼頭,衹以買縋(食旁)為名,每曰到他店中閑話,說發王媼嫁人,欲娶為妻。王媼衹是幹笑,全不統一。正是:姻緣本是前生定,不是姻緣莫強求。
  卻說王媼隔夜得一異夢,夢見一匹自馬,自東而來到他店中,把縋一口吃盡。自己執箠趕逐,不覺騰上馬背。那馬化為火竜,衝天而去。醒來滿身都熱,思想此夢非常。恰好這一日,接得母舅王公之信,送個姓馬的客人到來;又與周身穿自衣。王媼心中大疑,就留住店中作寓。一日一餐,殷勤供給。那馬周恰似理之當然一般,絶無謙遜之意。這裏王媼也始終不怠。災區耐鄰里中有一班淳蕩子弟,乎曰見王媼是個俏麗孤孀,閑常時倚門靠壁,不一不四,輕嘴薄舌的狂言挑撥,王媼全不招惹!衆人到也道他正氣。今番見他留個遠方單身客在傢,未免言一語四,選出許多議論。,王媼是個精細的人,早己察聽在耳朵裏,便對馬周道:“踐妾本欲相留,親孀婦之傢,人言不雅。先生前程遠大,宣擇高校棲止,以圖上進;若埋沒大纔於此,枉自可惜。”馬周道:“小生情願為人館賓,但無路可投耳。”
  言之未己,衹見常中郎傢蒼頭又來買縋。王媼想着常何是個武臣,必定少不得文士相幫。乃嚮蒼頭問道:“有個薄親馬秀纔,飽學之士,在此覓一館捨,未知你老爺用得着否?”蒼頭答應道:“甚好。”原來那時正值天旱,太宗皇帝謠五品以上官員,都要悉心竭慮,直言得失,以憑采用。論常何官職,也該具奏,正欲訪求飽學之士,請他代筆,恰好王媼說起馬秀纔,分明是饑時飯,渴時漿,正搔着癢處。蒼頭回去察知常何,常何大喜,即刻道人備馬來迎。馬周別了王媼,來到常中郎傢裏。常何見馬周一表非俗,好生欽敬。當日置酒相持,打掃書館,留馬周歇宿。
  次日,常何取自金二十兩,彩絹十端,親送到館中,權為贄禮。就將聖旨求言一事,與馬周商議。馬周索取筆研,拂開素紙,手不停揮,草成便宜二十條。常何嘆服不己。連夜繕寫齊整,明日早朝進皇御覽。太宗皇帝看罷,事事稱善。便問常何道:“此等見識議論,非卿所及,卿從何處得來?”常何拜伏在地,口稱:“死罪!這便宜二十條,臣愚實不能建自。此乃臣傢客馬周所為也。”太宗皇帝道:“馬周何在?可速宣來見聯。”黃門官奉了聖旨,徑到常中郎傢宣馬周。馬周吃了早酒,正在鼾睡,呼喚不醒。又是一道旨意下來催促。到第一遍,常何自來了。此見太宗皇帝愛纔之極也。史官有詩云:一道徵書絡繹催,貞觀天子惜賢才。朝廷愛士皆如此,安得英雄睏草萊?常何親到書館中,教館童扶起馬周,用涼水噴面,馬周方纔蘇醒。聞知聖旨,慌忙上馬。常何引到金鑾見駕。拜舞己畢,太宗玉音問道:“卿何處人氏?曾出仕否?”馬周奏道:“臣乃往乎縣人,曾為博州助教。因不得其志,棄官來遊京都。今獲勤天顔,實出萬幸。”太宗方喜。即日拜為監察御史,欽賜袍笏官帶。馬周穿着了,謝恩而出。仍到常何傢,拜謝舉薦之德。常何重開筵席,把灑稱貿。
  至晚酒散,常何不敢屈留馬周在書館住宿。欲備轎馬,送到令親王媼傢去。馬周道:“王媼原非親戚,不過藉宿其傢而己。”常何大驚,問道:“御史公有宅眷否?”馬周道:“慚愧,實因傢貧未娶。”常何道:“袁天歪先生曾相王媼有一品夫人之貴,衹怕是令親,或有妨礙;既然萍水相逢,便是天緣。御史公若不嫌棄,下官即當作伐。”馬周感王媼殷勤,亦有此意,便道:“若得先輩玉成,深荷大德。”是晚,馬周仍在常傢安歇。
  次早,馬周又同常何面君。那時勒虜突撅反叛,太宗皇帝正道四大總管出兵徵剿,命馬周獻乎虜策。馬周在御前,口誦如流,句句中了聖意,改為給事中之職。常何舉賢有功,賜絹百匹。常何謝恩出朝,分付馬上就引到賣縋店中,要請王媼相見。王媼還衹道常中郎強要娶他,慌忙躲過,那裏肯出來。常何坐在店中,叫蒼頭去尋個老年鄰姬,督他傳話:“今日常中郎來此,非為別事,專為馬給諫求親。”王媼問其情由,方知馬給諫就是馬周。嚮時白馬化竜之夢,今己驗矣。此乃天付姻緣,不可違也。常何見王媼允從了,便將御賜絹匹,督馬周行聘;賃下一所空宅,教馬周住下。擇個吉曰,與王媼成親,百官都來慶貿。正是:分明乞相寒懦,忽作朝傢貴客。王媼嫁了馬周,把自己一傢一火,都搬到馬傢來了。裏中無不稱羨,這也不在話下。
  卻說馬周自從遇了太宗皇帝,言無不聽,諫無不從,不上一年,直做到吏部尚書,王媼封做夫人之職。那新豐店主人王公,知馬周發跡榮貴,特到長安望他,就便先看看外甥女。行至萬壽街,己不見了賣縋店,衹道遷居去了。細問鄰捨,纔曉得外甥女已寡,晚嫁的就是馬尚書,王公這場歡喜非通小可。問到尚書府中,與馬周夫婦相見,各敘些舊話。住了月餘,辭別要行。馬周將幹金相贈,王公那裏肯受。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一飯幹金,豈可忘也?”王公方纔收了,作謝而回,遂為新豐富民。此乃投瓜報玉,腦恩報恩,也不在話下。
  再說達奚刺吏,因丁忱回籍,服滿到京。聞馬周為吏部尚書,自知得罪,心下憂惶,不敢補官。馬周曉得此情,再一請他相見。達奚拜倒在地,口稱:“有眼不識泰山,望乞恕罪。”馬周慌忙扶起道:“刺史教訓諸生,正宣取端謹之士。嗜酒狂呼,此乃馬周之罪,非賢刺史之過也。”即日舉薦達奚為京兆尹。京師官員見馬周度量寬烘,無不敬服。馬周終身富貴,與王媼偕老。後人有詩嘆雲一代名臣屬酒人,賣縋王媼辦奇人。時人不具波折眼,枉使明珠混俗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捲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第二捲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第三捲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第四捲 閑雲年庵阮三冤債第五捲 窮馬周遭際賣縋(食旁)媼第六捲 葛令公生遣弄珠兒
第七捲 羊角哀捨命全交第八捲 吳保安棄傢贖友第九捲 裴晉公義還原配
第十捲 膝大尹鬼斷傢私第十一捲 赴伯升茶肆遇仁宗第十二捲 衆名姬春風吊柳七
第十三捲 張道陵七試趙升第十四捲 陳希夷四辭朝命第十五捲 史弘肇竜虎君臣會
第十六捲 範巨卿雞黍死生交第十七捲 單符郎全州佳偶第十八捲 楊八老越國奇逢
第十九捲 楊謙之客舫遇俠僧第二十捲 陳從善梅嶺失渾傢第二十一捲 臨安裏錢婆留發跡
第二十二捲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第二十三捲 張舜美燈宵得麗女第二十四捲 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