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吳越品水滸-品人篇   》 第5節:前 言(3)      吳越 Wu Yue

  但是我覺得,前人的許多評論,雖然文章連篇纍牘,還引經據典,但卻都沒有說到"點子"也就是"要害"上,誤導了許多人。他們衹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站在更高的地位,從國傢、民族、社會的利益出發,高屋建瓴地觀察水滸人物及其所作所為的實質。因此,時至今日,依然很值得"大張旗鼓"地再來說道說道,做一些撥亂反正的工作。這就是那麽多人評過了《水滸》,我還要繼續來品評的原因。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人們的思想認識,也跟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不管幾百年來人們對它如何是非褒貶,作為一個"今天的"中國人,總應該用"今天的"唯物歷史觀和是非觀來對《水滸傳》作出恰如其份的評價吧?
  簡單地說,除了歷史考證和文字是否生動、是否優美之外,對《水滸傳》的評價,不外乎兩個着眼點:一個是歷代研究者的評價,也就是"《水滸傳》是不是寫英雄"的問題;一個是近當代研究者的評價,也就是"《水滸傳》是不是寫農民起義"的問題。除此之外,當然也還牽涉到一些史實和地理位置是否符合的所謂"硬傷"問題。
  我的看法,前人對《水滸傳》的批評,大都有誤區:歷代的批評者,沒有把"英雄"的定義搞清楚,誤把"善殺人者"當英雄,因此不但歌頌了因為復仇而殺人的武鬆、拿殺人當兒戲的李逵,連開黑店的張青、孫二娘也歌頌;而近當代的評論者,則犯了"屁股指揮腦袋"的錯誤,--就是簡單地用階級出身來認識判斷任何一件事物的是非。他們從滿腔熱忱的"階級感情"出發,衹要是"造反派",不論他的出發點和目的是什麽,既不問他們的行為是善是惡,也不問問他們的所作所為對社會發展和對人民生活是有利還是有弊,就一律加以肯定。於是,像晁蓋這種地主出身的搶劫犯,宋江這樣的惡勢力保護傘,都成了"農民起義的領袖"(史學界這樣的混亂思想已經存在多年,所以纔會把洪秀全這個惡魔說成是農民起義的英雄,這個問題不在評論《水滸》的範圍之內,有興趣的讀者請看我的博剋,這裏就不多說了)。
  我品評《水滸》的着眼點,是站在更高的立足點立足點上,以人為本,從人性的善惡出發,從對百姓的利害關係和對社會發展的利弊出發,不強調什麽"階級立場",力排衆議,觀點鮮明,應該站得住腳。
  我的做法:是根據自己對《水滸傳》的理解,從《水滸傳》的形成、《水滸傳》的人物、《水滸傳》的故事、《水滸傳》的文字這四個方面着眼,談一談對《水滸傳》的看法;也就是分為品書、品人、品事、品文四個中心內容來品評《水滸傳》。不過不是分四個板塊來評,而是以人物和故事為主綫,結合《水滸傳》的成書經過、前人批語以及文字優劣綜合起來,分為兩個大範疇來加以評論。
  還要鄭重說明的是:我的品評,大都是在我的讀書筆記的基礎上演繹的。有許多觀點,並不是我的發現和首創,而是綜合許多人的論點,進行綜合的。五十年代,評水滸是個禁區,誰敢說水滸人物是強盜土匪,不是反革命就是右派;如今言論寬鬆,儘管還有許多"左"先生堅持《水滸傳》寫的是"農民起義",宋江等人都是"大英雄",但是書上、網上認為宋江等人是土匪強盜的,已經十分普遍,觸目皆是;被我采用、引用的,也為數不少。不敢掠美,謹此說明。
  以上是2006年11月28日我在中央電視臺10套"百傢講壇"節目組錄製《吳越聊水滸》時說的"開場白",就挪到這裏來,充當本書的前言吧。
  吳 越
  2007年10月15日記於北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梁山好漢

【資料來源】東方出版社
第1節:作者簡介 內容提要第2節:目 錄
第3節:前 言(1)第4節:前 言(2)
第5節:前 言(3)第6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1)
第7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2)第8節:2.武鬆是什麽地方人?葬於何處?(1)
第9節:2.武鬆是什麽地方人?葬於何處?(2)第10節:3.武鬆怎麽會在陽𠔌縣打虎
第11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1)第12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2)
第13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3)第14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4)
第15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5)第16節:5. 潘金蓮為什麽要勾搭武鬆?(1)
第17節:5. 潘金蓮為什麽要勾搭武鬆?(2)第18節:6. 善說風情的王婆沒有好下場(1)
第19節:6. 善說風情的王婆沒有好下場(2)第20節:7. 武鬆殺嫂,不是必然的結局(1)
第21節:7. 武鬆殺嫂,不是必然的結局(2)第22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1)
第23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2)第24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